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6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1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反思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原理差不多。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及掌握对这部分知识,下面就我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进行自己的教后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的确《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个单元的教材在安排时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24届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入手的。让学生很容易理解,也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信息,收集信息并提出有关小数加、减计算的数学问题,在此基础上,我采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索笔算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都选择利用整数加、减法的算法进行计算。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课堂小结时我提了个问题:为什么你们都选择采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呢?通过比较你发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与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基本上也就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了。

最后我又强调了在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数位必须对齐,小数点也必须对齐。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设计了一些练习题。整体感觉学生在这部分掌握的还是不错的。但是有的学生实在是基础太差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还能应付,到了加减混合和简便计算的时候就一塌糊涂了,这说明在他们的四则运算的能力掌握的还不够扎实,在复习中要注意强化巩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17:53 | 只看该作者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与整数是的一致,都是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教学中,不仅是要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加以归纳,从而去较好地掌握知识。

1、选取现实素材,激发学习兴趣是这节课的最大特点。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跳水比赛。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学生的探索才可能是积极主动的,对小数加减法做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2、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学习了单项的加法或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小数进(退)位加减法后的一个提高内容。

在以前学生就已经接触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了,现在再学习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因此在教学本节知识时,我先以复习整数混合运算为铺垫,让学生在复习中奠定基础,同时也无形之中降低了新知的难度。再以求赛段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新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特性。最后师生一起理解并小结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就是要弄清运算顺序,再认真仔细的计算,在计算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练习的情况来看,本节知识点班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已掌握,但部分学生计算不够认真,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出错率仍然很高。还有待于课后多加练习。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为了使例题的运算“有根有据”,也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学的严密性,让学生自己验证两条规律: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以及整数的减法运算性质也同样运用于小数,之后运用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进行复习,主要是有加减法运算的算式进行比大小,在这几个算是中隐含着交换律和结合律、连减的算式。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的特点,并且自己举几个相似的例子来验证,整数中的一些定律和性质同样适用于小数的加减法中。这样为小数的简便计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学生的大脑里过去的知识慢慢呈现出来,一个接一个补充地更加完整。

整节课层次清晰,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验证,完成了学生的“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过程,因为小数加减的简便计算的方法其实是建立在整数的简便计算的基础上的,因此在简便计算的方法上可以加快节奏,学生容易疏忽的是对小数数据的观察及分析,所以可以在复习引入时把凑整练习提上来,可以先是一位小数的凑整,然后给出一列数字,两位数、三位数的小数凑整练习进一步巩固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18:14 | 只看该作者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其实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差不多。而且学生在三年级也有了解,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及掌握对这部分知识。下面是我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反思:

一、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信息,收集信息并提出有关小数加、减计算的数学问题,从而产生新的计算要求。在复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3.8元               2.2元

要买一本《喜羊羊与灰太狼》和《小鲤鱼历险记》,至少要准备多少钱?



[选择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找准迁移点,为新知学习提供学法指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我充分的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片及数学信息,采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索笔算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都选择利用整数加、减法的算法进行计算。

三、最后我又强调了在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编了一首小数加法与减法计算方法的小歌谣,帮助学生的记忆。

四、在本节课练习设计上,针对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设计了一些判断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题目、生活实践等练习题。从学生的反馈及听课教师交流来看,效果不错。因此我们教师备课时,在科学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练习,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关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9 18: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