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0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公开课教学随笔“番茄太阳” 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1:1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番茄太阳》教学反思
授课人:常波
4月2日和4月14日,我分别在四(2)班和五(2)班讲了四年级下册的《番茄太阳》。课讲下来,自我感觉不尽人意。

给四年级讲时,是想让学生在优美的文字中,感受明明的纯真与善良。课件的设计与课堂环节的设计,都感觉良好,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进入课文,学生状态没有进入。议课时,老师们说听课的老师感动了。我觉得,没有感动学生,这节课就是失败的。

给五年级讲时,是想通过课文这个载体,把课堂上升到习作的层面上,讲一些有关习作的东西。可惜,学生是第一次配合,彼此不太了解,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更谈不上思想的碰撞,正如李婧老师所说:“第二次情感的渲染没了,而是理性的分析。”可是,课堂上对课文的分析不清晰、不深刻。当然学生也只是“雾里看花”了。第二次,课上的是一败涂地。

说实话,自己进行语文教学已经四、五个年头,而课堂教学的真谛却一点儿也没感悟到。一直以来,就是为上课而上课,借此机会,对前面的教学反思一下。

一、对自己教的顺利太在意,而忽视了学生学的顺利。备课时,太注重教材、课堂的设计,而没有真正的备学生。昨天上午放学时,李峰老师说学生对“番茄”是否了解,而我却认为学生都了解,我太高估学生了。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备课时要备学生。

二、语文教学是一个“走进文本→走出文本→回归文本”的过程,而这两次课,只是就课论课、以课教课、学生是以课学课。这样长期下去,势必会让学生失去学生语文的兴趣和信心,再说这样也会束缚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仅仅拘限在语文课上。

三、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深刻,作者的写作思路还有些把握不准。可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如番茄太阳的开头,作者心情的灰暗,到结尾作者心情的温暖,没有看出前后的呼应。

四、课堂上没有对学生更好的进行“启发、引导、合作、探究”。一节课下来,只是牵着学生走。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感悟的少,教师讲解的多。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课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掌握语言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真正做到:学生的课堂、学生作主,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乐,生活中学有所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1:14:58 | 只看该作者
12《“番茄太阳”》教学反思


《“番茄太阳”》(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的顺序叙述了盲童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她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盲童的喜爱之情。如何让学生感悟这篇文章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描写盲童明明“笑”的重点词句,感受明明笑声中的乐观,话语中的爱心,品味“番茄太阳”的意象之美,最终让学生积累语言,获得启迪。

一读,感悟“笑”的纯真。

首先提问:课文中最美的“番茄太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明明的笑脸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让学生找出描写明明“笑”的句子,交流后出示:

(1)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细细柔柔,特别爱笑。

(2)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3)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和下巴,笑起来像个天使。

(4)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接着,重点指导学生读描写明明“笑”的句子并感悟。第一句,我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明明的笑是文静的、甜甜的、开朗的;第二句我让学生体会明明笑得很爽朗、很开心,不仅给了自己快乐,也影响着家人;第三句我让学生找出,哪些字眼写出了明明天使般的美?第四句,我让学生带着“笑声能追着人走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体会明明笑的动听,使人回味无穷,从中让学生感受到明明的笑天真纯洁。因为有着这纯真的笑,所以明明的脸美得就像“番茄太阳”。

二读,品味“笑”中温暖。

明明的笑容已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也感染着课文中的“我”。我让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生圈画后出示:

(1)生活很艰难,心情无比灰暗。(灰暗)

(2)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温暖)

(3)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快乐)

(4)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感动)

是什么使“我”的心情产生了这样的变化?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描写明明笑的句子,让学生品味出明明的笑产生的力量让“我”感到温暖,感到快乐。因为有着这样温暖的笑,所以明明的脸美得就像“番茄太阳”。

三读,探究“笑”中意蕴。

温暖“我”的,仅仅只是明明的笑吗?还有什么?在让学生默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后,找出“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这一句话,让学生读后交流反馈,感悟明明的善良、感恩和爱心……是呀,是爱孕育了这美丽的笑。心中有爱,脸上才会有这么迷人的笑。生再次齐读描写明明“笑”的句子,师总结读——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整个教学环节我紧扣描写明明笑的句子,逐步深入,层层剥笋,一唱三叹,使学生在品词析句的语言实践中受到了情感熏陶,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1:15:13 | 只看该作者
               ——《“番茄太阳”》教学反思

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学  庞芳

《番茄太阳》一文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发展顺序记叙了“我”—— 一位拄着拐杖的残疾青年与盲童小女孩明明之间的交往,表达了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文中主人公盲童明明美丽可爱,聪明机灵,乐观开朗,有一颗善良的心,懂得关爱别人,她就是一个“番茄太阳”,她的言行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于细微之处催人奋进。课文将叙事、写人、抒情结合在了一起。这么多的内容放在一起,初看起来似乎较为复杂。但教学中只要能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抓住主干,便可以走进课文,领会文章的情感。

《番茄太阳》这篇课文,有三条主线:“番茄太阳”的含义、明明的笑声、“我”的心情变化、。在教学中,我从线索切入,让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抓住文脉,把学习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领悟上,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主线一:美读课文,品味明明的笑

明明的笑贯穿全文,因此我在教学时让学生抓住明明的笑来感悟课文内容。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明明笑的语句。找到后细细地品, 及时在句子旁写下自己品出的味道。然后让学生将找到的四句写明明笑声的句子:

“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静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

“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

“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放在一起读一读,整体感知后再带领学生细细品味。

(一)  通过朗读感受笑中蕴含的美

整体感知后,我让学生把目光再次锁定在这些句子上,放声地读,细细地品,读出句中的情感。

(1) 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静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

(评价:你的声音仿佛让我看到了一个笑口常开的明明呢!谁再来读读。柔柔的声音真好听啊!你读出了一个恬静的女孩!)

(2) 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评价:真是个爱笑的孩子!你觉得她笑得怎样?)

(3) 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

(评价:是呀,爱笑的明明更美了!你读出了她漂亮的样子!)

(4) 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同学们,注意这儿的“清脆”了吗?和她读音相同的还有一个词,看老师写:“青翠”,你能说说它们的区别吗?(清脆是声音,而青翠用来形容颜色的。)

学生难以理解,“青翠”可以形容什么?可造句感知:教学楼的后面,那青翠的竹子迎风摇摆。

银铃般清脆的笑声,听来是怎样的笑声?(悦耳、动听、爽朗)

这笑声“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是不是人走远了,她还追上去笑给别人听?

(明明的笑声好听又大声,大家都听到了,她的笑声很动听,总在人们耳边回旋。极富感染力,让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笑)

你想这一串串的笑声还会追着谁走?

(许许多多经过菜场的人,他们当中有欢笑的,有忧伤的,他们从菜场经过,被明明的笑声吸引。)

这样清脆的声音让人喜欢,谁来试试把你的情感融入朗读中。

生齐读。

就这样读着,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笑啊?板书:美

(天真,像天使般的笑、纯洁的笑、欢乐的笑……)

      逐句品味结束后,我让学生再次将这4句话连在一起读一读,加深印象。

(二)  通过想象感受笑中蕴含的美

在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明明笑中蕴含的美后,我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生下来就是盲童,意味着什么?”(从来就没有见到过什么东西,生下来就生活在黑暗中。)接着又让学生我们闭上眼睛进行角色体验。

    经过以上两个环节的体验,我再让学生读读描写明明笑的句子。学生不但了解到了盲童明明生活的艰难,而且也深刻感受到了明明的坚强与乐观。

主线二:体会作者心情变化,品笑中温暖

在和学生品味“明明的笑”之后,我告诉学生:“明明灿烂的笑脸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作者就是其中的一个。“然后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找找文中写作者心情变化的词句,用笔画出来。生读课文,动手做记号,再次交流。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我”的心情: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然后分别进行品读。

主线三:“番茄太阳”的含义。

在教学第一课时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找出了三句含有“番茄太阳“的句子,进行朗读体会。第一处 :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这是指太阳。第二处:看着明明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这是指明明的笑脸。这两处都比较好理解,因此在第一课时就已经讲完。第二课时只是在新授前进行一个简单的复习。

第三处: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比较难理解放在第二课时,理解完前面两条线索之后。我问学生:学到这儿,谁能告诉大家,挂在我心中,温暖着我的心的“番茄太阳”到底是什么呢?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马上就能答出“明明的笑脸,明明的乐观,明明的坚强,明明的善良……”这些答案。于是我就顺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为什么要以“番茄太阳”作题目呢?

让学生明白这是有着特殊含义的。课文用“番茄太阳”作为题目,说明除了明明,还有人也是“番茄太阳”。

我出示:             也是“番茄太阳” ,因为                    。

“番茄太阳”在这篇课文中,不光指明明,捐献眼角膜的人、爸爸妈妈、作者都是“番茄太阳”。其实所有心中有爱、无私奉献的人都是“番茄太阳”。

再此基础上我又进行课外扩展,我问学生:除了我们的课文,你觉得生活中还有那些人也是“番茄太阳”?

出示:             也是“番茄太阳”,因为                    。



通过抓住主线,读悟结合的方法,本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我在课堂中有个最大的不足就是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回想起来,我在课堂中真正花力气指导朗读的只有几个句子而已,而且学生训练得也不够,指名朗读不多,反复练习品味不足,把朗读训练变成一个走过场的环节。这是今后上课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1:15:34 | 只看该作者
《番茄太阳》教学反思
上这篇课文前,完全被它的题目吸引了。"番茄"、"太阳","太阳"、"番茄",多令人期待的故事呀。由于对教材不熟悉,前前后后把书翻了几遍,最后才来看这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番茄太阳"。读后,什么都不想说,只是在心中默念着这份感动。想象着明明那张纯美的笑脸,感受着身边洋溢着的一切温暖。这样的课,到底该如何上呢?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课堂上通过对话,走进学生的心灵,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太阳理解文本,深入到文章的精髓。如何实现,我们先要去做一位读者,通过反复地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渐渐走入文本。或陶醉于作者的优美文字,或赞叹作者精妙的构思、奇特的遐想,或为某处词句冥思苦想,终于有了那份豁然开朗......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准确、正确地把握理解教材。在提倡让学生合作学习的今天,我们也提倡教师间的合作学习,在这次备课过程中,老教师们常会坐在一起,互相谈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我这个新上岗老师从她们的话语中,对文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一遍遍仔细地读,一句句耐心地听,一次次反复地揣摩,我便开始在文中跟着作者一起快乐、乐观起来,感受着"番茄太阳"带来的那份温暖;闭上眼,跟着小姑娘一起用摸、听来感受世界,快乐地笑,幸福地生活;跟着朴实的父母一起默默忙碌,耐心地教导着女儿,让她感受生活的美好。读着读着,恍然间,眼前出现了一条近乎完美的"爱之链",闪耀着温暖的光芒!盲童明明在父母的疼爱与呵护中快乐地成长,从心底发出动听的幸福的笑声,在美丽的笑声中创造了一个神奇--"番茄太阳"。这美好的笑声打动了"我","我"深深地喜欢上了明明,觉得她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这份爱就这样传递着,这条"爱之链"就这样闪烁着它温暖的光芒。如何让这温暖光芒照耀到学生的身上,让他们也去做个爱的使者呢?在一次次对文本的研读后,在各位老师一次次的启发指导下,最终选择了抓住文章中的三处"番茄太阳"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逐层走进文本的内核,在对话中品读中理解"番茄太阳"深刻的内涵。有了这个抓手,就容易从文本出发,走进学生了。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我站在一个高度,不被学生所牵制,语言要富有启发性,留下学生思维的空间,听到他们在课堂上成长的声音。
课上完了,留下了不少遗憾,但也有了许多收获。不知道"番茄太阳"会被孩子们记多久,也不知道那条"爱之链"的温暖之光能照他们多久。但我想,坚持做下去,不管怎样,能感受到温暖的人定会越来越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1:15:44 | 只看该作者
循着主线,品读感悟《番茄太阳》教学反思

     《番茄太阳》这篇课文,有三条主线: “我”的心情变化、明明的笑声、“番茄太阳”的含义。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循着主线,通过多次的前后比较,让学生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主线一:“我”的心情变化。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我的心情变化。引导学生体会出“我”的心情: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然后分别进行品读。主线二:明明的笑声。“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明明的童心、童真、童趣给了“我”鼓舞和感染,给我带来这样好的心情变化。明明的童心、童真、童趣又是通过她的几次笑声表现出来的。主线三:“番茄太阳”的含义。让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三处“番茄太阳”的含义。第一处:明明听了爸爸的话,用手摸了番茄后,感到天上的太阳就像番茄。这是指太阳。第二处:“我”看到明明的笑脸就像明明心中的“番茄太阳”那么美丽。这是指明明的笑脸。第三处:“我”听了明明的话,心里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因此,觉得明明的童真爱心就像“番茄太阳”一样温暖而美好。这是指盲童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学完这篇课文以后,我被明明感动了,学生们也被明明感动了,他们知道了人生也像月饼一样,要有各种丰富的滋味才能圆满起来,更何况在人生的路上,有那么多的人在感动着你,在关爱着你,一如那可爱的明明,那永远挂在心中的“番茄太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1:15:56 | 只看该作者
《“番茄太阳”》教学反思

    第一次读《“番茄太阳”》,也是第一次执教《“番茄太阳”》。就像许多老师说的那样,读完课文,留下的是什么?是感动,感动于盲童明明在厄运面前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善良、美好心灵。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读通不难,但文本较长,读完一遍也不易。如何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我通过让学生“四读”文本,来整体感知课文,从字里行间感受“我”对盲童的喜爱之情。

    一读“我”与盲童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把“我”与盲童的关系作为文本的主线比较合理,而并非如教参上所说的以“我”的见闻。因为文本很清晰地讲述了“我”与盲童从相识—→相处—→相恋的那段感情。相比之下,前者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后者比较模糊、笼统。因此,我更愿意将之作为文章的主线来讲。

    二读盲童的印象。文本中盲童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两个地方:一是她的“笑”;二是她说的“话”。两处“咯咯”的笑刻画了明明在厄运面前的活泼开朗,对生活充满憧憬;她的“话”则写出了明明的聪明、机灵、善良。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盲童形象:活泼开朗—→美丽聪明—→真诚善良的明明就烙在我的心灵深处。我把它作为围绕文本主线的一条线索来讲。

    三读“我”的情感变化。和许多老师一样,我把它作为围绕文本的另一条线索来讲。让学生来感悟这条线索难度不大,学生很容易找到:(灰暗)—→温暖—→快乐—→感动。

    四读“番茄太阳”的不同含义。我先让学生从文本找出三处描写“番茄太阳”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这三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通过交流,学生知道了第一次是在明明询问“太阳是什么样的?”,显然这里的“番茄太阳”是指太阳;第二次写“我“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这里则是写明明的笑脸;第三次提到“番茄太阳”是在文本的结尾。“番茄太阳”已经象征着明明那善良的心灵。

    当然,这“四读”之间是交叉呈现的,是融为一体的,不能截然割裂的。其中后三读均是围绕第一读来展开的,所以本课的板书也应该体现文本的脉络,体现情节的变化过程。

附板书:

                                  12 “番茄太阳”

                                                  相识—→  相处—→  相恋

“我”(卫宣利)—→盲童(明明)  活泼开朗—→美丽聪明—→真诚善良

                    温暖—→  快乐—→  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1:16:04 | 只看该作者
《番茄太阳》教学反思



    《番茄太阳》这篇课文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叙述了盲童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她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了对明明的喜爱之情。课文的篇幅较长,头绪太多,有“我”的心情变化,有盲童的父母对孩子的耐心和关爱,有小姑娘聪明、爱笑、乐观的特点以及她纯真善良的心灵,还有好心人捐献眼角膜带给小女孩复明的希望。叙事、写人、抒情相互结合,这么多的“头”放在一起,这样的课,到底该如何上呢?初看起来似乎较为复杂。但教学中只要能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抓住主干,便可以走进课文,领会文章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是从线索切入,让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抓住文脉,把学习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领悟上,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对于人物形象的感受,教师要发挥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引导学生进行前后联系,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对于情感的领悟,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人生经验和情感储备,引导学生把握关键的词句,联系上下文,从课文中人物的角度,深入文字,领悟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15: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