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3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学期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教学重点是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教学难点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本课教学从整体上效果不错,主要表现在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能为下一步教学进行铺垫,做到了环环相扣。教学语言精炼,对学生的引导恰到好处,学生有独立地思考和动手操作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课件运用恰当,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起到了铺助教学地作用。练习设计有坡度,注意了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有待改进的地方是在教学应结合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31:54 | 只看该作者
《折线统计图》教后反思
折线统计图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该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对基本的统计过程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有一定的体验的基础上学习折线统计图,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折线统计图的布局敏感并能尝试进行较为合理的布局。同时更重要的是能了解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在这节课中,我在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课件后,自己尝试着制作折线统计图。在制作课件的时候由于出于对学生作图能力的考虑,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了照顾好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我充分利用自我的电脑的水平,把制作折线统计图的全过程用照相机拍摄下来,制作成一个个的基本作图程序,让学生能更加清晰地知道作图的过程。同时更主要的是降低了部分学生由于对文字的理解不太好的局限,通过形象的、具体的演示,掌握基本的作图。由于学生本身存在的差异,制作出来的结果也出现三种不同的状态。有的图形位置偏高,有的居中,有的偏矮。我不急于告诉学生那种正确,而是利用这基础性的资源。把不同的作品进行展示。考虑到不打击中下生的学生信心,我避免了拿一些学生较为困难的学生的作品,而是在评比的时候让他们也尝试加入到裁判的角色里面。同时让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有的位置偏高,有的居中,有的偏矮?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明白那是由纵轴的间距决定。初步感知要使折线统计图美观、合理,必须合理确定纵轴的间距。接着设计了一组数据,让学生根据几组数据的特点对纵轴间距的设计,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进一步建立对折线统计图布局基本的敏感。通过练习、讨论、交流,使学生感悟到如何合理的确定纵轴的间距,使整个折线统计图画的居中。
让学生感悟到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明白生活中有数学问题,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课前,我还抛出一个这样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融为一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了折线统计图,你们知道它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作用吗?”生1:“医生用折线统计图反映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生2:“我们可以用折线统计图反映自己的身高随着年龄增长的变化情况”。生3:“要反映某个同学的学习成绩是进步还是退步,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前面两个学生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而第三个学生的回答,却令我出现了短暂的思维“定格”,特别是在淡化考试的今天是否能用分数来作为评价的素材呢?我立刻打消了自己的疑虑。我想要充分发挥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将全班的平均成绩作为原始数据画出一条折线,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画出自己成绩的折线,还可以设计各种类型的折线统计图------这些统计图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的针对性,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超越自我。
在该节课里还是存在了一定的问题,或者是因为我时间的把握还是不太好,学生在制图的过程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对于后面的概括也变得较为仓促。学生中一些问题还没有能及时的得到有效的改变。特别是有所研究的几个学生中还是出现了制图不完整,有时候忘记了标明拧数据的情况,还有的是有一个学生把折线的起点连到了0刻度上,这也是我自己所忽略的。另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明显看出来不太好,有较多的学生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作图的过程。所表达的语言都是不全面,不够准确的。其实学生的表达也暗示了学生对于该过程的掌握还是不太稳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33:19 | 只看该作者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统计问题是最常见的生活问题,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条形统计图侧重于数量的大小,折线统计图侧重于变化趋势。

我在教学本节课时,从条形统计图转变到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行一个初步的对比,体会到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学生正确读取折线统计图上的信息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明确了折线统计图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折线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看懂折线统计图,会根据折线统计图上的数据去分析、预测事件的发展,并且使学生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作用。如在例2的教学中,陈东0~10岁的身高统计图绘制后,让学生预测陈东10岁的身高情况,学生会知道陈东的身高会呈上升趋势,到成年时不变,到老年时回下降一些的变化趋势。在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中学习折线统计图,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有效地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这节课最后的实践作业设计是:让学生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并制作成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这一设计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训练学生搜索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很好地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进行预测。

    本节课我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本节课中也有很多不理想之处,主要原因是教师备课不够充分,没站在学生的位置上了解好他们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回应没做好预设。我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从更高的角度出发,不是只看到眼前的效果,而是从学生长期的发展来设计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9 18: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