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9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2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在上学期教委组织的有效课堂教学抽查活动中,我提供了一节《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由于刚刚进行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还没有进行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所以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总体感觉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又加上五一期间各种商店借机开业,因此我设计了文具店开业的热闹场面,带领学生参观并购买文具这一情境,来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购物,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自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我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注重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分析运用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旧知识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

上课开始,我首先进行了整数加减法复习,并让学生在做题时思考三个问题,即: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计算时从哪位开始计算;相加满十,不够减时怎么办?通过复习,有目的的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有效的引导。当学生在对提的问题进行解决时,我把加、减法同时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算法。由于有了的复习的铺垫及对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了要相同的单位才能进行加减。然后在学生的汇报中,我加了一句:“怎样才能保证相同的单位对齐?”学生马上就说了只要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自然是水到渠成,并且是印象深刻。

三、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有效的指导。

对本节中出现的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的计算题,学生常常会受整数减法的影响,将末尾的数对齐。为此,通过讨论,发现:“凡是遇到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可以先在被减数的末尾补0,使被减数的小数位数与减数的小数位数一样多,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对位就较容易。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列竖式后,正确率明显提高。最后一起观察对比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异同,来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人人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由于没有进行小数大小的比较,我有意识把整数减小数这个内容放到了后面的教学中,这样在本节课中对于小数点对齐这个知识点引起的冲突显得稍微不够,导致这节课有点平淡,起伏不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24:33 | 只看该作者
教后记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单元的第三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近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和以前熟练掌握万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只涉及到一位小数的加减(小数的性质到四年级上学期再学,所以整数减小数、得数末尾是0的计算都不涉及)。

课前让学生自学了,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说出0.3+0.9等于多少,并能列出正确的竖式。可见学生能把整数加减计算的算法迁移到小数加减计算中,对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算理与算法都能比较容易理解掌握。

根据对教学内容与学情的分析,在本课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1.拓展例题功能,渗透搭配规律。

例题是买文具的情境。马上要过六一儿童节了,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些文具,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然后出示图片,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让学生选出两种自己喜欢的文具,然后引出小数的加法。教学内容的相对简单也提供了可拓展的空间。在教学完例题后,我让学生思考“任意选两种文具的的和,谁的钱要多一些,谁的钱要少一些,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再让学生同桌合作,列出算式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搭配规律,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方法。

2.精心设计,提升计算练习的功能。

计算课往往给人枯燥乏味之感,其中计算练习单一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本课学习内容简单,所以我力求在练习设计上有所突破,希望在计算练习中也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所提升。而书上的练习中,第1题是纯粹的计算练习,第2 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第5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总体来说都比较简单。经过思考,我合并简化了1、2两题,因为在课堂上大量练习竖式计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考虑到本课的重点是计算,所以又增加了吃西瓜比赛的游戏,增强了趣味性,也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并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像第6题结合统计图,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理解题意并进行变式练习,可以在下节练习课进行。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展。这两个习题的设计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渗透加减计算的一般规律,发展学生思维。

3.创造一个有规律的数列。                                    

让学生在找规律中既能练习小数的加减法,又能发展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第一个练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第二个练习在第2小题填中间数时对学生有一定的思维难度,这也是我自认为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师傅却指出,这样的数列很容易产生歧义。像第1小题的两个数列,即使再多给几个数,答案也是不唯一的。为了更严密些,可以尽量多给几个数或后面加个数进行验证。而第2小题填中间数,答案更是不唯一,在学生还没有“等差数列”概念之前,做这样的题目要“小心”。受过师傅有关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指导,这一刻自己对此有了更深感受。数学是严谨的科学,对所教知识没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再巧妙的设计也会弄巧成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24:44 | 只看该作者
     《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桦南中心校    于凤芝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一位、二位小数的步认识读写法。为了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易于接受,教材采取了小步子的编排方法,小数的初步认识只限于两位数,而且是直观认识和具体比较,不抽象概括。
    教材编排的顺序是:结合十分之几,先出现一位小数,再结合百分之几,出现两位小数,在一位、两位小数的后面分别出现了小数的大小比较,最后教学一些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一位小数的认识、读写法。也是本单元起始教材,是学好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的基础,所以采取了多种直观,结合学过的几何初步知识和计量单位的知识,联系分数引出小数。
    因此,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会用小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计算问题,及孕伏了小数的组成,整数、小数的概念名称,为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打下基础
    遵循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是直观演示为主,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思维、自学讨论,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
    通过复习,目的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以旧促新,引起新知识的正迁移。
    通过谈话引导过去学过了整数,还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我们开始初步认识一位小数。那么什么样的数是一位小数呢?是这节课要研究的。这样导入新课的目的是唤起学生对学习一位小数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孕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针对自己经常忘记让学生看书,特设了看书、讨论、质疑问难。这部分是新知传授过程,传授知识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设计意图是围绕本课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教法,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规律,揭示知识规律,以达到最佳动态。教学例1采劝扶着走\"的方式,例2采取引导学生\"自己走\"的方式,并通过演示操作,类推、比较、观察、尝练、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自己参与教学活动,获取新知识。通过质疑,确实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一起解决,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了解到学生还没有弄懂的知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24:58 | 只看该作者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小数初步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因此教材设计了在文具店买文具这一例题情景,来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购物,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自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我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通过学习计算小数加法、小数减法,最后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教学中,我发现有具体实际意义的小数的加减法学生都能较快地根据实际意义来计算,由于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笔算来源于整数笔算的知识迁移,学生过渡不存在难度。但是在练习中出现了整数与小数的加减法,这时学生对于“相同数位对齐”开始混乱了,尤其是整数找不到小数点,又无实际情境依托。因此,我引导学生把小数放在具体情景中(以元为单位),给算式一个具体情境再讨论“相同单位对齐”,数位不同,空缺的数位也就是0,将其都转换成相同位数的小数,便于对齐相加减。这样一来对位就较容易,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列竖式后,正确率明显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25:18 | 只看该作者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有具体实际意义的小数的加减法学生都能较快地根据实际意义来计算,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笔算来源于整数笔算的知识迁移,对学生来说自然过渡并无存在难度。但是在练习中出现了整数与小数的加减法及一位小数与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这是学生对于“相同数位对齐”开始乱了阵脚,尤其是整数找不到小数点,又无实际情境依托。在教学中,发觉在没有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之间,小数部分的数位无从讲起,也怕超越了教材。幸好学生喜欢把小数放在具体情景中,那就给算式一个具体情境在讨论“相同单位对齐”,因为数位不同,空缺的数位也就是0的计算又涉及小数的性质,为我们教学笔算小数带来了很大困惑。我的处理办法还是把算式搁置在具体情景中(以元为单位),将其都转换成相同位数的小数,便于对齐相加减。其实,这里也已经向学生渗透小数的基本性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9 18: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