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反思全部课后随笔汇总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58:19 | 只看该作者
23、三个儿子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语言积累的意识。课文里的语言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合乎规范的,背诵若干这样的文章,对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会有不少帮助的。除了背诵以外,还有听写、摘抄等,这些都是记忆性积累。另外,我们要适当地安排具有创造性积累的训练,如复述课文、改写等。复述课文时,不必要求学生非要用自己的语言,如果能将范文语言放在口头上来练,使其意皆若出于我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我之口,那实际上已是学生在初步内化范文的语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58:26 | 只看该作者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改写也是一种积累语言的好方法。吕淑湘先生说:“改写,各种方式的改写,各种范围的改写,实在是作文的最好准备。”改写这种训练方式,要求学生除了要记住课文中的内容,还要运用新的语言表达形式,这就要动脑筋,要靠思维去创造。如果安排得当,就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游离于阅读教学这外,起到读写相互促进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58:33 | 只看该作者
语文园地六

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染的过程,宜于采取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训练安排方式,企图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是不切合小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另外,语言跟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只有将语文教学延伸到校园、社会、家庭,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读写实践机会,才能促成所学语言的全面内化,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58:43 | 只看该作者
25、玲玲的画

读书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
注重培养学生的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读书,喜爱读书,养成良好的
读书习惯。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
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
语言积累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58:52 | 只看该作者
26、蜜蜂引路

让学生受到精神的熏陶感染,决不能游离于语文之外。王尚文先生指出:“具体到语文课程,它正是通过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这一有别于其它课程的特殊途径使其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的。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舍人文而求语文,那当然是缘木求鱼。因为语言文字的运用绝不仅仅是个语文的知识、技能、技巧的问题,而是和思想、情感、个性等人文因素密不可分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深刻的相关性。但矫枉不能过正,舍语文而求人文,同样也有语文、人文两失的危险。语文以人文为灵魂,失去了人文这一灵魂,语文必将成为行尸走肉;但人文只能包括而不能取代语文,人文毕竟并不等同于语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59:01 | 只看该作者
27、寓言两则

语文教育要重视精神的熏陶感染。但熏陶感染不是强行灌输,而是要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去自信的学、自主的学、自觉的学。情要自己在读中感,理要自己在读中悟,法要自己在读中明。作者的语言以及语言要传递的内容,自会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学生通过读书,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这都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0:59:08 | 只看该作者
28、丑小鸭

多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只有大量阅读语言材料,才能充分了解语词的“分布”,才能学习更多的表达式,才能更好地比较和区别各种表达式的表达意义,才能了解不同表达式的不同语境。二是反复诵读名篇佳作。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更好地体悟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并反过来体悟某些表达式的特殊意义和特殊价值,才能从语音、词汇、语法的不同角度综合地体悟语言运用的奥妙和规律。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中也应当包含这样一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0: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