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1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放飞蜻蜓》教后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3:1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20 13:12 编辑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本课讲述了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引导他们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体现了陶行知先生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对于这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定为:1、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究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2、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陶行知先生如何教孩子认识蜻蜓是本文的主线,在引导学生了解蜻蜓的知识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了解蜻蜓的特点和作用,然后结合自己在预习时查找的资料填充进去,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蜻蜓。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互相介绍蜻蜓。课上,学生们绘声绘色地说着蜻蜓的知识。我知道,课文的重难点他们已经大多掌握了。

本节课,我让学生在预习时查找资料,学生们找到了许多,有的还把资料打印了出来,张贴到黑板的一角,同大家一起分享,有的学生把收集的资料牢记在心,通过自己的口说出来的,课堂上情绪很高涨,学习的气氛也就越浓厚了。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着重突出了“慈爱”、“小心”、“商量”、“抚摸”等词语的教学,引导学生就这些重点词句展开讨论。同时补充了陶行知的资料、故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陶行知,从先生教育学生的一个个小故事中再次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慈爱和谆谆教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3:11:49 | 只看该作者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本课讲述了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引导他们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体现了陶行知先生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如何让学生体会陶先生对孩子的耐人寻味的教育,又能激发先生对蜻蜓知识的了解,对小动物的探究兴趣,是教学的重点。

上课伊始,利用舒缓的音乐,精美的图片,激发孩子对蜻蜓的喜爱,再引出陶先生,出示读书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描写陶先生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你能感受到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划、悟。文中的“慈爱的抚摸,商量的口吻、小心地翻着……”我与孩子们共同在这些灵动的词语引领下走进文本、阅读文本、感悟文本中陶先生的循循善诱的教育,孩子们具体地说出自己对这些关键词的理解,并能在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品味课文的细节,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陶先生的人格魅力。

学生默读课文,通过陶行知与孩子们的对话,说说对蜻蜓的了解。学生紧扣文本,提出吃食、尾巴、眼睛三个方面的知识,并整合书本资源与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来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蜻蜓,利用蜻蜓知识大比拼的环节,目的在于激发孩子探究动物世界的兴趣,有的学生展示了精彩的手抄报,有的介绍了蜻蜓的一生,有的解释了什么叫蜻蜓点水…… 孩子们面前的图片、资料和书中做出的有关蜻蜓知识的记号,让我明白了,他们关于蜻蜓知识的了解并不比老师少。

由于我迫切希望课堂流畅顺利,所以有时替代了学生的思维,都觉得这是教学的需要,忽视了学生的生成性资源的产生,让精彩从身边溜走,这主要在于我没有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以及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我缺乏课堂机智。例如:学生在回答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他的体会是陶先生不顾形象。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否定了孩子的回答,其实回想起来只要顺势引导,让孩子体会一个大教育家如此做的目的,体会陶先生的平易近人与耐心等,只要多问一个为什么的问题,一定能够让孩子口中生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3:12:14 | 只看该作者
19放飞蜻蜓

太谷县小白乡白燕学校    孟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 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 益动物的情感。

重难点:

1、          了解蜻蜓的习性、特点。

2、          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放飞,进行词汇练习:放飞(   )

2、板书蜻蜓,你对蜻蜓有什么了解?学生自由发言。

3、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爷爷,看看陶爷爷是如何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让我们来齐读课题。

二、自主阅读,互动交流

(一)学习捉蜻蜓部分

1、轻声读课文第1——6自然段,从这部分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2、学生自主阅读。

3、组织交流

A我从第二自然段的“慈爱、抚摸”这两个词语知道了陶爷爷是个和蔼可亲的人,他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

B我从第一个自然段知道了孩子们玩的很开心。

C我从第三自然段知道了翠贞是个爱思考,做事谨慎的人。因为她不是急于回答陶爷爷的问题,而是先思考之后才回答。

D我从“七嘴八舌”这个词知道了孩子们非常多,他们都想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也可看出他们非常天真、可爱。(那你能用“七嘴八舌”说句话吗?)

E我觉得陶爷爷可好了,就像我们的爷爷一样,当我们做错事情时,不是一味地训斥、打骂。

这样的陶爷爷让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让我们大家都当当陶爷爷,齐读第六自然段。

从“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这句话让学生懂得蜻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陶爷爷又和孩子们讲了蜻蜓的哪些知识呢

(二)学习谈蜻蜓部分

1、陶爷爷又和孩子们讲了蜻蜓的哪些知识呢?让我们放声读课文第七——十自然段,从陶爷爷和小朋友的对话中,你对蜻蜓又有哪些了解?你觉得陶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导学案巩固练习进行学习,并且完成巩固练习。

2、自主阅读。

3、组织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收获和大家分享。

A我知道蜻蜓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生:a蜻蜓尾巴的特点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尾巴的功能是保持平衡,调整方向。(读突出“一节节”“ 又细又长”)    
师:蜻蜓的尾巴在飞行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书上却说蜻蜓在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掉一截,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引导学生理解“据说”的意思:据说就是听别人说,在课文中不能去掉,去掉意思就不一样了。陶爷爷是听别人说的,他自己也不敢肯定,所以要加上“据说”。  
师:陶行知爷爷就是这样一个求真求实的人。看来,准确用词很重要。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正确呢?老师查了资料,蜻蜓并没有吃尾巴,而是由于生殖的需要,会咬自己的尾巴。

B 我知道蜻蜓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生:a它的眼睛很大,大约占了头的一半。  

b蜻蜓的一只眼睛里面就有许多只小眼睛,所以说它的眼睛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  
    c它的眼睛很奇特,本领可大啦!它能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师:a蜻蜓的眼睛还能看到什么?

b蜻蜓的眼睛这么奇特,谁能把这句话读好,表现出蜻蜓眼睛的特点。(指导感情朗读)  

C  我知道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生:a“一闪一闪”让我想到了想到了星星、钻石、金子……(蜻蜓的眼睛在阳光下就像星星、钻石一样闪亮,多美丽呀!谁能通过读让老师看到这样美丽的眼睛。)  
b蜻蜓的尾巴“一撅一撅”的,好可爱呀。

你能把你对它的喜爱表现出来吗?(指名练读)  

用上“一闪一闪” “一撅一撅”这样的词语,小蜻蜓显得格外可爱与活泼。同学们在说话时,也可以用上这样的词语:如小鸭走路一扭一扭的,青蛙的肚皮(生接说)一鼓一鼓的这样语句会更生

D生:蜻蜓的尾巴会点水。(其实是蜻蜓在产卵。)

E老师,我从文中陶爷爷的话语中我知道了陶爷爷是个懂得很多知识的人。

4、课外连接

蜻蜓是昆虫世界最出色的“飞行家”,它不光有神奇的眼睛和尾巴,它还有一堆了不起的翅膀。谁知道蜻蜓的翅膀有什么特点和功能呢?

(三)学习放蜻蜓部分

 1、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蜻蜓却如此神奇,孩子们都听得入神了。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

2、谁想当一当陶爷爷,用商量的口吻和孩子们说话。(互评)

3、听了陶爷爷的话,孩子们是怎么做的?

4、在陶爷爷的启发下,孩子们放飞了手中的蜻蜓。重获自由的小蜻蜓在空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如果你就是这只蜻蜓,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你们说出了所有动物的心声:板书保护动物。让我们在一次齐读课题。  
  5、总结

孩子们,放飞的仅仅是蜻蜓吗?放飞的是真情,是爱心,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让我们用心去呼唤:保护动物  珍爱生命

板书设计:

放飞蜻蜓

小朋友                  陶行知

捉                    和蔼可亲

                      知识丰富

放                    求真求实

    保护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反思:

《放飞蜻蜓》一课,娓娓道来这样一个清新的小故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没有横加训斥捉住蜻蜓的孩子们,而是因势利导,将蜻蜓的作用向孩子们一一传 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最成功的“教育”。掩卷沉思,不由得钦佩教育家动人的人格魅力。教学本课时,我的体会有两点:

一、抓住灵动的语句,走近陶行知。

在本课中,有这样几个词语在文中跳跃:慈爱、小心、商量  我抓住这几个词语, 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个问题:从捉蜻蜓部分理解了哪些信息?(从捉蜻蜓部分体会出陶先生的慈爱?)哪些地方体会到陶先生的慈爱?他的慈爱带给孩子们什么?为何要小心地拿着蜻蜓?怎样才是商量的口吻?让孩子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去表演,在反复品读中将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共享:在诵读中,孩子们了解到陶先生的循循善诱,询问孩子们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用?眼睛的结构很复杂……没有丝毫的说教,却是环环相扣,教给孩子们认识蜻蜓的知识,不着痕迹,却水到渠成。同时,我在课上更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去体会“商量”,就是态度不居高临下,学生们在朗读中欣喜地发现:自己也变成了翠贞,似乎在聆听陶先生的教导,将人类的好朋友蜻蜓心悦诚服地放飞。

二、品位课文细节,感受人格魅力

文中有个词: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我让学生辨析为什么作者不用“拿”而用“取”?学生在讨论中七嘴八舌地说:“拿”只是普通的要过来,没有体现一种尊重,而“取”却更体现先生与孩子们的平等相待,“取”的动作很轻微,也很小心,因为先生同样小心翼翼地对待他手里的蜻蜓。确实,孩子们说得多好啊!在探究与辨析中,这个细小的情节描写也让孩子们领略到了教育家无穷的魅力,让我们教者也深有启发:不仅教知识,更是教学做人。

在“放飞蜻蜓”中,我们也收获了:放飞孩子的梦想,任他们翱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03: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