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7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2:0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学反思

小数,学生在三年级、四年级已有所接触,多数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的理解是肤浅的,没有真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上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经历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的过程,为后面理解二位、三位小数的意义作铺垫,在此基础上再实现对小数的整体意义的概括,降低了教学难度。

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知识,抽象知识的教学最好的方法是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进行教学,越形象具体学生越容易理解。我让全体学生都从一位小数学起,积累一定的认知经验,再学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时就比较容易,也更能借助分数来理解的小数的意义。学生能过对正方体学具的操作,一步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从上完的这节课的效果来看,我总感觉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练习质量不高。究其原因我感觉可能问题出在“分数”上,学生对分数也只是有初步的认识,有关“分数”的更多更具体的知识根本没有学习,如今要借助分数来理解小数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在情理之中。 究竟如何突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存在问题:

1.课前预设,特别是练习量较大,没有考虑学生实际。

2.课前对学生的学习实际了解不够,且在课中没有及时调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2:08:11 | 只看该作者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第一课时:4月21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你还记得关于小数的什么知识?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关于小数的知识。

二、新课学习

(1)小数的产生

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用“米”作单位。

大家发现了什么?  

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的意义

刚才我们了解了小数的产生,接下来我们通过对米尺的了解,探讨小数的意义。

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一位小数)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学生四人一小组方式讨论。

学生汇报。

小结: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三位小数)

概括小数的意义:

  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③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⑤完成“做一做”。

(3)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

  ①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②出示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

  (2)35克=0.35千克(    )。

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第二课时:4月22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引入

 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

二、新课学习

1.学习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0.2、0.05、0.005、0.01……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小数吗?

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还是0吗?

观察一下: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

  0.2表示什么?(表示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5表示什么?(表示百分之五,有五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06表示千分之六,有六个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

  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这些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

  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

  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什么位?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2.教学小数的读法

  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总结小数的读法: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完成做一做。

读出下面小数。

3.教学小数的写法

学生独立完成。

写出小数。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0.9里面有(      )个0.1。

  0.07里面有(        )个0.01。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

3.说出24.375  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一?

4.读出下面各数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练习课

第三课时:4月23日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

巩固小数的读法、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复习引入

 0.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37是由(    )个0.1和(    )个0.01组成;

 1.28是由(    )个0.01组成。

2、读出、写出下列各数。

二、新课学习

书56页第八题。

  引导学生认识数轴:从0开始,依次表示1、2、3、4……相邻两数之间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表示0.1.

在四人一小组中讨论:数轴上的数怎样表示?

集体订正。

书57页第九题。

  引导学生读题,用铅笔涂色。

在四人一小组中讨论:怎样涂色?

集体订正。

书57页第十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数据信息。

在四人一小组中讨论:怎样涂色几个小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集体订正。

书57页第十一、十二题。

学生合作完成,交流。

写作:60.06

集体订正。

书57页第十三题。

小组讨论:小数点在什么位置?

原来的数:450.01



教学反思:

    今天,我给学生讲述了《小数点的由来》。在很久以前,人们写小数的时候,如果是写小数部分,就将小数部分降一格写,略小于整数部分。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用一条竖线来隔开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17世纪,英国数学家耐普尔采用一个逗号“,”作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点。17世纪后期,印度数学家研究小数时,首先使用小圆点“.”来隔开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直到这个时候,小数点才算真正诞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2:08:26 | 只看该作者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反思

昆山市实验小学  邹芬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和一位小数的基础上安排的。本课主要是通过学生认识两位、三位小数,进一步的完善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教材是通过学生熟悉的元角分的知识,揭示了小数和分数的联系,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在教学时我感到学生对与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理解的还是不错的,在小数和分数的互相改写中,基本上都知道要根据小数的数位来确定分母,由次可见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还是比较不错的。但在教学中也发现,对小数的读写教材中没有明确的相关知识点,所以在教学的深度上教师不易把握。我是根据以前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表示的意义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和专门的训练。在练习中学生在小数表示的意义和小数的写法上还是出现了混淆。我觉得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难点,也是在作业上容易出错的地方,还是需要通过练习来解决。  

教材先安排认识证书部分是0的小数,再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最后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初步分成了四部分,先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引出为什么学习小数,学习小数有什么作用,接着在观察对比中理解零点几的小数意义,这中间,我又分成了三个层次,一是在引出小数后进行观察,把小数和分数一起齐读,让学生有个初步的感知;二是让学生填写出线段图上的分数和小数后自己读着比较下,体会之间的联系;最后在图形中写出分数和小数,总结出规律,即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然后进行些形式多样的练习。第二部分,则在商店中进行把几元几角换成元作单位的过程,引出几点几的小数,并让学生进行相互间的换算。第三部分,让学生自学书本上关于小数的知识,让学生交流读懂了哪些知识。第四部分则是把前三部分整合在数轴上总结练习,感受整数和小数的区别,并在数轴上找到小数从而理解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整节课上下来,还是比较顺利,但是,太顺利其实也是个问题,学生的思维都被我牵着走了,没能得到很好的拓展训练。   

在教学中,孩子在用米做单位表示8毫米时,出现了“1米等于100毫米”这样的错误。孩子出现这样的错误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孩子平时经常接触到的是“1米等于100厘米”“1米等于10分米”这样的换算。对于“1米等于1000毫米”用的非常少,所以,让孩子带尺子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我想:如果我在出示这一题目的时候,强调一下,这里是毫米,让孩子在米尺上找到毫米是多长,再让孩子找到米是多长,然后放手让孩子合作,发现米和毫米的进率是多少,这样,效果就会好的多。

在练习中,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想如果在新授中就把这些题目放进去,孩子在练习中就不会出现相应的错误,比如,说完了“3分为什么表示成0.03元”这个问题后,可以问孩子“4角3分等于多少元呢?”这其实是新授中的一个难点。

板书中“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这样重要的话,应该板书出来,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概念。

练习的安排很有层次,每个练习的安排也都有它的目的性,如果讲评时能有重点的进行评讲,那就能节省时间解决没有完成的两个问题。

其实,在教学这节课之前,孩子已经学过了一位小数和分数,但从孩子的课堂表现来看,孩子已经把以前的知识遗忘的差不多了,所以,课前有针对性的复习还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反思,我发现孩子的情况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中去,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2:08:54 | 只看该作者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按照教材的思路教学,学生对于小数的读写方法掌握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对于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学生在作业中是错误百出,很是让人头疼。所以今年在备课时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在课堂中解决这个问题,总不能课后花大量时间来补,学生累,老师更累。虽然到上课前我海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思路,但是由于我心里一直想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没有按教材的顺序上,所以课堂中有了一个让我满意的生成结果,课后我立刻把它记录下来。最清晰明了的就是板书,如下:

认识小数

1元=10角        1角是1元的1/10,  是0.1元(1/10元)   读作零点一

                3角是1元的3/10,  是0.3元(3/10元)

1元=100分       5分是1元的5/100 ,是0.05元(5/100元)

             4角8分是1元的48/100,是0.48元(48/100元)读作零点四八

1米=100厘米   1厘米是1米的1/100, 是0.01米(1/100米)

1米=1000毫米  1毫米是1米的1/1000,是0.001米(1/1000米)

              7毫米是1米的7/1000,是0.007米(7/1000米)

           15毫米是1米的15/1000,是0.015米(15/1000米)读作零点零一五

      讲解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强调单位间的进率,讲解完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意义后,引导学生观察老师板书内容思考和讨论,小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学生水到渠成的总结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课后的作业完成的很好,只有个别同学错,虽然我说不出一大堆道理,但是真实感受这样上的好处,所以我只能尽力记录下当时的情况,以便今后进一步进行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9 18: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