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9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9:1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后反思

今天上午上了一节公开课——《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是一篇科普文,主要介绍了火星与地球很相似,推测了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以及水又消失的原因。按常理这样的课文不太好上,尤其是公开课。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篇文章,主要是想尝试一下,我还是第一次在公开课执教科普文。这类文章很容易上成科学课,就像高林生老师说的那样“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怎样将课文中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致陷入科学课的思维,又能体现语文的特性呢?既然是尝试,那就允许失败,我这样给自己打气。

教学中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的点,做了如下尝试:

一、说的训练。课文第一小节有一句话写出了兄弟俩的相似之处: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抓住4个“同样”引导认识排比句,说出这样写的好处,再朗读体会。(可惜的是,排比句的好处学生没说,叫我给包办了。)课文的第五小姐讲述了地球与火星上水的来源的另一种可能,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事先画了一张火星水的来源示意图,让学生参看示意图读文理解,然后再看着示意图练说,感觉效果还不错。

二、写的训练。课文第七小节具体写了火星上水消失的原因。怎样使课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呢?我做了如下设计:先读通课文,然后介绍水消失的原因,要求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我给学生设计了如下开头:我是火星,几十亿年前和我的“孪生兄弟”地球一样拥有充足的水源,可是现在我只剩下干涸的河床……             这样的设计很自然地落实了高年级写的训练。

昨天晚上9时左右备好了课,自己对这两处训练点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今天的课堂实践让我再次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部分弱点。

一、课堂沉闷。平日里那些嘻嘻哈哈的小东西一到公开课反而严肃起来了,腰杆挺得笔直,规规矩矩的。我知道这是我没有调剂好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我的稍微紧张不自觉地传达给了他们。整整一节课感觉就是一个大木偶领着一群小木偶。在这样的氛围下,再好的设计也是徒劳。我在心里恨恨地对自己说:“去主持追悼会吧!”

二、无效重复学生的应答。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能对学生的课堂应答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以及课堂应变能力。我发现自己在这节课上像以前一样老是重复学生的应答,有时的确是为了让别的同学能听得更清楚,但更多的时候是处于无意识状态,这样的重复显然是无效的,与“高效课堂”严重背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9:13:30 | 只看该作者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介绍火星知识的科普题材的短文。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在第四,体积比地球小,公转周期约687天,自转周期约24小时37分。课题道出了介绍的主体是“火星”,告诉我们介绍火星所取的角度是在与地球的比较中完成的。课题中的破折号用于解释说明。课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个中心来安排材料。

全文共八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段。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点明火星被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的缘由,推测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第二段是2至8自然段,写科学家根据火星上发回的照片和对火星岩石钻孔分析推想了火星上水的来源,阐述了为什么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出生命而火星却不能。教学重、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

本课的教学基本上做到了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意识。初步了解地球与火星的异同点及相互关系,多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积累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求性。不足之处在于,没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对火星的相关有更形象的了解;如果课前让学生多搜集些关于火星的资料,可能更有利于拉近了学生与火星的距离;课堂上,应尽量让学生挑些火星的重点内容加以介绍,既拓宽了其他同学的视野,也能让搜集资料的人体会到资源共享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9:14:17 | 只看该作者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学反思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一篇介绍火星知识的说明文,大多科普类的文章会让人读了感觉枯燥、乏味,而这篇课文却没有给我们这种感觉。相反,单从题目我们就能看出这一定是一篇充满“人情味”的课文。的确,课文将火星与我们所熟悉的地球相比较,以“孪生兄弟”的名义使我们感到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是那样亲切。

语言的准确性是科普说明文的一大特色,课文中“推测”、“推断”的区别使用,这两个词语有着小小的差别,我把它们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去让学生体会,“推测”表示根据已知情况,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而“推断”则表示推测断定,表示科学家们的判断更加肯定。学生们还发现了“也许”、“可能”这些不确定性的词,表示这些情况仅仅是科学家们的一些猜测,还不肯定,如果用了“一定”、“肯定”等词反而违反了科学性。让学生知道在表达的时候,一定要把意思表达清楚。同时体会到课文用词的准确和科学。

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了更多更新的图片、文字拓展,如:美国一张证明火星上曾有生命存在的显微图片的介绍、不同国家探索火星的图片和文字叙述,在结尾,我给学生们留下了这样的思考: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人类能在火星上生活,你希望火星上是什么样的生存环境,你希望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通过一系列的拓展,激起学生们去揭开火星神秘面纱的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07: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