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0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争论的故事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4:5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争论的故事》教学反思



        先不谈本节课上得好坏,仅从反思的角度来看,方才领悟到上一节好课的不易,自己内存的不足。真是“教然后知困”。



回想这节课的教学,自我觉得也不是一无是处。先说说,通过努力,自己已经做到的:



一、钻研文本,整体把握。



《争论的故事》一文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兄弟俩的争论,二是学生的讨论。教学时,不可只顾突出争论,而忽略了讨论。争论是因,讨论是果;争论是现象,讨论是感悟;争论是讨论的基础。课始,我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几个方面让学生说话,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故事。课中,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感悟道理。从板书上,就可以看出我整堂课整体的脉络。



二、真实对话,扎实品词。



本文中,有几个需重点把握的词语,如“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等。以教学“争论不休”为例,我通过与学生角色扮演的形式,把学生自然而然引入争论的情境,水到渠成的完成了争论不休整个词语意思的把握。紧接着出现“休”意项的选择,学生轻松掌握。



在教学“两全其美”时,我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对于老人的建议,兄弟俩满意吗?”引出对“两全其美”的理解,不露痕迹,顺其自然。



但是,由于经验不足,课堂驾驭力的不足,自信心的不足,这节课最终还是留下很多遗憾。



一、指导朗读不到位。本文中,兄弟俩争论的经过是重点之一,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语气。当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一反课前我与他们接触时踊跃发言的状态时,我阵脚大乱,不知道从何处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去朗读,不知道让学生在对比中去读出语气。自己总是游离于文本之外,学生的习得效果不言自明,那是一个差。



二、细节处理不到位。虽然,从教案的角度来看,我的备课思路不逊于其他几节课,但是,我没有充分发挥教材与教案的领航作用,没有做到在完成线与面上的任务的同时,精细化每个点。每个教学环节是实施了,但究竟该实施到什么程度为止,我很茫然。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由于我在细节把握上缺能力,导致缺信心,以致丧失了了节好课。要获得这种把握火候的本领,看来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4:58:44 | 只看该作者
课终思示了


——《争论的故事》教学反思


滨海县八滩实验小学    徐旭


有幸参加了市农村小学语文“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观摩活动,经历了从精心地备课至吃力地完成课堂教学,到现在静静地反思,自我的心路历程可谓一波多折。

先不谈本节课上得好坏,仅从反思的角度来看,我从评析别人上课的,变成了自我反思的;从平时所谓轻描淡写地自我反思,变成了不得不对曝露在全市听课老师面前的自己所上的整节课进行深刻地反思。事非经过不知难。不会忘记观摩别人上课时,自己在下面指指点点的场景,急于挑刺的境头,现在轮到自己被别人解剖了,真有点不是滋味。在焦虑的同时,方才领悟到上一节好课的不易,自己内存的不足。真是“教然后知困”。

回想这节课的教学,自我觉得也不是一无是处。先说说,通过努力,自己已经做到的:

一、钻研文本,整体把握。

《争论的故事》一文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兄弟俩的争论,二是学生的讨论。教学时,不可只顾突出争论,而忽略了讨论。争论是因,讨论是果;争论是现象,讨论是感悟;争论是讨论的基础。课始,我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几个方面让学生说话,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故事。课中,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感悟道理。从板书上,就可以看出我整堂课整体的脉络。

二、真实对话,扎实品词。

本文中,有几个需重点把握的词语,如“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等。以教学“争论不休”为例,我通过与学生角色扮演的形式,把学生自然而然引入争论的情境,水到渠成的完成了争论不休整个词语意思的把握。紧接着出现“休”意项的选择,学生轻松掌握。

在教学“两全其美”时,我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对于老人的建议,兄弟俩满意吗?”引出对“两全其美”的理解,不露痕迹,顺其自然。

但是,由于经验不足,课堂驾驭力的不足,自信心的不足,这节课最终还是留下很多遗憾。

一、指导朗读不到位。本文中,兄弟俩争论的经过是重点之一,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语气。当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一反课前我与他们接触时踊跃发言的状态时,我阵脚大乱,不知道从何处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去朗读,不知道让学生在对比中去读出语气。自己总是游离于文本之外,学生的习得效果不言自明,那是一个差。

二、细节处理不到位。虽然,从教案的角度来看,我的备课思路不逊于其他几节课,但是,我没有充分发挥教材与教案的领航作用,没有做到在完成线与面上的任务的同时,精细化每个点。每个教学环节是实施了,但究竟该实施到什么程度为止,我很茫然。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由于我在细节把握上缺能力,导致缺信心,以致丧失了了节好课。要获得这种把握火候的本领,看来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此刻的我,算是有些明白古人的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4:59:06 | 只看该作者
争论的故事教学反思
前两天,学校点课,刚好教学到《争论的故事》一文。教学后总体感觉,效果较好。孩子们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中的几个任务,还对本文有了深刻的理解,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学完本文,孩子们意犹未尽,想再读书的,再表演的,再表达观点的,再继续挑战的……让我欣喜地体会到,文章是学不完的,知识是教不完的,课是上不完的,如果用标点符号来形容的话,一节好课带给学生的不是句号,而是感叹号,继而问号和无尽的省略号。

    通过教学本文,让我看到,文章中兄弟俩的争论,比起课堂上,咱们班孩子的争论,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其一:课堂上,学生们就兄弟俩笨还是不笨,这个问题,唇枪舌战,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

本来,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们一致赞同,兄弟俩是笨的。(上面有简单记录)可是到了第二节课,又有孩子提出反驳,这兄弟俩并不笨,理由是:虽然天上那么多大雁,但文章已经交代只射一只充饥,而且兄弟俩的聪明之处就在于知道只射一只比较容易,因为同时射,不管是谁开了枪,那群大雁就会飞散了,他们依然不会得到两只,甚至彼此受影响,一只也得不到。(虽然我也明白,这不是教学的重点,但通过课堂教学,来不断训练学生组织语言、勇于表达,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老师们一致夸赞咱们班学生聪明,会说,我想与平时课堂上点点滴滴的训练分不开。)

    其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最终要明白什么

    针对这个故事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学时,我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着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没有想到学生却给了我一份惊喜。不仅理解了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做事要抓住时机,还能就某一现象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一课上尽情绽放

为了让学生最终要明白“无论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的道理,教学第二部分时,我就采用分组朗读和个别分角色读的方式来体会同学们的话,并顺势推荐了“各抒已见”这个成语来表达,同学们七嘴八舌发表意见的情景。最后我出示那省略号说:“这里还省略了许多同学的许多想法,其中也包含咱们班同学的感想。现在就请你们自己来补充吧。”本以为先学习了盛老师的学生们的想法后,孩子们的思路会被局限了,大概只能重复其中一些观点或语言了。没想到他们的想法却出乎我的意料。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设计了这样的提示: “是呀,无论是一人射一只吃,还是把一只分开两半吃,或是谁射下来就听谁的吃,都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先把大雁射下来呀。这就是课文中哪句话的意思?”“关键是要先做起来。”“对,先做就能抓住时机,后做往往就贻误时机了,说到这儿,你想到了哪个成语?”“先下手为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一看时机已经成熟,就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理想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他们很容易领悟到:无论理想多么伟大,关键是现在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才是不笨的做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4:59:43 | 只看该作者
《争论的故事》教学反思  教后记

《争论的故事》一文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的教材,文章主要讲了一个故事:兄弟俩看到大雁不去射下来,只顾争论,结果让大雁飞跑了。让学生领会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事情最关紧要的是要去做,光说不做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这篇课文并不难理解,主要能从故事中明白道理。教学时,如果只有教师繁琐的讲解,没有学生的参与,那么课堂就好比一潭死水,没有活力。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为深化对课文主旨的认识,我抓住课文后面的省略号作了巧妙的延伸,让学生想象同学们还会说些什么,兄弟二人如果听到这些话会怎么想……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尽情地说、写。这样的延伸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阅读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的。
    这节课我感觉学生的参与面广,各类学生都有收获。从课文的学习中懂得了做事一定要抓住时机,并能积极从身边的事做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4:59:56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我执教了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5课《争论的故事》。这篇课文结构非常清楚:第一部分写了盛老师给同学们讲的一个故事,第二部分写了盛老师启发同学们谈听了故事后的感想。感想部分实际上就说明了故事蕴含的道理。全文主要以对话的方式推进故事发展,以“讲”代“叙”,增强了故事的紧凑性、可读性。文章的说理方法也十分巧妙:一是在叙事中寓理,兄弟俩因“争论”而错过射大雁的时机;而是借学生之口说理,同学们紧扣故事中心内容,各抒己见,以学生之口说出故事蕴涵的道理,易使学生产生共鸣。

本课的教学目标一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讲讲这个故事。二是领会故事中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备课之初,我有些担忧:这么简单的文章,学生自己读一读,内容和道理都明白了,这课似乎没有可以挖掘的深度。针对本文的特点,我采取以下教学并取到了预期的效果:

1、文章主要采用对话的方式推进故事的发展,以讲代叙,所以适合进行朗读指导。用多种方式反复练读,读出争论的语气。抓住“不以为然、大声争辩、就该、很不服气”这些词语体会到兄弟俩争论的激烈、都认为对方说得不对,互不服气。学生对这个故事都很感兴趣,每个学生都积极的朗读对话。通过有声有色地读,深刻地表现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心态,儿童的感受,儿童的兴趣特征。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个孩子都是爱读书的。所以上述环节主要以朗读为主要方式,通过学生的朗读创设课堂情境,还原课文意境,营造了一个浓浓的情意场,学生很快捕捉到了文本情感的基调,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兄弟俩争论时的情境。

2、指导学生讲故事,能讲得绘声绘色。我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调动学生讲故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讲故事水平,能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把握好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从而进入角色,把故事讲得生动形象。

3、 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渗透对“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等词语的理解。如理解“不以为然”时,教会学生运用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词意,鼓励学生养成请教字典这个“无声的老师”的好习惯。在理解“争论不休”时,创设情景让同桌扮演兄弟俩继续进行激烈的争论,从而深刻领会了词意,同时也训练学生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的文本对话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教学,通过谈体会,品读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不是单一的一种。这样的教学使课堂气氛热烈、开放、富有活力,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使教学、师生之间形成互动,我觉得这样的教学还是比较有效的。

4、有效利用课文插图。课文中的插图是教学时不能忽视的,小小的一张插图,和课文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观察图画,联系课文内容,判断出了图上人物的身份,形象地了解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5、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拓展学习的空间。有故事,有感想,是这篇课文的独有特色。“感想部分”巧借同学之口,各抒己见,从多个角度阐明了道理。如何使学生既和文中同学的感受产生会心的共鸣,又不失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独特感受呢?我先引导学生将故事读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找到兄弟俩在这件事中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及时射下大雁”,没有抓住“一群大雁从他们的头上飞过”这个最佳时机,先将大雁射下来。有学生向兄弟俩提出建议“他们可以先射一只下来,再争论也不迟。”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读文中“感想部分”,不用再过多地讲解,学生对“抓住时机,先做起来。”这个道理已经理解得非常透彻了。

6、顺势利用第11自然段的省略符号教给学生新的知识。使学生知道省略号是表示还有好多内容没有写出来,这里的省略号有12个圆点表示此处省略的是一些同学发言的整段整段的话。

7、 补充揭示故事含义的成语、格言如:“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心动不如行动”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般短暂,全靠你不假思索的利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更进一步巩固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有效引导了下一步的学习。

8、为深化对课文主旨的认识,我抓住课文后面的省略号作了巧妙的延伸,让学生写下自己此刻想说的话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尽情地说、写。这样的延伸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阅读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的。

9、板书设计中的文章内涵我设计成根据学生回答来相机出示。学生们在省略号后写出了“要抓住眼前的机会,不能放过”、“兄弟俩应该先把大雁射下来再讨论该怎么吃”等感想,其中一位学生写了“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看你是抓住了还是放弃了”,我对她的说法大加赞赏,把她的这句“名言”写在板书中作为课文要告诉大家的道理,效果很好。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在提出来探讨,以促进今后的教学。

1、上课伊始,感觉教学设计上有些“散乱”。因我上第二课时,但又想兼顾第一课时的内容,故在设计中的自读和默读后,学生说出读懂了什么以后,我又重复了第二自然段来进行引入下部分内容,显得有些多此一举。

2、在学生看动画片练习讲故事环节,应该多给学生看一遍。由于怕时间不够,第一遍我让学生边看边练,有部分学生还没有进入情况,动画播放已经结束了,我就匆匆进入指名讲故事环节了。假如我再让他们多看一遍,那么学生的讲故事应该会更加精彩。

3、板书设计不够简洁明了。原板书设计如下:

25、争论的故事

         哥哥               老人                弟弟

          ︱                  ︱                 ︱

          煮­­­­­­­­­­­­­­­­­­­­  —————   吃大雁   —————   烤

                               ︱

                        煮一半  烤一半

                                                

(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课文内涵  )

在这个设计中,老人、  煮一半 、 烤一半这些内容与课文中心关系不大,没有必要出现在板书中。板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它能高度概括课文内容,并将内容系统化、条理化,使文章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它能提纲挈领、突出中心,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这些内容出现在板书中意义不大,改为以下就更好了:



哥哥                                  弟弟

          ︱                                   ︱

          煮­­­­­­­­­­­­­­­­­­­­  —————   吃大雁   —————   烤

                              ︱

                           争论不休

大雁无影无踪

                                                

(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课文内涵  )

    看来,简单的课文其实并不简单,立足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点,深入挖掘教材,找准语文训练的结合点,何愁语文课堂教学没有“语文味”?通过这次反思,把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教学中的失误、教训,以及学生在课上出现的疑难、错误,独到的见解,教师从中受到的启示和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改进的想法一一记录下来。以此作为知识及时补救的依据,今后教学改革的借鉴,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课后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再来指导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30 06: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