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体育课向前摇绳编花跳绳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7:1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学生。他们的天性是喜欢玩、好奇心强、喜欢表现,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渐渐产生竞争意识。为此,针对他们喜欢游戏、喜欢展示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我选择以跳绳游戏为活动主形式,以绳激趣,营造浓厚个人竞争和团体竞争氛围。
二、教学理念
在设计理念上,我认真渗透素质教育思想,积极创新体育教学形式,以学生的心理趋向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贯彻落实“快乐体验”的课题思想,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花样跳绳动作与方法的编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与交流,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初步预设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建立正确的向前摇绳编花跳绳基本概念,了解跳绳基本动作。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向前摇绳编花跳绳的基本动作技术。
健康目标:发展学生协调、速度、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动脑,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心理品质。
四、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 点:通过各种跳绳游戏的体验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
难 点:在练习中,能够掌握跳绳活动方法,做到自主学练和合作锻炼。
五、教法、学法预设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初步预设本课教法和学法是:
教 法:情境教学法、设疑法、演示法、练习法、激励法等。
学 法:观察法、尝试法、游戏法、合作法、竞赛法、展示法等。
六、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趣的游戏情景最能吸引他们进入课堂角色。
(二)热身活动
1、学生两人一组,用脚玩“石头剪子布”游戏进行热身活动。
2、游戏快快跳起来:学生分成4组,每组成一路纵队,前后一臂距离。比赛开始,第一与第二人各持短绳一端向排尾跑去,每个队员依次迅速跳起来,让绳从脚下通过。到排尾后,第一人留下,第二人跑回与第三人持绳跑向排尾。如此依次进行,以先跳完的队名次列前。
(三)基本部分
1、自由跳绳
学生分成4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到指定位置进行自由跳绳,小组长负责组织好队员练习。
2、向前摇绳编花跳绳
动作方法:两手握绳的两端,绳由体后前摇,当绳摇到前上方时,两臂迅速体前交叉,同时向后快速抖腕(前臂外旋),两脚立即跳起,绳通过再摇至头上方时交叉两臂还原,用同样方法连续跳。
3、跳绳接力赛
参赛队员成一路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比赛开始,第一人下持跳绳向前跳出,到达标志物做向前摇绳编花跳1次后返回,将跳绳交给第二人,依次进行,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四)放松总结
播放歌曲《小白船》组织放松活动,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行课堂小结,评价,渗透德育美育教育。
本节课我将力求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想理念,充分利用“自主学练、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及时鼓励表扬,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7:13:10 | 只看该作者
七、课后反思
跳绳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具有较大的锻炼价值。跳绳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跳绳可以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我在教学《向前摇绳编花跳绳》一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设疑法、演示法、练习法、激励法、分组比赛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跳绳时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学生有一定基础,课堂上能和老师很好的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性,达到了练习的效果。其次、学生之间身体素质有差异,应更加注意因人而异要求学生,对于不能很好掌握的学生可以降低难度,降低要求等,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并有所收获。
总之,学生能够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多种跳绳方法,了解了跳绳的基本动作要领与锻炼身体各部位的关系,培养了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5 10: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