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5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2:2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数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一、关于例题的思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可有以下几种方法思考:转化成分数来想大小;画成图比面积大小;添单位想实际大小;数轴图上看大小。这几种方法前面第一课时都有基础(整数部分不为0的图第一课时未出现,稍有困难),学生有一定得知识基础。但书上例题创设情景,从比较冷饮的价格来得出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我认为有了情景,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受情景的影响,就只会从钱币大小的角度来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了,就想不到其他三种说明小数大小的方法了,书上在想想做做中把其它几种方法进行了补充,但我认为这个环节应该提前,既然学生有这样的知识基础,就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去研究,让学生从分调动旧知,多角度地去说明这一问题,并且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的能力。)因此,我认为例题直接给学生两个一位小数,让学生先判断大小,然后再想办法去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鼓励多种方法验证。
二、关于练习的思考
想想做做中的1—4题,其实是对例题比较方法的补充,目的为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我把这个环节提前了,在复习中,就把这四种类型的题目,进行了按要求写小数的练习,在例题中也把这四种方法全部进行了处理,所以我认为在这儿这些题目就不必再处理了。
第5题立足于让学生概括出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虽然教材没有要求学生能概括,但如果每次比较都要联系小数的意义来比较,也太麻烦了,而且这种方法的概括对于学生来说,也不是个难点,既然能意会有能言传,何不让他们说个明白呢?
第6题是把两个数的比较拓展位3个数的比较,我把书上的要求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了两次排序,让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同时,明确要根据具体问题明确是按什么顺序来排列,养成好的审题习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2:21:29 | 只看该作者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1. 出示:在200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M栏比赛中,刘翔(中国)、加西亚(古巴)、特拉梅尔(美国)跑在前三位,加西亚的成绩是13.20秒,刘翔的成绩12.91秒,特拉梅尔的成绩是13.18秒。

(1)刘翔(中国)、加西亚(古巴)、特拉梅尔(美国)跑在前三位,你能给他们排名次吗?

(2)讨论:有哪些好办法能很清楚地比较出这三个小数的大小?

(3)交流汇报

借助数射线:把三人的成绩直接标在数射线上再比较。

从小数意义角度解释:如1291个0.01小于1320个0.01,所以12.91小于13.21。

从整数的比较方法角度出发进行比较:

a.12.91和13. 21比较只要比较整数部分12小于13,所以12.91小于13.21。

b.13.18和13.20整数部分相同,看十分位1小于2,所以13.18小于13.20。

所以刘翔最快,特拉梅尔比加西亚快。

(4)比较哪种方法最简便?

(5)归纳出小数的比较方法: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提问:后面为什么还要加上一个“……”呢?这是什么意思?





  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一、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我借助教科书上提供的资源,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给学生创设了四名小朋友进行跳远比赛的动态画面的活动情境,并让学生根据跳远的成绩排列名次。自然而然的引出新课,使学生感到小数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空间。

这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整数大小的比较有内在联系。我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尝试,激发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探索中,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位数多的小数一定比位数少的小数大”这句话对吗?我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

整节课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以一个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使学生感到亲切、轻松、能主动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虽然也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但我总觉得本节课我上得不够成功,许多地方不够大胆放手,怕学生回答不出来,总是“牵“着学生走。例如归纳“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时,我应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式子,去发现,自己归纳方法,不要每步都启发学生,这样学生学习主体性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现代的教育理念是:知识并不能简单的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构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2:21:42 | 只看该作者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一、体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买东西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本课一开始就带领学生去商店逛一逛,创设学生熟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又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由于学生已有整数比较大小知识做铺垫,我就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尝试比较商品价格的高低,充分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在课堂上创设交往、互动的协作学习环境,达到群体智慧共享。巩固练习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现象为切入点,创设运动会比赛的情境串,让学生结合跳高、跳远、跑步等运动的真实情境,将多个小数进行比较,去解决问题,不仅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且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在课件出示:矿泉水的货架上两种矿泉水的单价:0.95元 、1.10元  ;水果货架上两种苹果的单价:2.45元   2.80元 , 教师提问:看到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分析信息,提出了:两种矿泉水各买一瓶要花多少钱?甲种苹果比乙种苹果便宜多少钱?……等诸多有价值的问题,培养了问题意识。此时,教师随机引导:老师想买些矿泉水与苹果,你们建议我买哪种呢?促使学生在热情地为老师出谋划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探索。在比较0.95和1.10元、 2.45元 和2.80元的大小时,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最后通过比较、观察、联系生活实际,得到解决的方法,但教学没有停留在感性认识的经验水平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抽象、概括,总结出两个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比十分位上的数……突出思维训练,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教学由浅入深、逐步递进。

第一层次比较0.95和1.10元、 2.45元 和2.80元的大小,总结出两个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在第二层次中,通过两种梨(单价:3.7元、2.98元) 哪种便宜?让学生感受到小数比较大小方法与整数的不同,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比位数少的小数大。第三层让学生结合跳高、跳远、跑步等运动的真实情境,将多个小数进行比较,去解决问题,这三个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使学生面对不断的挑战保持学习的热情。在第四层次中我设计了3.6<□<3.8    3.6<□<3.7,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四个层次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与心理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2:22:20 | 只看该作者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小数的大小比较”并不难,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早已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幼儿时期就会对两个商品的价钱的高低进行比较,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会借助“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来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但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学生进行的学情分析,发现学生的正确率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高,往往会用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小数的大小,误认为小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因此,我这节课主要明确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注意比较小数大小时,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就大,这也是小数大小比较的难点。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三点:

    一、寓学于趣的“抽数卡 摆小数 比大小”游戏设计,使学生在玩中学会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是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的大小。我设计的这个游戏,正是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抽数卡、摆数卡的抉择中体会数字所在数位的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同。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对小数进行充分的发现、观察、思考、比较、分析,亲历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变“厌学”为“乐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丰富”,这体现出了“小游戏,大智慧”。

   二、巧妙的“翻牌游戏”充分暴露学生的认知误区,突破了教学难点。

    在“翻牌游戏”中首先出示的整数部分位数相同,小数部分不同的两个小数。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小数大,学生猜出了三种答案,充分暴露了学生认知误区,产生了认知冲突。我又一张张地翻开各个数位上的牌,如剥丝抽茧般解决了难点。使学生意识到:我们不能看小数部分位数的多少来比较小数的大小!而我到此并没有结束,又出示了一组新翻牌游戏(整数部分分别是两位数和一位数,小数部分分别是两位和三位),学生们根据已有的比较整数的经验,不用翻牌很快地判断出小数的大小。又使学生明白:看小数点的位置,实际就是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的位数多,小数就大,不论小数部分位数有多少。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学会比较小数大小的技巧。

    三、寓“导”于“情”,使学生享受课堂的和谐氛围。

    在本节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课堂氛围民主和谐。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之一。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现代化,人文化的课堂。这节课中,教师寓    “导”于“情”,变传统教学的“指令性”语言为合作、帮助、关爱性的语言,为课堂注入活力。

    不足之处:练习的容量应再大一些,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再丰富一些。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学习新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新课程下成长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2:22:28 | 只看该作者
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在教学小数大小比较时,我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整节课以生活中的长度、重量为主线。首先请学生比较两个小朋友的身高。感知小数有大小,猜测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因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与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有相同之处,都是从高位比起,按照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能比出大小,就不再往下比了。但是当整数数位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这点与小数大小比较方法不同,小数大小与位数无关.因此本课先复习整数大小比较方法,为讲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做准备。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比较第一组数据(1) 9.7元 和5.9元(2)6.79 米和6.85米的大小,进一步感受小数大小的存在,并揭示课题。

第二步比较小数大小,探索知识内在联系。你比较的小数大小的根据什么?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怎样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有两种比较的方法。其一是把小数变成复名数来比较大小。其二是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第二种方法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多让学生来说一说,通过多说达到学会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为了加深记忆,教师还要进一步强调,以次来突破难点,达到学会的目的。

新课安排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先比较整数部分不同的,要看整数部分比.

第二个层次,比较整数部分相同的,要看十分位比.

第三个层次,比较整数部分和十分位都相同的,要看百分位比,并借助观察米尺长度来验证.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在练习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基础上,引出比较几个数的大小,通过独立试算,讨论从而掌握比较几个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全课贯彻边讲边练的精神,及时反馈,并选做课本的一些题目,课上加以指导,以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存在的问题:

本节课在设计小数时,由于只注重了情境,所以小数都带着单位名称。小数的范围不够广泛。学生在语言叙述小数怎样比较大小的方法时,说的不够好,还要继续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9 17: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