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08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2:3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后反思

课前预习,所有学生都能根据真、假分数的概念及其特点对分数正确进行分类。但请学生用假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或在数据上表示带分数则比较困难。
    针对这一现状,我对例2的教案进行了改动。在教具方面,原先准备用挂图教学,但考虑到挂图一次性呈现所有图案,不便于学生感受到一个圆是单位“1”,最后改为用自制圆片作教具逐一展示。在教学设计方面,原先准备一开始就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现在,学生是在我的引导下,逐步完成三个假分数的学习。特别是第二幅图,针对学生的困惑“为什么这幅图不能用7/8来表示”质疑,使其明确单位“1”,并且掌握假分数7/4的含义。从第三幅图学生独立完成情况来看,这样的改动是成功的。
    做一做第2题也是练习中的难点,需要老师辅导学生完成。在这里,我是这样指导的:我们把从0到1的线段长度看作单位“1”,请大家仔细观察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
请大家把1/6、6/6、7/6、13/6在直线上表示出来。
指名板书,集体订正时问“为什么13/6在直线的这个点?”1/3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1份是多长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请同学们将1/3、3/3、5/3在直线上表示出来。
为什么3/3和6/6在同一个点上?
问:请大家观察表示真分数的点和表示假分数的点分别在直线的哪一段上?
师:我们将分数与1进行比较共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分数,真分数都小于1。另一类是假分数,假分数等于1或者大于1。
    这样分层练习,由易(分母是6的分数)到难(分母是3的分数),最后通过观察对比,对分数进行分类,形成正确的认知编码。
学生质疑:最小的真分数为什么是1/N,而不是0/N?
    整数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分数,分母是1的分数和分子是0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与我们课本上所定义的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是不一样的。这两类特殊的分数是不能用课本上所说的分数的意义去解释的,它是靠分数的补充定义来说明的。有些老师认为0/12不是分数,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分数的补充定义。再者,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可以说明0/12是分数。小学《数学》第十册第91页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 除数在整数除法中,除数不能是0。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是0。用 a 表示被除数,b 表示除数,就是 a ÷ b = a / b (b≠0)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可以为0,这时表示成分数就是分子是0的分数,例如:0÷12 = 0/12,所以0/12是分数。第二:0/12是什么分数?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师手册》第90页说:“在分数的原始定义中,没有包含分子为0的情况,但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类推出 0÷ a = 0 / a ( a≠0),所以补充规定:0/a = 0 ( a≠0) ,并称之为零分数。在小学里,对零分数一般不作专门介绍,它在分数减法运算中自然出现。”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分子是0的分数(比如0/12)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们叫作零分数,这种分数一般不独立出现,多出现在分数减法计算的过程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2:33:53 | 只看该作者
   《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教学反思
       真分数和假分数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只有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学生才能比较全面的理解分数的概念。

本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分类、比较、交流等活动中,自己领悟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因为真分数和假分数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概念的形成是认识的发展过程。在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时,我先让学生在交流预习作业的基础上,再次通过观察图形的涂色部分,以及学生根据分数本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与交的意义理解假分数与真分数的内在联系,体会用假分数表示数量以及数量之间关系的合理性、科学性。然后让学生从观察涂色的分数出发,自主探究,以自己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对这些分数进行分类、比较,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从而形成表象,进而以归纳的方式抽象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了初级概念,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把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之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牢固地掌握概念,正确地运用概念。同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升了思维水平,提高抽象、概括等能力,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学生练习反馈来说,学生对真分数和假分数意义掌握不错,能正确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从而达到这节课的目标。

       当然教学中也有不足,例如,练习七第一题,出示数轴,让学生把真分数和假分数标在数轴上。由于学生对数轴的认识不是很清晰,把数轴跟线段混淆了,因此在独立完成此题时有一定难度。有学生只是象在线段上标分数一样,找到一个点就标上了,而没有考虑数轴上的数字是逐渐增大的,比如,应该标在后面,可有些学生在0-1之间分的6份中,把标在了的前面;再比如,有学生把0~2看成了单位“1”,把标在了“1”上面。如果在此题的处理上,先让学生弄清楚数轴和线段的区别,并且教师讲解其中两个分数如何在数轴上找点,这样,学生就会少走弯路,而且对数轴也会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2:36:32 | 只看该作者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反思
连江附小  邢丹艳

  我在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之前,让学生回家预习过这一内容。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把课堂教学的内容分为三步来完成的:一、学生从感知层面来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二、用图形来表示真分数、假分数,让学生从理性层面来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三、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1、把握真分数与假分数教材编排的真实意图。

  纵观整个的章节编排体系,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内容教材编排的意图,除了让孩子们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概念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跳出前面在分数认识中形成的“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思维,形成分数也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份数关系。从本节之后的“认识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一课也可以看出,真分数假分数的教学过程应为这一内容垫定基础。即让学生认识到,观察一个量(一组图形)应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时,关键是看谁是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分数单位是多少)。因而仔细思考之后,觉得教材在认识 的安排上,选择先让学生表示出4个 ,再想7个 是多少呢?应该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当然,如果是让学生根据 画出图形,增大的思维的难度,但也有个好处就是能够有效地突破单位“1”的限制,能让学生明确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其表示的具体量已经超越了单位“1”,需要增加单位“1”的个数来表示。

  2、在画线段表示出 这一环节中,观察到仍然有不少的学生对此无从下手。思考其原因,应该是在前面 、 、 教学环节中,对于为什么先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学生的感觉不够强烈。由此也想到开始时的思考,教材是直接出示了平均分成3份的圆,这样无形之中也学生跳过了对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的思考。或许是因为教材选择的 、 、 这几个分数的分母不一样,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无法把线段平均分成几份。因此考虑将这几个分数分母改成6,将线段改成图形,这样一方面图形的变化能让学生感受到单位“1”的丰富与变化,另一方面迫使学生先进行平均分成6份的过程,去思考只有平均分成了6份后,再有进一步画图的依据。

  当然,学生在画线段时,多数学生采用的方法是先画一条线段与单位“1”同样长,再画一条同样长的线段,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这样就是 。这表明学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时,依然是延续了例题中的过程,即先想 中有5个 ,5个 是一条线段即单位“1”,还差2份,那么就再取一个单位“1”(一条线段)从中拿出 就可以了。课堂上,学生对这一段表示方法还是有些不理解,所以并没有真正地让学生说清楚。

  纵观整个的过程,感觉最大的收获还是对努力钻研之后,对教材意图的深刻把握,备课的过程对教材前后体系连贯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2:37:13 | 只看该作者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反思]  
教学片断:
1、写分数。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并说说为什么?
(有六张图,分别是3/4、4/4、5/4、2/5、10/5、12/5)
2、分类
先观察上述六个分数,再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此进行合理的分类。
学生:很简单啊,分成分母是4的、分母是5的不就行了吗?)
师指出:不能按分母是4的、分母是5的这样来分两类,这样太简单了,没有挑战性。
先给予一定时间的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进行讨论。
小组汇报交流,主要意见如下:
生1:我们把这些分数分成了三类,分类的标准是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
第一类:分子比分母小的,有3/4、2/5
第二类:分子与分母相等的,有4/4
第三类:分子比分母大的,有5/4、10/5、12/5
生2:我们把这些分数也分成了三类,分类的标准是把这些分数跟1比较大小。
第一类:比1小的分数,有3/4、2/5
第二类:跟1相等的分数,有4/4
第三类:比1大的分数,有5/4、10/5、12/5
生3:我们分成了二类,分类的标准是有的分数实际上是整数,有的不是。
第一类:实际上是整数的,有4/4(是1)、10/5(是2)
第二类:不是整数的,有3/4、2/5、5/4、12/5
(根据学生回答,黑板上相应板书。)
师:第一种分法与第二种分法的结果相同,但它们的分类标准却不同,看看它们的标准有没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分子比分母小的,实际上就是这个分数比1小;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实际上分数值就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的实际上就是分数值比1大。
追问:如果让你来概括一下什么叫真分数,你该怎么说呢?什么叫假分数呢?
指名说说,后小黑板出示真、假分数的概念。
师:第三种分法中,是整数的分数 4/4、10/5 都是什么分数?不是整数的分数中呢?
……
反思:
本节课中,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概念犹为重要,概念教学切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我创设这样一种动手操作的情境,把分数意义、分数单位、分数的组成这些知识综合蕴含其中,同时也为真假分数的概念埋下伏笔,将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源于学生的需要。学生心中装满问题,他们急于想知道为什么,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我在教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想学”这种意识,创设了问题情境,使学生处在想知而又不知的这种矛盾心理中,正所谓 “不愤不发,不启不悱”、“思源于疑”。
在这里当我要求学生进行分类时,学生很兴奋,以为按分子是4的、分母是5的这样来分两类就可以了,但我马上提出不能按这样的方法来分,要自己去找寻另外的办法,这时候学生就显得有些丧气,但很快又兴奋起来,进入积极思考状态。其实我在备课时,未曾预想到学生可能会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分类,学生的表现提醒了我,如果没有事先提出不能按此来分类,那么很有可能这种与本课知识无关的分类方法会带来一定的干扰,于是我就利用好这个教学意外事件,来激起学生的“疑”。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功效就是能弥补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真正实现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所以在小组合作前,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相当重要,给予一定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这样才能保证合作的实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2:37:37 | 只看该作者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反思
“真分数和假分数”这节课是一堂概念教学课,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明确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及将分数分为这两大类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初步了解分类标准在分类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教学有如下特点:
1、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始终都十分注意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第一,根据分数涂图形。对应数轴上的点填写相应的分数;第二,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分析各种情况;第三,师生互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四,归纳总结。这是点睛之笔,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中抽象出同一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概括,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饶有兴趣地参与和体验上述实践活动,人人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信息交流畅通,实现了个性的发展。
2、突出“标准”在分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1是真分数、假分数的分类标准这一点要贯穿全课。经过多次的看、想、说、做,以1为标准将分数分数分为两大类的概念已深入学生的头脑之中。在课堂练习的多次运用中进行了强化。
3、注意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习,思维会更活跃,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这正是本堂课要刻意追求的境界。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自我表现,怎样想就怎样说,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设疑,让学生以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大家思考,或帮助同学解决一个难题为荣,来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3: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