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化关怀:让数学课走向文化创造。
作为数学文化源头的西方数学及其哲学史上历来有这么种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如今,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毋宁说她是来源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模型。这同时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室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再造,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可以安排让学生创造轴对称图形。又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时候,在更多的时候是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由此学生自创命名为“加法结交律”。这不可不谓是一种创造,一种数学式的思考,使得数学课成为一个审美的课堂、一个情趣的课堂、一个智慧的课堂,体验数学发展过程的多元化和数学思考的多样性,实现了现实价值的引领。它启示我们:让学生亲近文化,还要根据教材资源、学生认识水平,找准数学文化切入口。选择好文化核心要素,才能有效唤起学生兴趣,发挥数学课程内容引领作用,将学生有效领入宏阔的文化殿堂。
4.多元互动:让数学课洋溢文化氛围。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涵着灿烂的数学文化,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独有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一些数学史实,比如:七巧板、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史料的介绍,在数学板报、数学小报、数学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另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用数学的眼睛看世界,关注、感受周围的变化。撰写数学日记,记录数学学习、生活经历中的点点滴滴。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
五、简短结语
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从三个层面上来认识数学,即作为工具的数学,作为教育的数学和作为文化的数学。我们要展示数学极富魅力的一面,不是以数学课上的公式、计算甚至题海,而是数学方法、思想和精神。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来欣赏数学;了解到数学在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走进数学的历史长河,去追寻数学家的足迹,经历数学探索的历程,体验数学中的理性、智慧。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数学知识无需终生铭记,但数学精神会激励终生;解题技能无需终生掌握,但观念及其文化哲学会受用终生。因此,数学课上出文化意味,是一种应有的现实的价值追求。它是以实践为基础,为出发点,为归宿;秉承文化的本质,致力于课程的育人功能。上出文化意味的数学课,其背后的理念是“将数学窄化为课堂教学”的突围,基于对数学课时空的全新界定。它可使数学回归生活现实土壤,在关注社会、关爱生命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美〕M.克莱因著.张祖贵译.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2]〔美〕M.克莱因著.刘志勇译.数学与知识的探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3]〔美〕R·柯朗.H·罗宾.《数学是什么》,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4]郑毓信.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5]郑毓信.数学文化学.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6]陈士文.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文化.《江苏教育》.2006年第1期。
[7]张奠宙.数学的明天.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作者简介:
陈东辉,1976年出生,男,小教高级教师,现任温州市实验小学高段数学组组长。曾主持过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同级分层、异步达标教学教法研究》及市规划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有效反馈途径研究》等,并获省教育成果二等奖。撰写的《“数学味”即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本色的回归》、《多元互动式评价――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重要方式》等数十篇论文、案例先后在省市各级评比中获奖、发表。2003年进入温州市实验小学后,一直致力于儿童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在数学课堂文化领域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其个人也先后被评为温州市首届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市名师培养对象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