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9:1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后记
  《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妈妈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因此,拿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把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读的上面。
      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让学生体会爱迪生的聪明。一是感情的朗读,感受小爱迪生聪明可爱的形象;二是通过大家的焦急、束手无策来烘托爱迪生的聪明,也就是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三个大问题来贯穿全文,即:大家为什么急得团团转?爱迪生想出了什么方法救妈妈?爸爸和医生的前后态度是怎么样的?在这三个大问题中,又抓住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引出人物的对话来进行朗读的指导,达到感受小爱迪生聪明可爱这一目标。学生的反应也挺好的,尤其是小爱迪生和爸爸的对话,可能是因为和小爱迪生年纪相仿的缘故,学生读起来感情很到位。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过渡语言不是很流畅,不够自然,另外,在理完课文内容、思路之后应该齐读全文,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更进一个层次,要不就会显得有点散。而我却在练习和拓展后才齐读全文,这样效果就没有那么好。朗读还训练地不够扎实。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有层次的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的个性在朗读飞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9:13:42 | 只看该作者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本课讲的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7岁时想出一个好主意,挽救了妈妈生命的故事 。课文在写作特色上抓住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进行描写。是按事情发展顺序组织材料的,在构层上是运用总分关系来写的。本文一开头就概括地介绍了爱迪生从小就爱动脑筋,用具体的例子写了爱迪生是怎样救妈妈的,这种结构关系就叫总分关系。那么又如何运用总分关系写文段或是文章呢?

这是本人在本课的阅读与写作衔接中教学的一个重点。二年级学生在目标教学阶段,练习构段写话是重点。每篇课文在教学中既要渗透德育思想教育,也要引申写作的基本模板。(所以本人认为写一段话介绍人或事物,有关这个事物整体情况的描写叫做“总”。而有关这个事物的各个局部的描写就属于“分”。)写时,可以把“总”放在最前面领着写。把“分”放在后面跟着写也可以先分着说,最后再总结写。总分关系中,总述部分一般都有一个中心词。(如:“某某可真爱劳动。”“老师对工作非常负责。”“妈妈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这几句话中作为总述的部分,中心词是“爱劳动、非常负责、乐于助人”。另外总分关系段的总述部分一般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总分关系段中,分述与总分应该做到内容具体,层次清楚,紧紧围绕重点来写。)

在朗读的指导上,引导学生怀着对小爱迪生崇敬的语气去读,在此基础上还要重点读出人物动作、表情和语言。(如、医生动作抓重点词“环顾四周”“还是摇头”。表情“迟疑”“满意的笑容”。语言“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医生开始时的束手无策,以及此后小爱迪生想出办法感到满意和夸赞的表情。爸爸:表情、语言。爱迪生:动作、表情、语言。(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时边读边勾画。)

为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文本,和学生共渡难关。从问题入手“爱迪生为什么从小那么聪明?”(让学生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推理“之所以……是因为……”)爱迪生之所以从小就那么聪明,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动脑、动手。他在动脑、动手的实践活动中发现了许多科学知识。(例如、他在平时的实践中就发现镜子有反光的作用。当医生说屋子光线暗时,“他立刻……肯定会使手术的地方亮起来的。”这个过程就是他根据平时的实践,再加上动脑想到的。所以要想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就要勤于动手,善于动脑。)

在知识技能的教学指导中,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阅读识字的能力,自主学习。老师随时作以陪读,在阅读的实质上,安排学生用总分结构练习学写“写人记事”的文段。

通过以上教学思想,在教学效果上不是很不错的。本人反思了自己在教学中的教育理念。课前本人准备了夸奖、赞美母亲伟大的名言诗句(例子略)。另外自己当堂写了一段赞美母亲的话(内容略)。学生很有兴趣,应该说已经抓住了学生的情感,学生都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还有学生把我写的话要求抄写下来。(我答应了孩子的请求)。从这点看,在本课设计上就抓住了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以读为本,诱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注重了积累词句。引导学生多形式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引导学生领悟爱迪生聪明,勤动手,善于发现的特点,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安排拓展练习环节。(写“妈妈,我想说”)这项练习一定要落到实处,我班孩子写得很不错的。有好几个家长给我打来电话,感激我教会孩子爱父母,同时家长还给了孩子奖励。有几位家长还给我写了感谢信呢!那天早上,我的讲桌上有很许多糖、水果,都是家长让学生给我带的,说是感谢我的!看到这一幕,我也陷入了沉思。当好语文老师真是不容易,语文教学融入的是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纵横交错,是人文感情与知识的相融相通的知识构建。除了教会孩子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怎样做人,恐怕这才是语文老师的真正根本吧!

我看了学生的作业,有好几位家长在孩子的作业后面写了批语,这些批语体现了家长的欣慰,同时也流露出对老师的感激。

有位家长给予孩子的批语是:琪琪,妈妈看了你写的小作文,由衷地欣慰,请转告王老师,妈妈谢谢她的辛勤教诲!(由此可见这样的练习能有效地实现课内外的有效衔接,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落实了真正的语文根本。也促进了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练习,同时也落实了学生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本文的插图形象鲜明,紧扣图文结合,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时充分发挥文本配图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展开联想,观察图中人物定位,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拓展环节重点练习说话。)

总之,写人记事的文章,作为语文老师还真的要在学生面前露一手,能说会写是语文老师最起码的基本素质,这样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人文精神的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9:14:02 | 只看该作者
《爱迪生救妈妈》教后反思

《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介绍了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妈妈病情严重,爱迪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镜子反光的原理解决了动手术时光线微弱的困难,帮助医生救助了母亲。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如何让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影响呢?   
我首先从医生对爱迪生的赞美入手,让学生去找到那句赞美的话后,在读中体会是爱迪生的聪明救了妈妈。
然后围绕“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怎样救妈妈”这两点让学生在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找出对重点句。在重点句的朗读感悟中,感受爱迪生的爱动脑筋。抓住重点词语“直打滚”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体会妈妈当时的痛苦,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况,来理解 “急得团团转”的意思,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亲自体验爱迪生的办法。理解“恍然大悟”一词,我在让学生充分感知“爸爸”对爱迪生的误会和爱迪生想法之妙后,顺势对话,“爱迪生想出办法,使得病床一下子亮堂起来,这时,爸爸——”生接“恍然大悟”,明白了什么?此时,爸爸会对爱迪生说什么?最后,再老师的引读下,再一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孩子们不仅对爱迪生有了新的认识,还从小爱迪生身上学到了,遇到困难与挫折不要慌张,要动脑筋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谢美兰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19 09: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