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7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福建省、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20: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寒假作业(一)
一、1、D  2、D  3、D  4、B、C   5、B
二、趣味语文
1.过新年,闹新春,家家户户贴春联,请留心观察,认真收集5副精彩对联。(自己编撰更好)。
三、1、摇曳(        yè   )                        zhì(  窒        )息
2、阅读②——③段,请概括说明“冬天可爱”表现在哪里?(3分)
表现在冬的深沉、圣洁、宁静、蕴藏生机
3、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寒风的猛烈,更表现出树枝的乐观和顽强的生命力。
4、严冬
5、形象地提示了“瑞雪兆丰年”的道理。冬日飘雪,雪是美的,凝结着诗意,凝结着来日的希望。
6、例句:冬,浓缩了一春一夏的欢乐与热情。冬,抒写着一串串秋的盈盈豪情。
仿写:夏,凝集着烈日当空的热浪。夏,描绘着一副副炽热的燥意。
或:  秋,包含着一冬一春的幽静与生机。秋,吟咏这一曲曲夏的翩翩深情。
夏,谱写着丰收的喜悦和满足。夏,描绘着一串串秋的硕果累累。
秋,见证了一春一夏的拼搏与创造力。秋,预示了一朵朵冬的柔曼与洁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20:06:16 | 只看该作者
寒假作业(二)
一、1、D  2 C  3 D   4 B     
二、 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7.曲则全,枉则直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且知荣辱
三.1.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环境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交代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的缘由)   
3、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4、想象中父亲会严厉地批评我;因为他亲眼看到我闯了祸,而闯祸是要受惩罚的  
5、文章要突出的是我如何意识到什么是“长大”,“撞人”和“吃晚饭”交代了我意识到长大的具体内容  
6.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20:06:28 | 只看该作者
寒假作业(三)
一、1.D 2.A 3.D 4.C
二、1略  2、(1)泰山(2)西湖(3)庐山
三、1.怀疑、期盼、黯然(或伤心)
2.小女孩虽然在物质上是贫穷的,但她有决心、有自信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生活,所以,她在精神上拥有一笔可贵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她“其实一点都不穷”。
3.例①:“如晴好的天空突然飘过一大片乌云,女孩明媚的笑容顷刻黯然。”这句话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生动地表现出小女孩因“我们”准备录像而神色瞬间由欣喜转为黯然的变化。例②:“手指缠着衣角”中的“缠”字,简洁而传神地刻画出小女孩在面对“我们”时拘谨的神态和不安的心理。
4.涉及“尊重”之意,语言简洁而有深意即可。例:任何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哪怕她只是一个两手空空的小女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20:06:40 | 只看该作者
寒假作业(四)
一、1、B    2、B    3、C\B\A\B       4、B
二、趣味语文
1、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2、《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桃花扇》、《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金瓶梅》、《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今古奇观》、《聊斋志异》、《史记》、《西厢记》、《镜花缘》。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 、略
四、阅读:1.因为“我”十四岁那年到台北师范学习,初次离家的难过让“我”好想家,好想妈妈,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就特意制了一张生日卡片给母亲。
2.前一“证据”指能够证明母亲爱“我”的言语和动作。
后一“证据”指“我”在十四岁那年,给母亲制了一张甜蜜的生日卡片。
3.世间所有的母亲都甘心为子女付出,从没想过索取。子女偶尔的回赠,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甚至只是不经意的随手行为.母亲都认为是孩子专程为她而做.使她觉得很满足。(意思符合即可)
4.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20:06:51 | 只看该作者
寒假作业(五)
一、 C   B   B   D
二、1. 苏洵,苏轼,苏澈   2.李白    3. 项羽     4.诸葛亮     5. 白熬夜      6. 带(歹)毒      7. 借大架子吓人    8. 自卖自夸     9. 正大光明   10.专拣软的捏   11. 一鸣惊人    12. 一窍不通    13. 嘴硬腿软     14. 多管闲事
三、阅读题   1.3分。这两个词都赋予百合花以人格。其中“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着的品质,“默默”表现了百合不张扬(内敛)和坚韧的品质。
2.2分。C。
3.排比、拟人、反复。展示了百合信念坚定,追求执着的形象。
4.3分。百合花自信执着坚韧的精神令人感动,作者从内心流露出赞美之情。或“百合花自信执着坚韧的精神令无数人感动,触动人们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5.4分。第一问:答到“嫉妒、诋毁、心胸狭窄”意思即可。第二问:言之成理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20:07:03 | 只看该作者
寒假作业(六)
一 选择题         B  C  D  C
1.鄙人——对自己的谦称              2.臣——臣子对自己的称呼
3.孤——君王对自己的谦称            4.小人——旧时男子对地位高于己者自称的谦词
5.在下——对自己的谦称              6.陛下——对君王的尊称
7.阁下——对人的尊称                 8.令郎——对他人儿子的尊称
9.愚——对自己的谦称                10.奴才——对自己的蔑称
11.先生—— 一般指对他人的尊称      12.奴家——古时女子,妇女的自称
13.晚生——后辈的自称               14.卿——古代夫妻或朋友之间表示亲爱的称呼
15.令尊——称对方父亲的尊称
阅读1、因为这是一扇用信任和爱心制造的,能够使人懂得珍惜和呵护的心灵之门。   
2、用经不起踢打的玻璃门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   
3、形象地写出对学生倾注充分的爱,以及学生沐浴在爱的氛围之中。   
4、教导主任:用铁门阻止踢打,主张用硬堵的方式教育学生。校长:用信任和爱心使学生懂得珍惜,主张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20:07:16 | 只看该作者
寒假作业(七)
选择题:一、1、B   2、B   
二、趣味语文  1、连线题:将下列人名与他的号连线配对。   (不知道的可以baidu一下哦~~~!)
       李  白                 香山居士
       苏  轼                 青莲居土
       白居易                 六一居士
       欧阳修                  易安居士
       李清照                  东坡居士
2、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  或  领头羊)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智多星   )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6)、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
7)、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门外汉   )
三、阅读1.生长环境极其恶劣;外形矮小、纤弱、朴实;忍受苦痛,顽强生长。 (6分,三个要点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   
2.①运用拟人手法,写榆树“拦”不住雨水,“挽留”不住露珠,表现了它忍受着干旱和贫瘠的苦痛。   ②将老人远去的形象比喻成行走着的“永恒的雕塑”,赞美了那种不畏艰辛、乐观生活的精神品质。    (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3.引出这棵树的生长年龄,突出其顽强的生命力;由写树到写人,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3分,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4.认同,因为命运并非能随意改变的,生活要讲究实际,像那棵树一样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也不失为人生的智慧。不认同,因为人需要有更高的追求,命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抗争改变的,安于命运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 (3分。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妥帖;有欠缺酌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9 15: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