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李甫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效备课— 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1: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效备课— 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第三章  教学内容分析
三、强调教材,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强
以往教科书是单向传递信息的工具,必然导致教师讲授、灌输教科书所载的知识。新课标要求教材是对话的文本,是“活性因子”,是学生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与依据,只充当学生学习的拐棍。教师要凭借教科书去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心智结构的发展。但目前中小学教师备课往往过多地强调教材,忽视课程资源开发。

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之一是确立课程资源意识,明确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文本及环境构筑的生态系统,意识到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绝不能局限于课本 , 应向社会、自然、生活、网络、课外书等方面扩展。如校内课程资源中的实验室、图书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德育实践基地,校外课程资源中的图书馆、博物馆、工厂、部队、农村等广泛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中的因特网、校园网等。让学生不仅与书本对话,还与大自然、社会、生活、网络等进行对话和交流。

资源不仅可以划分为条件性课程资源 —— 如人、财、物、时、空等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的因素;素材性课程资源 —— 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等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等因素;还可分为自然性资源、社会资源及人文性资源。课程资源还存在于学校、社区、家庭等,巧妙、恰当地利用课程资源利于学生充分发展。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 熊生贵?新课程 : 生命课堂的诞生?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

更重要的,教师要有“活资源”意识。首先,在教学过程中 , 教师不仅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进入教学的初始状态,是教学能否对学生发展起真实、有效作用的基础性资源,也是课堂上师生交互作用的起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学后学生呈现的变化状态,则是评价性资源和下一个教学流程的基础性资源。有了这种“活资源”的意识,教师才会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把自己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才不会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一种对教师施教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的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造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才会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共同的创造者。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 . 教育研究 ,2002 ( 10 ) .

【案 例】

1. 一句话包蕴多少含义 洪永山 , 邱建华 . 构建生活的课堂?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小学语文教材教学片段:

小学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练习四第七题《读读背背》一文中有一句伊索名言:“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仅仅让学生读读背背,总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于是我让学生联系本册课文中的《狼和小羊》来理解此话,开始了如下一段颇为精彩而又始料不及的教学过程:

“这句话讲的是《狼和小羊》中的谁?”

“这句话讲的是《狼和小羊》中的那只凶恶的狼。”

“这句话讲的是《狼和小羊》中的那只蛮横无理的狼。”

“这句话讲的是《狼和小羊》中的那只讲话没有道理的狼。”

看着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以微笑赞扬着小朋友们。又说:“这句话还可能针对谁讲?”

“这句话讲的可能是鳄鱼。”

“这句话讲的可能是毒蛇。”

同学们沉浸在童话世界中。“这句话讲的可能是流氓、强盗,还有杀人犯。”一名同学的发言将话题引到了现实生活世界。

听了这名学生的话,教室里传出笑声和轻轻的叫喊声,我也为他的回答感到突然。但是直觉又似乎使我意识到了什么,便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他说:“那些人专干坏事,从来不听别人解释,不替别人想一想,想抢就抢,想杀就杀,没有同情心……”

说得多好啊!他竟然很自然地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这不是在自我教育吗?当我还在发愣的时候,一只小手又急着举起来。他的回答更令我震惊:

“老师,我觉得这句话是针对日本人讲的。日本人为了要侵略我们中国,故意找了个借口,说有两个日本兵失踪了,要到中国部队来搜查,中国人不肯,他们就向我们开枪射击,并轰炸卢沟桥。”

我震惊了,兴奋了。第一,这是我在上课时没有料到的回答。第二,没有想到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会有这么广的知识面,竟能把这一从生活中获得的历史知识合情合理地和今天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而且是如此贴切,真实。我不禁为他的发言鼓起掌来,激动地说:“是的, 1937 年 7 月 7 日 ,日军在北京西南宛平县的卢沟桥附近进行了军事演习,借口两个日本兵失踪了,要进入宛平县城内搜查。中国军队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日军立即向宛平城内开炮射击,从此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了。不管日本兵怎样凶残地杀人放火,搞细菌试验等等,我们中国人民团结一致,虽然牺牲了许许多多的人,还是打倒了日本鬼子。你们说这一牺牲值得吗? ” 学生齐声回答:“值得!”

同学们的喊声不由得令人精神振奋起来。

2. 挖掘“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处处有语文”内涵,整合资源,建设语文特色课程

齐齐哈尔 田立 君老师利用报刊、电视等多媒体作为课程资源,建设语文校本课程,其最大特点是:充分挖掘报刊、电视媒介的教育含金量,建立语文学习的“快速反应”机制,尽最大可能让最新的信息,最新的教育理念、知识和最新的时事动态在第一时间进入课堂,并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认识到只有课程“活”了,学生才能“活”起来,充分挖掘了这些课程资源的巨大价值,具体表现:

( 1 )报刊阅读与求知之道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学语文?广义语文是指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即“大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对生活真切的体验,语文教学就会走入死胡同。十几年来语文学习的实践使我们师生达成共识:“到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大语文观确立之后,要想切实可行地提高语文能力,必须向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迁移。语文课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一门社会文化综合课,与大千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首歌,一张报,一篇新闻,一则广告,无不反映着人们的语文素养,常言道:“读书看报,求知之道。”

① 推荐内容丰富、人文性较强、时代气息浓、国内知名度较大的杂志供学生订阅、交流

a. 杂志类:《读者》、《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青年心理》、《半月谈》、《海外文摘》、《中国青年》、《科幻世界》等。

b. 推荐成长类书籍:戴尔·卡耐基《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拿破仑·希尔《成功全书》、苑云的《爱与成功》、《相约星期二》、《生命的留言》……

开展“佳文共赏”、“我与《读者》”、“《中国青年》激励我前行”等系列读书活动,提倡“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师生之间经常交流读书感受,使彼此都受到启发,共同提高。杂志购买实行小组分散制,可以节省不少买书刊的钱,让一本书发挥几本书的作用,最大限度多买好书。同学之间乐于把自己的书借给同样爱书的朋友(渗透爱护书、尊重书、学会修补书并坚守信用,及时借还),实现图书利用率的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会编制个人藏书目录,并由此让他们学一点目录学知识),在共享好期刊的过程中打开了沟通渠道,分享了彼此间精神成长的快乐。

② 与赏知者共赏,建立文化名人长廊,每月介绍一位大家,让学生自发地找他们的传记和著作读。 教师还要有眼光和魄力,不断向学生推荐当代的一些精品,如余秋雨、钱理群、路遥、王小波等等。他们的著作提倡一些奠定个人成长的基本思想 , 如自信的思想、难不倒的精神、良好的心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等,并给学生传授高效阅读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在实践中领会并运用有效读书的三个步骤:

a. 预览全书 —— 学会跳读、精读、略读。

b. 积极思考并做笔记,切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

c. 回顾你的笔记,并在日后重读时丰富它。“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时,仿佛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时,仿佛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③ 养成剪报的习惯,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报纸是另类教材,充分利用报纸的多方面信息的功能,让学生通过读报获得更加全面的社会锻炼和课外知识;通过剪报培养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要求学生每人订一份自己喜爱的报纸,每人一本剪报本,分类收集资料。为方便日后查看使用,剪贴后,在空白处注明出处:报刊名、第几版、日期。兴趣所在,还可略作点评。

在剪报的过程中,渐渐尝到一种乐趣,用他们的话说:“像小时候收藏过的糖纸、烟盒、邮票,真是一种享受,报纸让我长知识。”

④ 养成多元阅读的兴趣,关注科普阅读、网络阅读

养成上网查询资料的习惯;学会利用图书馆,学会图书索引查阅方法,有条件的地方要让学生养成“泡”图书馆的习惯;提倡少逛商店,多逛书店。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研究性阅读。

实践证明,要使学生真正获得受用终身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教师要善于“开沟挖渠”,及时地引进时代的活水,用之浇灌学生的心田;另一方面,也应以自己的行为指导学生做“有心人”,自觉主动地从社会生活的大课堂里汲取学养,从中提炼和展望各种远景,掌握阅读写作表达的技能,以备日后个人实践之需,使语文真正变得对生活有用:它不仅为你我提供了工具,更培养了眼光。

( 2 )多媒体拓展阅读空间 —— 填补了校本视听教材的空白,使视听课程实施有了依托。

明确提出并实施“向社会、向生活学习”的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关注媒体,充分利用媒体中的精华,提出“两耳博闻窗外事,一心活读语文书”,让学生在“听、看、读”中长见识,这是语文教学与生活接轨,是源头活水,让语文学习过程与学生成长过程合拍,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积累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听广播、看电视是课外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方式,是学用结合、体悟反刍的媒介,更是语文学习的新天地。

① 及时有效地借助新闻媒体的活教材,让学生养成收听看“新闻联播”习惯(夯实基础,在用中学)。

“新闻联播”是最好的普通话教材。播音员规范的口语和“书面语”朗读,为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即语音辨识力、语言记忆力、听懂别人说话的能力和话语的评价力提供了载体,更为推广普通话、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供了最好的范例。学生在收听中注意揣摩发音技巧、词语的运用,从外交辞令的分寸感中体悟辨析近义词及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色彩的变化,及时捕捉新术语,进而从感性上认识:生活是变化发展的,语文自然也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关心国内外时事,了解世界历史、科技动态,在潜移默化中不仅培养了语感,而且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可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时代正是多愁善感的季节,也是爱幻想未来的季节,而读书生涯又需要他们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和社会保持较远的距离,所以死读书特别容易造成“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只读圣贤书”的呆子,而听广播,看电视,不出门知天下事,既悟到了语文知识,积累了作文的素材(生活积累的一部分),又从青少年时代起唤起了学生积极参与生活的热情,使他们关注社会,探索未知。有成就的人几乎对生活比别人多了一份敏感,都是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活力的人。

② 引导学生关注“焦点访谈”—— 使其成为作文教材,议论文的活案例,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焦点访谈'的徽标是一只眼睛,了解社会的窗口,你有三只眼睛看世界,你肯定比别人的视野远且宽。”我对学生这样讲。

每一期的“焦点”就是一个论点,每一期的话题都是一篇议论文,而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重点在议论文。学生常感到议论文难写,难度不在议论方法,那只是形式,关键在于有无思想,即一个人的见识,对事物认识的深度、广度,只在形式上玩花样,不注重思想力度,缺乏对生活独到的体验和认识,纵使有华丽的词藻也是徒劳的,只能给人华而不实的肤浅之感。老舍先生说:“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与感情,不是字典辞源里找来的字汇词汇。”这就告诉我们:锤炼思想,是在作文根本处下工夫;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声音,才会让人过目不忘。“焦点访谈”就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议论文话题,同学们每每慷慨陈词,见仁见智。

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收看“焦点访谈”,注意思考记者的评述,同时反思自己对生活中这些真实事件的看法。联系新闻背景,透过现象探索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特殊时期国人的心态,人生世相尽收眼底。联系生活实际,由此练笔,学生往往有感而发,一触即发,实践着我的作文教学的理念: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是一种心灵的释放。写作是一门教人学会真诚的学问,写作永远是心声的流露。引发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进而写出自己的看法,即心理话,这是我的作文教学的第一原则。

通过收看栏目,学生的思维力得到了自主发展,促进了学生思、读、写能力的同步自主发展,语文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③ 感悟“实话实说”(崔永元主持时期,“实话实说”成为跨学科的语文素质教育实验教材) —— 哲学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节目表面论题引申探索背后所涵盖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在雅俗共享的电视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培养哲学意识。

早期的“实话实说”节目的收视率极高,文化含量丰富,此节目的策划就有像杨东平这样的著名学者参与。用崔永元的话说:我们崇尚知识以后,都掉了掉肩膀,拉上捆文化塞进节目做背景。还是那些家长里短,文化着说,就显得很有品位。

“实话实说”选材范围涵盖了文史经哲、农医工商、国防军事、民情风俗等自然、社会、科技、人文等丰富内容;涉及消息、报道、议论、话题、寓言、幽默、趣闻、诗词、对话等多种形式。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敏捷性、开放性、深刻性、包容性和创造性,促进各学科的融合与共同发展,有重要的可操作的现实意义。

④ 共同收看“国际大专辩论会”—— 智慧的碰撞,思想的交锋

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每年一度的亚洲国际大专辩论会都推荐学生收看,并争取家长的支持。就辩论中有关与中学生成长联系紧密的问题拿出一些时间与学生讨论并让其写出自己的辩论词。在课堂上,我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解放思想,不要人云亦云。我们的讨论内容从作文内容出发联系各种社会现象,从学雷锋运动到 茅于轼 先生从经济学的角度质疑“学雷锋”的《“为人民服务”的真含义》,从重奖科学家引起的关于“无私奉献”,就意味着科学家要把自己的奖金捐出来的课题展开探讨,写出系列作文《由重奖科学家想到的》,不仅使学生练习了作文的写法,更重要的是通过系列思考,层层剥皮,学生确定了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价值观,从而打破了以往教育中的伪道德、假说教,形成的思想真正有助于学生今后的人生。通过收看“国际大专辩论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学生进行跨学科、全方位的能力训练,把学生的世界从微观的课堂引向广阔的生活,培养了学生海纳百川的气度,使更多的学生不仅仅为了考试拿高分而读书,把个人的学习成才与健全的生命与祖国民族的复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主发展,为迈向体验幸福的人生征程作好准备。

【点 拨】

一句话竟有多少涵蕴?每个学生能否有自己的解读,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教师的恰当引发,激情鼓舞,使课堂不断创生新资源。学生对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语的理解不断衍展,得到层层推进、上升的感悟。让教材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心灵,让教材与学生的心灵对话、碰撞,抽象的文句在学生的经验系统里建构起意义。同时学生在课堂里涉及广泛的教益:知识的、能力的、交往的、道德的、精神的……

这就是“活资源”的效应。

长期以来,教材作为学校教育中一种重要课程资源存在,以至人们常常误认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人们立刻就想要编写、出版、订购教材。推行新课程改革,必然打破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资源的结构,发挥课程资源的多种价值,适应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要明确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条件,是不容忽视的课程资源,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生的现实生活是课程的依据,同时学生还创造着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课程开发的动机和愿望,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教师在完成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他们在学校教学的促动下,成长为富有个性的人的重要前提),灵活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转化为鲜活的课程资源,有时学生的失败的探索经历不失为一种不可多得的、珍贵的课程资源。改编自陈旭远 , 张捷?引领高中新课程?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5:10.

【解决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直指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保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对教学资源合理开发、整合与有效利用是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提到教学资源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教科书、教参等文本资料,其实这些只是教学资源中的一部分。教学资源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资源意味着不仅要备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备知识背后蕴藏着的方法、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仅要备书本这些传统的“文本性”材料,还要备网络上的有关教学资源,即“超文本”材料;不仅要备书本知识、还要备教师经验性知识、学生的体验性知识和生活性知识;不仅要重视教材上预设的结论性、事实性知识,更要重视复杂多变的课堂上师生积极探究而生成的新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1: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效备课— 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第三章  教学内容分析
四、是教教科书,不是用教科书教
新课程要求教师变“教书者”为“课程实施者”,因此,教科书之于教师,只是选用、处理,用来发展学生的文本之一。教师要变“教教科书”为“用教科书”,面对教材,可这样用也可那样用,可多选用也可少选用,可用这种版本的教材也可用那种版本的教材,甚至自编教材。

同时,师生要把教材视为研究的材料,对话的谈资,绝不奉为“圣经”。要培育学生挑战权威精神,要敢于对教材、教师说“不”,敢于质疑,修正,变异,创新等。这样才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造性,造就创新型的人。

【案 例】

“书上错了”和教材不足

终于进入到最后一段的教学。

首先我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巡视过程中,“个性派”胡睿突然拉住我的衣袖说:“刘老师,书上错了!”我好奇地追问,只听他振振有词地说:“这里用‘你'太不尊重母亲了,应该用‘您'。”我望着书上陈毅说的那句“从小到大,你不知为我洗了多少次衣服” ,意味深长地点点头,“有道理,我还想听听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自读结束后,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给全班探讨,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委员蒙心田的话最有说服力:“‘您'是对长辈的称呼,这样能表达陈毅元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在大家的意见达成一致后,我大力表扬了这个敢于挑战书本的学生,全班同学都为他鼓掌。他得意地笑了,那是麦哲伦发现新大陆的欣喜表情。

接着 ,我让学生拿出铅笔,当堂把“你”改成“您”。在学生动笔的过程中,我又发现有的学生把这一段中所有的“你”都改成了“您”,包括陈毅母亲说的那句“你也五十多岁了,还替娘洗衣服”中的“你”字。提出来给大家讨论时,反对的学生很多,理由也很充分,连一向害羞的张磊也艺高胆大起来:“长辈对晚辈说话时用‘你' ,这里改成‘您'不是弄反了吗?那会闹笑话的。”看到他们能自主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我觉得轻松了许多,学生们也在主动自觉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陶冶了情操。

最后,课文在学生们有感情的朗读声中结束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部?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 小学语文卷 ) ?海口 : 海南出版社 ,2002.

无独有偶,某教师在讲解《詹天佑》一文时,问学生:“詹天佑是怎样一个人?”多数学生根据课文叙述,很快找到答案。他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但一学生却发表异议,认为他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老师敏感地抓住了这一观点,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文章,从文章中寻找根据。学生从詹天佑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等创举中体悟到,他的确具有创新精神。学生又疑惑:为什么没有写上这一点呢?是不是说明教材也有不足?老师肯定了学生的质疑。学生们进一步说,可不可以修改课文?老师说:“为什么不可以?你们觉得该怎么改呢?”于是,学生们开始修改课文……

【点 拨】

这两位教师显然都确立了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主动权、培育学生创造性等教育理念,师生不再“奉教材为圣经”,而是在“用教材”学习、研讨,敢于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改动。后一案例还促进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教材时对《詹天佑》一课增加了相应的练习,弥补了原教材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只是教教科书 , 教科书就成了师生教学的文本。教科书应是教材中的主体,可教材和教科书却又成了同一概念,也成了教学的唯一内容。如今,新课程指出,教师要立足于教材,而不限于教材,要从“教教科书”走向“用教科书教”。教材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备课的过程,应是教师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备课时,教师在关键处“巧设”问题,以帮助学生有的放矢,积极思考,创造研究、表达的机会,不仅提高学生理解文本深层内容的研析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问题的设计应针对性强,化繁为简,变难为易,由表及里,纲举目张,善于抓住教材的最佳切入点带动全篇,立足于教材的宏观背景,联系实际力求提纲挈领,引发学生思考。巴尔扎克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在老师正确引导下,学生最终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达成教学目标。

【解决策略】

今天的教材改革实际上已经扩展为一整套教学媒体的开发。“教材”不仅限于教科书,围绕教科书的教学资料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如何使用教材(教科书) —— 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这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教教科书”是导致今天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得用教科书教。所以教师要下苦工夫去钻研教材。

从本质上说:“教材”这一概念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①作为学生的知识体系所计划的事实、概念、法则、理论;②同知识紧密相关,有助于各种能力与熟练技巧的系统掌握、心理作业与实践作业的各种步骤、作业方式与技术;③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的密切结合,奠定世界观之基础的、表现为信念的、政治的、世界观的、道德的认识、观念及规范 钟启泉编译?现代学科教育学论析?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以上的观点,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说,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所以,我们要下苦工夫钻研教材。包括对教材的删减、增补(相关资源的开发)、改编、重组以及通过种种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等,达到教材内容最优化。教材内容的最优化,强调的是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教材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炼内容的精髓,建构必要的知识背景,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使学生能以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掌握课程内容。只有在钻研教材上下工夫,学生才能学好,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考试,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再次,要下苦工夫钻研学法。

在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时代,贮存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学会如何寻求知识将更有意义。但是,目前为了赢得领导提倡所谓的“质量”,导致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 —— 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 —— 背诵 —— 练习 —— 再现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法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智力的阻力。要下苦工夫研究学法,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这种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所以我们认为,提倡老师苦教,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寻求和获得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去建构知识。如,我们现在进行的 “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有效性研究 ” 课题,就是针对目前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出来的。在研究中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必须是学生所期待的行为才能有效,我们决不能把自己认为有效的行为强加给学生,应该做到学生说如何学,我们就如何教。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有效。

提倡“学生苦学”,应变为让学生乐学。学生为什么出现厌学现象 , 就是他们认为,学习是痛苦的,所以才厌学。如何将苦学变为乐学,这要靠教师的培养。作为教师的应该知道,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搞清楚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想学,才能学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反思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时应该考虑课堂中留给学生多少时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1: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效备课— 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第四章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伴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产生的,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两部分。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知识维度,指学生的认知基础;技能维度,指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素质维度,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主要指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与可能的发展。主要要说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学生的情感和发展需要;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能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状态?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怎样的,适宜于采用何种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式,合作式?……学生在课堂教学动态中,可能会生成哪些资源?如:“学生对某一问题可能会怎么反映 ? ”“教师应怎样应对 ? ”

传统的备课中也有对学情的分析,但通常把学情分析简单化,如:把学习者认知基础的分析单纯理解为知识点的罗列,没有具体分析每一类学生在面临新的教学内容时已经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可能会有什么困难与障碍,更没有思考与解决的对策了。本章将围绕着实践中的诸多问题,结合案例,从理论点拨的基础上找出解决之道。

一、只重教材分析,缺乏学生起点状态分析
我们的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和知识,依靠已有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我们还会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都懂了,教师由于事先已辛辛苦苦地备课,写了很详尽的教案,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让学生 “ 懂装不懂 ” 。

【案 例】

小学一年级学习“a 、 o 、 e”的课堂片段 于永正主编:个性化备课经验(语文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教师在课堂上刚出示教材上的图画时,许多学生口中就发出“ a — a —”的声音,教师很严肃地立即把图片藏在身后,组织教学,等大家安静后又拿出图片,下面仍有“ a — a —”的声音。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 “a” 。

师:老师问的是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医生在给小孩看病。

师:医生在给我们看嗓子时,让我们发什么音?

生无序地回答:a — a —

师:图下的这个字母就读……(还没等老师说完,学生又读开了)

师:看看谁的嘴巴最严。听老师读。(范读 a 后,学生齐读)

以下学习 “ o 、 e ” 的情况类似。

【点 拨】

上述案例中,尽管教师精心创设了导入情境,但整个设计还是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状态熟视无睹,甚至学生都说出了“a”,教师却急于回避,让学生“懂装不懂”,只注重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真是应了“心中有书、目中无人”这句话。这样的课堂乍看,是学生不听话,教师没有灵活控制好课堂,可仔细分析,根本原因是教师备课出了问题:忽视了教学对象的已有知识基础分析,所设定的教学起点只是教材的逻辑起点而非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后经调查发现,此班学生在幼儿园时,大部分都已经学过拼音,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假如教师备课时能了解这一情况,因势利导,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加以改进,如变教师领着齐读为会的学生领读,既承认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又利用了一年级小学生愿意表现的心理特点,教学效果定会比上述案例好很多。

由此可见,根据学习者的起点状态进行教学,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开始之前将你所面对的学习者看作一无所知,是十分荒谬的。每一个学习者都是把他原有的知识、技能、态度带入到新的学习过程中。若忽视对学习者起点能力的分析,学习内容的确定就会脱离学习者的实际。如将学习者的起点定得太高,脱离学习者的实际水平,就会降低教学效果,使学习者在高难度的学习内容面前望而却步;如将学习者的起点定得太低,也脱离学习者的实际水平,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使学习者在低水平的内容上做无效的劳动,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此,比较准确地确定学习者的起点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解决策略】

1. 重新认识学生

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他们在学习新知之前,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去充分估计和了解学生的这些已有积累作为学生的学习起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2. 钻研教材,把握好“逻辑起点”

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学生的“逻辑起点”,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所学内容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以及它的前后联系,真正做到沟通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只有把握了“逻辑起点”,教学中才能大胆取舍,灵活施教。反之,则很难创造性地搞好教学。

3. 要关注“现实起点”,机智调整“教学进程”

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都知道要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但往往只在备课时去“备学生”。这时候的“备学生”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的一种主观臆测,缺少对学生的真正把握。我们应学会在课堂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探底,以便及时对教学过程作出调整,实现教学的自如化。要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我们还应该学会在课堂中倾听,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在倾听中了解学生,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把握住课堂的学习起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整预设的数学过程,构建好知识结构体系,这是一堂好课的关键。把握好了,课堂学习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找准教学起点,进行有效设计

例如,学生在学习“百以内不进位加法”时,许多学生在学之前,都能正确算出答案,一些学生还能把算理清楚地表达出来。如果还按教材安排的起点去设计教学计划,学生就会“吃不饱”。又如,在学习“元、角、分”之前,我调查全班同学,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不仅认识“元、角、分”,还会使用和换算。全班 64 名学生或多或少花钱买过东西, 47 名学生知道“1 元 =10 角, 1 角 =10 分”。如果把教学的起点放在“元、角、分”的认识上,显然是不符合学生的实际,于是,我把教学的起点放在“元、角、分”的换算上,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互助学习,用换币、买东西、拍卖等游戏学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认识基础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1: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效备课— 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第四章  学情分析
二、只有教学内容传授分析,缺失学生接受能力分析
传统的教学设计关注教学内容的填鸭式传授,忽视学生的有意义接受,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往往关注教师教的内容,很少关注学生能不能接受,而且碰到学生听不懂的情况时,往往埋怨学生的接受能力差。不仅如此,在接受能力上,常常发生这种现象:同一个内容,接受能力较好的孩子很快就掌握了,积极地 和 老师之间进行有效互动,而接受能力稍慢一点的孩子却还懵懵懂懂,一节课被老师和学习好的同学拖着走,至于接受能力差的同学,干脆就跟不上,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

【案 例】

“认识角”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http://www.zjgzyk.com.cn/blog/user1/250/archives/2005/14260.html.

第一环节:感悟角

……教具等导入

第二环节:教师抽象出角,并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摸角、感受

师:角上这尖尖的一点,就是角的顶点。再用手摸摸三角尺上角的这里(边),有什么感觉?

生:滑滑的。

生:平平的。

师:这滑滑的、平平的、画出来的直直的线就是角的边。

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师:现在你们认识角了吧?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请用手指表示。

第三环节:做角,初步感悟角的大小

……学生动手做角。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角,想请小朋友把它变大些,谁愿意?

学生演示。

师:你也能把角变大吗?会把角变小吗?怎么变?

生:能。(学生动手操作)

生:我把两根小棒往里一推,角就变小了,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师:刚才我们将角变大变小,那你知道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

(学生不能清楚地表达)

师: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出示例 3 的 4 个钟面)。

师:小朋友,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大小很明显)

生:第一个最大,第三个最小。

师:剩下的这两个角大小不明显,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

学生先思考,讨论,然后交流。

(学生不能说出)

师:萝卜姐姐倒是有个很好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比较出角的大小,先把活动角拉成与左边钟面上的角一样大,再把它放在右边钟面上,就可以看出右边钟面上的角比较大。小朋友,现在你会比较角的大小了吗?

学生动手操作,但仍不能很好地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及低、中、高年级学生的不同抽象概括水平,教材编排既应当较多地体现直观形象性,如:多使用图片、实物等呈现内容,语言描述也要生动形象等等,同时,还应当体现出教学内容抽象概括水平渐次提高的特点。

【点 拨】

上述案例中,我们发现了学生的两个学习问题,不能清楚地表达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不会比较角的大小。乍看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偏低,不能很好地领会教师的意思。但是仔细分析,学生无法进行抽象概括的现象恰恰是学生这个年龄段思维认识的主要特点。从案例中来看,教师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在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后,虽然让学生观察了角,并让学生用手比划角的形状,但学生的认识仍是粗浅的,没有真正感受到角的本质特征。所以,学生才不能准确地判断角。要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加上这一环节: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几个角,找出角的共同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建立清晰的角的表象,帮助学生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而且,在比较角的大小时,学生还没有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直接去比较两个钟面上的角(大小不明显),学生就无从下手。虽然教师通过“萝卜姐姐”的话,教给了学生比较的方法。但这一方法不是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学生并不明白这样比的意图,因而大部分学生仍不能掌握这一方法。教学时,可在做角后,利用学生做的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明白:大小明显的角,可以直接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大小不明显的角,可以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应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在掌握了方法后,再比较钟面上的角时,学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就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操作起来也就不会那么盲从了。

【解决策略】

1. 注重学法指导,帮助学生由“学会”为“会学”

新课前,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研读课本,理解概念或出示与例题相仿的尝试题,寻求解法,培养学生发现新知识的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及思维的发展规律,设计富有思考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高思维素质。在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 分层设计,帮助每个层次的学生获得发展

由于学生的素质不可能一致,有的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动作迅速,有的则相反。接受能力好的同学,对他们来说,一再重复知识,是对时间的浪费,是课堂无效的表现。而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学,需要教师重复几次,才能听懂。所以,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一定要设计不同的方案,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多层次的练习,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智力活动方式去解决,力求使优生吃得饱,中差生学得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接受能力上获得发展。

可以设计这样一道数学题:“停车场停放 2 辆大客车的场地可以停放 5 辆小客车。已知一场地可停 16 辆大客车,问可停放多少辆小客车?”要求学生从多角度思维,尽可能运用多种方法解答,强调中差生能运用一两种方法解答亦可。学生在解答中出现如下几种解法:

整数解: 16 ÷ 2 × 5=40 (辆)(归一法)

16 ÷( 2 ÷ 5 ) =40 (辆)(倍比法)

16 ÷( 2 ÷ 5 ) =40 (辆)(倍比法)

分数解:(分数除法) (分数乘法)

比例解:可设停? x ?辆小客车,根据题意得: 2 ∶ 5=16 ∶? x ?,?? x ? =40 。?

这样一题多解的教学,启发学生求异,既可以弥补各层次学生练习的时间差,又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使各类学生在各自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培养了良好的数学情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3. 设计操作情境,促使学生有意义接受

要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数学创新思维的欢乐,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就要想办法创设操作情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创设条件,让学生在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的实验操作中探索知识,发现规律。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布置学生课前准备好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多种情况的圆柱、圆锥容器和红色水。课堂上,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锥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由已经掌握的圆柱体积公式? V=Sh ?,学生很快便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V ??圆锥? =Sh ?。这样让学生积极探索,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既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1: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效备课— 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第四章  学情分析
三、侧重学生年龄特征,轻视个体差异分析
自从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以来,教育为社会大规模培养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和家长对下一代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们的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却是一成不变的,是针对某个年龄段群体的,它的统一性、普遍性,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那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

【案 例】

关于除法的认识 吴丽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个体差异?小学数学教师, 2004 ( 6 ) .

课一开始,教师就出示:把 8 个苹果分成 2 份,怎么分?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圆纸片当作苹果进行操作。

生 1 : 一份是 1 个,另一份是 7 个。

生 2 :一份 2 个,另一份 6 个。

生 3 :两份都是 4 个。

师:还有吗?

生 4 :一份是半个。另一份是 7 个半。(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此时有些学生已经在笑了。)

生 4 欲作解释时,却被教师抢先问了学生:这样分对吗?

很多学生笑着答道:不对!

教师并没有意识到生 4 的答案是否正确,看到学生整齐的回答,也没有作出评价,继续开始教学……

课后出于好奇,与生 4 作了交谈,发现这个学生平时在家里,妈妈怕他一个苹果吃不了,都是他和他的妹妹每人平分半个吃的。

【点 拨】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能把 8 个苹果分成 2 份,一份是半个,而另一份是 7 个半,确实是个“意外”。在多年的教学中,也不曾遇到过这样的事。这与众不同的分法,显然教师对此并不赞同。反问其他同学是否赞同,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育情境诱引下,已形成了思维定势,自然反对,于是很顺利地成为教师的帮手。现在看来,虽然生 4 有点“钻牛角尖”,但说他分得不对是肯定不恰当的。假如现在否定了他,那么将来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又如何解释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呢?

先不 谈这位 老师没有信任和尊重学生的个体经验,没有给学生充分解释的机会,这个案例也反映了教师在备学情分析时的漏洞,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别经验和个体差异性,连这样的分法都没有考虑到,怪不得在课堂上会急急地否定。

诚然,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其共有的一些特征,包括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心理特征:乐于发言还是开始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开始抵触老师;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都有共性的特征。但是,每个学生由于个体的经验不同,个体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即使是同年龄的孩子差异性也可能非常明显。这些特点不是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就能来分析的,需要教师多多接触孩子,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

【解决策略】

1.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由于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的基础、性格、智力等都存在着差异,要使其达到同一层次的目标,是不现实的。而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仅仅是智力上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上的优等生。人类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天才,也需要各种各样的庸才。延伸到学生这个群体中,有些学生尽管学习成绩不好,却并不能否定他的其他智能。应该通过挖掘其潜能,引导学生走向成功。当然,成功的评价标准不是成名成家,而是指每一个人根据自身的条件,对社会作出贡献。尽管这个贡献有大有小,但是自己有了满意感。所以,学校、教师忽视了这一点是不恰当的。不能用单一、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把学生视为批量加工的产品,统一标准,统一模式。

2. 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并利用这种差异性因材施教

我们知道,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一切必然会导致解决问题时出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策略。然而我们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怕学生“越轨”、“出轨”而引发“意外”,使得他们措手不及,难以下台,于是就有意或无意地以成人的思维标准引导学生,制约学生。这也许是因为他们看惯了阅兵式般整齐雄壮、步调一致、按部就班的人群,就容不得眼前奇装异服、不同呼声的人。

为了能保证课堂上即使学生“越轨”但又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就需要在备课时下足工夫了。比如,某老师在设计《趵突泉》这节语文课时,就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朗读时让平时班里朗读好的学生领读,让爱画画的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趵突泉的美丽泡泡,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了成就感。

3. 设定多维目标,在不同层次上使每个孩子都能有所发展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尽量做到分层制定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个性化。要以教材为凭借,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确定出“最近发展区”,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目标要有“弹性”。既要有基础性目标,又要有发展性目标,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要求学生达到某一层次的目标后,还要向高层次的目标冲刺,让学生的学习目标始终保持在“最近发展区”。这样就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学习,使目标起到分层激励的作用,让其潜在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符合个体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设立各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对于一个优秀生要鼓励他们不要满足于现状,而是要设立新的目标;对于学困生要帮助他们定一个更为实际可行的目标。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对学困生只限于对诗句的初步理解,能背诵默写就算“达标”;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达到以上要求外,还应该激发他们对诗句进行鉴赏。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地学习,让每个学生“跳一跳都可以摘到桃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1: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效备课— 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第四章  学情分析
四、注重课程标准的要求,忽视学生的学习需要
翻开教师的教案,三维目标写的都很好,我们不仅有这样的疑惑,这些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是教师“教”的需要还是学生“学”的需要?是教师想象出来的还是学生真正需要学习的?

【案 例】

请看“百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段:教学以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前提? http://office.yeewe.com/i/10133133752.Html.

师:我们先复习一下前面学习过的内容。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

( 1 ) a 是 b 的 12 倍, b 是 a 的几分之几? ?

( 2 ) 320 是 500 的几分之几?

( 3 ) 55 是 100 的几分之几?

( 4 ) 4 是 16 的几分之几?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动笔计算。

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 1 :第一题是? [SX ( ]b[]a[SX ) ] 。?

生 2 :第二题是 [SX ( ]320[]500[SX ) ]=[SX ( ]16[]25[SX ) ] 。

生 3 :第三题是 [SX ( ]55[]100[SX ) ]=[SX ( ]11[]20[SX ) ] 。

生 4 :第四题是 [SX ( ]4[]16[SX ) ]=[SX ( ]1[]4[SX ) ] 。

师:他们做得对不对?

生齐答:对!

师:下面请大家把这些分数(第二题至第四题)化成分母是 100 的分数。

学生们立即纷纷动笔在本子上计算起来。

师:谁来说一说?

生 1 :把 [SX ( ]16[]25[SX ) ] 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 4 ,得到 [SX ( ]64[]100[SX ) ] 。

师:为什么同时乘以 4 ?利用了什么性质?

生 1 :利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好的,这两题呢?

生 2 :把 [SX ( ]11[]20[SX ) ] 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 5 ,得到 [SX ( ]55[]100[SX ) ] 。

生 3 :把 [SX ( ]1[]4[SX ) ] 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 25 ,得到 [SX ( ]25[]100[SX ) ] 。

师:好!我们利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可以把一个分数转化成分母是 100 的分数。像这些分母是 100 的分数,我们把它们叫做百分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百分数的意义”。(在黑板上出示课题)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点 拨】

上述案例中,明显感到此教师自身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是表面的、肤浅的。由于认识的肤浅,因而带来教学中一系列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 , 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在哪儿?学生有没有学习的需要?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令人纳闷的是没有一个学生发出这样的疑问:“以前不是要化简吗?为什么要把这些分数化成分母是 100 的分数呢?”或许学生心中的疑问还没有泯灭,只不过是他们要配合教师忠实地执行教案罢了。于是我们看到,全班学生的思维一致沿着教师预设的教案轨道走,按照老师的要求“你教我化 100 ,我就化 100”。长期这样的教学已经把我们的学生变得木讷和机械了,学生也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这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记忆的学习,学生只会做练习题却不会思考,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自然体验不到百分数的由来,他们又怎么可能真正认识到百分数的意义?这是一种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教学,割裂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无怪乎很多人认为学生没有什么学习需要。其实,不是没有,只是被深深地压制住了而已。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前提。要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学习,学生应该具有一种内在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而且,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应该由“学会”、“会学”最终到“乐学”,这个过程的转变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唤醒息息相关。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是行动的动力;而动机又产生于人的兴趣和需要。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的目的要求,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因而,教学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将外在的教学目标系统转换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他才能具有达成目标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

因而,在备课中,教师只有充分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解决策略】

通过教师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把知识镶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这些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内容或技能,学生面对要求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这对他们无疑是个挑战,学生需要采取新的认知加工策略,需要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这是真正从内心感到需要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例如,上面案例中的“百分数意义的教学”的问题情境可以设计为:实验室有两种溶液,甲种溶液中每 100 克 溶液含砂糖 55 克 ;乙种溶液中每 500 克 溶液含砂糖 320 克 。问哪一种溶液含砂糖成分高?这样,就把百分数的意义的知识镶嵌在这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了。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需要检索已有的知识,并要对多重知识内容或技能进行整合:( 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SX ( ]55[]100[SX ) ] , [SX ( ]320[]500[SX ) ] ;( 2 )比较分数 [SX ( ]55[]100[SX ) ] 和 [SX ( ]320[]500[SX ) ] 的大小。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检索和整合,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备课时,教师要估计学生可能有的答案:第一种,化同分母(最小公倍数), [SX ( ]55[]100[SX ) ]= ? [SX ( ]275[]500[SX ) ]< ? [SX ( ]320[]500[SX ) ] ;第二种,化同分母, [SX ( ]55[]100[SX ) ]<[SX ( ]64[]100[SX ) ] ;第三种,化同分子, [SX ( ]3520[]6400[SX ) ]<[SX ( ]3520[]5500[SX ) ] ,显然,这种方法比较麻烦;第四种,化小数,? 0 ? 55< ? 0 ? 64 。只有课前对学生学习的可能有充分估计,才有可能在课上充分关注到学生学习的各种状态,从而利用学生的各种资源进行真实的教学。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化同分母的情况,其实只要化成同分母(不一定是最小公倍数,除 0 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就能比较大小,在化同分母的过程中体验分母化成 100 的好处,然后,教师介绍生活中的约定俗成而产生了百分数。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百分数的由来,继而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真实的意义。

问题情境设计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 )历史材料的改造,处理和加工,使之适合学生的“再创造”;( 2 )教材中的应用问题前置,把知识的应用问题提到知识教学之前出现;( 3 )生活中的现实材料,如:在 200 米 的比赛中,运动员为什么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不一定是每堂课都能设计问题,可以在进入一个单元学习的开头设计问题引入本单元知识,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关键是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前提,既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又给学生的思维发展留有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1: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效备课— 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第五章  教学过程设计
一、重视教学过程,忽视学习过程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的根本。传统教学重视教的过程,忽视学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升学压力下,只重知识传授,以“中考”、“高考”为指挥棒,忽视学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的发展和提高,缺乏对学生的情感渗透,情感体验内容极度匮乏;一些教师备课专备课本知识,没有针对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备学生”欠缺,把自己完全置于教师的位置去备,不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千篇一律之嫌。备课思路一旦被打乱就应接不上,对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缺乏应有的教学机智。由于知识过于局限,难以进行引申,记忆的成分偏多,教学方法单一或未能考虑到授课技巧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学习效果不好。不注重拓展和理解,扩大知识的关联性,知识单调单一,不善于运用发散思维 从本次 教授内容延伸其他的知识,只一味遵循“教师用书”的要求、步骤,信息陈旧,思维已成定势。这一问题,年长的教师尤为突出,

准备课程内容只按自己的习惯,而不会根据每个班级不同的学生安排自己的讲课顺序及方法;只注重向学生传达表面知识。教师备课时,自己应先思索所备知识的深意。教师备课内容要达到让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的程度,就要选择一种学生兴趣点达至最高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按照教师自己的想法进行授课;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备课本,教材没有内化到自身头脑中,内在的东西少,那么备课内容缺乏教师自己的独特见解,只根据参考书,干巴巴采用本本主义,没有自己的风格,就不是奇怪的现象了。那种一味追求优秀率、升学率而压制学生活跃的思维,只学只备与考试相关的内容的状况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传统备课和教学尤其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考虑不够。例如,数学教师只是备教学任务而没有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拓展思维能力;物理、化学专业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对科学和科学家探索和热爱之情,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重视不够,很少通过学科教学备如何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之情。

新课程中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了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案 例】

课堂成了“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 11.

—— 教师不再仅是“传授者”

1997 年秋,万里国际学校 502 班的一堂数学课,成了“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

发布会由我主持,其实真正的主角 —— 成果发布者,却是我班的两名学生:章正豪和陈奇能。

我首先作了开场白:“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圆的面积计算,课后布置了两道思考题(投影再现),大家完成了吗?(学生点头)这两道题看起来很平常,可是却引发章正豪和陈奇能两位同学一番钻研,从而提升了题目的思维价值。可以说,这两位同学把平平淡淡的‘白开水'酿成了甘醇、芳冽的‘茅台酒'。他们两人的钻研成果经过杨老师的鉴定都是正宗的(学生笑),我分别命名为‘章正豪发现'和‘奇能解题法'(当场授予两人‘荣誉证书',学生鼓掌)。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两位向大家作钻研成果汇报!”

首先,章正豪同学介绍了他的“发现”(他预先准备了投影),主要过程是:

[ 老师的原 ] 用 12 ? 56 cm 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哪种图形的面积最大?

章正豪通过举例,列表分析,得出? S ?圆 >S ?正 >S ?长 . “ 猜想与证明 ” 周长相等的圆、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的面积关系总是: S ?圆> S ?正> S ?长 .

章正豪展示了证明过程(略)。?

[ 趣味性记忆 ] 以上结论,如何记忆呢?这好比有三个人,他们的脸庞外围相等,那么圆脸脸面最大,方脸其次,长脸最小。

听了章正豪幽默的记忆法,同学们不禁赞叹着,鼓起掌来。

“谢谢大家的鼓励,只要我们沉下心来,思考钻研,谁都会有收获的。”章正豪最后还反过来别出心裁地编了一道题考考全班呢。

[ 试编思考题 ] 面积相等的圆,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的周长关系怎样?

在座的同学积极参与与思考,不一会儿,得出了正确结论。

接着,陈奇能同学走上讲台,介绍他的“奇能解题法”。他做“小老师”,还真有点像模像样,边讲边问边板演,也是条理分明。

[ 老师的原题 ] 用一张边长 6cm 的正方形硬纸剪成一个最大的圆,剪去部分占这张正方形纸的百分之几?

他画了草图(如右),提问学生如何解答。

[JZ][XC<A1.EPS>]

(6 ? 2-3 ? 14 × 3 ? 2) ÷ 6 ? =21 ? 5%

[ 猜想与解释 ]

陈奇能说:“我在观察这个图的时候,忽然有一种‘数学敏感':无论正方形边长是多少,阴影部分所占的比例总是 21.5% 。”

“我试着解释这个猜想。如果把这个图形放在复印机(或放大镜)上放大或缩小,得出的图形还是相类似的。阴影面积、圆面积和正方形面积这三者可能变化一致。”(这种形象思维,实际上是发现了初中几何《相似形》中的有关知识 —— 编者注)

“ 我知道这不是最佳解释,于是设法通过计算解释这个结论:设正方形边长为? a ( a ?具有普遍性),那么? [SX ( ]S ?阴 []S ?正 [SX ) ]=[SX(]a ? 2- ? ? ? [JB((][SX(]1[]2[SX)][JB))] ? 2[]a ? 2P[SX)]=1-3 ? 14 × [SX(]1[]4[SX)]=21 ? 5 ? % 。 ”

[ 奇能解题法 ]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陈奇能说: “ 这时,假如我不再深入钻研,就发现不了独特的解题方法。我把上面的图形一分为四(画两条对称轴),那么在其中一个小正方形中,阴影、空白部分分别占总面积的 21 ? 5% 和 78 ? 5%( 如右图 ) 。这是两个非常有用的数据,可以利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 (这时主持人我插了一句:这两个数据就叫 “ 奇能数据 ” ,用它们来解题就是采用 “ 奇能解题法 ” )

[JZ][XC<A2.EPS>]

陈奇能然后举了一个具体应用例子:如右图,求阴影面积(单位:厘米)。

如果用? S ?梯 -S ?扇?来计算比较麻烦,而用 “ 奇能法 ” 就非常简便:

2 ? 2 × 21 ? 5% × [JB((]1+[SX(]1[]2[SX)][JB))]=1 ? 29(cm ? 2)

[JZ][XC<A3.EPS>;P]

太妙了!这时教室里一阵掌声。突然,邓林同学举手说出“他的”的思路。全班都投去佩服的目光。邓林却谦虚地说:“我的思路可能更简洁些,但仍然要归功于陈奇能,因为我使用了‘奇能数据' !”课堂里又一次掌声响起来。

【点 拨】

杨老师的“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旨在倡导一种钻研、创新的学风,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间的学习交流,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大变化。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问题性和学科性(综合性)特点。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过:“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因此,教师应当为他们的自身活动创造环境。”杨老师让学生唱主角,这样,一方面让全班学生感到钻研数学有所创新,并不神秘,因为榜样就在身边;另一方面,对于主讲者本人来说,也充分调动了积极性,因为能站在神圣的讲台上发布成果,毕竟是难得的荣誉,从中也看出教师对学生发展价值的重视。赏识学生,鼓励成功是重要的教育思想。一个认可的点头,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是师生情感沟通的催化剂,将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杨老师把章正豪、陈奇能同学的研究成果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就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提倡钻研,鼓励成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研究性大大提高了。 杨老师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为教学着眼点,把一堂小学数学课上成了“数学研究成果发布会”,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但我们常看到教师在课堂里一讲到底,实际上是越俎代庖。学生自己不伸手弯腰,岂能学会体操。同样,数学课不训练学生自己思考,又怎能称为“思维的体操”呢?杨老师的学生之所以能把“白开水”酿成“茅台酒”,是因为他们学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审视教学,改革教学,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就要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重情感教育,重习惯培养,重学法指导,重思维训练。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概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解决策略】

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

1. 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生学”

“只会教授 , 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 , 记它 , 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 , 字纸篓。”教育 家陶行知 先生近七十年前对中国教学现象的概括至今也不觉陌生,现今教育界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 , 以教为中心的现象。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根据这个基本思想 , 备课要落实教学方法改革的三条思路 : 第一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 , 而在教学 , 而在教学生学。”总之 , 教学方法一定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 , 让学生学会学习。 陶行知提出启发、自动、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可以启发我们改革目前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和大运动量训练的应试型教学方法。

2. 备课要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此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23: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