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6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描写人的外貌与动作》作文课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特点分析
《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与动作》是一节作文指导课,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 “积累·运用三”中的习作内容设计的。其实写人的作文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但是对于外貌与动作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注意事项以及具体的写法并不很明晰。所以,教者设计本次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原有写作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的几个问题,为今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五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认识能力,欣赏和评价文章的能力也初步形成。另外,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所以,在课堂上搭建让学生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是非常必要的。

就教者来说,两位老师都是在教学中敢于创新,乐于尝试的人,在思想上能够与时俱进,善于从周围的事物中挖掘教育资源,引导孩子多角度地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平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方面的训练,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使自己教学的课堂气氛活跃,生机盎然,让学生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去习作。教学这节课时,两位老师能够在一起认真备课,大胆尝试,探讨合班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同时虚心向学校的领导和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使本节课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理念与目标
理念:

这节课两位教师以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为作文教学重点,运用赏析精彩片段、游戏竞猜、教师朗读课文等形式,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意在努力达到 《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讲的: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另外,在本节课中,两位教师大胆尝试合班教学,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表现自我的舞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作品,实现了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中关于习作教学的目标:“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从而树立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标:

1.本次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在通过对名家名篇进行赏析的基础上去明晰外貌、动作描写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从而能够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的外貌以及动作。

2.以生动有趣的教例引导学生懂得写作要 “说真诚,吐真情”。

创新设计
设计一:以游戏竞猜的方式导入,激发兴趣,明确外貌描写的作用

两名教师合作教学,这种形式本身就令学生倍感新奇。再加上以游戏竞猜的形式进行教学,令学生兴致盎然,使得课堂的氛围轻松愉快。 “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去获取知识”,这是教者在这一环节中所要达到的目的。

上课之初,两名教师合作,组织学生进行“火眼金睛”的游戏,在 “乐”中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明晰外貌描写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一名教师担任裁判,另外一名教师组织游戏)

1.宣读游戏规则:在默读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合作。施展 “火眼金睛”的本领,通过文字的描写去了解人物的自然情况,比如职业、年龄、性格等等。

2.出示 《老人与海》中的人物外貌描写的片段,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说一说从这段描写中所了解的情况。在学生竞猜后,教师出示答案,使学生明确这段外貌描写的作用。

《老人与海》(片段)

老人消瘦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的反光造成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显得喜洋洋而不服输。

3.出示 《三国演义》中对 “张飞”的一段描写,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文字的描述去猜测人物的性格,教师再适时地简介张飞的威猛英勇,使学生明确外貌描写的重要作用。

对张飞的描写 (片段)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设计二:出示实例,让学生在与真实人物的对照中,明确外貌描写应该注意的问题

这也是本课教学中一个富有创意的设计。很多小学生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往往容易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千人一面,没有真实感。在这一环节中,教者以自身作为实例,让学生通过比较,知道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真实地去刻画人物。

教师出示一段学生对老师外貌描写的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明确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尊重实际情况。

外貌描写 (片段)

她三十岁左右,身材高挑,总是穿着得体的职业装。总是梳着马尾辫,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长得很漂亮。(注:其实,这位老师身高只有一米五,长相也很普通)

设计三:观看同学表演,小组合作描写人物动作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道: “写作教学应注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观看学生表演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小组合作描写又能降低写作难度,使学生在共同商量的过程中把握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较好的效果。

刚刚欣赏了精彩的动作描写片段,学生要学习描写人物动作了,为了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教师请两名学生到前面表演短剧。一个表演的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早晨走进教室,看到黑板上早自习的内容后慢慢腾腾地拿出本和笔开始做题;另一个表演的是一个爱学习的学生走进教室后飞快地拿出笔和本开始做起题来 (可事先安排会表演的学生,力求演得精彩)。表演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看完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意选择一个同学的表演,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他的动作。小组成员互相商量,由一人执笔。写完后读一读,全体学生共同评价欣赏。

设计四: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朗读自己所写的片段

学生关注自己的老师,对老师抱小宝宝的动作录像特别感兴趣。教师安排这组动作描写一下子能引起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都活跃起来。而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更能体现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描写人物动作,总结出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再做一个动作描写练习。要求学生认真观看老师抱小宝宝的录像,写出看到的动作。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后,老师也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朗读自己所写的动作描写的片段,既起到了示范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彩回放
教学实录片段一:

学生听到了竞猜的题目,马上在下面自由地寻找学习伙伴,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两名教师分别在学生中间巡视,适时点拨。

教师 (甲):同学们,“火眼金睛”竞猜比赛现在开始!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文字。

教师 (乙):请同学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可以互相讨论,再次强调准备时间是两分钟。

(两分钟后……)

生:我们从这段文字中了解到关于这个老人的这些情况:从 “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的反光造成的良性皮肤癌变”中我们知道老人生活在热带地区;从 “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这话中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是一位渔夫,并且可以看出他饱经风霜,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

只要让孩子拥有一片晴空,那么他一定会画出最美丽的彩虹。学生们的发言充分说明了他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看着他们侃侃而谈的样子,老师们也不住地点着头。

生:我们小组还有新的发现:从 “老人消瘦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这位老人的生活并不如意,所以他才会那么消瘦和憔悴。另外,我们还从 “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这句话中了解到这位老人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打到鱼了。作为一个渔民却没有鱼可打,所以我们觉得老人的生活状况很糟糕。

生:我们小组还有补充,虽然老人的生活不如意,但是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话写老人的眼睛 “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显得喜洋洋而不服输”让我们感到这是一位乐观而又性格坚强的老人。

因为采取了游戏竞猜的方式,学生的兴致都很高,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学生对外貌描写对整篇作品的情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实在是出乎教师的想象,其他同学都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把课堂的气氛推上了高潮,那情景足以令教师为自己的学生而自豪。

生:老师,我读过 《老人与海》这本书。我觉得这段对老人的描述与整个故事的情节是息息相关的。如:这段文字中对老人的手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那么后文中,就是这双手紧紧地拖住一条大鱼,与之在海上拼搏了三天三夜;这段文字中对老人眼睛的描写突出了老人坚强、乐观的性格,而整部作品正是要表现老人的这种精神……

教师 (甲):你说得太好了!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太精彩了!的确是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短短的一段文字,却让我们知道到了老人的职业、性格、以及他的生活状况,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这正是这段外貌描写的重要作用。任何一部作品中的外貌描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教学实录片段二:

因为教师已经教了这班三年,学生非常熟悉老师的家庭状况,听说可以看到小宝宝,立刻活跃起来。另一名教师也小声与旁边学生交流,告诉学生们机会难得,一定要认真看。

教师 (乙):八班的同学都知道,王老师家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宝宝,我想十班的同学也肯定有一些了解。你们想不想看看王老师是怎样抱小宝宝的。

生 (异口同声兴奋地喊):想。

教师 (乙):因为你们这节课表现非常出色,所以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录像,让你们看一看老师是如何抱小宝宝的。你们要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一会看看谁写的片段最生动、最形象。

(生看录像。)

两位老师有声有色的渲染使每一个学生都瞪大了眼睛盯着屏幕,唯恐漏掉一个细节。

教师 (乙):录像看完了,请同学们动笔写出老师的动作。写之前,请大家想一想,写老师的动作应该表现出人物的什么情感?

生:老师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

教师 (乙):说得真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动笔写吧。一会我们比一比,看看是十班同学写的好还是八班学生写的好。(学生动笔写作文,课堂上一片寂静。)

听到要比赛,学生的劲头一下子就上来了,个个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教师 (甲)走进学生中间,对学生加以个别指导,学生很愿意与这位助教式的老师交流。

教师 (乙):同学们都已经写完了,那就请哪位同学读一下自己的片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会要说出他的作文片段有哪些优缺点。

生:下班了,老师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放下包,脱下外衣,就抱起她的小宝宝。只见老师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轻轻摸着小宝宝的头,拍打着他的后背。

教师 (乙):谁能给他评价一下。

生:我觉得他这个片段中对人物动作描写比较细致,比如 “摸”、“拍”等。但在体现母亲爱孩子这一中心上写得还不够。

生:我觉得 “王老师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这一句写得特别好,体现出王老师对小宝宝的喜爱。

教师 (乙):同学们都读了自己的作文,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描写自己的这组动作的吗?

生:想。

听到教师朗读自己的作文,学生都不由自主地瞪大了眼睛,完全投入到片段的情境当中了。最后,学生热烈鼓掌。

教师 (乙):走下班车后,我几乎是一路小跑回到家。刚走进卧室,就看见我可爱的儿子正躺在床上踢动着小腿儿。于是我匆匆放下包,飞快地脱下外衣挂在墙上,快步走到床边,小心翼翼地抱起他,温柔地注视着他可爱的小脸,用手轻轻抚摸他的头,然后紧紧地把他抱在怀里,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那一刻,我的角色仅仅是一位母亲。我的眼中,只有我可爱的儿子;我的心中,只有我可爱的儿子。

教学反思
当这节课的下课铃声响起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都还沉浸在那种愉悦的课堂氛围当中:没想到,两个班的学生在一起上课学习兴致会那么高,课堂发言那么踊跃;没想到,学生们在众人面前朗读作品时那么落落大方,那么从容……从整节课来看,学生非常活跃,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回首这节课,主要是体现了如下两点:

1.对于合班教学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的验证。

可以说,这节课由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走向了 “TT合作”,也就是师师合作,是教者实施新的课程理念过程中的一次大胆尝试。事实证明,只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合班教学是完全可以进行的。合班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了两位教师的教学优势互补,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打破了 “一师一班”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新奇、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

2.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写自己喜欢写的东西,学生当然会乐于去写。本次作文教学中,两位老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比如教学外貌描写时老师用屏幕打出一段描写自己外貌的文字,让学生评价写得怎么样。学生们看到老师成了模特,立刻来了兴趣,纷纷讨论这段文字哪里写得像,哪里写得不像,课堂上立刻笑声一片,于笑声中了解到写人物外貌必须要真实,不能 “千人一面”。教学动作描写时老师把自己在家里抱小宝宝的录像片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描写老师的动作,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写得兴致盎然。丰富有趣的教学课例让学生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学习的乐趣。

由于教者经验有限,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比如初次尝试合班教学,两位教师的配合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学生对于名家名篇的鉴赏能力还有待于提高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我们一定会日益进取,探索钻研,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独特风格的、学生喜爱的老师。

(田晶波 王晓梅)

专家点评
田晶波和王晓梅两位老师的作文教学大胆尝试,敢于创新,效果明显。

一、发挥了合班教学的优势。不是任何的合班教学都有利,假如没有合适的教室、学生纪律性差,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课上调控组织能力不强,这种情况下的合班教学效果肯定是很糟糕的。田、王两位老师,精心策划,密切合作,合班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资源共享,取得了超过单班上课的效果。

二、寓教于乐,水到渠成。学生习作中为写外貌而写外貌,不尊重实际的情况很普通。怎么解决呢?光讲大道理收效甚微。两位老师选取两段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和一段对老师不切实际的外貌描写,让学生竞猜。在有趣的竞猜中,学生认识到了人物的外貌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特点,有时还能揭示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孤立的外貌描写是没有意义的。

三、创设资源,以身示范。指导学生外貌描写时,教师当模特;指导动作描写时,播放教师在家抱自己小宝宝的录像,并拿出自己的一段描写与学生比较。这样,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老师也是资源,在这节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很充分。

两点建议:一是以名著为例时,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三国演义》的张飞学生都知道;《老人与海》知道的人不会很多,让学生讲渔夫外貌描写的意义很难说清。二是指导作文,应适当利用学生的作文来举例,这样针对性更强,如果学生能自己举例说明会更好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1: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