|
吴健
今天我在人教网上阅读了人教版的《育人三部曲──音乐》一节,作为一线的中学音乐教师我很有感触。正像文中所说:“音乐,是情感的语言。”“音乐和歌咏在学校中不仅仅是一门教学科目,它还是一种有力的教育手段,应该从情感上和审美上美化人的全部精神生活。”中学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是塑造人美好心灵的教育。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我要带领我的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在聆听美妙音乐、感受音乐魅力的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情操和良好素质的人。
一、 以情感人
《乐记》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种观点道出了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也表明了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密切联系。音乐通过声音刺激人的听觉,浸润人的精神,触发人的内心情感,引起人的联想和共鸣。例如《春节序曲》,当你听到那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时,很容易就会联想到节日里锣鼓喧天、载歌载舞的喜庆气氛。人民音乐家聂耳谱写的《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那激昂振奋的音乐鼓舞着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战斗。作为音乐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做到:
1.“以形激情”
音乐形象是音乐情感的载体,音乐教师可以用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中的歌曲《渴望春天》时,我根据歌曲的内容把教室布置成春天的环境,摆放几盆鲜花,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画面,再制作一些小鸟的头饰,学生在这种模拟环境中自然就会找到春天的感觉,从而深入领会歌曲表达的情感。通过音乐形象感染学生,艺术之花就会在学生心中悄然开放。
2.“以言感人”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往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最基本工具。作为教师掌握运用语言的艺术显得尤为重要,措辞优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的语言可以使学生置身于美的氛围中而心情愉快、趣味盎然、思维敏捷,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中的歌曲《阳关三叠》时,为了使学生们感受歌曲的情绪,在学唱歌曲之前我深情地朗诵了李煜的《相见欢》“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欧阳修的《玉楼春》“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的诗句,学生听完面部表情都发生了变化,看的出来他们都沉浸在诗句的意境中,我抓住时机开始教唱歌曲,我并没有对歌曲的演唱作过多的解释和要求,学生在演唱时速度自然慢了下来,语气平稳,感情真挚。我借助优美的诗词感染了学生,学生自然沉浸其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情感是音乐教学的主线,教师在教学中围绕这条主线,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深化学生对音乐内在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 以美育人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音乐称为“上帝的语言”,他认为音乐可以“浸润心灵”,可以使人的性格变得“高尚”,可以陶冶感情、振奋精神。这些观点成为西方古代美育的思想基础。《乐记》里说:“乐者,通于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这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对音乐审美功能的基本解释。柳斌在“重视和加强中小学的审美教育”中谈到:“审美的特殊性质,在于通过审美活动来教育学生。这种教育不是靠讲道理,靠逻辑的力量来说服人,而是靠形象,靠感性的力量来感染人。所以,它能够使学生在鉴赏与品味事物的过程中,既得到理智上的满足,又得到感情上的愉悦。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收到思想教育难于收到的教育效果。”音乐教育的基本属性是艺术教育,艺术的本质是审美,所以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感受与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欣赏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中的《保卫黄河》时,我运用多媒体技术,放映了与作品内容有关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了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受到了震撼,然后再欣赏乐曲,学生不仅对乐曲的思想内涵有了深刻的体会,还增进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音乐审美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音乐表层的含义,更重要的是音乐要触动学生的心灵,只有“心动”才能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
罗杰·诺斯曾说过:“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体会音乐的真谛,要让这美的艺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升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