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学内容分析
一、过分依赖课程标准和教材,忽视学生实际
1. 传统的教案设计由教师单方面完成,学生几乎没有机会与权利参与其中。理论上强调备课要“吃透两头”(教材与学生),而实际上教师更多地以教学大纲、教材、教参为设计的基本依据,全班学生往往被看成一个学生,或者说学生被抽象化了,教案设计体现的是一种统一要求,学习要求与内容基本相同,学习方式比较单一,学习速度基本一致。总体而言,在实践中,教案的设计以统一要求为主,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使所有学生都完全适应课堂学习活动内容和方式。遵循“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学习方式要多样化”的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就是要明确:“所谓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起码是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
文哲?关于教学设计的若干思考?人民教育 ,2003 ( 13 )
2. 如何让教与学不再是两张皮 ——“ 两案合一 ”
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教学常识。但教师的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教案设计了一些双边活动,也往往是自编自导,自问自答,如有的教师在教案中写道:“师问:……生答:…… ”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把它演出来就行了。效果主要是看老师讲的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的好不好。有些老师的教案不允许学生看,因为学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师在教案中设置的一些“包袱”就泄密了,上课时老师就没法施展教学艺术。
实际上,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与学还是两张皮,老师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学生想学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学生不会的东西。
【案 例】
王海勤?他们为新课程改革贡献了什么?中国教育报 , 2007-03-09 .
江苏溧水县东庐中学学生上课只有老师发的一张“讲学稿”。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上课看的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在“讲学稿”的空白处补记,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 —— 课堂学习研讨 —— 课内训练巩固 —— 课后拓展延伸。“讲学稿”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实际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也不买社会上泛滥的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有些“讲学稿”中还有“中考题回顾”,在以往的中考中有这类的题。另外还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和资料,如初中语文《曹刿论战》的讲学稿,补充了文言文《小港渡者》让学生随堂练习,合理地开发了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掌握好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点 拨】
东庐中学的课堂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 陶行知 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奥妙所在。
传统的教案是由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单方面预先设计编写,专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或参考使用的教学方案,学生在课前以及在课中、课后基本上不知道教师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与安排,教师是教案的拥有者和课堂学习活动的具体设计者、实施者,学生只是教案的被动接受者。整个教学过程都由教师完全控制,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完成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任务。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处于“权威”和“知识代表”的位置,师生之间在教案的设计和课堂学习的环节上几乎不存在对话。
一线教师们既有改革的愿望,又有传统的教学的惯性。特别是老教师,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已驾轻就熟。虽然我们不能说这些做法都是科学有效的,但的确花费了他们不少心血,他们中的部分人不愿意放弃已经熟悉的东西去探索新的东西。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当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学校不必再作硬性的规定了,即使让老教师们再回到老路上去,他们也不愿意回去了。
【解决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 , 教师向学生传递作为“教学内容”—— 概念、法则之类的“知识”。一方面,它是先人所发现、所认识的,对于教师来说是已知的,但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亦即学生需要加以认识、发现、建构和习得的;另一方面,这种知识的建构和习得不是单靠教师从外部以语言加以传递就能实现的,必须以学生已经建构和习得的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作为媒介。这样,在知识的媒介与习得之间隐含着矛盾关系。这种矛盾关系就是造成种种课堂教学错误主张的根源,其中最大的一种错误就是“灌输式教学”。它不是以学生的基于其经验的认识活动为媒介,而是教师片面地注入知识,以为教师只要照本宣科地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科书中的“系统知识”,学生就能系统地习得这些现成的知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排斥了学生应当把握的现象、过程与学生的表象、经验之间的关系,无视新知的生成与发展乃是这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 1 )
“世界教学的历史,可以说是使儿童成为学习主体的一部运动与斗争的历史。”[ 日 ] 左藤正夫?教学原理?钟启泉,译?北京 :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中心 , 而且是无视学生个别差异的同步教学。在这种条件下不可能期待学生能动的活动 , 也不能培育他们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真实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或生生的有效互动,在这种动态发生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和整合信息,把握动态生成的机会,巧妙运用信息,以保证课堂教学始终充满活力。那么,教师捕捉学生动态信息的“着眼点”放在哪?
捕捉学生的“已知”和“不知”。这种捕捉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前观测来进行,也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师生对话来实现,目的就是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已知”和“不知”,寻找新知教学的“发生点”,进而沿着这个“发生点”推进教学环节的进行。
捕捉学生的“疑问”和“差错”。质疑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目的是深层了解学生头脑中具备的“生长元”,以便通过解疑释疑来推进课堂教学。而捕捉“差错”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自我否定”和“自我纠错”的过程中,主动接受和掌握课堂教学所传授的知识。
捕捉学生的“创见”和“意外”。新课程要求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成果是多样的,如果教师能在师生的互动中抓住学生有“创见”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无疑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捕捉学生的“意外”,是因为学生的“奇谈怪论”正是教学过程中新的生长点,如果教师能将这些“意外”有效地加以引领,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走入正轨,而且可以为课堂教学增添光彩。 陈力?课堂教学怎样捕捉学生的动态信息?今日教育 ,2007 ( 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