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3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母亲的恩情课堂教学实录及说课稿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20:0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16 20:01 编辑

母亲的恩情课堂实录

一、     出示《游子吟》古诗。指名读。

二、     检查预习。

1、          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板书:孟郊)他是哪个朝代的人?(唐朝)

2、          他为什么写这首诗?(生:他想铭记母亲对自己的慈爱)板书:铭记(什么叫铭记)生:永远记住

3、          师小结:他就是想记住母亲的恩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学生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师生共同板书师提示学生注意恩是上因下心。

三、     自由读一节,动笔画出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小组内交流最感动的句子。生1: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补衣服。从一针针一线线体会到了母亲很关心很爱他,缝得很仔细,指名2-3人读中体会问:她在缝衣服时还会想些什么?你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生1说舍不得儿子走;生2说她想儿子早点回来)

第二节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深?指名说并读。(师点评你读出了母亲对儿子的不舍)生2读(师点评你读出了依依不舍)生齐读。这时孟郊看到母亲头上怎样?他心里又会怎样想?生1她昨夜肯定没睡好,为我操心生2母亲昨晚睡迟起早生3:母亲为儿子操心把头发都弄白了。师:湿润是什么意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没流下来)

师小结:母亲的恩情一方面体现在行动上,一方面体现在语言上。板书

四、     让我们轻轻地读这首诗,找出文中和诗句相对应的句子,仔细听。

师: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啊!(生:):

师:有一天,儿子要出远门了,母亲给他缝补衣服。

师: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生;临行密密缝

师让学生说意恐迟迟归的意思。

让学生练习背诵,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背上。一组展示背诵(齐背)背得怎样?有感情吗?另一组挑战背。师小结:刚才两小组同学把最后一行诗句背诵的特有感情又《游子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千古名句,要记住。那么我们能为母亲做些什么呢?小组内讨论,看谁能做一个爱母亲的孩子

生1帮母亲洗衣服、刷碗、切菜、等做家务。生3:洗脚。

师:希望你能说到做到,落实到行动上今晚给母亲洗脚。

板书:      行动上

母亲的恩情                        太阳的光晖

铭记         语言上

孟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20:00:56 | 只看该作者
《母亲的恩情》课堂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

    本课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诗《游子吟》,并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展现了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古诗,谁来展示一下?

生:背古诗,

师:你们真了不起,背了这么多古诗。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古诗,一起来读读。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简介诗人

师:孟郊写的这首歌颂母爱的诗,真挚感人、流传千古,在这首诗背后还有一个母子情深的感人故事,想知道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母亲的恩情》这一课,齐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打开书,读读《母亲的恩情》这一课。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圈出生词,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点评:上课伊始交流积累的古诗,将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自然的结合起来,把小课堂置于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之中。)

二、初读

生:读课文

师:认识了生字就能更好的理解课文,这些生字谁都认识了?

生:指名读、开火车读、

师:去掉拼音谁还认识它们?

生:齐读 

师评价:这么短的时间就认识生字了,同学们真聪明!

师: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谁愿意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

生:序读课文

师: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心里跟着默默地再读一遍,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读课文

师: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这篇课文是写孟郊的;孟郊写的游子吟;孟郊的母亲很爱他;这篇课文写了母亲的恩情

(点评:初读课文之后简单谈一下自己知道了什么,从内容入手,了解文章大意,这样从整体上感受语言材料,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高效的前提是科学,虽说教无定法,但学习语言是有规律的,整体-部分-整体是学生感悟文本的规律。)

三、细读感悟

师: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母亲的恩情?

生:读课文

师:孟郊要出远门了,母亲正忙着干什么?

从图上你还看懂了什么?  

生:母亲很爱孟郊;母亲缝得很认真;

师:从哪些句子中能看出来? 

生:夜深了 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自己读读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母亲缝得很细心;母亲缝得很用心;母亲缝的时间很长

师:母亲把深厚的爱都融入到这一针一线中去了,把母亲着深厚的爱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恩情。

生: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师:她还会想到什么

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点出:“深、还在、一针针一线线”

师:你觉得母亲怎么样?

生:母亲很辛苦,对儿子的关怀无微不至,体贴入微)
师:谁能把这个意思读出来呢?

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指图:你们看,母亲一针针一线线缝补得多么认真啊!她的眉头紧锁,双眼充满了忧郁。此时,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生:答

师指导朗读:不知道孩儿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这时候母亲是一种什么心情?

生:担心、担忧

师:谁能把母亲此时的心情读出来?

生读:指名读、齐读

师:出示插图二,师口述:深夜,母亲为儿子细细地缝补着衣裳。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仔细看图,母亲拉着孟郊的手会对孟郊说些什么?指名读,这时,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担忧、担心、舍不得有希望孩子有所作为

师:把母亲这种复杂的感情读出来。应该用一种什么语气来读。?

生:用一种期盼、不舍的语气来读

师:带着你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读读这一段吧!

生读文。

(点评:“读出感情”是语文课堂经常听到的,可什么才是“有感情”,确实是一个模糊概念。读一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带这种感情可以,带那种感情也可以。“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读出的味儿也就不同。”既要尊重别人,又要读出个性理解。老师生动地演绎了“个性化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的韵味,这才是真正的“读出感情”了。)



师: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你能换个词吗?他看到母亲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想想母亲的白发是怎么来的?

(点评:紧扣语感因素很强的文字进行语言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只有在语言运用中才会深刻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获得丰富的语感。)

生:是为儿子操心,日夜操劳而来的

师:想到这,孟郊的双眼禁不住——

生:(齐)湿润了。

师: 为什么?

生:他感受到了母亲的爱,他感受到了母亲的爱,体会到了母亲的恩情,感激母亲为他的操劳。

师:孟郊含泪告别母亲出发了。一路上,他看到了什么,小草为什么会长得这么生机勃勃?这让孟郊想到了什么呢?

生答

师:指导读:是啊,这身上的衣裳,这又细又密的针脚,都代表着母亲对孟郊的关爱!谁能把孟郊对母亲的感激读出来呢?

生读

师:此时此刻,孟郊心里在想——

生:齐读,

(点评:图文结合,联系前文,展开想象等教学策略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心里涌动着情感,才会读出情感啊!)

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我们就象小草,母亲就象太阳,母爱就像这春天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从来不求回报。就象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一样,我们这些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

师:小草无论如何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作为子女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母爱的阳光下,我们又怎么能报答得了这么深厚的母爱呢?让我们来听听两个关于母爱的真实的故事。配乐讲故事。

师:听完了故事,谈谈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生谈。

师:想想你从身边的哪些事中能感受到母爱?

师:让我们包含着对母爱的感动再读读此段,指名读。

师:孟郊永远不能忘记母亲的恩情,就在他——50岁那年,写成了著名小诗——《游子吟》。 介绍孟郊写诗的背景

师: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生谈

(点评:文包诗,顾名思义,内核是诗,把诗和文联系起来,在联系中提供给孩子资源,也让孩子发现文和诗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



四  延伸升华

师:乌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义,动物尚且知道感恩回报,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回报母亲对你的恩情?

生谈

师:自己大声读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母亲的恩情

生读

师:让我们包含对母爱的感动,再来读读这首诗。

生齐读

(点评:语文是文化的浸润,是生命的运动。在我们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关于母爱关于感恩的故事有许许多多,老师提供的这几个小成语故事,拓展丰富了课程资源,同时进一步透过文字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和文化的浸润。这就是文道合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20:02:17 | 只看该作者
《母亲的恩情》说课稿(研究课)

一、教材分析

《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课题中的“恩情”在本文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母亲对儿女的

恩情,再就是儿女对母亲的感恩。文包诗这种课文类型是苏教版的特色,也是古诗教学的新课型。它最

显著的特点就是巧妙地把一首诗包含在一篇简短的文章里,生动地介绍了与古诗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

情况及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可以说:“诗”是“文”的中心与升华。本课围绕“游子吟”展开,生动

地展现了孟郊远行,母亲为他操心、送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本文语言朴

实,感情真挚,是训练学生朗读,进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课文还配备了3幅插图,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

更好的领悟课文和古诗。

二、学情分析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的朗读与积累。大部分孩子古诗能背到七八十首,并略知大意,知道名

句,早自习时也能模仿老师有模有样地配乐朗读。这首《游子吟》孩子早已熟悉。母亲节的贺卡上有的

小朋友甚至用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每日一句孩子们积累过“香九龄,能温席,首孝悌

,次见闻。”“事父母能竭其力”“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这是有利的一方面。但仅仅是纸

上谈兵,从知恩,到感恩还有一段距离。要让孩子在简单而富有诗意的情境中积淀一份情感,收获一份

思考,化作一种行动,任重而道远。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的

养育之恩。
  其中目标1、2是教学重点,目标3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四、教学设计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主要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

计。

1、导入部分:通过赞美母亲、读课题、读诗歌奠定情感的基调。“对母亲,我们有不同的称呼,但天下

的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对自己孩子的无私的爱,谁来说说,在你心中,你的母亲是什么样的

母亲?”学生用的修饰词语可能有:善良、勤劳、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和蔼可亲、劳累、爱帮助人、美

丽、伟大、温柔……接着老师说我们真想把世界上最美丽的词语送给母亲,母爱伟大,母爱无私,让我

们永远记住“母亲的恩情”,深情地读好课题。唐朝有个诗人孟郊他也有一个伟大的妈妈,而孟郊,也

像你们一样,从小把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心,到50岁时写了著名的小诗《游子吟》,谁愿意饱含深情地

朗读?出示古诗后指名读、齐读。
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蕴涵着浓浓的感情,在它的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2、品读课文: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想让孩子通过朗读、想象、表演在头脑中留住三幅画面,即“深夜缝

衣图”、“依依惜别图”和“太阳与小草图”,其中前两幅是重点,

(1)出示“深夜缝衣图” ,说说大意。学生会说到“谁在干什么”。

自读第一自然段后找出最感动的句子。读后交流要注意文图对照。学生会找到“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

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夜已经很深很深了,她还在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昏暗

的油灯下这么长时间的缝呀缝,中间母亲可能会有些什么动作?(揉眼、捶背)从揉眼、捶背里你体会

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体会母亲的不辞劳苦以及对孩子的一片关爱。接着指名读,齐读。 
   学生还会找到“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从这句话里,你读懂了什

么。学生会体会到母亲“盼儿早日归”的心情。这时再指导看图,观察又细又密的针脚,老师介绍民间

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的回来的日子就会延迟

。母亲把针脚缝得细密,是为了让儿子早日归来。这密密针脚承载着母亲深深的期盼,谁能读好这句话

?可以配乐朗读。

再指导看图说图意,应该有了提高,时间、地点、情感要说具体。实际是语言内化的过程。

此时如果用两句诗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你选哪一句?
                慈母手中线 ,    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 ,    意恐迟迟归 。

(2)出示“依依惜别图”。启发学生想象人物对话、动作进行朗读表演。

就这样天不知不觉就亮了,儿子终于要走了,母亲一直送到村口的大路旁,这一路有千言万语想对孩子

说,同学们想一想:母亲可能会说什么呢?学生可能答到早点回来、注意冷暖、好好学习等。老师接着

说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可是此刻母亲望着儿子,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那就是:出示:郊儿,

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这句话中包含着母亲的担心母亲的期盼,谁能读好这句话。 
   听了母亲的话,望着母亲头上新生的白发,孩子的眼睛湿润了,此时此刻,孩子会说什么话?肯定

是让娘多保重、放心的话。

表演这一小节。

(3)出示“太阳与小草图”。
        母子俩难舍难分,但千里相送终有一别,孟郊穿着母亲缝制的衣服,带着母亲的期盼走向远方

。他一路走啊走,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默读第三小节思考。诗人看到了什么?(绿色的小草、

和太阳)你觉得小草长得怎么样?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小草为什么能长的这样生机勃勃呢?

(有太阳的照耀)诗人想到了什么?孟郊觉得什么是太阳的光辉?那么谁是小草?
拿起书来跟老师读。引读:
师:孟郊抚摩着 生:身上的衣服,
师:注视着     生:那又细又密的针脚,
师:心里想     生:母亲的慈爱,不就像  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

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永远无法报答, 用一句诗来概括你选哪一句?生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

三春晖。指导读好!
3、总结部分:亲爱的孩子们,我们一生一世都注定无法走出母爱的怀抱,我们一生一世都报答不完--

----(指着课题)母亲的恩情。现在, 让我们深情地诵读这首千古流传的《游子吟》吧。

板书:            

9   母亲的恩情

                      深夜缝衣

                      依依惜别

                      太阳 小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11: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