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课不是雾里看花凭感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下的课堂教学异常活跃,其目的都在追求一个好课,由此也引发了关于究竟什么样的课是好课的广泛争论。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家课改专家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郭华博士。

  今年三月,记者听了两节以科学教育为主题的音乐公开课。一节课,一位老师先是检查了学生对节拍的掌握程度,并对节拍的特点作了细致的解释。之后教学生学习一首歌曲。学习中,他强调了音高、音节、发音等乐理知识,使学生对音乐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整堂课知识量大、逻辑清晰、环节紧凑,执教者的课堂驾驭能力令人赞叹。

  另一位老师与前面的老师不同,她选择了“神六”返航作为授课背景,将科学教育蕴涵在游戏中,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来体会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一节课下来,学生载歌载舞,表演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学习兴致和参与性非常高,互动性也很强,可谓在快乐中轻松地完成了一节课。

  课后,有专家表示,这两节课都很好,但是一个“极左”,一个“极右”,完全是两个路子。那么,好课到底有没有具体的标准?

  好课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记者:对于一堂课,每个人的评价都不一样,不仅仅是教师、听课者,就是学生对一堂课也有自己的判断。在教学界,有一种观点:针对某一节课,没有一定标准,因为课堂是很生动的,有许多附加的东西。学教育学的学生会学到一门关于一堂好课标准的内容,但规定得极其抽象,如表达清晰、语言流畅,有师生互动等,最近又增加了使用多媒体。如果以此来衡量现在的课,也许都是好课,但给你的感觉却不是好课。由此看来,好课是应该有最低标准的,那这个标准是什么?

  郭华:好课就是好的教学,好教学可以千姿百态、万千模样,但最根本的一条,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这是好课的底线。教学由许多具体的活动组成,断定这诸多活动是否是教学的重要指标,就看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了学习的愿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例如把游戏引入教学,但有些教师把教学简单化为游戏,这是不对的,不能把教学变成游戏,游戏只是手段,而且只是若干手段中的一种。如果第二位教师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即使学生再活跃,教学也不是成功的。新课改以来,教师更注意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游戏带动学生。这些教学思想有其积极意义,但同时要考虑实施对象是否合适,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另外,好课一定要明确地说明学习内容。应该说,艺术地说明是最高的教学境界。相反,连显性的说明都没有做到,那就不仅不能说是好课,就连合格的课都谈不上。合格的课,起码要实现教学目标。在合格的基础上锦上添花,那就是好课了。简单说,好课不仅仅是达到目标,而且是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有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有精神上的愉悦、有师生间、生生间融洽的交流,应该说,好课是每个教师的追求,但未必都能达到。值得一提的是,好课也不能过于拔高。如果教学大纲里没有涉及到那么多乐理知识,那么前面提到的第一位教师就有超前学习之嫌,效果是值得质疑的。

  教学不是纯粹地教内容,还有教学生。有的课堂,老师侮辱学生人格,从学习知识的角度讲,可能达到了目标,但不是好的教学。说到目标,很容易被理解为行为主义的显性的目标,其实教学目标从来不只是显性的,如培养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等。一个好的教学是道德的教学,有教育意义的。教育要促进学生成长,应该是积极、正向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感觉到愉悦,尤其是好课,更应该体现这一点。

  好课离不开价值引导

  记者:为了激发学生思考,有的学校规定教师讲课不能超过10分钟。有的教师非常注重“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引经据典的结果就是,各种观点争执不下,课堂变成了辩论赛,甚至乱成了一锅粥。有的老师面对学生生成的知识点,不管正确与否,都予以鼓励,这些做法是否正确?教师在其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郭华:对教师授课时间予以硬性规定,我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并不适合所有的课。有的课就需要教师讲得多一些,示范、演示多一些。教师讲得多并不必然就使学生被动,也并不必然导致学生没有学习愿望。从现实情况来看,具体的教学形态很丰富,不能一概而论,但有意识地进行价值引导,是好课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华应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讲“圆的周长”时,有的小组汇报:“老师,我们量了一个直径2厘米的圆,周长是6.28”,有的老师也许这样忽略过去了,没有进一步追究6.28是怎么来的。但华老师却抓住这个机会进行深度引导。他是这样处理的:他说,我很佩服这个小组的观察力。一般只能读出6.2或6.3,你们是怎么精确到6.28的?华老师的这种处理方式,就蕴藏着道德引导,如做学问要严谨、实事求是等,看起来是不经意的,但却体现了教育智慧。

  一位德国教师讲格林童话《无赖》的例子:这个故事讲小公鸡与小母鸡借宿在一家旅店,在第二天早上,它们非但不给住宿费偷偷溜走,而且在溜走前还在店里搞了不少恶作剧的勾当。店主人发现它们这等为人便气坏了,他发誓,今后再也不接待无赖住宿了。对此,教师让学生讨论:店主人还应不应该再相信人。学生们表示,以后看到穿的破烂的人,一定不要相信,因为他们穷。这时,老师说:“星期天,你去我们家,我正在干活,穿着脏衣服,难道我不值得相信吗?”这就是引导。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时显得很偏激,那是因为站的角度不对。教师有义务让学生看清楚自己的立场。好课总能体现一种引导的艺术或艺术的引导。缺乏引导或引导不恰当的,都称不上是好课。再举一个例子,学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课文时,老师问学生喜欢哪个人物。有的学生就说喜欢白骨精,理由是长得漂亮、百折不挠,而且很孝顺,吃唐僧肉请了她的母亲。对此,老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白,选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坚持孙悟空的正义。怎么理解白骨精,应该站在哪个角度评判。学生分清了立场,才不会犯简单的错误。

  充分预设才能出好课

  记者:名师的公开课大多可称为好课。但学习名师往往又会弄出笑话来。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上《黔之驴》,模仿一位名师的做法导入。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一种动物,这种动物你们都很熟悉。想想看,你们家里都养了什么?”其实,学生课前都预习过,但故意跟老师作对,说有鸡啊、鸭啊。“能干活的”“牛啊,马啊”“比马个头小一点的”“没见过”“哎呀,你们怎么不知道呢。我来学它的叫声吧。”学完之后,这位老师问学生“是什么在叫啊”“是老师在叫”……你说,这位老师在学习名师,但问题出在哪?普通教师应该从名师的好课中学习什么?

  郭华:教学都有预设,没有预设不可能上课。但有的教师完全不顾及课堂的现场情况,一味地执行自己的教案,结果使课变成了教案剧,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反而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故意作对。你说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预设的重要性。其实,这位教师完全可以从成语“黔驴技穷”导入,简单直接,效果又好。上课要预设得充分、得当,并且要根据现场情况作相应的调整,与学生共同生成课堂内容。“生成”这个词现在很时髦,有的教师以为可以不备课只等着上课时与学生共同生成就可以了。课堂上,一定会生成新的东西。但是,生成总要有根基,这个根基之一就是教师充分的预设(即备课)。学生能生成什么,生成内容的水平如何、意义如何,都与教师的预设有关。恰当的备课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好老师能在纷繁复杂中,辨别学生的问题出在哪,并以最好的方式去解决。

  学习名师,技巧方面的东西也许能学到,如课的导入、课堂设计等,这也是好学的。难学的是为什么这位教师要这么做。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他的课也是独特的,纯粹去学某一种技巧是无益的,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去领会名师的教学,再生长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一个有心的老师要研究别的教师,但不应是为了把自己复制成那个人,事实上也不可能,而是成为自己,这需要悟性、也需要不断的自觉的实验和实践。

  教师与其他行业一样,是有高下之分的。好的老师能教出好课,但好老师的课未必每节都精彩。所谓的精彩课,实事求是地说,通常也是别人的看法。对于每一天都上课的老师来说,不会认为自己的课有多么精彩,教师所追求的是学生更有效的学习。一位老师如果做到每节课都合格,就是好的老师。教学是艰苦的活动,老师能让学生愿意从事有挑战性、要克服困难活动,课肯定是精彩的。孔子的学生颜渊评价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教师的最高境界,为人师者应努力追求,但不必强求马上达到,要从现在做起。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4: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