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5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数铅笔》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21:4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教学《数铅笔》之前我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100以内的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一年级的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通过猜铅笔的游戏,立刻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最后在综合应用中创设“小小运动员”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按照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展开的。教师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如:“每次都这样一根一根数,感觉怎么样?”“看这些运动员上场,感觉怎么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3.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例如,在看尺子提问题时,学生之间的抢答;在“小小运动员”时,运动员介绍自己,其余同学的评价、提问等实践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养成与他人沟通、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同时,这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的表现之一。在学生互动中,使知识在交流中理解,能力在交流中发展,情感在交流中体验。  

总之,整节课突出了主体性,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突出了实践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21:44:53 | 只看该作者
《数铅笔》教后记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1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2、 数学教学时体现数数方法的多样化。
3、 允许学生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数数。
4、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5、 培养小和尚的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现在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时间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健康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是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因此,以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看,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形象而生动的教学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学好数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21:45:11 | 只看该作者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数铅笔》教学设计与反思
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给大家猜一个谜语:“身体生来瘦又长,五彩衣裳黑心肠。虽然嘴尖会说话,越说越矮无下场。”大家猜猜是什么呢?  
       师:那大家愿意和我一起玩有关铅笔的游戏吗?
  生:(兴趣极浓,大声回答)愿意!
  
二、积极探索、体验过程
  1.操作、数数
  师:(老师把盒子里的铅笔全抓在手中)同学们,猜猜看,老师手里的铅笔有几枝?
  生:(自由猜测)6,9,15,…
  师:同学们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呢?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好,我们数数看,(把铅笔拿在手上边数边摆在桌上)
  1,2,…,15,有15枝,你猜对了吗?(台下猜对的学生发出一阵欢呼声。)
  师:好,我们再来猜,(教师在桌上再添铅笔)现在有几枝?
  生1:20枝。
  生2:5枝。
  师:原来有15枝,再添上去,应该怎么样?
  生:肯定比15枝要多。
  (自由猜测,在猜测的基础上数数发现有20枝。)
  师:我们再来猜。
  (变20为26,重复经历猜――数的过程。)
  师:好,我们猜最后一次。(教师在桌上拿掉了4枝)现在猜猜有几枝呢?
  生1:肯定比26少了,18枝。
  生2:20枝……
  (教师与学生一起兴趣浓厚地一枝枝数着:1,2,3,…,22。)
  师:刚才我们猜完以后要想知道到底有几枝铅笔,都是通过一枝一枝地数,每次都要这样数一数,你感觉怎样?
  生1:很麻烦。
  生2:很累……
  师:对呀,一枝一枝地数这么麻烦,那有没有好办法使铅笔摆起来别人一看就知道有多少枝呢?可以和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
  (师巡视,加入学生的讨论中。)
  师:好,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呢?
  (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几种数法并标上序号。)
  生1:2枝2枝地数。
  生2:5枝5枝地数。
  生3:把10枝扎成一捆。
  ……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种数法,你们比较一下,觉得哪种数法最好呢?
  生:把10枝扎成一捆的好。
  师:为什么把10枝扎成一捆,就能很容易看出有多少枝呢?
  生1:2个2个或者3个3个也要数好几次,也比较麻烦。
  生2:10枝扎成一捆,一看就知道有10枝了,然后就接着一捆一捆地数:
  10,20,30,…
  师:对,一捆就是1个十即10,二捆就是2个十即20,三捆就是3个十即30,……,九捆就是9个十即90(板书:1个十是一十,2个十是二十,3个十是三十,……,9个十是九十,学生齐说),再数数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了。
   2.摆小棒,读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想出的好办法来试试看,(用小棒在黑板上摆出3捆加4根小棒)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吗?
  生:(快速且大声地回答)34。
  师:你们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
  生:(大部分学生抢着举手)3捆就是30根,再加旁边的4根,就是34。
  师:(拿起3捆小棒)这是几个十?
  生:3个十。
  师:(再拿出4根小棒)几个一?
  生:4个一。
  师:(语速放慢)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板书:3个十和4个一)。好,刚才老师讲的这句话,谁来说一说?(指名复述这句话。)
  师:还有好多同学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互相说。)
  师:(出示5捆加8根)现在老师再摆,这表示多少?
  生:58。
  师:为什么是58,谁能用刚才的说法说一说呢?
  生: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58。
  师:(又出示7捆加2根)现在有几根?
  生:72。
  师:为什么是72?
  生:7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72。
  师:同学们想一想,刚才老师摆小棒都是怎样摆的呢?
  生:先摆出几捆,旁边再摆几根。
  师:对,先摆几捆,就是几个十,再摆几根,就是几个一。
  师:刚才都是老师摆小棒,现在同学们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摆一下,有问题吗?
  生:没问题。(学生各自操作后教师指名回答。)
  师:你摆的小棒表示几?
  生1:17。
  师:好多同学都没看见你是怎么摆的,你能介绍一下吗?
  生1:我是先拿1捆,再加7根。
  师: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
  生1: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生2:我摆的是29,是由2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
  生3:我摆的是46,是由4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
  师:现在反过来,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摆的,让其他同学猜猜你摆的表示几。
  生1:我摆的数由3个十、5个一组成,你知道我摆的是多少吗?
  生2:35。
  ……
  (小组之间根据各自所摆的数字互相猜数、评价。)
  师: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一捆一捆地边摆小棒边数数,从10开始。10,20,…,90(当数到90时,教师故意停顿),我们一根一根地摆数到99(放慢速度),再数100。
  师:同学们,100根怎样摆让别人一眼看出是100根呢?
  (学生又想到了扎成一捆的方法。)
  师:为什么这样就是100了?
  生:1捆是1个十,2捆就是2个十,……,10捆就是100。
  师:对,真聪明,10个十就是100。(板书:10个十是100)
  3.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同学们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老师说出一些数,你能很快地用小棒摆出来吗?
  生:可以。(一个学生在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下面操作。)
  “44”
  师:你是怎样摆的?
  生:4个十4个一。
  “54”
  师:54在44的基础上只要怎样?
  生:再加一捆。
  “67”“89”“100”
  (生边摆边解释。)
  师:接下来同学们拿出你的皮尺,把你认识的数字读出来好吗?
  师: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越怎样呢?
  生:数字越来越大。
  师:老师看着尺子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75前一个数是几?
  生:74。
  师:比36多1是几?
  生:37。
  师:49比50少几?
  生:少1。
  师: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子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呢?
  (学生提问,其他人倾听、回答。)
  师:好多同学还想提问题,那么我们小组合作,1人提问,其他同学回答。(小组内交流。)
  师:同学们能否把尺子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呢?
  师:63比64少几?89前一个数是多少?5个十是多少?(学生抢答)
三、游戏活动
  1.数字接龙
  师:老师说一个数字,你们说出后面连续的五个数,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师:23。
  生:24,25,26,27,28。
  师:真棒!56。
  生:57,58,59,60,61。
  师:77。
  生:78,79,80,81,82。
  师:同学们真能2.接力赛
  师:你们能按照老师的方法说出后面三个数吗?试试看。
  师:34,36,38。
  生:40,42,44。
  (有学生说成39,40,41,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所给数字的特点,再想一想。)
  师:45,50,55。
  生:60,65,70。
  师:真能干!20,30,40。
  生:50,60,70。
  师:请同学们互相考考。
  (同桌互相出题。)
  3.排顺序
  师:同学们,学校的运动会快到了,今天老师特地选出了几位运动员,请看(10名学生上台,每人胸前有个数字,分别是24,36,30,42,75,63,50,21,19,38)。
  师:他们身上都有一个数,表示什么呀?
  生:号码。
  师:有几位运动员呀?
  生:10位。
  师:看这些运动员上场,你感觉怎样?
  生:很乱没有次序。
  师:很乱,那怎么办呢?
  生:给他们排队吧。
  师:那你们说说按什么顺序排队呢?
  生1:按号码从小到大。
  生2:按号码从大到小。
  师:现在我们先请运动员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吧,看谁排得又快又好!
  (运动员互相矫正排好队。)
  师:哪位运动员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号码?比如,我是几号,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如果同学们觉得介绍得好,就鼓掌表扬,好吗?
  生1:我是19,是由1个十9个一组成的。
  生2:我是21,是由2个十1个一组成的。
  ……
  师:作为运动员,反应要特别敏捷,现在我们来比赛。当给出问题的答案是你胸前的号码时,就请你举起手,说:是我。其余同学当裁判,对反应快的运动员鼓掌表扬,好吗?
  (师生共同出题,如:比25少1是几?3个十和6个一是几?7个十和5个一是几?3个十是几?49的邻居是几?比18大1的数是几?)
  师:同学们,你对这些运动员的表现满意吗?我们平时也要向运动员学习,锻炼好身体,才能学到本领。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100以内各数,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哪看到过或听到过呢?
  生1:红绿灯的计时牌上。
  生2:车牌号。
  生3:电子钟。
  ……
 四、小结
  师:这节课中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生1:我学会了100以内各数。
  生2:我很喜欢猜数字。
  ……
教学反思:
  从本节课的设想到实践体会很多,最深切的是以下几点。
  1. 加强估算,重视数感的培养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方法掌握得较少,因此,一开始通过猜铅笔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对实物的观察、数数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使学生能用数字将小棒的根数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2. 转变了教师的角色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诉学生。如数的组成,反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21:45:29 | 只看该作者
《数铅笔》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们要把孩子引导好,奠定好他们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这就是我上《数铅笔》这一课的一大收获。

在备这一课时,我以为孩子对于数的概念未必都清楚,但是一百以内的数应该是在入学前就学会数了。可是一上课,我马上发现高估了这些孩子,由于整堂课我的起点要求过高,以至于在后面的练一练中,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

课堂上,我让孩子们帮忙数一数铅笔有几支。在引导孩子们数的过程中,我注重数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等,最后和孩子们一起总结出十个十个的数比较方便。但是我却忽略了还有一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正确的从一数到一百,只有一小部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来,所以在后面的练习中,很多学生都不知所然。

    课后请教了老教师,碧治老师让我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都先学会正确的数数和写数。看来这看似简单的100以内的数,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还需要花上一定的时间才能很好地掌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1: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