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获奖教案大全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06: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获奖教案大全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和认识辩论,对辩论产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尝试,参与辩论。

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

A案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读题引入

1、读课本“口语交际”,理解辩题。

2、确定观点,准备辩论

先确定自己是持反对还是赞成的观点,再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事例,准备5分钟。

小组辩论

(1)八人为一组,进行辩论,每组推荐一人准备参加全班辩论。

(2)辩手根据同伴的提示,对自己的发言进行补充修改。

班级辩论

(1)说明要求:在辩论中要做到态度诚恳,语言得体,阐述观点要言之有理等。

(2)分组:根据所持观点将全班分为两组。

二、辩论

师生点评辩论情况。

三、课堂小结

肯定双方说得对的地方,以使对问题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明确要求

1、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心的事。出示习作要求:

2、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发展、变化的?

3、习作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二、要表达真情实感

举例启发

(1)结合习作要求,从课文中找出适合的内容,作为示例。引导学生体会、交流。

(2)教师总结、点拨。

三、搜索题材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搜索那些令你感动的故事。

启发学生从时间(懂事的时候、上学前、去年、今年、上个月、上星期、最近……)、地点(家里、学校、邻居家、外婆家、公车上、郊外……)、人物(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老师同学……)等角度去搜索题材。

四、布置习作

根据习作要求,完成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名言激趣

1、出示名言,激发修改兴趣。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鲁迅

我把《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两百遍才最后付印。

──海明威

2、交流习作

大声朗读习作,根据教师的批阅内容,同桌间交流,互相讨论、评点。

二、佳作共赏

这次习作要求大家写生活中相互关心令人感动之事,写出真情实感,并且注意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看到好文章或精彩片断的同学请举手,或者自荐。

1、请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或习作片断,其他学生认真听,适当做笔记。学生自评。

2、听了这篇作文,你最欣赏的是什么?有没有写出真情实感?哪些情节描写得比较具体?是怎样写具体的?学生评点,教师总结。

3、教师推荐好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指点迷津

1、教师提出批阅中发现的问题,师生讨论如何修改。

2、动手修改

3、学生根据受到的启发,分头修改自己的习作。

(杭州市卖鱼桥小学王宏萍)

B案

课前准备

教师

准备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的实况录像片断。准备奖品。

学生

搜集与“诚信”或“善意的谎言”有关的事例、名言警句。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确立辩论双方

1、读教材中的提示,确立个人辩论观点

2、根据观点异同分组

正方:人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反方:生活中可以说些善意的谎言。

二、观摩录像,了解辩论特点

1、导语:大家各有各的观点,也各有各的根据。那该怎么辩论呢?是不是像平时争吵那样呢?请看录像《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

2、总结辩论方法,辩论程序,明确注意事项。

三、推荐人选,全班辩论

1、全班推选出6人,举行辩论,其他人和教师一起作评委。

2、点评辩论情况,评出优胜方。

3、师生共同总结辩论情况。教师提示小组辩论要求。

四、分组辩论,人人参与

1、八个人为一组,三三合作,另外两人作评委,小组内展开辩论。

2、各组评委评出优胜方,并给出理由。

五、师生总结,明确认识

通过这次辩论,你对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有什么新的认识?

第二、三课时习作指导与讲评

一、明确要求

请自读“习作”部分的内容,想想本次习作的要求。

二、交流习作要求:

(1)体现相互关爱的事;

(2)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注意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4)要表达真情实感。

三、回顾课文,体会关爱

1、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写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请静静地回忆,细细地品味。

2、学生浏览课文。

四、联系生活,拓展思路

教师导语:生活中有很多乐于付出的人,有很多感人的事,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如长辈与晚辈之间的,长辈与长辈之间的,如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邻里乡亲之间的……

根据习作要求,回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甚至是自己从书上读来的事。

五、独立拟题撰文

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注意收集比较有创意的文题或题材。

六、组内品评习作

1、小组交流,品评小组各成员的文章。

2、推荐本组优秀文章,组长记录推荐理由。

七、全班交流佳作

1、学生上台朗读佳作,朗读前先由组长读推荐词。

2、听佳作时学生做好优、缺点的速记。

3、师生共同点评:要求先说优点,再补充修改建议。

4、师生共同推荐范文,投影出示。

5、教师根据学生点评,直接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在文中作示范性批注。

八、修改习作

1、学生再读课文“习作”要求。

2、学生自改习作。教师作适当的帮助与指点,特别是习作困难生。

3、组内交流改前与改后的语句、语段,谈谈修改体会。

4、教师小结。

颁发奖品,共赏佳作

课堂组织一次简洁又隆重的颁奖仪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给获得“进步最快奖”“最佳文题奖”“最佳环境描写奖”“最佳心理活动描写奖”“最佳创作奖”等奖项的同学颁奖。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被推荐的佳作。

(浙江省嵊州市鹿山小学吴丽君)



C案

设计 重庆市九龙坡区实验一小广厦分校:张 鸿

评改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 刘冬梅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会能认识到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

2.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3.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人间处处有真情。

4.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故事

2.搜集生活中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揭题

《论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曾子和他的妻子上街之前,小孩哭闹着也要跟着去,他不让小孩去,他妻子就哄着说,我们回来杀猪拿猪肉给你吃,因为小孩贪吃,这样就敷住了小孩跟路的想法。回来之后,曾子说不能欺骗小孩,我要把这只猪杀了给儿子吃。

你们同意曾子的做法?意见发生分歧,我们这节课就开一次辩论会: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评:用一个故事抛砖引玉,打开学生话匣子。]

二、自学学习提示,明确要求,确定自己的观点

正方:人要讲诚信,不能说谎

反方:生活需要善意的谎言

辩论的要求:

1.用普通话辩论,语速不宜太快,语言表达要清晰

2.要说清楚自己的观点,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评: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明确正反两个观点以及辩论要求,是很有必要的。]

三、自由练说或小组交流

按要求进行准备,组内交流

四、全班分成正方、反方两组,临时调整座位进行辩论

辩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2.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理服人

3.运用反问,增强语气

4.辩论时说话要文明礼貌、得体大方、机智敏捷而又不失诙谐幽默

选定主持人一名,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调整座位

一个找不到母亲的小孩,你肯定会骗他说:妈妈一会就来了.....肯定不会说你妈妈不要你了

一个得了绝症的人,家人肯定会骗他: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肯定不会说:你等死吧

我们在丛林里迷路了,我们会互相欺骗:没事。很快就会出去的......肯定不会说:我们完蛋了,等着喂野兽吧

注:教师此时应成为辩论会主席,进行调控、指导,辩论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评:辩论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畅快欲言的同时,注意进行适当的调控和指导,让学生明白辩论不是争吵,而是要用事实说话,使对方心悦诚服才是。]

五、教师总结,达成共识

诚信是美德, 是大前提, 社会应该弘扬诚信,时时讲诚信,事事讲诚信,做到诚信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不论大小长幼,进而形成良好的诚信环境,营造强有力的诚信氛围,诚信很重要,但是有些场合还是需要善意的谎言。

六、评选三名“辩论小明星”

第二、三课时

一、交流谈话,情境导入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帮助。孩子你曾经帮助过别人?感受到陌生人对你的关爱?请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这节课我们就将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写下来,再修改成为佳作。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读文中习作提示。

2.交流习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1)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

(2)写前先构思。

(3)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

三、挖掘记忆,交流构思

1.指名学生交流。

2.学生评议,补充。

(如,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帮骑车受伤的你看病;未曾谋面的朋友以书信、电子邮件、贺卡等方式成为你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

四、回顾本单元课文,小结写作方法

通过事件刻画人物,从而表达真情

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

恰如其分的环境描写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语言平实,感情真实。

五、习作取题,试写初稿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找喜欢的伙伴修改。

六、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朗读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的地方

七、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规范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全课评析:习作的选材是非常重要的,完成习作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我们每个人都肯定与真情相遇过,但学生不一定能忆起,所以互相交流启发这个环节相当有用。确定了有价值的题材,再学习本单元通过事情刻画人物表达美好情的写作方法,完成习作。重视修改习作这个环节,从自改到互改,既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又是一个相互学习欣赏的过程,对最后构成一优秀习作大有裨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06: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获奖教案大全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







A案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悟。

2、积累谚语。

3、推荐课外读物。

课前准备

1、至少各摘抄一个有关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片断。

2、收集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可活用在“辩论”运用过的。

3、根据“课外书屋”的推荐书目,布置学生提前了解相关书籍,给自己喜欢的书籍写一段广告词、一份推荐书或简介。

教 学 过 程

对话导入

1、读着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美丽的感动,浸润着我们一颗又一颗善良的心灵,真的很快乐!今天就让我们快乐地走进“回顾·拓展三”,进行一场知识大比拼!

怎么比拼呢?请浏览一下课本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三部分内容。

2、师生讨论比拼方式与方法。

3、总结讨论结果:积累警句多的为“收藏家”,朗诵用情的为“朗诵家”,理由说得充分的为“演说家”。

比拼一:分享精彩片断

4、讨论分享程序:朗读精彩片断→分析精彩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分享精彩片断一──环境描写。

(1)指名读来自课文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学生自告奋勇读来自课外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学再评价、补充。

(3)再推荐一名学生读自己习作中的精彩片断→自我剖析→说明分享理由。

教师小结:同学们不仅能用心用情地读,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分享理由,还能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真是厉害!希望各位继续努力,各显神通,争取成为班级中真正的收藏家、朗诵家、演讲家。预祝本次大比拼,人人有所得!

同桌分享自己收集的环境描写的精彩片断。

分享精彩片断二──心理活动描写。

(1)组内分享,注意倾听与评判。

(2)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班级分享,教师积极参与各小组,搜索“最佳分享者”。

(3)几名学生向全班交流,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4)教师适时点拨、归纳,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评价措辞、补充的方法。

民主评选第一轮的朗诵家、演讲家、收藏家,并用热烈掌声表示祝贺与鼓励。

比拼二:读悟警句

1、把“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朗读成诵。

(1)学生自选日积月累中的一句名言警句,向全班作深入浅出的解释,如同学都举手表示懂了,此生即为本轮演讲家的竞争对手。

(2)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根据学生实际,难理解的名句进行趣味性操练:同桌互说。

(3)至少背诵5句中的2句,指名背诵成功者为本轮朗诵家竞争的实力派选手。

2、朗读课外收集的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1)小组长负责:比比本小组谁收集的名言警句最多,并记录姓名、条数报学习委员,由班长宣布本轮的收藏家,宣布前请老师鉴定。

(2)同桌互谈自己收集的名言警句,向小组长推荐优秀者。

(3)小组长负责:竞选本组最佳名言警句朗诵家。

(4)各小组最佳朗诵家竞选班级朗诵家,朗诵前由小组长说明推荐理由。

(5)全班参与评选。

3、民主选举第二轮的朗诵家、演讲家、收藏家。

比拼三:推荐优秀书籍

1、自由朗读“课外书屋”中对《绿山墙的安妮》一书的介绍。

2、通过谈话提问,了解学生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对文中提及的《根鸟》、《窗边的小豆豆》、《小海蒂》的熟知程度。

3、知识大比拼──课外书屋中,你认为哪本书最值得推荐?我们来发表演说,说出你的理由。看谁勇敢;看谁最幽默;看谁的书最有吸引力;看谁的书最值得看!

(1)发表演说要有称呼,有开场白,有结束语;还要注意声音响亮,富有感情;态度自然大方。

老师传授秘诀:设置悬念;用自己的话讲而不是读。

(2)自练。

(3)自荐,上台推荐书籍。

(4)学生举手上台挑战擂主。

(5)评价两位选手,确定新擂主。

(6)鼓励学生挑战新擂主,再作分析与评价。

(7)根据小组交流,推荐新的挑战者,产生新擂主。

(8)推荐本轮演讲家、收藏家、朗诵家候选人名单。

(9)对当选者表示祝贺。

比拼四:合创精美小报

1、教师小结过渡:通过一次一次紧张而快乐的比拼,同学们的收获更多了,体会更深了,对同学的了解更全面了,对吗?我想如果把这一块一块分散的比拼内容进行信息处理,知识整合,制作成一张一张精美的小报,不仅我们的同学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让更多的老师、同学了解我们,认识我们,让他们也获得知识。让我们赶快行动吧!

2、寻找合作伙伴,要求:

(1)至少2人,最多3人。

(2)强强合作或强弱合作,杜绝弱弱合作。

3、比拼时间为一星期,要求书写整洁,内容丰富,富有创意。

4、一周后评比,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各若干名。

(浙江省嵊州市鹿山小学 吴丽君)

B案

设计 重庆市九龙坡区实验一小广厦分校:张 鸿

评改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 刘冬梅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2.读背并积累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1.学生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

A、“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侧面烘托出桑娜对家人的热爱)

B、“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表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品质)

C、“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表现了“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暗示“我”对拉好琴充满了信心)

2.回忆本组课文,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受

3.交流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

4.课后积累相关的句子。

[评:通过交流让学生再次回顾本单元文章中,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来抒发美好情感的,还安排了交流自己的习作中这样的典型描写,使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活学活用,不但丰富了积累,还教会了学生理性写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日积月累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天我们一起欣赏有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2.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理解交流句子的意思。

4.全班交流,交流句意。

“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5.学生自由吟诵。

6.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名言警句。

课外书屋

1.自由读。

2.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

3.交流课外阅读的其他歌颂人的美好心灵的作品。

4.拓展阅读:

绿山墙的安妮(片段)

那天晚上的节目是一连串“激动人心的节奏”,至少对于观众席上的一位倾听者来说是这样的。当唱诗班唱起《飞翔在远处的娇嫩的雏菊上》时,安妮凝视着天花板,好像那上面有着彩绘的天使;当萨姆?斯隆用动作表演“塞克里怎样使母鸡抱蛋”时,安妮大笑不止,使得坐在她附近的人们也笑了起来,不过他们是受了她的感染,并非觉得有趣,因为这个选篇即使在阿冯利也已经老掉牙了;当菲利斯先生用最激动人心的语调朗诵马克?安东尼在凯撒遗体前的演说时,安妮感到,只要有一位罗马公民带头,她就会当场站起来参加叛变。

只有一个节目使她不高兴。当吉尔伯特?布莱恩背诵《莱茵河畔的狂欢》时,安妮拿起罗达默里从图书馆借来的书,一直看到他背诵结束,而当她一动不动直僵僵地坐着时,黛安娜却把手掌都拍痛了。

她们回到家里,已经十一点了。她们饱尝了欢乐,又怀着更大的喜悦议论将要到来的幸福时光。每个人好像都睡熟了,房子里静悄悄的,一片漆黑。安妮和黛安娜踮着脚尖轻轻走进客厅。这是一间狭长的屋子,有门通向客房。屋子里温暖舒适,壁炉的余火把屋子照得朦朦胧胧。

[评:语文教材及其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的应该是钥匙作用,它通过有限的篇章,开阔学生眼界,打开学生心门,有目的地将学生引领至真善美的世界。但更多的积累感悟,人生观的树立,高尚人格的形成,都应该来自于学生广博的阅读,故学生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不应局限于教材。这两个环节特别注重课外的积累,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人间真情的体会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最延展至自己的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06: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获奖教案大全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A案

学习目标

?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读读写写”中有关本课的词语“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学习导语,明确要求

在上一组课文中,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情。你可想过,人与自然的相处同样需要我们付出真情。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组课文,先读读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谁来说说,学习本组课文我们要明确哪些任务?(一要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二要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图引入,初读全文

?看一组有关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简介地球。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请同学们放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懂的字词先自己想办法试着解决。

?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读写的词语,认读正音,并交流已理解的词语意思。

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默读课文,然后跟周围的同学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交流反馈: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方面来向大家汇报,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第1至2自然段);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

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第5至7自然段);

人类应保护地球(第8至9自然段)。

概括大意,初解课题

?根据梳理的几方面内容,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联系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又是显得非常──(渺小)。她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她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文章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

课后作业,抄写词语

抄写“词语盘点”中要求“读读写写”的词语。

第 二 课 时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要求读写的词语。同桌相互检查,改正错字。

?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阅读就是用心灵与文字对话的过程。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问问自己:是否高兴了、着急了、痛心了、气愤了或是担忧了?把触动你心灵的词句画下来,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板块研读,深究题意

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条条颤抖的波浪线条记下了你们心灵震动的痕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感悟大家画下的词句。

?感悟地球的渺小。

(1)指名读。

(2)渺小:地球的半径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说地球“渺小”,你认为有道理吗?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庞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就显得渺小了。如果可以把学校看成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恐怕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

?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

(1)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矿物资源面临的危机。

①明白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②从“几百万年、几亿年”感悟矿物资源形成时间的长及来之不易。

③从“不加节制”等词感悟人类无知的破坏。

(2)学习第四自然段,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资源遭受的破坏。

①理解“本来”在句中的作用。(“本来”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性,它突出了这些资源原先可以再生的特点,强调了现在已经不可再生)

②品读句子: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a.举例说说什么是“生态灾害”?

b.补充有关生态灾害的资料,加深理解。

③指导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

?感悟无法移居的事实。

(1)品读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别的星球上去。

①理解“至少”在句中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了“40万亿公里”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最小的范围,也告诉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科学家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和严谨。

②感悟最小的范围,即“40万亿公里”有多远?(以前学过《太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太阳离地球是1.5亿公里,坐飞机去的话大约要二十几年,这么一估计,40万亿公里坐飞机得五六百万年才能到达)

③指导朗读。

(2)了解有关“移民基地”的设想。(教师可介绍有关火星和月球的知识,引导学生明白,这种设想是遥远而困难的事情)

?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她无私地奉献资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保障;说地球容易破碎其实是指她很容易遭受破坏,比如资源枯竭、生态灾害等。这句话表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同时更体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担忧之情)

?结合课题小结,齐读最后一段。

读写结合,提升情感

相信每一个同学了解到这些,心情都是沉重的。这时,你一定有话对地球母亲说,对人类说,或者对自己说吧?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吧!

写话举例:

地球妈妈谢谢您,因为您用宽大的胸怀养育了人类,养育了一切生命。地球妈妈对不起,我们不但没有珍惜您,还无知无情地毁坏您,给您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人类啊,不要乱砍乱伐,不要随意开采、随意毁坏资源了,不要滥用化学品了,再这样下去,世界的最后一滴水会变成人类的眼泪啊!

我想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让水龙头白白流水。不在房间里时,不要开着电灯、电视,不要把没用完的笔记本扔进垃圾桶。因为地球妈妈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样做不仅是为自己着想,也是为后代着想。

(浙江省嵊州市城北小学茹茉莉)

B案

设计:重庆市高新区实验一小 胡敏

评改:重庆市高新区石新路小学 周莉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课前准备:搜集地球相关资料,如:地球遭破坏的一些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课件展示地球美丽的面貌)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唯一生存的家园──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生起读课题。

5 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字意,交流沟通,

6 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评:激趣导入,以孩子喜欢的形式直观展现地球,让他们看到地球美的一面。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意图,了解有关地球的相关知识]

(二)熟读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8 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

[评:《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让学生在主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切入课题后,设疑,激起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极大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心理准备。]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来。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

(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评: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部分。文章的语言美,学生读得也有感情,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入情入境。让学生想象地球母亲的样子,丰富了语言的积累。]

2.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

3.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

(1)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 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抓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

b.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c.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为什么?

(3)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举例说说。

(4)教师出示“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让学生感受我国环境状况。

(5)看!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段。

(补充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地球实破坏的相关资料,更全面了解到地球的易碎)

[评:抓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会多自己搜集查阅资料,多渠道全方位地了解课文内容。]

(四)布置作业:

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料和环境状况。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美、小

自然资源有限

不能移居别处

精心保护地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同学们汇报所收集的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的资料。

(二)、学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1)让学生自由读文,你明白了什么?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枯竭”一词的意思。

讨论: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解重点词语“至少”,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再理解重点段落)

[评: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这段内容较简单的情况下,采用了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发表的平台。让他们结合实际谈感受,谈想法,更是尊重了学生的个体。]

2.请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我们这个地球可爱又易碎,为了保护这一个地球,我们都行动起来,写写保护地球的标语吧。(生可以独立完成,可以自由组合。)

如: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还大地绿色,让天空蔚蓝。

人人齐动手,保护大地球。

为了生存,保护地球。

除了脚步印,什么也别留下。

孩子们写的宣传口号真好!很有感染力、号召力。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让我们再来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

[评:为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为学习者提供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审美和思想的独创性。]

(三)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读后讨论: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

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3 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然后全班交流。

4 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自然资源类别 具体特点 人类破坏行为 造成后果

[评与思:该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精神,充分朗读,读中见悟;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和生存方式提供了新的平台,促进了学生发现和处理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有条件的学校可带学生到微机室进行网上教学,资源更丰富快捷,相信孩子的体验会更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06: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获奖教案大全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A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花圈,准备把它送给一条大瀑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课题:大瀑布的葬礼。齐读课题。

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看到课题,你是不是有什么疑问?自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读完课文后,是不是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读书?

(提示读书方法: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思考)

回到课文中,试着运用这些方法,看能不能解决你的疑问。

2、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直奔重点,体会情感

1、提示学生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根据提示再读课文。

2、概括20世纪80年代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态度。

(瀑布雄伟壮观,人们流连忘返)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提示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

3、汇报几年后的大瀑布的状况。

对比前后两次描写大瀑布景象的不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说说面对大瀑布的悲剧,人们的反映。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了解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1)交流。

(2)体会关联词“……而且……再加上……”,并用这个联系词概括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让我们穿越隧道回到总统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的那一天,如果你是菲格雷特,你会说些什么?

2、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杭州市大关苑第二小学  沈建炬)

B案

设计:重庆市高新区实验一小 胡敏

评改:重庆市高新区石新路小学 周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准备: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分组学习、讨论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可用口头填空的方式进行归纳。如:

(在 洲的 与 两国的交界处,有一条 河,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由于毫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这条大瀑布面临 ,1986年9月,当时的巴西总统 ,亲自为这条瀑布主持了一个葬礼。)

4.提出不懂的问题。

[评:先感悟,后概括,再质疑,环环相扣,遵循了语文学习的原则,弘扬了学生的个性。]

(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

1.课文是怎么描写以前的大瀑布和现在的大瀑布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师:(课件出示)是这几句吧,咱们一起读读。

2.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两幅画面?

[评:由文本产生联想,思维是想象的翅膀,只有读懂读透,理解到了,才能根据文字展开合理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3.同学们很会想象,如果能看着大瀑布咆哮而下,雄伟壮观的景象,那该多好哇!想看吗?请看大屏幕,(放课件)请你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尽可能地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生自由说)

4.说得真好,现在请看如今的大瀑布。(放课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说)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大瀑布的消失、枯竭让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课文,要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感动同伴,感动老师。

5.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如果你就是巴西总统,会在葬礼上演讲什么?请生准备,进行现场演讲。

[评:巧妙地为学生搭建可供展示的生活平台,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迸发出学生的情感火花,让真情在学生慷慨激昂的演说中流淌。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对话的实质已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时空,他们激情澎湃,将对瀑布的热爱与同情,对环境的忧虑通过自己的言语尽情地表达出来。]

6.由此你想到什么?

7.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评:“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亲近作者,与作者交流,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

四、总结、扩展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五、课堂作业

谈谈观察到的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为什么举行 保护大自然 保护地球

[评与思:该课的教学设计立足教材,借用文本习得语言,让生在品读语言中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中习得语感。遵循了“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音、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重视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8-7-31 12: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获奖教案大全

不是我们在用的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06: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获奖教案大全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A案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课前准备

了解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的状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联系生活,导入“神圣”

1、说说在周围生活中,神圣一般多用来形容什么?

在印第安人的眼里,他们生活的那方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土地也是神圣的。他们会自豪地告诉每一个光临那片土地的人──

2、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感受“神圣”

1、土地可以用肥沃、贫瘠来形容,还可以用宽广来形容,却很少有人用神圣来赞美。那么印第安人为什么这样称呼它呢?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圣的土地。

2、介绍文章背景知识。(印第安人首领西雅图写给白人领袖的一封信)

3、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梳理内容,定位“神圣”

1、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2、文章哪些自然段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研读语句,理解“神圣”

1、自由读文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现怎样的画面?

(1)抓住“圣洁”,理解内容。(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任何东西,不会破坏、伤害它们)

(2)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想象。

(3)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第1、2自然段。

2、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为什么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自由读第3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①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地和我们的关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等)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①共同属于哪一个家园?

②交流朗读的感受。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这片家园的家园。

投入感情,诵读“神圣”

1、引读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提示语:共同属于哪一个家园?学生不必回答,随即引导全班齐读课文前三自然段。

2、各自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前三自然段,学有余力的同学背诵下来。

第 二 课 时

读“神圣”,回想画面

引读第1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第2、3自然段。

悟“神圣”,探究段落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留住这片圣洁呢?

自由读文章第3~7自然段,从文章里找一找相关的语句。多读读这些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感受和体会。

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句子:

(1)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①交流感受。(河水对我们很重要)

②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地善待河水?读第4自然段,找到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

(2)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①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空气对生命很重要)

②说说那是一种怎样的味道?文章里哪些句子可以体味到这种独特的味道?(读第5自然段)

③为什么说要照管好它?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因为没有了空气,或者空气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呼吸、生物的生长,影响到生命的存在)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6、7自然段。

(3)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因为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②重点理解“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因为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同属于一个家园)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4)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①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我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土地)

②说说我们是怎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的?

③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热爱、照管这片土地?

重点理解“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如果家园受到破坏,我们不能及时补救,那么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9、10自然段。

明“神圣”,凝聚情感

因为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因此为了子孙后代,你们需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重点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1)文章第3自然段不是强调大地是我们的一部分吗,为什么说“大地不属于人类”?(因为谁也没有拥有大地的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善恶来对待神圣的大地,来破坏、损伤大地的完整和庄严)

(2)为什么说“人类是属于大地的”,前面不是强调“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吗?(因为大地拥有着各种有利于生命成长的物质,人类的生命才能得以繁衍、成长、延续)

(3)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全文,背诵语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巧拓展,提升认识

读课后“选做题”,根据课前了解的情况,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浙江省绍兴市昌安实验学校 吴淼峰)

B案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出一道词语填空题:请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使得词语间能搭配起来:这片土地是()的。(坚硬、黑色、充满希望、纯净等)

那么,我们的课题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板书)

“神圣”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仅留作悬念,不必回答)

交流信息,了解背景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教师作简要介绍,为感知全文作铺垫。

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把课文读一遍,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自告奋勇,分段试读。

教师随机指导易读错的字词的读音。

同桌对读,互相指正纠错,互相指导。

默读思考,理清文脉

默读课文,想一想西雅图的信中都讲了哪些内容?(土地是圣洁的──大地和人的关系──善待河水──保护空气──照顾动物──热爱大地)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地方读明白了,什么地方还没读明白,做好标记。

第 二 课 时

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默读全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与后面学习内容重复的,可留等后面解决)

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1、提出问题:“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课文的哪些段落讲到了“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2、3自然段)

2、学生读2、3自然段。

3、共同交流难理解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学有余力的可以背诵下来。

这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地,这一片美丽圣洁的土地,这一片满载希望的土地,这一片印第安人美好的家园,如果被转让出去,西雅图和他的同胞们是多么的眷恋和不舍呀!西雅图将这份感情转化为对白人的谆谆告诫,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思考?在文中画下来。再想一想,他重点是从哪几个方面告诫他们的?(善待河水、保护空气、照顾动物、热爱大地)

5、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善待河水?(4、5自然段)

(1)解决不懂的问题。

(2)有感情的朗读第4、5自然段。

?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保护空气?(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

?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照顾动物?(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

?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热爱大地?(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

回应课题,再读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这一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的含义。

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背诵。

联系课文,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06: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获奖教案大全

C案

设计:重庆市高新区实验一小 吴绍华

评改:重庆市高新区石新路小学 白瑞

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仪,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了解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引入新课

1.完成填空练习:( )的土地

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词语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题。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过渡:“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评:通过填空,突出“神圣”这一题眼,中心十分明确。]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 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补充介绍文章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评:对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助学生理解课文。]

3、 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1~3自然段: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

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9~11自然段: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三、研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

1.正像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举学生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

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

(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我们这个民族”──印第安人,演讲的原文中自称为红人。

(2)“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师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就在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上,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阅读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小结: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它们是那样圣洁。

4.引读2.3自然段。

[学生理解的能力有高有低,因此对课文的理解深浅不一。预设理解的要点便于把握教学的“度”,使教学尽可能地面向全体。]

四、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家园,这就是我们神圣的土地。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如何保有这份神圣呢?同学们课后自主阅读课文,找找答案。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感知“神圣”

1、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2、 介绍西雅图这个城市。

资料:西雅图被称为常青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城市。它海拔最低,却有古老的冰川,活跃的火山和终年积雪的山峰。西雅图又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它拥有青山、湖泊,拥有港湾河道,拥有温润的气候,如春的四季。无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城市能像西雅图那样,山峦、平地都被密密的、几近原始的森林所覆盖。市区内外皆衬饰着幽静的港湾、河流、绿树,掩映着色彩丰富的街市。而在环绕着城市的青山之中,又错落地隐藏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湖泊。树木葱郁,草地青葱,甚至飘来飘去的雨,轻轻掠过的风,都带着青绿的颜色。

过渡: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 留住这片圣洁呢?

[评:资料的补充让学生对“西雅图”这个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加理解印第安人对这片神圣的土地的眷恋之情。]

二、研读课文,理解”神圣”

1.学生自由读四至八自然段,从文章中找出体现“神圣”的相关语句,并做好旁批,写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出示“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了解“你们”是谁?(白人)

2.抓住关键语句进行交流,并指导朗读:

“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1)学生交流感受。(河水对我们很重要。)

(2)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善待河水?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3)感情朗读4.5自然段。

“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景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4)“它”是谁?为什么要照管好它?

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5)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6)引导学生举例理解”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⑵自由读第八自然段,说说我们怎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的?

3.默读9.10自然段,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

重点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小结;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着生命成长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

[评:紧抓题眼“神圣”组织教学,化繁为简,长文短教,中心更加明确。]

三、拓展延伸,深化“神圣”

1.在已出示的句子“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后,出示“我们一定要 “,引导学生补充课文以外的自然物。

2.独立思考,补充,并交流。

[评:拓展训练将课堂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把课外搜集的资料用到课堂上来。这一训练需要学生模仿课文对语言进行再加工,将语言诗化,因此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发展。]

四、课后练习,积累语言

练习:前3题为必做,第4题为选做。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背下来。

2、勾画好词佳句并摘抄。

3、阅读西雅图酋长演讲原文。

4、小练笔:联系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是否得到了保护,写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评:练习有层次,设计选做题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板书设计: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神圣的土地 善待空气

善待动物

……

[总评:本文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设计者指导关键语句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神圣”,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又引导学生体会了语言文字的美与震撼力。本文的背景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课外资料的收集与运用对文章本身是有利的充实,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领悟,更激发了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1: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