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2 14:42:09
|
只看该作者
《宋庆龄故居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第八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樟树的外形特点。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
3、了解对比手法,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
教学难点: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粗壮 稠密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
崇敬 瞻仰 纪念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对照屏幕自己批改,有错误订正一遍。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些什么?
4、过渡:这是怎样的两棵树让宋庆龄舍不得呢?下面我们继续走进宋庆龄的故居,走近樟树,相信大家只要用心读书,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品词析句,感受樟树“蓬蓬勃勃”的身姿
1、这是怎样的两棵樟树让宋奶奶舍不得呢?自由读文第4自然段。(课件映示文字)边读边做上记号。细细品味,你能读懂什么?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A句子1:樟树不高,但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出示樟树特写图片欣赏,指导朗读)
B 句子2:稠密的树叶绿的发亮。(看图理解“稠密”指导朗读感受樟树枝繁叶茂,美丽 生命力)
C句子3: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的。(无论 总是加点)从这句话你又读出什么?
a相机理解“蓬蓬勃勃”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B指导用“无论……总是……”造句。
3、指导背诵。
练习背诵。小组互背、指名背(说说用什么方法背诵)、齐背。
4、练习说话:这是( )的樟树。
5、过渡:宋庆龄舍不得樟树不仅仅樟树的蓬蓬勃勃,这还是怎样的樟树呢?
三、揣摩写法,彰显樟树永久保持的本色
1、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边读边做记号,你又读懂了什么呢?有了收获先跟同桌交流交流。
2、交流:
①樟树的本身香气
②理解香气永久保持
相机出示句子: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引读三句话: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
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
③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拒虫)
指名读句子指导造句。只要……就 (加点)
3、练习用“只要……就……”造句
4、背诵樟树的可贵之处。
5、再在读读这节,你还有什么发现?
6、交流
追问:这段是写樟树的可贵之处,为什么写别的树?不写行不行?说说理由。先和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繁衍后代”
7、小结: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更突出樟树与别的树不同之处,那就是樟树本身有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能拒虫。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8、朗读第5自然段。(男女生分层读 )
9、过渡:这两棵樟树陪伴宋庆龄奶奶一同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一同经历了无数次风风雨雨,宋庆龄奶奶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那蓬蓬勃勃的樟树还挺立在故居的庭院里。
四、品读感悟,感受故居主人的人格魅力
1、引读第6自然段。(示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瞻仰”。
3、讨论交流:为什么人们总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①出示宋庆龄的照片。说说宋庆龄给你留下的印象。
②交流课前搜集的宋庆龄的有关资料
③说说人们留影纪念的原因。(课件映示人树合一)
4、小结,朗读第6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跟着作者走进宋庆龄的故居,走近故居的樟树,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了樟树的蓬蓬勃勃和可贵之处,通过读书体会到这樟树也是宋庆龄人格的象征。她的美德就像樟树一样四季常青,芳香四溢,播撒在人们心间,播撒在我们的心间。
六、课后延伸
1、继续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继续上网搜集宋庆龄有关故事,讲讲宋庆龄的故事。
板书:
2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
香气持久
虫类怕它
反思:
一、语文课上要真教语文
语文教学应立足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对一篇课文来说,教学环节设计紧紧围绕课文的语言文字,才抓对了教学的起点、立足点。同时,抓住语言文字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归宿。 我 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通过反复研读教材,我发现应该进行哪些语言文字的训练?显然,“感悟、积累、运用”,是这些要求背后的要求。具体说,就是:读课文,练感悟;积累描写树木的词汇、语段;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习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说话。
二、要真学语文
课堂教学中,见语又见文,才能使言语蕴涵的意象丰满、鲜活,也才容易体悟文章所含之情。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时,我注重本文“文”的特点,利于学生的“感悟”。注重“文”的特点,同样有利于学生的“积累、运用”。把握住文章的结构、层次、脉络,方便快速积累;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明晰了作者的思路,在反复诵读中,更容易感受语言的流畅与韵律。
三、教学中,我还是不能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落到实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