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智能多元与地理教学
广东省珠海市南屏中学 刘 英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作为一个初中地理教师,如何让新的教育理念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实施,笔者以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智能多元的理论真正落实到实处。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提出的,对美国乃至对西方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年来,这一理论在我国也广泛传播,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加德纳在他所著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 ,每个人至少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等。他认为智能是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以及在自然合理环境下的创造力。
加德纳的智能多元论使我们了解到:
第一, 每一个人都具备至少七项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力是加德纳后来新加入的两项智能,还有其他一些智能未发展归纳成理论,如灵性、心理感应、幽默感、直觉、创造力、嗅觉等)。具体到个人表现有所不同:有人七项全能;有人某几项或某一项突出,但其他项缺乏;大多数人居中,某几项优异,某几项稍差,某几项更次之。
第二,大多数人可以使每项智能达到很高的标准。可能有人认为自己天生不具备某项智能,但加德纳则指出,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培养和指导,每个人都有能力使七项智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第三,各项智能通常互相影响。当人们做某件事时,通常需要几项智能相互发生作用、综合运用。
第四, 聪明智慧表现在各个方面,人们在各个领域里的成功都体现聪明,没有一个统一而固定的衡量标准。总之,能够成功解决复杂问题的人,就是高智能的人。
二、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 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仅以语言和数理逻辑为依据的智能理论,由以往关注“你的智能有多高”转为“你的智能类型是什么”,这为我们创设多元地理课,把教育的目标定为“发现和开发学生们具有的那些在传统教育中不被承认或未被发现的智能强项,为发现人才,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有效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理想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
第二、智能多元论要求教师更新传统的智能观念,完善智能结构,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中去。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现有的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和开发有利于学生多项智能发展的多元化校本教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接触丰富多彩的环境、各种不同种类的学习内容,发现某些领域是他们特别感兴趣或有能力的。这样才能使孩子有机会发展多元化的智能,并整合形成自己的智能特点。
多元化校本教材的特点:要具有鲜明的前瞻性,内容要涉及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前沿,是规定的常规课程不可或缺的补充;要着眼于充分挖掘、拓展学生的潜能,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宽松、形象、充满兴趣和新奇、尽可能贴近其生活及内心感受的空间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能始终保持自主学习的选择权,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心理的外化与成熟。
第三、智能多元论对发现教学优势和改进教学方法有很大帮助,智能多元论为课堂教学开辟了广阔的途径。由于学生具体情况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拓宽教学方法。只有教师根据每项智能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一些被忽视的智能得到发展,未发展或关闭的智能得以激发,已发展的智能得以完善。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师生互动式、生生互动式、人机互动式,可以是讨论式,可以请学生上讲台,可以请专家、学者、家长上讲台,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充满生气。
第四、完善智能结构,组织教师“智能小组”。通常,学校根据学科性质的不同将教师划分为不同的教研组,这样每个教研组内的教师其智能结构和知识结构相对趋同。显然,这种传统的教研组形式不适合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因为多元智能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多元的智能结构,以便设计出多元化和个别化的课程和教学方式。但诚如前述,每个人的智能结构和特点是各不相同的,其智能结构中多元智能均衡发展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更多的情况是其中的一项智能处于优势智能地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与同事合作的方式,组织“智能小组”,即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各自不同的智能强项。这样,“智能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就具有了完善的智能结构,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这类小组通常包括有4名教师,在课程开发及日常的教学中,每位教师负责一种或几种智能。“智能小组”的出现,使得具有不同特长或智能强项的教师能够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既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智能结构的完善,也有助于多元智能课程与教学的实施。
三、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地理教学初探
[一]编制学生成长档案袋
目的:是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研究一种全新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主体发展的评价模式,改变过去单一的以分数定优劣的评价体制,建立以“成长档案袋”为主体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体制。
做法:
1.“学生成长档案袋”的设计:
个人档案和智能档案:个人档案包括学生的个人、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由学生本人填写“学生个人及家庭调查表”,设置有“我的自画像”、“我爱我家”、“我的学校”等小栏目;智能档案是由学生本人及家长分别填写学生的智能倾向调查表,随后,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完善。
发展档案:通过学生、家长、老师等各个评价主体利用各种形式总结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的表现,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向上的动力。
2.学生成长档案袋的收集整理:
(1)成长档案袋的收集整理是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尊严的前提下,由教师逐步完善。
智能档案的完善方法:①学生入学时,由教师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 倾向”,评估学生最突出的智能表现,然后决定如何帮助他们利用这些智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判断学生最发达智能的一个好方法是观察他们在课堂上“不规矩的表现”:语言智能发达的孩子老爱说话;空间智能发达的孩子爱涂涂画画、发呆冥想 ;交际智能发达的孩子善与人交往;肢体运动发达的孩子爱做小动作。这些课堂上特殊而不规矩的表现其实是一种信号,是学生在向教师表示他们具有这些特长,希望被教师认可并接受。②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学生在没人指导的时候在做些什么。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收集学生活动的资料,参考学生的学习成绩 ,与其他教师交流,向家长了解情况,问学生本人,或设计专项活动考察学生的表现等。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存档。
(2)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的每一份努力和每一点进步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尤其是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如定期评选“小小播音员”、 “小小设计家”、“手抄报能手”、“最佳表演奖”、 “绘画绘图能手”、“小论文优胜奖”、“最佳制作奖”等等。让每个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得到大家的称赞,充实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内容。
(3)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科成绩及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作品收集整理后,放入档案袋。
(4)成长档案袋的评价方式: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督评、家长联评等多元评价,保证评价的公平性、科学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突出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激励学生发展。
3.学生成长档案袋的有效使用:目的是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1)让学生了解自己、欣赏自己、反省自己进而不断完善自己;
(2)让老师全面了解学生,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3)让家长正确认识自己孩子的成长轨迹,学会科学的教育子女,及时鼓励子女健康成长;
(4)让学校正确把握学生发展的现状,以便制定科学的教育发展规划和措施。
[二]汇编多元化校本教材
多元化校本教材是国家规定的常规课程不可或缺的补充,它具有前瞻性、灵活性、丰富性、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我校多元化地理校本教材的内容设计初步考虑分为四大板块:主要交往国国情知识;最新科学技术普及讲座;时事问题与热点问题讲座、综合地理实践活动。
1. 主要交往国国情知识
任何国家在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无论是发达国家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在彼此之间进行积极的交往与合作。中国加入WTO以后,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更加密切了,作为国家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很有必要了解主要交往国国情知识。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图书、上网查找收集相关资料,采用文字、图片、录像、讲解等多种手段介绍交往国的历史、地理、民族、教育现状、文化特色、经济生活一般情况等知识,最后编辑成册、或制成较为简单的多媒体课件等,另外,可通过收集邮票分国汇编成邮集。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筛选、形成相对固定的教材。
2. 最新科学技术普及讲座
我们正走进知识经济时代,20世纪末一批新技术的涌现,使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原有界限已不再明确存在,科学与技术的融合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一批具有科学与技术融合特点的新科技,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时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目前学生生活的世界已是一个被最新科技成果迅速普及应用紧紧包围的世界。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当今最新科学技术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我们应对学生进行这些知识的普及教育,大大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激情。我们利用学校开展“科技节”的契机开办了以下的讲座:天文学家的眼睛──哈勃望远镜、火星上有人吗、海洋能给予我们什么、未来的能源在哪里;发动学生制作地理科技手抄报,还设计布置了“20世纪世界科学最大成就”展板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