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教版五数下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 
 
 
 本单元注意以下七个方面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发展基本思维能力。
 
 1.加强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
 
 (1)注意因数与倍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质数、合数与因数的关系
 
 (3)2的倍数与偶数、奇数的关系
 
 (4)与大数的读写相关联
 
 如:一个七位数,最高位是最小的奇数,万位是最小的质数,千位是最小的合数,
 
 最低位是最大的一位合数,其余各位都是最小的偶数。
 
 这个数作(              ),读作(                   )。
 
 (5)2、3、5的倍数与乘法口诀紧密联系。
 
 2.要用“活”教材
 
 (1)教学中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教学实践证明,从单数与双数入手探究奇数与偶数;从乘法口诀入手,探究2的倍数,探究5的倍数,探究3的倍数,比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单元知识特点的抽象性)
 
 要用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
 
 (1)偶数、奇数
 
 (2)5的倍数:5、10、15、20、25、30——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2的倍数:2、4、6、8、10、12、14、16、18、20……
 
 3的倍数:
 
 (3)质数、合数:写出1——20各数的因数进行归纳推理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列举法:
 
 如:18因数  6的倍数:
 
 又如:P16一个数既是42的因数,又是7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
 
 4.教给学生养成“有序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5.注意知识的联系,与用字母表示数的结合。如:
 
 数A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  )
 
 数B最小的倍数是(  ),(  )最大的倍数
 
 6.注意概念的判断
 
 (1)所有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2)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3)所有奇数都是质数(  )
 
 (4)所有偶数都是合数(  )
 
 7.注意发散思维的培养
 
 31□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
 
 75□0是3的倍数,这个有(   )种情况,它们是(   )
 
 2□6□是25的倍数,也有因数3,这个有(   )种情况,它们是(   )
 
 8.在学习方法上尽可能让学生利用“学案”进行课前探究,课中探究,从探究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如质数与合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