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后反思
今天上午上了一节公开课——《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是一篇科普文,主要介绍了火星与地球很相似,推测了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以及水又消失的原因。按常理这样的课文不太好上,尤其是公开课。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篇文章,主要是想尝试一下,我还是第一次在公开课执教科普文。这类文章很容易上成科学课,就像高林生老师说的那样“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怎样将课文中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致陷入科学课的思维,又能体现语文的特性呢?既然是尝试,那就允许失败,我这样给自己打气。
教学中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的点,做了如下尝试:
一、说的训练。课文第一小节有一句话写出了兄弟俩的相似之处: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抓住4个“同样”引导认识排比句,说出这样写的好处,再朗读体会。(可惜的是,排比句的好处学生没说,叫我给包办了。)课文的第五小姐讲述了地球与火星上水的来源的另一种可能,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事先画了一张火星水的来源示意图,让学生参看示意图读文理解,然后再看着示意图练说,感觉效果还不错。
二、写的训练。课文第七小节具体写了火星上水消失的原因。怎样使课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呢?我做了如下设计:先读通课文,然后介绍水消失的原因,要求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我给学生设计了如下开头:我是火星,几十亿年前和我的“孪生兄弟”地球一样拥有充足的水源,可是现在我只剩下干涸的河床…… 这样的设计很自然地落实了高年级写的训练。
昨天晚上9时左右备好了课,自己对这两处训练点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今天的课堂实践让我再次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部分弱点。
一、课堂沉闷。平日里那些嘻嘻哈哈的小东西一到公开课反而严肃起来了,腰杆挺得笔直,规规矩矩的。我知道这是我没有调剂好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我的稍微紧张不自觉地传达给了他们。整整一节课感觉就是一个大木偶领着一群小木偶。在这样的氛围下,再好的设计也是徒劳。我在心里恨恨地对自己说:“去主持追悼会吧!”
二、无效重复学生的应答。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能对学生的课堂应答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以及课堂应变能力。我发现自己在这节课上像以前一样老是重复学生的应答,有时的确是为了让别的同学能听得更清楚,但更多的时候是处于无意识状态,这样的重复显然是无效的,与“高效课堂”严重背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