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8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1:2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课文浓墨重彩的再现了1998年夏天,长江沿线军民抗洪救灾的盛大场面,再现了人民子弟兵为保护人民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课文场面盛大,涵盖深广,感人至深,既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的最佳范本,又是对学生进行人观、价值观等思想熏陶绝妙素材,针对文本特点,结合高年级学生的认识结构和年龄特征,以“情感线、语文线、习作线、”三线并举设计本课教学,三条线相互交错,相互融合、丰富的情感积淀,扎实的导读感悟,有机的习作渗透相辅相成、在实现教师、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情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习得了表达方法,建构了一个有情、有景、有疑、有智和谐课堂。   

一、关注情感积淀

课文语言优美,字字含情,每一句话,每一幅图,都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因此,充分发掘课文的人文性,使学生实现情感的共鸣,实现情、文、人合一,是本节课设计的第一条线,新课开始,借助媒体出示大江水“告急”示意图和千军万马会战长江的画面,教师再以充满感情的语言导入,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然后带着这份情感品读课文,在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感悟品味,品读第五节,设计了一系列教师谈话引读课文,利用多媒体画面再现课文场面,让学生产生情的共鸣,结尾在充满深情的歌曲声中结束,学生在这浓情的渲染下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课堂处处充满了情感味。

二、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标指出:要特别关注语文双基训练,使语文课真正姓“语”。本课教学,特别重视和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品读第二节中,利用读读、画画、议议、说说等方法,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口味课文的词句,珍视学生独特的读书体验,在品读黄晓文的事迹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读课文,内化文本语言,进行创造性复述,读懂课文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一举两得。研读五节时,又充分引导学生熟读感悟,熟读成诵,重视学生语言积淀,使课堂充满了厚重的语文味。

三、强调读写结合

“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是本课鲜明的写作特色,学习这种表达方法,是课堂预设的学习目标,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教学中在坚持以读为主、以讲促读、读中感悟的基础上,有机的渗透了写法的指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1:26:20 | 只看该作者
《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课文是一篇通讯,背景广阔,人物众多,充满战斗气息,既是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的真实写照,也是沿江全线整个战斗的缩影。课文浓墨重彩描述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场面、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迹,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同心协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一、初读课文,点燃激情。
    抗洪抢险,学生没有情感体会,对他们来说有些遥远。因此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情境,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十分可行。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贯穿教学,引导学生回顾98年长江奔腾、肆虐的洪水中,解放军战士抢险的场面,点燃了学生的阅读激情,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的欲望。运用多媒体播放战士们在抗洪抢险中的英勇无畏,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惊,唤起内心的情感;还有配乐激情诵读,既渲染了情境,又引发了联想,这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为下一步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奠定了基础。
    二、咬文嚼字,情涌脸庞。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语文新课程的领军人韩军曾说过:“文字是肉做的,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为促使学生对课文入情入境,对课文的语言评赏玩味,我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这份情感,用自己的心去悟情,用自己的脑去思言之妙。在教学第二段时,让学生在感动中“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真切感受大堤抢险惊心动魄。学习“铁汉本色”时,让学生轻声细读课文,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并细读所划之处进行品味。学生找出了“咬、拔、涌、扯、捆、转、扛、爬”等动作,学生从文本中领悟到黄晓文连长在灾情面前,坚强、勇敢、果断的形象。通过朗读,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文字,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学生们在朗读中,情感得到了升华。把书读到了孩子们的脸上,读出了战士们全然不顾、奋不顾身的精神。
    三、再读课文,激情飞扬。
    当学生的感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思维和情感已完全贯通,一触即发,但凭借已有的语言积累表达自己的激昂的情感,学生一时间有难度,因此,最好的方式是“以读代讲”,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地诵读,让激情在读书中飞扬。最后,我还安排了听歌曲《为了谁》这一环节。这首歌就是为这次大江保卫战写的。再次目睹那壮烈的场面,学生的激情在歌声中飞扬!因感动,学生情不自禁地一起跟着唱,歌声虽不美,却饱含深情!
   《大江保卫战》一文情感丰沛、语言生动,需要少一些理性分析、枯燥问答,多一些感情诵读、情境体验,让诵读声声在课堂回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1:26:37 | 只看该作者
《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邱海燕

《大江保卫战》记叙的是1998年解放军英勇抗洪的情景。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这篇文章也深深地打动了我。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再次动情,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便水到渠成。但是,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那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咀嚼着文本,我脑海中便在思踱,最后决定这节课通过借助媒体,以文本语言为载体,在语言文字的品味徜徉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激情中记住这次奋战,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本课时我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与悟中,感受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形象。,在课堂上具体如何来达成我的教学重难点呢?我主要通过以下环节来实施:

一、     以读促悟,渲染情感。

教学时,让学生感受战士们“铮铮铁汉”的形象是教学的重点。因此,这节课,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指导和朗读训练,在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中,渲染当时的情景,感受人物形象。在第二个版块的教学中,我先是让学生自读自悟,找出能感受灾情紧急的语句,然后抓住重点句子“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指名读后交流读时的心情。接着就是引导学生观察三个感叹号,从而感觉灾情的十万火急。最后就是让学生自由练习感情朗读,读出灾情的急,学生有了情感的铺垫,自然读的非常到位。在处理重点环节,让学生感受战士们“铮铮铁汉”的形象一环节时,我也是放手让学生找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然后紧扣重点的词语和句子,来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深刻感受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在切入这个环节时,我先是让学生理解“铮铮铁汉”这个词,由这个词语进入教学的重点,从词辐射到段的教学,紧紧围绕“铮铮铁汉”来做文章。每次学生感情朗读完重点句子后,我引导学生回读这个词语,并相机出示“铮铮铁汉“的画面。由此,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形象一遍又一遍地在学生脑海中扎根,学生的情感在一次又一次的回读中升温。人物的形象也在学生心目中逐渐立体起来。此刻学生与文本在情感的交融处实现了交流。

二、     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小语姓语,语文课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这节课时,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关键处对学生进行点拨诱导,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开始,我先是出示一组词,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提升语感。由“万分危急”一词辐射到第一个环节的教学,然后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找能感受灾情危急的语句。在教学重点环节,感受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时,我也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层面上,再进行有效的指导。以生为本,让学生在读悟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课结束前,我又安排了一个写话环节,让学生仿照文本中作者所用的“点面结合”的方法,尝试写一个片段,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迁移运用,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

这节课,自己感觉设计还可以,但一节课下来,实效性很差,学生的参与面不广,似乎学生的情感还是游离在文本之外,后来听了管老师的一番点评后也是豁然开朗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问的问题还是比较零散,没有围绕一个核心问题进行辐射教学。一个段落的教学落实,可以紧扣一个中心词语或几个关键词语进行发散,语文课堂还是不能忘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是最重要的,通过关键词语的辐射,从而引导学生扣重点词句展开与文本的对话,这样教学才不会散架。除此,这节课最让我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究其原因也是我设计的问题在实际操作时,往往问的切入点有点偏颇,或零散,或切入点太大,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没有思维活动的空间。由此,我想一节真正的好课,首先就是教师得真正要静下心来解读教材,读透教材,其次就是进行教学预设,‘牵一发而动全局“,最后是教学设计的落实,在具体落实时,教师要精心选择好问题的切入点。看来要上好一节好课,课前的准备是要花大力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1:27:05 | 只看该作者
《大江保卫战》教学教学反思
       东台市实验小学     姜梅

一、 初读课文,辨字音划节奏

   作为第一课时,读正确、读流利始终是低、中、高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把课文读通、读顺是感悟文本、深入理解文章思想内涵的基础。作为高年段的朗读指导,又要和低中年级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所增强,朗读指导要由重老师的范读走向重朗读方法的指导,逐步培养孩子独立读通课文的能力。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含有多音字的句子要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意思选择恰当的读音”,如“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中 “场”的读音的辨别指导。指导学生“长句子要把语义相关的词语读得特别紧凑、注音短语间的停顿”,如“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等长句的停顿处理。学生带着我指导的朗读方法,自主、自能地将课文中难读的句子读得正确、流利。



二、 概括内容,忆画面抓情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等。概括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表现,是第一课时指导的难点。对于段落的概括,我采用了回忆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的办法,让抽象的内容与形象的画面融合起来,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轻松自然地概括出了主要段落的内容,如“挺进大江  保卫大堤  拔出铁钉  勇救群众”。对于长文的概括,我顺水推舟,引导学生抓主要画面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对照板书,辅以自己的语言串联,水到渠成地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想,当学生走出课堂,“想画面、抓情节”一定会成为他们以后概括叙事性文章的方法。



三、 写字指导,评结构赏布局

    关于写字的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段的学生提出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的要求。在本篇课文“日夜兼程”“惊心动魄”“劈波斩浪”“气壮山河”词语书写的指导上,在评析学生书写的生字的间架结构、体会运笔规范美观的基础上,对学生行款整齐美观进行了训练,给学生每人发了一张书写纸,纸上印着两行横线格,有的学生把四个成语写到了一行,有的学生把四个词语写得挤靠在两行的前段,也有的同学将四个词语均匀地摆布在两行的中间。我将几个有代表性的书写作业摆在展台上,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赏析,使学生懂得了书写既要注意字体的结构与运笔,更要学会根据空间的大小合理安排词语的位置和间距,做到整体的和谐和美观。



四、 读中理解,想情境换角色

    崔峦先生指出:小学语文要和文本分析说再见,要多感悟、多体验。本节课,对于第一自然段的教学,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如“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采用了想象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时的情景读、抓住三个感叹号读、补充当时地理险情的资料读的指导方法。如“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一句采用了想象洪水奔腾、咆哮画面指导朗读的方法。又如“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一句采用了想象解放军战士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画面指导朗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深入体验到了当时形势万分紧急,以及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壮志豪情。



五、回归语文,体语言悟表达

    语文教学,最后要回到语文的本体上来。当引领学生感受到了洪水泛滥,情况紧急的形势后,继而转向研究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向作者问津,向语文问道。“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万分危急的形势的呢?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诀窍吗?”学生细心揣摩,拨开繁盛的花枝,掩映其间一条条语言的小蹊清晰地映入孩子们的眼帘。且听孩子们的发现:“作者打了比方,写得很形象。把洪水比作暴怒的巨龙让我感受到洪水太可怕了,让人胆战心惊”“连用了三个告急反复强调”“短句子更能表现出危急的形势,三个短句子越来越急”。体会文本的内涵,领悟作者的表达是语文永恒的声音,亦是我课堂上不懈的追求。

  

    崔峦老师在大连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提出,阅读教学要从教会知识走向教会学习。整个一节课的教学,始终贯穿着方法的指导与实践,读文的方法、概括的方法、理解的方法、表达的方法。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走出课堂,带出的是从文本学到的语言和理解、表达的方法、是逐渐形成的自主阅读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15: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