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4 13:46:2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这样的课文,我总会担心学生不感兴趣。因为这样的课文不如童话故事精彩,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如何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呢?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引导学生走近课文的主人公,尝试着让学生成为课文的主人公,激起学生亲身的体验,来激起学生对课文描写人物的亲近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丰富课文的内容。比如,教学第一自然段,我从插图入手,通过简要介绍,让学生对邓小平有个大概了解。根据“经常”、“夸奖”两个词语,我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受到夸奖时的心情,然后,让学生分别把自己当成先生和邓小平,入情入境体会先生和邓小平的心情。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而且丰富了课文的情境。
因此,在进入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好课文,也显得游刃有余了。
教学时,尽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于第二自然段“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这一句的教学,我原先有这样一步设计——出示白纸、字帖,教师示范“蒙、描”的动作,告诉学生这个过程就叫“仿影”。再演示“照着字帖写”告诉学生这就叫“临帖”。几经思考,我把教师的“示范”改为让学生亲自实践。所以,我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薄薄的白纸,我让学生“先用纸蒙着字帖”,然后再按照我平时的描红要求,照着字帖描。在这一过程中,我相机进行点拨,学生便心领神会了。让学生的亲自实践,代替了教师的分析和“示范”,此时,学生对文本有了更进一步的体悟。
尽可能地挖掘教材隐藏的文化内涵。学完这篇课文,仅仅让学生认识到认真练字的重要性,我想这是不够的。教材向我们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毛笔书法和《三字经》。而我以为,我们更有必要引领学生走近《三字经》。我们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不就是通过走进课本,从而更好地走出课本吗?所以,学习“ 每次写字,邓小平爷爷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这句时,我又联系着插图,引导学生回忆《练习3》读读背背中选自《三字经》的两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经我这么一“链接”,学生对《三字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想读它的欲望又增强了不少。至今,班上已有好几位学生买了《三字经》,并将之随身带着。更有几名好学的孩子,已经悄悄地开展了背诵比赛。我窃喜着!学习语文,我们要的不正是这样的效果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