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wn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复制链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








澳大利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陆之一,长年的风化侵蚀,使大陆部分成为辽阔而单调的平原和高原,海拔600米以上的地区面积仅占全国的5%,是世界上海拔最低最平坦的大陆。澳大利亚地处中低纬度区,全国40%的面积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60%的面积属于温带气候,气温大致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7月(冬季)北部沿岸地区气温可达25℃左右,向南气温逐渐降低,南部沿海气温大致保持在10℃左右,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除了局部山地),气温均高于0℃。夏季较炎热,全国一半以上地区1月平均气温超过28℃,内陆广大地区月均温在30℃以上。良好的气温条件,可使牛羊全年露天放牧,也决定了绵羊和小麦的分布。澳大利亚大陆内部中心距海洋较远,加上山地的阻挡,减少了海洋对内陆的影响,中纬度又处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使大陆中部成为广阔的干燥区,多雨地区局限于沿海,使得澳大利亚内陆与沿海降水量差别极大。澳大利亚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径流量小,但地下水资源丰富,弥补了地表水的不足。但大多数地下水的矿化度偏高,仅能供牲畜饮用。澳大利亚牧业的分布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北、东、南三面沿海地区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是澳大利亚的湿润区;降水量呈半环状由沿海向内陆地区减少,位于大陆中部的艾尔湖流域盆地,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是大陆上最干旱的地区。



1.澳大利亚畜牧带的分布特点。澳大利亚的畜牧带与降水分布基本吻合,也大致呈半环状由北、东南部沿海向内陆逐渐过渡,畜牧带越深入内陆和北部越粗放,牧场规模也越来越大,所放牧的牲畜种类也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形成了一定的集中区。如,养羊业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为300~700毫米的热带以南地区。北部高温地区不适合养羊,发展成肉牛生产区。



2.养羊业的主要分布区。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澳大利亚大体分成3个养羊带,每个养羊带内的生产方式有明显的不同。高雨量牧区:主要位于降雨充沛的东南沿海地区。水足草肥,多为人工草场。本带面积不大,却拥有全国绵羊数的1/3。放牧与种植作物兼营区:位于高雨量牧区的内侧,这里雨量中等,灌溉条件好,除了养羊业,还兼种植小麦。实行粮草结合,谷草轮作,绵羊数占全国一半以上。



粗放经营的牧区:该区域深入内陆,面积最大,气候干燥少雨。绵羊数不到全国绵羊数的1/5。饲养的绵羊几乎全部都是美利奴羊,而且都在天然牧场上放牧,经营粗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的世界上第6个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总面积为768万平方千米,也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口稀少,国土广阔使她的平均人口密度约2.5人/平方千米,而我国的人口密度是134人/平方千米(2000年)。澳大利亚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城市,只有15%的澳大利亚人居住在农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圣马克广场








位于威尼斯市区南缘、紧邻大运河与圣马克运河汇流处的长方形广场,名闻全球,被视为威尼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广场的北、西、南三面被廊高柱长的建筑物所围绕,其间有许多著名的咖啡厅和精品店,是旅客流连忘返的所在;广场东面就是圣马克大教堂,在教堂前矗立着三根旗杆,它们分别代表威尼斯国威鼎盛时所拥有的三个岛屿,是该城辉煌历史的见证。广场的开口在运河边,入口处有两座纪念碑。圣马克大教堂建于1063~1073年间,因埋着威尼斯城守护神圣马克的遗体而得名。与大教堂毗邻而立的总督宫是昔日威尼斯的权力中心,原建于12世纪。这座外表以粉红和白色格子做墙面,一楼有36根柱子的总督府,看起来优雅秀丽。



坐落在圣马克广场东南角的大钟塔,可以说是威尼斯最突出最显眼的建筑,99米高的砖红色塔楼原本是威尼斯的灯塔兼望台,1902年突然崩落毁坏,经过重建后,于1912年再度矗立在圣马克广场上,位于屋顶尖端的金黄色“风向天使”再度转动于亚得里亚海的微风中。登上顶端的望台,可将整个威尼斯市区纳入眼中,视野绝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08: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威尼斯的大运河








在威尼斯的大运河上行船,环视两岸,犹如在观赏两幅欧洲中古世纪的油画。这条以反“S”形纵贯威尼斯市区的全城最宽阔“道路”,不但是交通上的动脉,其繁忙程度不亚于任何一座城市的主要道路,但沿岸造型风格各异的各种建筑物,更使其宛若露天的建筑博物馆。大运河中的利雅多桥是威尼斯最古老的桥,以其长28米的圆拱造型和桥上所筑的覆顶拱门,成为众所公认的威尼斯最美的桥梁。建于1588~1592年间的这座石桥,前身为一木桥,经设计改建而成今日的面貌,是威尼斯代表景观之一;站在桥中央眺望大运河,就会领略到威尼斯风情的所在。利雅多桥两端各矗立着一幢美丽建筑,东端目前为邮局,西端是优雅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坐落在大运河最南端的阿卡德米亚美术馆,是典藏14~18世纪威尼斯画派作品的宝库。美术馆内部的宽敞和入口的狭小,恰成反比。



在利雅多桥北面不远的大运河左岸,自14世纪以来就是威尼斯人购买海鲜的去处,在中午以前可在此看到各类海鲜。紧邻的菜市场,是认识威尼斯人日常生活状况的最佳去处。坐落在大运河尾端左岸的教堂,是威尼斯巴洛克式建筑的代表作。白色的大理石、淡绿色的圆拱顶,倒映在运河的水面上,形成一种绝美的画面;内部不仅装饰得华丽无比且收藏有名家的作品。位于大运河第二个大弯道左岸的雷佐尼可宫,有如石块堆砌而成的外表融合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的风格。目前这幢三层的建筑物,是威尼斯18世纪的博物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08: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漫游威尼斯








  严格说来,可至威尼斯市区的道路只有沿沙洲而筑的那一条,不论由公路网的任何一个方向前来威尼斯,车子都只能在驶过沙洲上的公路后,停放在罗马广场巨大的停车场上,市内根本无车辆踪影,完全以船代车或以双脚为交通工具。威尼斯也是著名的东方快车的终点,这列由伦敦发出,经巴黎、苏黎世、圣安东、茵斯布鲁克,抵达威尼斯的豪华列车,是前往这座水上都市最浪漫的方法。形如弯月造型,由穿着横纹衫、头戴草帽的船老大摇桨前行的船,现已成为威尼斯最具代表性的景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威尼斯的兴衰








5世纪,受到匈奴王阿提拉迫害的人们迁移到今日威尼斯所在地居住。由于此地的小岛盛产盐,威尼斯人因此而发展对外贸易,并成为技术一流的造船人。他们坚固的船舰帮助罗马帝国打败了哥德人,被赐予与东方贸易的权力。



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意大利半岛呈现出诸多城邦各自独立的局面。此时的威尼斯借助着贸易的力量逐渐走向黄金时期。去威尼斯的市区由于必走水路,船成为每家必备的交通工具,人们把船停在自家门口,就像陆地上的住家门口拴着一匹马。到8世纪,查理大帝征服了北意大利,宣称威尼斯也属其管辖,威尼斯人惧于其武力只得与之维系。数十年后,威尼斯人摆脱了东罗马的统治,开始建设威尼斯。



富裕使威尼斯成为被掠夺的目标。自9世纪开始,阿拉伯人、斯拉夫人就不断以威尼斯商船为最佳猎物。为了保护财物及性命,威尼斯人以精湛的造船技术建造坚固的舰队,用来对抗海盗。这支舰队逐渐成为地中海上最强大的武力,使威尼斯人保持原有的经济优势,甚至进一步成为侵略的利器,陆续击败包括热那亚、比萨等大城市的船队,使威尼斯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中海之舟”。1000年左右,威尼斯已成为西方最伟大的城市之一。1095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打破了唯有威尼斯人能与东方交通的局面,支持教皇的比萨和热那亚迅速在地中海域中取得部分势力,威尼斯不再雄霸东地中海。



威尼斯顶盛时期的风光因为希腊人在君士坦丁堡取得的贸易成果,而开始走下坡。一向繁荣富裕的威尼斯,在贸易路线被掠夺、收入剧减的情形下,又要支付庞大舰队费用,于是出现前所未有的经济困窘。为了挽回颓势,威尼斯也加入了十字军东征的行列,并占据了君士坦丁堡。此举使得来自东方的丝织品和珠宝,再度成为威尼斯与西方贸易的主要商品。1381年,一场胜战使威尼斯踏上了另一个黄金时期。



15年纪前半叶,威尼斯几乎视整个亚得里亚海为自己的内海,国威鼎盛。可惜这段时期相当短暂。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威尼斯也开始走向衰落之路。尤其1492年新航路发现后,所有原本从事贸易的城市均争先走向大西洋,威尼斯却仍被土耳其人控制,而随着她在海上的属地一个个沦落于土耳其人手中,威尼斯也就慢慢在欧洲历史舞台上销声匿迹。1797年,这个曾被誉为“最平静的共和国”终于拉下帷幕。



后来,威尼斯和意大利北部被划入奥匈帝国范围,成为欧洲各地王公贵族度假休闲的最佳场所,威尼斯于是从一个贸易大城逐渐转变为举世无双的观光都会。意大利统一后,一向善于经商的威尼斯人把威尼斯经营成意大利最重要的观光城市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海洋牧场








  由于远洋捕捞受到限制,许多渔民改变了过去只捕不养的习惯,转而大力发展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他们除在水库、湖泊养鱼外,还在近海养殖海带和贝类。渔民们还利用高技术,培育、改良鱼虾的种苗和幼仔,使其成长快,生命力强,肉质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8 13: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