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0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语文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4:0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妈妈的账单》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60芬尼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这篇课文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的极为动人。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帐单。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因此,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解读妈妈的帐单和小彼得的帐单这一重点内容上,引导学生通过解读两份帐单,层层深入,真切地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并感受文中小彼得的情感变化。
   在导入新课时,我以歌曲《妈妈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切入主题时,我又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话题,让学生说说怎样回报父母的爱。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到两份帐单,并又出示两份帐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看了这两份帐单,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就很快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的开头是非常自然和贴切的。
   本堂课,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解读妈妈的帐单和小彼得的帐单这一重点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三次解读两份帐单,层层深入,真切地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并感受文中小彼得的情感变化。我第一次让孩子们自由读这两份帐单,悟出小彼得犯错的原因,第二次通过对比读这两份帐单,感受到妈妈的爱,第三次,通过再读妈妈这份充满着浓浓母爱的帐单,并联系生活的实际,体会到妈妈只有付出,却不求回报的爱。当孩子们已深深地感受到妈妈的爱时,我就抓住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再都《妈妈的账单》,去感受妈妈的爱来感染学生。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妈妈曾为小彼得做过些什么,入情入境,加上适时点拨,真正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然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一谈,在享受妈妈的爱的同时你应该怎么做?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让孩子们真切地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深深地体会到了伟大的母爱,并真正地懂得了该如何去表达爱,回报爱!因为同学们都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平时所做的一切,所以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如数家珍。在你说,我说,大家说的氛围下,课堂唤起了孩子对妈妈那份久违的感激之情。因此我觉得这个环节的设计简单而有意义,效果很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4:08:24 | 只看该作者
《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的一篇略读课文。上完这节课,我感觉整堂课在情感教学方面比较成功。

一、歌声引入课题,产生感情共鸣。

“你入学新的书包 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歌声仿佛还在我的耳际回荡着。这是我在导入本节课时播放的一首歌曲《母亲》的歌词。是啊,妈妈曾经帮我们做过多少事情,曾经为了我们付出了多少,没有人能算的清楚。本文的主人公小彼得却用一张自己的“有价”的账单换来了妈妈一张“无价”的账单。

二、初读课文排除障碍。

在初读课文的时候采取分段朗读的方法,有助于对纠错,提高了学习效率。然后在依据文本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当小彼得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时候,可以用“如愿以偿”这个词来形容。怎样来体会词语呢?我想用学生的亲身经历他们的印象才会更深刻。借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时候你感到“如愿以偿”呢?那时候你心里什么感受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去谈,不会显得很空洞,拉近了学生和文章的距离。紧接着问小彼得此时高兴吗?和“如愿以偿”有巨大的反差,彼得没有高兴反尔伤心,这是为什么呢?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为什么呢?”问题紧凑地问出来,让孩子在书中寻找答案,是因为他同时也看到了母亲的账单,“表情如何呢?”是羞愧万分的。这样就把整个故事穿了起来。让学生了解到了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三.深入解读课文。

为什么小彼得感到羞愧呢?这是关键,就是妈妈的那张账单。理解妈妈账单上为什么写着“0” 是本文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我采取的方法是以读代讲,以读代悟,以读带情的方法。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就在于让学生边读边感受,边读边说,边读边体会。让同学们边读账单中的款项“十年的幸福生活”边感受幸福,边读边感受十年的春夏秋冬母亲所做的一切,边读边体会母亲对孩子那份无私的爱;边读 “十年的吃喝”边感受母亲每天做事情的不容易,边读边说说母亲十年里为你吃喝所花费的,边读边感受妈妈那份伟大的爱。可这一切妈妈只在账单上写了个“0”,在刚才读过之后,孩子就自然的能够体会到那不是数学意义上的“0”,那代表的是母亲对孩子无价的爱,这就是为什么妈妈要在账单上写“0芬尼”的原因。

四、诵读理解课文。

我想每个孩子此时此刻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母亲的爱。回到课文当中,主人公小彼得是否和我们一样也体会到了呢?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为我们揭示了答案,是课文的点睛之笔。如何理解呢?应先从词语理解,比如说:怦怦直跳的心(体会孩子做错了事情时感到羞愧)、蹑手蹑脚(体会自己不想惊动母亲)、藏进(孩子不想让妈妈知道)、小心翼翼(孩子想悄悄的向母亲认错)……通过词语的理解来品读句子,体会母亲的爱。教师在学生理解之后泛读,让其体会,再自读,品读当中的爱,能够有效的提高孩子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五、拓展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每篇文章都会说明一个道理,让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去做,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本文也不例外,让孩子了解妈妈的爱是多么的无私、无价。不光彼得有这样的妈妈,同样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妈妈。小练笔,让孩子写下想对妈妈说的话,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又在学习课文后有一个总结升华的过程。

六、理所当然的课后作业。

我提出了一个实践作业,就是回家对母亲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或者是能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课是这样结束了,但对我的震撼也久久不能让我释怀。回想这节课,还有些地方让我觉得不尽如人意。比如说: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怎么样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对我还来说还是个难题;在学完课文之后没有一个适当的小结,让课文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是啊,母亲的爱是多么无私、多么伟大、多么无价啊,我突然也有种冲动,想和我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4:08: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堂课无论是在课前准备、上课过程,还是课后的反思都给我很多启发,下面说说自己的收获:
《妈妈的帐单》在课前准备上可以说已经相当充分了。为了使上课的教学效果能更加直观,我花了非常多的精力在课件的制作上,从背景的选择,到素材的选取,由于自己过分苛求完美,虽然是一个极为简单的课件,却还是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另外,我还阅读了大量这篇课文的课堂实录,预防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出现特殊生成问题时,我应该怎样引导最合适。所以,无论是从教材的研读,重点的明晰,目标的设立,还是教学的思路,流程的设计都可以说已经准备充分。
一堂课下来,自己感觉基本上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较成功之处是整堂课灵活地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说话、朗读训练,并感悟到母爱的无私、无价,让学生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弥足珍贵而不求回报的,要主动帮父母做事。我联系学生生活经历来学习课文,学生自主性高,讨论氛围热烈,对文中的条理性也掌握比较透彻,整堂课贯穿“母爱”这一主线,通过提问、讨论、谈话等种种形式,学生深深感受到母爱之情。因而也就理解了妈妈写一份账单的良苦用心,懂得了小彼得计较和不懂事,整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理念,给学生充分营造质疑问难的学习机会。
“以生为本”“以读为本”把阅读教学活动视为宽松愉悦的“读书交流会”,为学生提供充裕的课堂主动学习的时间,“自主”而不“自流”,有“模式”但不“模式化”。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主体阅读实践中进行自读、自疑、自悟。这是我设计本预案的理念。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环节一:一开课利用赵本山和小沈阳师徒二人对钱的看法不同引出德国男孩小彼得为钱上演的故事设下悬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环节二:引导学生多角色、多层面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让学生真正用心去思考、去咀嚼、去体验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思想感情,将妈妈的账单蕴含的深刻情感步步推进,层层提升。环节三:在拓展性阅读中,学生的语言积累量不断地增加,理解力不断地增强。这样,语言和情感就能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产生共鸣,从而引导学生从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文过程中注意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怎样回报父母的爱)把话题打开,向生活实际延伸。例如: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你妈妈说什么?小彼得把小脸蛋埋在妈妈的怀离他会想些什么?这样,便能在学生懂得妈妈如何爱自己的前提下使母爱之情日次升华,把整堂课带向高潮。
  当然,本课还有许多对自己不满之处,其主要表现在:由于教案一改再改,上课前还在改,所以教案有些不熟悉,指导学生阅读的环节上不到位,整篇课文读的份量不足。另外时间的安排不够妥当,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4:08:58 | 只看该作者
《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妈妈的账单》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渐渐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这次研究课主要是交流“三环节”教学中第二环节,引导交流,主体分享。目的是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深入理解课文,读懂妈妈的账单的含义,孩子们积极参与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有的学生像个小老师,站在前面一板一眼讲解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同组的同学干脆拿起老师用的白板笔在白板上写出关键词来概括中心,讨论氛围热烈,对文中的条理性也掌握比较透彻,整堂课贯穿“母爱”这一主线,通过交流、讨论、朗读、评价等种种形式,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说话、朗读训练,并感悟到母爱的无私、无价,让学生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珍贵而不求回报的,因而也就理解了妈妈写一份账单的良苦用心,学生深深感受到母爱之情。课堂的另一个亮点是给学生充分营造质疑问难的学习机会和交流空间。“自主”而不“自流”,有“模式”但不“模式化”。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重在自读、自悟、交流、提升”这一理念。让学生真正用心去思考、去咀嚼、去体验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思想感情,将妈妈的账单蕴含的深刻情感步步推进,层层提升。在拓展环节中,我让学生在抒情配乐声中去朗读《妈妈的爱》,这样,语言和情感就能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产生共鸣。从而引导学生从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文过程中注意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把话题-----“怎样回报父母的爱”打开,向生活实际延伸。有的孩子说:“好好学习就是回报父母的爱”,有的学生说:“回家给父母泡泡脚”让妈妈感到温暖,还有的学生说:“帮妈妈干家务,做力所能及的事”……
    这一节课,平等的对话,开放的交流,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得到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热烈的发言与交流中接受爱的教育,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
    但是,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让学生给课文换个题目时,每个小组都上台展示小组讨论的题目,有“可贵的账单”“母爱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无价的账单”等,小组的代表说出确定题目的理由后,老师要跟进点评、总结,而我却忽视了。
    我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7: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