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85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沉香救母教后记及听课评课记录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07:2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沉香救母》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生动的民间神话故事,深受学生喜欢,曾被拍摄成动画片《宝莲灯》。所以对于故事情节来说,孩子并不陌生。所以课的开始学生特别容易兴奋激动,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以《宝莲灯》中学生非常熟悉的《我的全部》这首歌为导入,让学生倾听这首感人的曲子,并抓住歌词中的“我是娘的全部。娘是我的全部,娘痛苦我就不幸福”让学生说一说对这句歌词的理解,立刻学生被带入到被沉香和母亲之间深深的母子之情之中,并为下文的学习铺下了一个情感的基垫,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都引到语言文字上来。这是决定这篇课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不然,教学结束,很有可能学生仍然沉缅于生动的故事情节,停留于动画片中肤浅的对话形式。

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深切地体会沉香不畏艰难险阻,救母心切的顽强意志,我紧扣“不在乎”作为文眼,请学生细细地品读,沉香为了救出妈妈,他“一点都不在乎”什么?以这个为切入口,引领学生走入文本,重点抓住“不知……也不知……,充饥、捧、磨出一个个血泡、划下一道道血痕”这些字词加大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力度,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再通过交流进一步全面提升对文本的感悟。“沉香不在乎路途遥远,跋山涉水。”“沉香不在乎一路上忍饥挨饿,餐风饮露。”“沉香不在乎脚上那么多的血泡,身上那么多的血痕。”“他也不在乎路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危险。”……学生以心灵诠释着文本,再造着文本,并且从文本中获得了充分的情感体验,此时让积蓄情感得以升华,提炼深刻的内涵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于是,我把学生的这些情感凝聚成一个喷涌点:“小朋友,沉香当时还只不过15岁,面对这么多的困难,这么多的危险,老师想都不敢想,可是沉香不但克服了,而且还“一点都不在乎”,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又一次掀起了课堂的高潮,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  

    在教学最后,设计了一个延续,问:“沉香和妈妈见面了,他会说些什么?心情如何?”学生回答:“沉香心情很激动,他说:‘妈妈,我终于见到您了。’”学生又从文本中脱离出来了。于是这时,我把自己设计成“妈妈”,拉着学生的手说:“我的孩子,妈妈可见到你了!”学生十分激动,望着我的眼睛动情地说道:“妈妈,我日夜都在想您,您受了那么多苦,今后,我们再也不分开了!”可见,在设计时不但要把自己溶入角色,也要把学生设计入角色,以情感情情更浓,课堂上学生才会说出动情的话语,才会出现感人的场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1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07:27:09 | 只看该作者
《沉香救母》(一)教学反思  


        今天上课时,一个学生突然问我“‘再三’是什么意思?”其他的学生就有马上拿出字典翻找的,但是他们很快就迷惑了,因为字典上的解释他们并不理解。我突然发现,解释词语,以词解词,教学参考书(或是字典词典)上怎么说,原封不动到交给学生,结果学生记住的是一些似懂非懂的词义解释,印象并不深刻。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而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想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更是以具体体形象思维为主,思考问题更是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经过这一思考,我决定丢开教参和词典,让学生们通过形象的动作和表演来体会。两个学生分别演沉香和爸爸,一个学生先问:“爸爸,我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妈妈呢,我的妈妈呢?”“爸爸”叹了口气,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沉香”又问,“爸爸,我都那么大了,究竟我的妈妈在哪里?”“爸爸”看了看沉香,还是没有做声。又过了一会儿,“沉香”又着急的问:“爸爸,人家都有妈妈,为什么我没有?我到底有没有妈妈,您告诉我呀!”“爸爸”无奈的摇摇头,终于讲出了真相。经过了这两个同学的表演,其他同学马上对“再三”这个词语有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也体会了这个词的意思。这样的解释词语的方法,比单调的查字典要来得有趣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07:27:25 | 只看该作者
  《沉香救母二》教学反思

    《沉香救母(二)》是上个故事的续篇,沉香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一心要去救母。在教学中,我还是让学生体验人物情感,和沉香对话。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沉香吃尽千辛万苦向华山奔去。这一段话,我请学生反复朗读,想像自己看到的画面。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像,有些孩子回想到了《青蛙看海》中坚持不懈的小青蛙,想到了《大禹治水》中不辞辛劳,走遍千山万水的大禹,他们想到了“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山高路陡”等词语。他们看到了在茫茫沙漠中、在崇山峻岭间、在荆棘丛生的荒野里沉香那瘦小的身影。接着,我就请学生把自己想像成沉香,接受老师的采访。沉香啊,你的脚上怎么有这么多的血泡,你疼吗?你的身上怎么有这么多的血痕,你疼吗?你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你有没有想过要放弃啊?

    在想像中,沉香的形象越发丰满了,在对话交流中,沉香的孝心也越发令人感动了。所以在课的最后,我让学生表演沉香母子相见时的情景时,孩子们都演得比较深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07:28:32 | 只看该作者
听课心得
    3月24号上午,合肥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在合肥市乐农新村小学举行,感谢领导安排我和许劲莉老师前往听课学习。因为是带着任务去听课的,那天我和许老师去的比较早,到那里学校还没有开门,为了能看的真切,听的清楚,我俩坐在第一排,三节课我们尽可能的专心多记,认真多听,但节奏太快,有的精彩地方还是没能记下来,课后我和许老师一起交流了心得,下面是我和许老师听了三节课以及专家点评后,学到的一点东西和在座的领导,老师们一起分享。
       上午安排三节课,第一节是庐阳区某小学的张雪峰老师上的二年级下册《沉香救母》,第二节蜀山区金湖小学王少森老师上的四年级下册《黄河的主人》第三节肥西县大柏小学方小蕾老师上的《桥》。听完三节课后,紧接着聆听了来自合肥市南门小学王红玉老师和合肥市和平路小学夏春梅老师的精彩点评。下面我就引用夏老师对前两节课总的评价,因为前两节课都是苏教版的,上的都是第一课时,夏老师说这两节课都做到了教育专家薛法根老师评价一堂好课的“大道至简”的 六个方面:1,教学目标简明2,教学内容简约3,教学环节简化4,教学方法简便5,教学媒介简单6,教学用语简要,这两节课真正围绕着“常态语文课堂下的工具性训练”上的扎实有效,简单平实。这两节课给了每个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展示了孩子们的学习能力,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就这两节课我和许老师也有自己的观点:第一,《沉香救母》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很新颖独特,王老师打破常规的教学设计,他是先请学生分段读课文,再指导学生读课文中,可能读不好或者容易读错的长句子。再出示课文中重点的词语,一边指导朗读,一边启发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最后再出示课文中要掌握的生字。这种环节的设计和我们平时多数老师上课的环节,正好相反。但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过程来看,这是一节成功的精彩的有创意的示范课,很值得我们低年级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尝试。这节课的亮点也有很多,但没能都记下来,我就说一点吧?王老师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好。他说:“当这个词你心里明白但表达不好时,可以换一个近义词或者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孩子们在老师的点拨下说得非常棒。例如:“追问”这个词,有个孩子说:“我追着人问问题。”老师问:“课文中你怎么理解这个词呢?”孩子说:“课文中就是二郎神追着父亲问妈妈在哪里?”比如:“对付”这个词。有个孩子说:“对付就是打败,就像课文中沉香要打败二郎神。”再比如“善良”这个词,有个孩子说:“善良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心地很好,喜欢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老师跟一句,“你是个善良的孩子吗?”孩子想了想说:“我有时善良,有时不善良。”听课老师们都笑了,是呀,孩子们说得多好,像这样精彩的对话,不时引得全场听课老师们会心的微笑。当时我和许老师在说,可以看出课前老师没有布置学生查字典,孩子们是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去对这个词语的解释,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黄河的主人》这节课的教学环节遵照了常规的教学思路。但王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词语的方法也很独到。例如:“羊皮筏子”这个词语,老师先引导学生根据字面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但多名学生表述的不够准确,这时老师出示一幅“羊皮筏子”的图,图下面是对“羊皮筏子”的解释,这样通过图文结合学生对“羊皮筏子”这个词的来历以及真正的意思有了明确的答案。比如:“黄河滚滚”“浊浪滔天”这个词语,老师也是先请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解释,然后放了一段黄河的视频,配上恰当的音乐,学生边看边听老师根据不同画面进行解读,学生不论从视觉还是从听觉,都对黄河滚滚和浊浪滔天这两个词有了最真切的体会,接着视频上出示一句话:“我看到()的黄河!”这样的句式训练不仅检查了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真正理解,也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确实孩子们一个比一个说得好,一个比一个说得棒,我真是惊叹乐农小学的孩子们的词汇量真是丰富,语文基础学得真是扎实。
       我觉得像《沉香救母》和《黄河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才是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有实效的,平时的,扎实的常态的课堂教学。也真正落实了本次开课的目的“常态语文课堂下的工具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4-17 20:0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0 00: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