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6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画杨桃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1:3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画杨桃》课后反思

                       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徐彩虹

《画杨桃》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又教育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这篇课文是体现邓小平思想的好教材。邓小平思想的核心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画杨桃》一文正是对学生进行这一思想教育的好教材。那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把握这一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呢?

第一,理出主线。

由于课文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都是两句话,第一自然段讲父亲叮嘱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最后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教师的话同父亲讲得那么相似”。我就抓住一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粗读文章,教师到讴说了什么呢?这样,就理出了贯穿全文的主线,深入分析理解下文就有了凭借。接着我通过引导学生提问,共同思考讨论:“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最后为什么变得和颜悦色?”“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反复提问让学生实地观察后才说出道理?” 通过师生共同研讨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课文包含的道理。最后把老师和颜悦色讲的那段话和父亲说的话找出来反复读,从中懂得了“画杨桃”这件事中引出的深刻道理。

第二,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细读文章的兴趣。

教学时,我利用简笔画和电教手段向学生展示图画课上发生的顺逆或趣即教师和同学们对待“我”画的杨桃的不同态度),的故事情节。并把直观教具五棱的东西放在讲桌上,让学生从前排靠边的座位实际观察一下,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激发阅读与思考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源,尤其对小学生更为重要。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易受外界干扰。只有当孩子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后,才会主动地学习,持久地学习,学习成绩才会提高。

第三,让学生自己勾画感受深的句子,提示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主题思想。

我是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画后,老师和同学们的各自反应,重点找出他们说的话,动作和神情,通过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借此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读好人物的话。尤其是同学的两次回答,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两次回答内容相同,但是语气却不同,这里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从中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一 环节中,学生在课文中找得很准确,而且在朗读时孩子们的语气很好,让听得人很容易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心理,让我很高兴,这达到了我对学生文字理解和朗读的训练目标。

  这一环节是教学关键,是文道结合的主渠道和立足点。

  首先,利用教师和同学们态度的对比,教师神情的变化,铺设出一个吸引人的悬念。

  其次,引导学生抓住表现教师态度的关键词“走到”、“审视”,教师这样做本身就是“从实际出发”,这样,重视了文字的训练过程。

  再次,有意设疑,逐步解疑。为了联系学生思维,让学生逐步理解教师说的话。教学中,我分步设计了“老师是怎样做的?”“老师说的话和他的做法一样吗?”这两个问题使学生很自然地理解老师说的话。老师说的话正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最后,运用清晰,节奏鲜明的语言做小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开头理出主线时提出的问题“教师和父亲的话为什么那么相似?”学生这时就会很快答出,因为他们的话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紧扣主题加以拓展。因为,只讲画画,不可能是“一生受用”,而话中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确实是一生受用的。“从实际出发,实是求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自己。文中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就是对自己而言。不仅是要相信自己的眼力,更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树立自信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亲自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取“一生受用”的“教诲”,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纵观整个过程,天论是构思还是实施,都给文章注入了新的内涵,做到了以课文为蓝本,以训练为主体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良好。.这一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有选择性,在学习中我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自由,并给足时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选择去大胆地探索。变以往的“一言堂”为“群言堂”,变“教师问学生答”为“学生问老师答,学生问学生答”让人人都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营造了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培养学生“人人善问”的习惯。并通过激励的语言渗透了质疑的方法;激发了学生“人人求新”的欲望。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与空间;给了“人人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每一点成功及时给予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贯穿课堂始终。

  由此可见,选准切入点是语文教学重视“双基”,激发学生兴趣,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的关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1:36:25 | 只看该作者
《画杨桃》教后记
《画杨桃》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我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对于画杨桃一课,采用平时的教法,肯定很枯燥,没什么可以说的,因为文章内容看上去并不难懂。可是要真正读懂它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怎样设计既有新意,又能使学生乐与接受,容易学懂呢?我反复思考,对于文章的开始学习,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我主要从读的角度入手,以读为主,朗读感悟。《新课程标准》在目标定位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要先靠平时多读,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实现。上《画杨桃》时,我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就安排了让学生自由表达质疑。孩子们读书后,都应该有一种“读完了就想说一说”的冲动。因此,我请学生自主地、自由地站起来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心得。在我的鼓励下,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提出了很多有代表性的问题。这些发言,不但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质疑的能力和习惯,也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初读之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难所在,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学情参考。从学生的发言和质疑看,他们理解的重点放在了对父亲的话和老师的话的理解上,即“角度不同”和“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上。而同学的两次回答,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两次回答内容相同,但是语气却不同,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这样?这一 环节中,学生在课文中找得很准确,这里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从中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总的来说,语文学科的复杂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复杂性。不同的课文,必然有不同的教法,怎样找到最适合“本课”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而又符合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基本规律是最需要思考的。《画杨桃》一课第一课时的教学,我所安排的文中第二部分所有的疑难之处都通过学生自主的读、思、说得到解决,没有一步一步地去推析文章的情节细部,但课文的语言、内涵、重点还是清晰的,整个课始终回荡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1:36:52 | 只看该作者
《画杨桃》教学反思  
                 巷口中心小学  杨秀清

《画杨桃》这篇课文通过写父亲教育“我”画画要看准,东西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在图画课上“我”照父亲的话画出的杨桃却遭到了同学的讥笑,可老师看后,也说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故事,教育我们画画如同做人,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懂得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主要从读的角度入手,以读为主,朗读感悟。

上《画杨桃》时,我让学生先读几遍课文,了解大体内容。然后有感情地读读父亲、老师讲的话。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想想父亲、老师的话只是在讲画画吗?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他的态度都反映出他做人的态度,所以好好深思一下,为什么作者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一生受用”?在我的鼓励下,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提出了自已的独特见解。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质疑的能力和习惯,也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初读之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难所在,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参考。从学生的发言和质疑看,他们提出了为什么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他们理解的重点放在了对父亲的话和老师的话的理解上,即“角度不同”和“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上。

为了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地理解,我在课前特地买来了杨桃,并模仿课文中描写的场景,我有意把杨桃放在讲台的中间,让同学们观察,同学们兴致很高,都很有兴趣地画了起来。通过亲身实践,同学们很好地理解了“角度不同”和“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这两句话的含义。

通过上《画杨桃》一课,我觉得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引入课堂,给学生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文明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8: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