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0:5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顾茅庐》教后反思

《三顾茅庐》是苏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它取材于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是一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的文章。不过,这种历史题材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不易理解。但是,我迎难而上,选择这篇课文上了一堂公开课。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本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我课前了解情况,课中多法并用,课后拓展延伸,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不打无准备之仗。一开学,我就作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发现我们这些刚升入四年级的孩子,读过大部头的《三国演义》的几乎没有,看过电视连续剧或者少儿版的《三国演义》的也是一小部分,只有少部分男同学搜集过大量的三国人物卡,对其中的一些人物和事件略知一二。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拉出来就上这篇课文,很可能出现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作为课堂主人的学生无法真正进入角色,无法真正体验感悟到文章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于是,我布置了一项长时间的预习作业:建议同学们自己去阅读《三国演义》;建议同学把搜集过的三国人物卡带到学校,在课间玩耍时互相交流;同时,我也利用晨会课、中午午读时间给同学讲三国故事。虽然,孩子们只是模模糊糊、囫囵吞枣地了解了一些三国内容,不过,这样做,很好地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探究课文的欲望。这正是我所期望的。

  “生活处处皆语文。”课堂上的40分钟,就是学生生命里的40分钟,学生是在学语文。而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巩固,各种实践活动,学生都在学语文,用语文。我们老师应该充分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使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紧密衔接。老师不单是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而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像这一类历史性题材而且是选自古典名著的美文,更应该引导学生到美的世界去探求,去创造,让知识内外沟通。这样的教学才具有可持续性。

  “功夫在课外,得法于课内。”要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首先必须上好语文课,使学生爱语文。这节课较好地改变了目前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摒弃繁琐的分析,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重点,让学生自读自悟、乐于探究、主动求知,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0:59:04 | 只看该作者
《三顾茅庐》教学反思
《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是根据罗贯中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片段改编而成,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还说明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为了表现人物特点,我在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阅读,在指导读书中,我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课堂上,学生会出现一些极富创意的想法,甚至可能连我根本没有预料到的,此时,我没有回避或轻描淡写模糊处理,我善于抓住契机,发散儿童思维,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例如:诸葛亮是否故意考验刘备,争议并补重要,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 ,通过自主阅读让学生有说思,有所感,有所“感”,有所得,这才是最可贵的,我在执教这课虽然有一些体会,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一边教学一边实践,争取自己在上一个台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0:59:28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是根据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通过对刘备语言、行动的刻画描写,张飞个性的对比反衬,环境描写的衬托,表现了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本课时我设计:抓住刘备的语言、行动和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这堂课上,我以刘备的诚心诚意为主线引领学生学习课文,通过课外资料,让学生感受到诸葛亮是当今大贤,是位旷世其才。刘备是凭他的诚心诚意才请到他的。在感受到诚后,直奔最能体现“诚”语段,让学生走进文本,进行自我品读,自我发现,自我感悟。感悟到刘备是行出了诚心,站出了真诚,拜出了至真至诚。从而明白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不顾颠倒长幼,不顾尊卑的诚心诚意,让让这逐渐升华的“诚”字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同时我也在细微之处抓深度。如在学生阅读刘备大声斥责张飞的话时,我说:你读的最好的地方就在于“你怎么如此无礼?”后面停顿了一下,又改换了一下语气。你这一停,到让我想起,刘备在这一停之间会想一些什么呢?再如诸葛亮在温暖的被窝里呼呼大睡,刘备却恭恭敬敬地候在门外,我想,刘备的人是傻傻地站着,他的脑袋肯定是骨碌碌地转着。你想,此时此刻,刘备会想一些什么?其实,这就是在挖掘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升华到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品质。

    感悟心语:诚心诚意才能打动人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16: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