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7 07:35:13
|
只看该作者
他山之石——《木兰从军》扬州听课实录
一、 复习导入
1、齐背《木兰诗》
2、听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父亲 征兵 文书 从军 胜利 将士 (集体校对)
3、问题导入:花木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指名说 板书:女英雄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木兰为国为家的英雄形象
1、自由思考:从哪儿能看出来木兰是个女英雄?
2、交流:
1)指名读“那时候……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读出什么感觉?(为家人着想,从想法上感觉到木兰
为国为家分忧)
板书:为国为家 出示:分忧。
解疑:忧是忧虑、困难,分忧是什么意思?当时的国家和家里分别有着怎样的困难?自读,找一找。
指名问:当时国家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提示:你能从紧急征兵体会到什么?(困难当头的时刻)
家里有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指名读
强调:焦急万分 焦字四点底就像火在烧 齐读家的分忧
2)齐读第二自然段
老师听出了大家强调了“理应”,为什么?指名说(木兰的想法很坚定)
家人一开始同意吗?强调“说服”
木兰的父亲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师生配合:为父的名字在文书上,应该让为父去才对呀!(不行不行!
父亲你年纪大了,还是让我代你去吧!)
弟弟说:我是男孩,让我去吧!你是女子,怎么能从军呢?会比别人更辛苦的!(不行不行!你年纪还
那么小,在家好好照顾父母吧,让我去!)
母亲说:既然咱家家庭情况这么特殊,就别去了。国家打仗也不少你一个呀!(不行不行!国家现在处于
危难时刻,我更要为国家分忧。)
3)小结:木兰就是这样说服了家里所有的亲人,为国为家替父从军!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木兰的英雄
形象! 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 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木兰战功赫赫的英雄形象
1、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从军时,木兰的哪些表现又让你觉得她是个女英雄?
2、交流:1)出示图片:黄河图 燕山图 感受气势磅礴、连绵起伏、高耸入云的气势
2)出示图片:这是战场上的木兰,看到木兰的样子,你想到哪些词?(威风凛凛 英勇善战)
3)师范读第三自然段,读出了什么感觉?(渡黄河、过燕山,英勇的感觉)
4)赫赫战功:你能看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表现怎么样?板书:赫赫战功
3、你能说一说还有哪些木兰英勇的故事吗?指名说
4、拓展填词:在多年征战中,木兰___敌情,___敌计,___敌将,立下了赫赫战功。指名填词,齐读,感受
木兰的英勇。
5、身为女子,木兰果真一点儿不输给男子汉。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四、品读第四自然段,激发对女英雄的敬佩之情
1、引读:木兰胜利回乡后……(齐读)
2、强调“竟”,你能体会到战士怎样的心情?(惊讶、奇怪、敬佩)
会对木兰说些什么?(你真能为国为家分忧啊!你真是位女英雄啊!)
五、总结全文,完成练习
1、回顾课文,说说木兰是个怎样的女英雄?(勇敢 坚强 英勇善战 保家为国)
2、回归课文,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敬佩之情
3、练习写话,写写木兰说服父亲、母亲和弟弟的话
板书:
12、木兰从军
为国为家 赫赫战功
女英雄
这节课听过不同老师上过很多遍,觉得这篇教学案设计上有两大亮点:
一、创设情境想象说话,体会了木兰的爱国爱家之心。很多教学案都设计了这部分内容,但没有考虑到
木兰从军有着两层原因,很多老师和学生对话都重在练说木兰为家的原因,而这节课老师除了强调配合
练说了为家的原因,更是借木兰母亲的口自然引导学生说出了木兰为国的原因。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
理解到木兰从军的深层次原因。
二、拓展填词有难度,但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到了语文用词的精当。很多教学案设计都是将书上第三自然
段中的动词顺序颠倒或抽离,让学生填写并想想为什么。学生做的轻而易举,课堂效果上看自然非常顺
当。但真正有效的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是全班一小部分学生觉得有把握,更多的学生需要仔细思考才能得
出结论。而这位老师的确非常了不起,在开这样大型的公开课上竟然能够摒弃书上简单的拓展题,用没
让学生接触过的词语来练习。果然,学生回答时,错误百出。但学生是经过思考的,是对动词使用是否
恰当有所触动的。虽然课堂效果不怎么好,但课堂的生成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
当然,这次的扬州之行,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很多,还需要我慢慢咀嚼消化。总之,五月的扬州,
不虚此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