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9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语文下册谈礼貌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1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礼貌》教后反思
      《谈礼貌》教学反思

       我执教了《谈礼貌》的第一课时,感受到了语文课应该更多的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是双向互动,师生、生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得到教育。交流的氛围很重要,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先表扬学生礼貌待人,拉近学生与我之间的距离。意在创设与课文相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呈现出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也为在以后的读文体会中做下了铺垫;再指名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平常有哪些礼貌行为?还指导学生回忆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起了哪篇与此相类似的文章。(《说勤奋》)(1)这类“谈”“说”“论”的文章有鲜明的观点,例如《说勤奋》,作者在开头说:古今中外所有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在结尾有说:要想有所作为,就要一生勤奋。(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作者往往会举例、引用名言论证,以便以理服人。《说勤奋》作者用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个人的事例,还借用华罗庚的名言论证自己的观点;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1)找找课文《谈礼貌》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作者用哪几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学生循着刚才复习的旧知,很快找到了解决新问题的桥梁,交流时,我发现差不多每个学生都掌握了本文的提纲。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再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去论证、辩驳作者的观点。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告诉学生"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样一个道理。

不足的地方:

1、教材的把握还有很大的依赖性。

虽然课上得还不错,把握教材也可以,但是我发现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我对教学参考书有很大的依赖。但是过于的依赖也是一种懒惰的表现,钻研能力低的表现。我在这一点上的确欠缺,需要好好改进。

2、课上“灌”得多。

感觉还是牵着学生鼻子走,给学生一个陷阱让学生跳,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发挥出来,思维的训练要加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10:47 | 只看该作者
《谈礼貌》教学反思  
在这课教学中,我重点完成两个教学目标——(一)初识议论文。(二)通过理解文本,让孩子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并落实到行动。

为实现教学目标一,我在板书问题后,问: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起了哪篇与此相类似的文章。(《说勤奋》)(1)这类“谈”“说”“论”的文章有鲜明的观点,例如《说勤奋》,作者在开头说:古今中外所有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在结尾有说:要想有所作为,就要一生勤奋。(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作者往往会举例、引用名言论证,以便以理服人。《说勤奋》作者用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个人的事例,还借用华罗庚的名言论证自己的观点。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1)找找课文《谈礼貌》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作者用哪几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学生循着刚才复习的旧知,很快找到了解决新问题的桥梁,交流时,我发现差不多每个学生都掌握了本文的提纲。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再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去论证、辩驳作者的观点。我发现作者安排三个事例颇具匠心。文章开篇说:“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都选取了中国的事例。而且这三个事例层层递进。首先用牛皋、岳飞的事例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接着用小朋友无意反错立即道歉,避免了纠纷的事例告诉学生要学会主动道歉。最后用朱师傅无心犯错了,周总理却主动安慰的事例告诉学生要学会宽容别人。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12:04 | 只看该作者
《谈礼貌》教学反思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主旨明朗,语言浅近,结构严谨。面对这样一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该如何处理,才能把这一篇思想性很强的文章上出语文的味道来呢?经过反复的研读,我找到了教学的方向。

一、让文体知识穿行在问题情境中

蒋军晶老师曾说过,一堂课的教学主线最好清晰点,主要问题最好精简点,否则学生的精力和智慧就会在不断的环节转换和问题切换中消耗掉了。所以我在教学伊始,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三个问题:谈什么?怎么谈?为什么谈?学生在对这三个问题答案的寻寻觅觅过程中,既可根据这个提示很迅速的将课文划分成了三个段落,体会到本文的层次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又可以通过这三个问题初步认识议论文,从感性上了解有关议论文的知识:论点、论据、论证过程。此举可谓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二、让理解道理贯穿在故事对白中

本文作者精心选取了三个事例:当自己有求于别人时,无意中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时,别人无意中伤害了自己的时候。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来说明问题,再加上既有古人又有今人,既有大人又有小孩,既有伟人又有普通人,所以说服力特别强。所以我在教学时,就紧紧抓住这三个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让理解道理贯穿在故事对白中。

例如:在理解“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一句时,我先让学生结合第三个故事说说“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指的是哪一句(周总理安慰的话),再说说朱师傅听了以后心情有了什么变化,来理解“沟通了人们的心灵”,最后让学生结合周总理说的话来体会他是个怎样的人,理解“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于是讲道理就不再是讲空洞的道理,读故事也不再仅仅是读有趣的故事,二者在相互印证中让语文课上成了“读书”课,读中理解,体会中再读。

三、让礼貌待人渗透到学生心灵中

“礼貌”一词在课文中出现在五句里,共八次,就象乐曲中的悠扬旋律贯穿始终,萦绕在人们的心田。所以,我想,何不让“礼貌”一词也贯穿在我的教学始终,成为我教学的主旋律,一遍又一遍地在学生的心间里回荡。所以,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就让他们读读古训、俗语“礼到人心暖,无力讨人嫌”;在回答三个问题、划分段落时,也让他们找找课文中同时出现两个“礼貌”的句子,读一读;在理解三个事例时,也让学生反复读那些含有“礼貌待人”的富有哲理的句子;到了最后,仍是不舍,还是让学生又配乐再次回顾读这五句。努力让“礼”成为这堂课的种子,让“读”促成它生长,长在学生的心里。

让教学从容,学有所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希望在反思中不断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16: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