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2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语文下册菩萨兵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0:4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菩萨兵》课后反思
                         吴  品


在还没有上《菩萨兵》这课前,我真有点儿担心,因为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已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孩子们会喜欢这样的课文吗?为了上好这课,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且课前也布置学生找一些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在教学《菩萨兵》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的教学:

一、注意背景的补充

上课前,为学生补充有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否则学生很难体会“军队”的概念,也不能理解“鱼水深情”的含义。在课堂上,我简述红军长征背景,补充这段资料,让学生知道红军为什么会到藏族地区,也能体会历程的艰辛,对理解“休整”一词有很大的帮助。

二、注意重点语句的教学

师:为了抓紧春耕的时间,第二天,在帮助藏胞春耕的动员会上,朱德同志对大家说:“我们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地种好,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自由读一读朱总司令的话,说说你理解了什么?

    这篇课文中,朱德总司令说:“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是课文的重点理解内容,学生理解了这句话,对于理解课文主题,理解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这一教学难点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一句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红军为藏族同胞春耕,自然要播种,种子就会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说的是农作物生长的过程;另一层意思是说红军在藏民居住区的所作所为,红军爱民的形象会像种子一样,播撒在藏族同胞的心里,从而会得到藏族同胞的理解和支持的。绝大多数学生理解这句话的第一层意思没有费力,但在理解更深一层意思的时候有点卡壳的现象。一开始的时候,我有点着急,课文讲到这里,学生对文本应该是很熟悉了,理解出深一层的意思应该很自然啊。我又一想,这些还都是些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我先将这个“难点”暂时“丢在一边”。在孩子们体会到藏胞的态度转变,通过表演走进了藏胞心里之后,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三、造句的处理要灵活

“尽心尽力”是要造句的,我在之前进行了铺垫,问学生:“你们在做什么事会尽心尽力或者什么情况下应该尽心尽力”,用谈心的方法教学,如果学生能够答上来,那么造句也会水到渠成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0:42:21 | 只看该作者
《菩萨兵》教学反思  
“菩萨兵”这篇长征小故事,在上之前,我思考:这个故事想教给什么?以什么为主线?从哪入手?深研教材后,我决定以朱德领导的红军对藏民的爱为主线,以藏胞的误解——解除误会——感激为侧线,从而得出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一家亲的真挚情感。并决定从朱德的“两急”为突破口而展开教学。

朱德的“两急”为:一急藏胞在山里怎么受得了?,二急耽误了春耕怎么办?抓住 “急坏了,怎么受得了” “赶紧、尽心尽力” 等关键词语,体会朱德总司令想藏胞所想,急藏胞所急,充分体现了朱总司令对藏民的关爱,并把藏胞当成亲人看待。

本篇教学的重点是引领学生体会军民鱼水情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先是红军“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然后让学生回头去思考“红军到藏区来干什么的?”,从文中内容得出:他们是准备修整一段时间的。为什么要修整呢?从这里引出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的危难和艰辛,体会红军在这样艰苦劳累的情况下没顾上片刻的喘息就投入到繁重的劳动当中,并把藏民的“土地整治得平平展展”,面对这样的情竟,面对这样的军队,藏民们发自内心地说出了那句话“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把落脚点只放在朱总司令上,从这句话的理解中,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不是单单歌颂朱总司令的,而是歌颂朱总司令这支队伍的。

这篇文章以《菩萨兵》为题,此时,因为有了以上环节的铺垫,师再来解释“菩萨”一词,引导学生理解“菩萨”一词不是迷信,而是一种信仰,“菩萨”是佛教用语,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这也是菩萨一词的本义。而在这一课中其意思还有着“心地慈善的人”的意思。而藏民们称朱德为菩萨一样的司令,称红军为菩萨一样的军队,那是藏民对红军最高的赞誉啊!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体会藏民的心情,这时抓住“几时见过”这句话,追问学生:“那他们原来见过的是怎样的军队呢?”,孩子们从平日的电影电视中获得的经验,脑海里很快就浮现出“烧杀抢掠、强盗一样的军队”的画面,真正理解藏民们真是“吃尽了反动派军的苦头”,这样的对比,起到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引导,也让学生理解了军民鱼水情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这篇文章传递的信息非常多,仅仅靠课文的理解,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这里的未知数太多了,因此,用这一课引领学生读读长征方面的书,还是可行的。学生如果能主动去读了,长征就不会那么抽象了!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当学生在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时遇到了难处,对于省略号,大多数学生很难理解这里到底省略了什么,虽然有个别同学说出了我心中的答案(红军在藏族同胞心目中的影响,就想植物的生长,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永远长存,不会消失。),但并不能代表大多数同学都理解了。怎样要让学生自然地理解这样的句子,我想,还应该自然引导,随机点拨,切不可生拉硬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0:42:43 | 只看该作者
《菩萨兵》教学反思
在还没有上《菩萨兵》这课前,我真有点儿担心,因为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已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孩子们会喜欢这样的课文吗?为了上好这课,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且课前也布置学生找一些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在教学《菩萨兵》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的教学:

一、注意背景的补充

上课前,为学生补充有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否则学生很难体会“军队”的概念,也不能理解“鱼水深情”的含义。在课堂上,我简述红军长征背景(学生先说,教师再总结):中国工农红军于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跨经11个省,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打败了追击的国民党中央军,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军队从没到过的。补充这段资料,让学生知道红军为什么会到藏族地区,也能体会历程的艰辛,对理解“休整”一词有很大的帮助。

二、注意重点语句的教学

师:为了抓紧春耕的时间,第二天,在帮助藏胞春耕的动员会上,朱德同志对大家说:“我们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地种好,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自由读一读朱总司令的话,说说你理解了什么?

生:红军准备帮藏族同胞春耕。

生:朱总司令要求战士们尽最大的努力,把藏胞的地种好。

生:红军在藏胞的地里播下种子,种子就会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藏族同胞来年就不会挨饿了。

师:难道仅仅是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吗?

生:(面面相觑,无语)

……

(跳过这个问题,继续学习7、8自然段。)

师:当藏胞们悄悄地返回了家园,看到红军帮他们收拾、替他们春耕,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认真地想一想,演一演。

……

师:从“早就躲进了深山”到“热情地迎上来”,藏胞们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生:红军的行为感动了藏胞们。

生:藏胞们知道红军和反动军队不一样,真心真意为他们着想。

生:我知道,是因为红军非常关心藏族同胞,在藏族同胞心里播下了爱的种子。

师:是呀!红军不仅在藏胞的地里播下了庄稼的种子,还在藏胞的心里播下了……

生(齐):爱的种子!

    这篇课文中,朱德总司令说:“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是课文的重点理解内容,学生理解了这句话,对于理解课文主题,理解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这一教学难点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一句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红军为藏族同胞春耕,自然要播种,种子就会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说的是农作物生长的过程;另一层意思是说红军在藏民居住区的所作所为,红军爱民的形象会像种子一样,播撒在藏族同胞的心里,从而会得到藏族同胞的理解和支持的。绝大多数学生理解这句话的第一层意思没有费力,但在理解更深一层意思的时候有点卡壳的现象。一开始的时候,我有点着急,课文讲到这里,学生对文本应该是很熟悉了,理解出深一层的意思应该很自然啊。我又一想,这些还都是些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我先将这个“难点”暂时“丢在一边”。在孩子们体会到藏胞的态度转变,通过表演走进了藏胞心里之后,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三、造句的处理要灵活

“尽心尽力”是要造句的,我在之前进行了铺垫,问学生:“你们在做什么事会尽心尽力或者什么情况下应该尽心尽力”,用谈心的方法教学,如果学生能够答上来,那么造句也会水到渠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03: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