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0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0:5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梦圆飞天》教学反思
     《梦圆飞天》这片课文是一则通讯报导,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细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了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我在教学本课时,设计教学目标从整体效应出发,注意了纵向横向之间的关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需要,从而使教学目标取得一定的效果。
    我认为课题是全文的灵魂,因此在教这篇通讯时我是从理解课题入手的。  一开始,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敦煌莫高窟》这篇课文,回忆有关描写飞天的语句,接着我又出示了敦煌飞天的壁画,引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有飞天梦。 “梦圆飞天”是在飞天上圆了梦,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飞天”的梦想,希望能飞上太空,遨游苍穹,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如今“神舟”5号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又成功返回,真正圆了飞天之梦。当学生再次读着课题时,心里已涌动着激情。
    课文中有好几个场面都让人印象深刻,有发射前扣人心弦的等待场面,有发射成功后激动人心的场面等等。比如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发射前紧张气氛那一部分时,我预先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当你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时,看到“神州”5号马上就要发射了,你此时的心情怎样?学生都说很紧张,我又让学生把紧张的心情说具体。学生说 “心都快要跳出来了”、“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我又引导学生用比喻的方法,学生说“我的心像一只兔子砰砰直跳”。体会了紧张的心情后,再让学生读,感情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
    最后,我从激动、自豪、骄傲三次引领学生读课文的最后的一句话:“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实现了。”这样既升华主题,又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不足之处,由于没有利用多媒体教学,没有把“神州”五号飞船升上太空时的情景给学生展示一下,只让学生听老师讲而没有亲眼见到,没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深感遗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0:51:47 | 只看该作者
《梦圆飞天》教学反思
《 梦圆飞天》是一篇通讯报道,报道了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我在教学本课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首先以课题“梦圆飞天”入手,直奔主题问:课题中“圆”是什么意思?学生畅所欲言说:“圆是圆满的意思”,“是圆梦的意思”,还有说是“团圆的意思”然后师又巧设一问:课题 “梦圆飞天”又是什么意思?学生的思考立刻推向深入,大家通过预习课文纷纷做答,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随后师又问:“谁圆了谁的什么梦?”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到:“ 中华民族做了几千年的飞天梦,如今杨立伟叔叔终于载着中华儿女的百年企盼飞上太空,中国人民的飞天梦终于梦想成真了。”话到此时,新的一节阅读课也在同学们涌动着激情的感召下拉开了序幕。

其次,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围绕一个大的探究性问题“文中哪些场面给你印象深刻,划出来读一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先由学生自主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读读再写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四人小组交流,最后每组派一名主讲人交流自己的体会。我再根据学生找到的重点语句相机教学,并指导朗读。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主动感悟,主动交流,充分理解,充分表达的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

一节自认为完美的常态课也总有不足之处,由于学生预习过程中忽略了对个别词语的理解,导致学生在活用词语的时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在学生自主感悟后交流的过程中,我还是没有顾及到一些后进生,说的多的仍然是那些领悟能力好的学生。所以,为了能使班上学生之间的差距尽量减小,往后的教学中,仍需要多的把一些机会留给后进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0:52:03 | 只看该作者
   《梦圆飞天》教学反思

                                                    王 秀梅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确,反复朗读对于理解文章起到了重要作用。学习语文,其基本方式主要应当是反复诵读,熟读精思,以达到整体把握课文、明达文义的目的。反复的诵读还能使学生涵泳于语境之中感悟语言,有助于语感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提高。
      教学本课,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读课文的——
      (1)初读课文,把握基调   
      上课之前,同学们都作了充分的预习,大部分学生均把课文读了2遍,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但此时的读书,仅仅停留在读准、初步读通的层次。教学第一课时,我给学生定下的读书目标是:能字正腔圆地读通课文,于是,初读感知的环节,我首先从字词着手,把学生容易读错的词语列出来,指导读正确,然后,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指名分小节读课文(1-5),师生相机纠正,指名的同学读得激情昂扬,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然后,6-15小节,学生轻声地跟老师读,注意停顿、节奏,把握文字的基调,第三步:齐声朗读16-20小节,有了前面的铺垫,同学们读得很投入,做到了字正腔圆,读出了节奏感。
     (2)精读细品,深入感悟
      课文中有好几个场面都让人印象深刻,有发射前扣人心弦的等待场面,有发射成功后激动人心的场面等等。要想让学生能对课文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想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句反复朗读。比如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发射前紧张气氛那一部分时,我预先设计了一情境,当你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州5号马上就要发射了,你此时的心情怎样?学生都说很紧张。我由此让学生把紧张的心情说具体。学生说:“心都快要跳出来了”、“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我又引导用比喻的方法,学生说“我的心像一只兔子砰砰直跳”。体会了紧张的心情后,再让学生读,感情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
      另外,这篇课文的遣词造句也是值得揣摩的,如:“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来了……”这句话,用了排比的写法,增强了气势,写出了送行场面的热烈,那么,如果换成“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来的人中有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专家、教练,有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有……”这样写行不行?在比较中,同学们发现,虽然表述的意思一样,但是,说法不同,体现的氛围,传递的感情却不同,然后,再让学生把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同学们基本都能读出送行时那种热烈的场面。
     (3)再读品味,积累语言
      这是一篇新闻报道,主要的特点正如“春天笛音”所说的:真实、生动。课文中有许多生动鲜活的语言,如:第二小节中烘托热烈场面的排比句,六至11小节,描写发射时刻的简短却有力的语言,12小节,火箭升空时壮观的场面描写,15小节,发射成功后人们高兴的场面,以及杨利伟关于地球的那段描述等等,这些灵动的语言的确值得回味,精读课文之后,我又让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用心揣摩了这些文字,把自己喜欢的摘录下来,积累内化。
      教学中,我期待学生能通过反复的诵读,涵泳于语境之中感悟语言,培养语感,提升语文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16: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