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wn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复制链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09: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环境污染对日本渔业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沿海海域的水质明显恶化。在这期间,海岸带区域内诸多鱼贝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逐渐消失,沿海水域多数海产品均受到重金属污染。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普遍引发了各种反污染措施,从而减缓了环境恶化。



1986年后,日本开始调整经济结构,由外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加速发展高科技产业,使经济再次出现较高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更多的人们参与娱乐垂钓、游艇观光和潜水等海上娱乐活动。然而和娱乐垂钓有关的实际问题,包括过量鱼饵和废弃钓线使渔场环境遭受污染。这些新环境问题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的渔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09: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周庄








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最美是周庄”。周庄是一个拥有9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位于上海、苏州之间的江南水乡腹地。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港汊分歧,湖河联络,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周庄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周庄虽历经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全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有0.4平方千米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同时,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周庄是水的世界。古镇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河道形成“井”字形,有河有街必有桥,因桥成街,因桥成市,桥桥相望,桥桥相连,为水乡周庄增添了魅力。坐在船上游览,穿桥过洞,颇有情趣。每穿过一个桥洞就出现一种景色;每拐过一座桥墩,又是另一道风景,这里的“水、桥、街”在向你阐释什么是“精致”,刻画典雅的意境。驳岸、拱桥和水巷,整齐而又狭窄的石板街面,构成了水乡古镇的特有风貌。在保留着诸多明清建筑的静谧的街巷里穿行,使人恍若走进了人间仙境。这就是周庄给人们带来的美的韵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09: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城市化(或城镇化)








  通常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也是生产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各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从而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09: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城市与水运的关系








在古代,交通工具落后,水运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我国古代不论是西安、洛阳、开封,还是杭州和北京都与水运有关系。例如,在唐朝,渭水情况变化,水运条件不好,不得不另修运河,以加强水运供应京城。这样,还不能解决三门峡对水运的制约。因此在水运困难时,唐王朝不得不有时转往东都洛阳。再拿北京来说,有了大运河才为北京的供应提供了保障。



过去,大城市大多在河流附近。在水运中,河口处由于上可以与河流相通,下可以转向海外,所以不少河口处的港口城市成为全流域的最大城市,如长江口的上海、珠江口的广州。此外,在两条或多条河流汇合处,水陆交通的转运点以及水运起点、水运转陆运的转折处,比一般水运点的城市要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09: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城市








  “城”指城池。在过去,它是被高大的城墙所包围,城墙最初是由泥土加以夯压而成,也有用石和砖建造的。在城墙的外面,还挖有护城河。筑城的目的是防守,求得安全。“市”是指集中买卖货物的固定场所。最初时,货物买卖的时间是定在一定的日子和时间,后来发展到每日皆有,并有固定的店经营商品买卖和各种服务。“城市”则是这两种功能在地域上的结合。现在“城”的城墙已基本不存在,即使留下,也只是作为文物而保存,但其过去在管理上的功能仍然存在。城市是一个人口密集,建筑物相连,具有除农业生产以外的各种生产和服务功能的地区实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09: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太湖流域








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太湖流域河网总长度12万千米,土地总面积3万多平方千米。到1997年末,总人口3611万。行政区划包括上海市(崇明县除外),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丹阳市、浙江省的嘉兴、湖州市全部和杭州市及部分县,共有9座特大、大、中城市和近30个县。流域三面濒江临海,以平原为主。



太湖流域地处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其间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江河湖海相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光、热、水、土资源充足、搭配协调,对于社会经济的早期发展,特别是对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十分有利;宽广的水域提供了水利、水产事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又为内河航运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太湖流域交通发达,江南运河贯穿南北并与长江沟通,水运在区内的物资运输中居主要地位,上海港、张家港与长江三角洲的其他重要港口形成面向国内外的港口系统。



太湖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最早的地区之一。经过长期的开发和经营,至明清时期,不仅土地资源已全部开发利用,而且商品性农业也有明显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前,上海、杭州和无锡一带的工商业已有一定基础,经过50多年的建设,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一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农村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乡镇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其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部分发展快的乡镇,工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90%以上,进入乡镇企业的劳动力已占农村总劳动力的1/3以上。农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农村城市化过程,太湖流域的大部分平原已逐步形成城市化的地域,成为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基地,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带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城市为依托的城市群。目前已形成一个由特大、大、中、小城市,县、镇、乡等齐全的城镇体系,不仅数目多,而且结构趋于合理。沪宁、沪杭为明显的城市分布带,一般小城市与集镇都有沿河分布的特点。城市发展有两个突出特点:特大和大中城市都规划一定的开发与工业园区,面向国际市场,尤以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规模最大,对太湖流域乃至长江三角洲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改进了农村的基础设施,推动了农村居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太湖流域的区位有利,经济与科技实力较强,投资环境优越,交通、通信、公用设施、商业、服务业等条件良好,自然风光和历史古迹等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8-14 14: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蒙古包








蒙古包是应草原游牧生活而生的。它的最大优点是易拆易装,便于搬迁。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制作蒙古包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就地制造,皮子、毡子和木棍都产自草原,民间手工艺人就能制作。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包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蒙古包对草原的气候适应性极强。在广阔的草原上,风越刮越猛,对任何建筑都是威胁,但圆形的蒙古包对风势起了最好的缓冲作用,大风不会将它掀翻;上面毡顶搭成斜坡状,冬天不易积雪,夏天不存雨水;包顶上的圆形天窗,既可通风,又能出烟。用兽皮毛毡为墙,冬天保暖性强,到了夏天,只要把包门打开,把“哈纳”外的毡角卷起来,闷热的蒙古包顿时八面来风,凉爽宜人。而且牧民们搭建蒙古包时,门多是向东南敞开,这当然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崇尚太阳的风俗表现,但也反映出牧民生活环境的严酷,居住在高寒地带,冬季严寒多风雪,常刮西北风。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蒙古包这种独特的设计。



由此可见,看似简单的蒙古包,实际上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产物,是草原牧人智慧的结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8 22: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