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8 14:11:18
|
只看该作者
《数字与编码》教学反思 教学评析:
《数字与编码》是新课标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材P111--114的一节实践活动课。《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游老师的数学实践活动课《数字与编码》的教学设计就体现了这样的一个新的课程理念。
一、初步认知 激发兴趣
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字不仅可以表示具体数量,而且可以表示顺序。通过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编码,如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车牌号码等,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理解数字还可以表示编码。如110、119、114、12315等等。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深刻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利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选择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作为教学资源,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
二、鼓励猜想 放飞想象
著名的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在本课中,游老师在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视引导学生猜想。在探究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的含义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各个数字的含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探究活动验证猜想,体验成功的喜悦。走出“身份证号码”,你还发现生活中其他的数字编码也被人们运用的?(让学生举例:如门牌、条形码、运动员编号、电子邮箱、中考、高考考号的编码、车牌号、QQ号,还有我们的学号等)在这环节中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常见的编码如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数字现实”,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字与信息的对应性,体会到数字可以作为一种表达和交流的信息语言,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这是学生在后面尝试编号时,能自觉主动地把具体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关键。)
三、合作交流 迸出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以上理念,游老师合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探究。如合作讨论“身份证号码中各个数字的含义及编排规律”,“如何给学校每个同学编学号”,“如何为龙凤胎编写身份证号码”,“斗智斗勇”,“音乐中的编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体验与他人的合作,并在交流中密切同学之间的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四、动手实践 发展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教师在教学中反复地问学生为什么使用编码,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让学生体会到编码的规范性、简洁性、高效性、美感性;通过“如何为全校每一位同学设计校牌号码”这一现实问题,进行第一次学号编写,学生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设计了科学多样的号码。但是校长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学校,这么多的学号编码,校长不可能采用这么多的版本,必须是统一的方案。于是有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学号的编写。并及时反馈学生的编写情况。如指名学生说自己编的学号;或者报一个学生的序号,让他说出自己编的学号。这样就更加让学生体会到数字编码的规范性和实用性。学生在具体情形中编号码,尝试内容由浅入深,体会编号的方法,体会编号成功的乐趣。在尝试编号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运用所学的编号知识和思想方法思考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对编号的思想和方法有了更直观、更生动、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应用的机会,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总之,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能做一个有心人,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实际生活有机的结合,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才会学得轻松而愉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