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06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0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反思:

1、从生活中引入,感受数学之美。

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是现代化的建设工地,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课始,让学生从主题图中找三角形,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美是由许多几何图形构成的,三角形就是其中的一种。

2、在活动中探索,感知探究特性。

学习活动中,孩子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孩子或许会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经历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三角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在抽象的概念基础之上探究出来的,有必要让学生经历特性得出的全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08:19 | 只看该作者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获得新知的方法,首先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画三角形,初步感知三角形,认识三解形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出示图形,判断哪些是三角形,抓住“三条线段”、“围成”这些关键词,从而进一步学习巩固三角形的概念。这一教学环节,通过直观感受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掌握知识比较牢固。在教学本课的重、难点画三角形的高时,通过让学生看教师演示,用问题引导学生认识高和底及一条底边上的高的画法。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让学生用课前制作的三角形、四边形进行实验,探究、感知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请学生列举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总的来说,本课在课前精心备课,但从教学过程看,学生还是遇到两个难点:一是学生在给三角形下定义时,一些学生根据刚刚写出的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的特征,很容易定义三角形的概念为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学生很难确切地表述出“端点要首尾相连”。二是在画三角形高时,学生在直角三角形作高时出现了找不清顶点,这些错误的出现,归结起来还是对底和高的概念的认识模糊造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08:51 | 只看该作者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 l、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
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
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会在三角形内三条边上画高。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
角形。
    教学过程:
    1、展示课本第80页情境图: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三角形,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在图上找到三角形吗?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
    2、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让学生说一说。生:红领巾、标志牌……
    3、导入课题:其实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自己喜爱的三角形。并同桌互相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老师也画一个。
    出示学生画的三角形。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不能用自己
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回答: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谁来补充一下?
    (2)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相机出示图形,学生发现不一定能组成三角形。
    (3)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三角形。
    请学生对照上面的说法,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讨论:怎样说更准确?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
    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教师用准备好的三条线段的教具在黑板上摆放帮助理解关键词:三条线段、围成。学生发现: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准确无误地围成三角形。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老师手上拿着平行四边形说:平行四边形有高,那么三角形有高吗?
    生:有。
    师:把准备好相应的三角形学具试着让学生指一指它们的高。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准备在黑板上示范作高)
    (1)看书自学。
     师: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请打开书81页,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画的,和你的想法一样吗?
    师:谁来说一说?
    生: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刚才的三角形中画出一条高,并标出它所对应的底。
   (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通常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用字母A、B、C 表示,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在三角形中标上字母ABC。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高。
    和同桌说一说刚才画的高是以哪条边为底画的?
    质疑:师: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为什么?新课标第一网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指一指三角形的高,使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的高就是顶点到对边的距离,再让学生自学课本验证自己的想法,也加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自己画高并标出相应的底,有针对性指导使学生加深了对三角形高和底的认识并掌握了高的规范画法,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任何一条边都可以做三角形的底来画高,最后思考得出三角形有几组底和高。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的高,较好的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发放课前教师准备的三角形,让学生按要求小组之间合作画高。展示学生作品,展示时学生互评互议,总结画高的好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谈谈画高时的感想与收获。
    出示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作底),你能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吗?
    学生试画,画后发现高是另一条直角边。
    出示另两条底边,学生在答题纸上画出对应的高。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81页插图:同学们,在生活中三角形有着广泛的运用,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2、实验解疑。
    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
    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
拉学具,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两次拉动不同形状的框架,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又通过说出三角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1、2、3题。
    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你还想了解和三角形有关的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借助直接经验,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这里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恰当把握教学要求。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过。此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特征,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为此,还出示了一组含正、反例的图形让学生辨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角形概念。此处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边画边想、组织交流、引导概括三角形的特征,从而有效地落实了本节课重点的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09:18 | 只看该作者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



       三角形在平面图形中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所以掌握三角形的特征是很重要的。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特性的认识和理解。我上过这节课后有如下的一些反思:

       一、导入反思。

       导入我用了一个故事激趣、质疑的方法,并联系生活中的三角形,让学生感受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本课在导入时学生的兴趣高涨,很多学生都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想,达到了理想效果,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不足之处就是,因为故事的图片是我用A4纸打印出来的,坐在后面的有些学生看得不够清楚。

       二、教授知识过程反思。

       在新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获得新知的方法,首先通过画三角形,初步感知三角形,认识三解形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图形判断,抓住“三条线段”、“围成”这三个关键词,学习巩固三角形的概念,这一教学环节,通过直观感受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掌握知识比较牢固。在教学本课的重、难点画三角形的高时,通过让学生看教师演示,用问题引导学生认识高和底及一条底边上的高的画法。在课前设计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环节时,我也有想要把不同的三角形的三条高都画出来,让学生全面掌握画高的知识,又考虑到这节课的知识点较多,时间较紧,让学生“一锅端”怕是掌握不好。所以在这一环节我不对画高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学生在这一环节能把认识底和高,知道三条底就有三条高,和会画一条底边上的高这三点掌握好就可以了,在后续的练习时再深入探讨,一步一个台阶学生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扎实。在用A、B、C表示三角形时我用取名字的方式学习三角形的字母表示,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让学生用课前制作的三角形、四边形进行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请学生列举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这里采用的是“情境、问题— 实验、解释— 特性应用”的探究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三、不足之处反思。

       总的来说,本课在课前精心备课,但从教学过程看,学生还是遇到两个难点:(1)在给三角形下定义时,学生根据刚刚写出的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的特征,很容易定义三角形的概念为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或封闭图形),当教师根据学生的定义出示错例时,学生很难确切地表述出“端点要首尾相连”,这时我还是应借助教材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概念的表述,再在黑板上出示三条线段根据概念进行演示,让学生体会概念中“围成”、“相邻端点相连”这两个条件的必要性,只有具备了三点才能真正围出三角形。这时,对三角形的概念理解才到位。(2)在画三角形高时,由于教学环节忽略了对概念的反复强调和细致理解,结果学生在直角三角形作高时出现了找不清顶点和不向底边作垂线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归结起来还是对底和高的概念的认识模糊造成的。

      由此看出,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老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一步一步走向有效、高效、高质量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09:44 | 只看该作者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特性”这一课我安排的两个课时完成,因为听了部分老师的建议,说三角形的高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所以我把教学内容自己进行了一个调整,这一课时我把认识三角形、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放在一起学习,把三角形的高放在下一课时学习,进行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并且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

1、在教学中没有认真观察学生演示的过程,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没有及进的纠正。

2、教学过中没有把握好重点内容,应该着重让学生感知三角形的稳定性。

3、在给学生示范三边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应该让两条短边一直演示到与第三边重合,让学生观察感知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

4、教具制作不太好,纸条太宽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觉,如果细细的小棒等来演示围三角形的过程就更好了。

5、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较少,老师语言过多。

6、多安排一些数学活动,在感知三角形的稳定性和教学三边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如果让每个学生都能自己动手操作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21: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