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8-8-2 14: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一篇让语文老师蒙羞的高考满分作文
第二,内容的虚假苍白,情感如无根之萍。
首先,“九大娘”“二狗娃”“假小子”的称呼让人猛地一愣:“这是广东人吗?这不是北方的方言和命名习惯吗?”不过若是东南飞的孔雀的后代,原本就是北方人,这也在情理之中,姑且不去论它。但这几个称呼的“乡土气息”实在太浓,而文章除此之外只在下文提一个无关紧要的“村里”,其余就再没丝毫蛛丝马迹泄露出“乡土”的淳朴,让人不由得去质疑:这“九大娘”“二狗娃”什么的,真的是作者朝夕相处的邻居吗?作者生活的背景环境相当虚化,说是农村,又完全没有农村生活的形影;说是城镇,偏又来个“村里”!这些虽是小节,但细节的可疑会导致整体的可疑。
其次,文章对母亲的怀念是那么的苍白肤浅,缺乏具体可感的形象力度。文末作者说:“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但“唠叨的母亲”“关心妹妹的母亲”“留长发的母亲”,这三个侧面形象都相当笼统而抽象,“妈妈您对我的好”只得一句空话,没有实实在在的场景的支撑。我们寻寻觅觅却难以在字里行间找出一位有血有肉的、形象丰满的母亲的神貌,更难以想像一个失去了挚爱着的母亲又怀着巨大的伤痛不断在心里怀念着她的女孩,脑子里不能出现些母女之间那种生动具体的、细腻感人的细节,而只能用“你走后,我”怎么样来叙述自己的“成长”;而这种“会收拾屋子”“会关心妹妹”“留长发”的“成长”又是多么地幼稚与空洞,与丧母的巨大伤痛是如此的难以匹敌!如果一个母亲的死只换来了已经十八岁的女儿的这么一点“成长”的话,那么这“成长”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太不值得了!不知道评卷者的“一个在经历失恃之痛后突然长大了的坚强的主人公形象”是从何谈起!这些年来为博取高分,高考作文里不知道出现了多少虚假的“破碎家庭”“失怙儿女”!我们不敢下断语说本文作者的经历一定是假的,但其情感的肤浅让我们质疑文章的真实性。
退一步来说,文章里的场景与情感都是真实的,也还远未能达到“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的地步吧?仅仅只凭一句“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无所适从”之后立马就“开始独立”了),我们读不出作者深切的悲伤,读不出彷徨无助,读不出失落,读不出追忆,读不出沉思,读不出顿悟,读不出责任,读不出姐妹之间失去母亲后更为亲密的相依相伴!真不知道那“真挚的感情”是怎么被王小应老师(应该是个老师吧)读出来的。简评中说阅卷者听到了“作者的心碎裂的声音”,我们却只听到自己的心碎裂的声音,为的是四十几万份试卷中只能选出这样的满分作文!王老师说该文“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我们这些老师读后哈哈大笑,笑后不禁迷惘:我们是不是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了铁石心肠?
读了此篇满分作文,我们感到一种深切的悲哀。高考是指挥棒,全社会所有的眼睛都热切地盯着,满分作文尤其备受关注,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学生的综合素质,反映了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是一个地区文教水平高低的标志。这些年,我们确实见过几篇很不错的满分作文,比如《赤兔之死》《昭君出塞》,比如《关于诚信的思考》《崇高的心灵选择--谈悲剧之美》等,这些作者因为一篇文章而小有名气,社会也为我们的中学生有如此素质而感到振奋。所以,从某个角度说,满分作文不只是一个分数的问题,它的社会意义也不可小视。如果将《芬香永存》这种形式机械内容苍白的作文打成满分作文,不是对今后学生的误导吗?有识之士看到这样的满分作文,不是会严重怀疑我们的学生、老师以及阅卷者的能力吗?
但是,作为第一线的老师,我们不太相信四十多万份试卷里找不到比这更好的文章。当然,也有可能有人说:“矮子里面拔高子。或许别的文章真的是还不如它呢!”若这样的文章确实是代表了全省四十五万考生作文的最高水平的话,那就是我们这些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们无比的耻辱!我们都将为教出的学生只写得出象《芬》这样的“满分文章”而蒙羞!
[反思]
1、现在的很多学生,只能、只会写这样的八股文,这到底是谁的错?
2、在日常教学中,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到自己的心灵,解除强加于他们身上的种种束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笔杆倾诉,而不是动辄堕入一个模式化的框架中,只会说空话、大话、套话?
3、在阅卷者水平参差不齐、某些阅卷者只讲速度不讲质量的现状下,高考作文评卷是否真能重内容不重形式,是否真能解放思想,给考生以充分发挥写作才能、充分表现自我独特个性的自由天地?
4、怎样才能在高考改卷过程中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前途,尊重阅卷者自己的良心和职业道德,并提高阅卷者的专业素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