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范例”:中学教材区域地理部分的新变化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张艳红 课程教材研究所 吴海涛
一、从地理教学大纲到地理课程标准
自建国以来到2000年底,我国一共颁布了十一套初、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不同时期的教学大纲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基础教育和教学的认识水平及基本理念,并且直接制约着教材的呈现和教学的开展。
从总体而言,建国以来我国的地理基础教育十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双基”)。应该说,这对于从整体上改善教育质量、提高国民素质是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也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即知识越详细越好,学生接受的越多越好。因此,多数教学大纲普遍存在着规定太细太死、弹性不够、变化余地较小的问题。
如我国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草案),将我国区域地理划分为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三省一区、西南三省、青海和西藏、新疆、北部内陆两区一省等八个区来讲。对世界区域,大纲分4大块、14个区来分类介绍,要求掌握的国家和地区多达40余个。具体到每一个区域,都规定了各内容点(主要是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学内容的详细教学顺序,以及各部分内容的授课时数。
这样细致的规定便于指导一线教学工作,但客观上也限制了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等环节的创造和发挥。同时,每个区域中所包含的大量资料性的内容被作为知识点要求教师讲述、学生记忆,有限的课时使得教师疲于应付,而学生在背背考考之后,对众多的区域差异和区域状况依然是不甚了了。这种地理教育,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智力活动却受到窒息,学习的主动性也受到束缚,他们会觉得学习地理没有什么用处,也没有什么乐趣。地理,尤其是区域地理被贴上了“地名加物产”的标签。
无疑,编制大纲的地理教育专家们也在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方式来缓解这种矛盾。从近二十年颁布的大纲来看,对不同区域知识“点”上的要求在逐年减少,而代之以“面”上的概论性的描述。同时,对于教材编制和教学过程的干预也有减弱的趋向。如1990年颁布的初中地理教学大纲,对先出现世界地理还是中国地理不再做硬性规定,而由教材编制者自行决定,这就为“一纲多本”的出现打开了一扇窗户。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案例研究”这样一个标题。这是建国以来“案例(范例)”第一次被作为教学内容明确列入国家地理教学大纲。尽管只是局限于选修部分,但已说明“范例”开始成为改善地理教学尤其是区域地理教学新的选择。
在已经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区域地理部分的呈现可以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具体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决定,以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在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中,所选择的“洲-地区-国家”的组合,其内容必须涵盖所列各项“标准”;就某一具体区域而言,可以选择若干条“标准”,合理组织材料;不一定是一个区域对应一条“标准”。
以“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这一标准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课标规定教学内容的方式,首先突出了地理教学对技能、能力培养的关注,这条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地形图来完成某种任务;二是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三个要求合为一体,使每一条标准都具有明确的、可操作的教学实施意义和评价意义。这条标准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运用地形图来说明一个国家的河流及其与城市的关系,而不是要求完成对特定国家相关内容的记忆。显然,这种以“能力立意”的教学观念和评价观念,使得教材编写者和测评者选择哪个具体国家的材料都显得不重要了。这为“范例教学”的实施铺平了道路。
选择合适的“范例”来深入剖析,使得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而不是记忆那些系统的知识),并能在别的相关问题上产生“共鸣”。这个过程正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编制意图。
二、“范例”应用在地理教材编写中的实践──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在已经正式出版并进入实验阶段的人教版地理教材(包括《历史与社会》地理部分)中,使用范例较多的教材主要包括: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实验本 限选)第二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下、八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等。我们可以它们为例,探讨教材编写中范例的选择标准、呈现形式等。
1.范例的选择
范例的基础性 大纲或者课程标准还是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它们的灵活程度直接关系到教材的多样化程度。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实验本 限选)第二册,以“东北农林基地的建设”、“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改造”“南方低山丘陵”“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长江三峡工程”“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西南地区交通建设”“海南岛开发”“上海浦东新区的建设”等十个范例来论述相应的区域国土整治问题。尽管教学大纲是“以……为例”的句式来规定这部分内容的,但由于大纲提供的备选案例本身具备较强的典型性,加之考虑到高中教材的特殊性,编者还是基本按照大纲的建议来设计教材。
在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实验教材时,编者对范例的选择有了足够的空间。但是,这种选择的依据依然来自课程标准。首先,所选区域必须涵盖所有标准,即每一条标准都应在某些区域得到明确的体现;其次,区域的组合搭配必须满足标准的要求,如标准要求“至少选择一个大洲、五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
范例的特色性、典型性 按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某一区域作为案例讲述,重点不是让学生了解系统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并能作到举一反三描述各区域的特性。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一类相似的问题,而不仅是该区域自身。因此,选择典型和有代表性的区域,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至关重要。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里主要介绍的是世界区域地理部分。所选案例按照课标的要求按照大洲(1)-地区(5)-国家(6)进行组合,大洲选择亚洲为例,地区以东南亚、中东、撒哈拉以南非洲、欧洲西部、两极地区为例;国家选择了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为例。可以看出,这些范例的特色是比较突出的。
这些地区大都具有这样的特点:首先是中国所在的区域(亚洲),周边地区(东南亚)、邻国(俄罗斯、印度);其次是世界上重要的(欧洲西部、美日俄等国)或地理问题突出的(两极地区、中东、巴西、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再次就是与中国政治、经济关系比较密切的地区和国家。这些区域都具备鲜明的特色,在同类区域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样的编排可以使学生立足中国,同时更好地了解世界。
范例的覆盖性 新的课程理念重点突出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不强求知识的系统性。无论是世界地理还是中国地理,都是由许多小区域组成的,彼此间差异很大。尽管我们不需要采用罗列的方法介绍所有地区,但我们展现在学生眼前的应该尽量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中国)地理。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范例时,要适当地考虑到区域的覆盖性。
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所选范例涉及了所有大洲(亚洲、欧洲西部、北美洲-美国、撒哈拉以南非洲、大洋洲-澳大利亚、南极洲-两极地区、南美洲-巴西),世界上主要的人口与领土大国(俄罗斯、印度、美国、巴西),经济最发达地区和比较不发达的地区(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八年级下册的中国区域地理部分,编者所选择的地区(北京、港澳、台湾、新疆、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也覆盖了我国的华北、东南、华中、西南、西北等大部分地区。
2.范例的编写
范例编排的内在逻辑关系 尽管范例实质上是一种个案,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但是基础教育教材并不等于个案选,必须要在内容的结构设计上有一定的思路。如何将范例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要考虑范例本身内容、教学过程的便利、学生认知心理和思维习惯等诸多因素。
以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下)为例,范例的编排大致是以一个中国学生地理视野逐渐扩展的角度,由近及远设计章节顺序。从第六章至第十章(与七年级上册接排)分别是“我们生活的亚洲”──“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极地地区”。而在介绍中国区域地理的八年级下册里,教材用省级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这样的顺序来编排范例。编者考虑到在中国众多的区域划分体系中,省级行政区是我国建制历史悠久的一级行政区域,同时也是较稳定的文化区、经济区。因此将“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作为学生认识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单元。从这里入手,再对省区内部在自然、人文或经济发展等方面富有特色的一些地理单元进行探讨。最后,从更宏观的角度,对一些跨越省界的区域(如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进行探讨。
范例内容的呈现 具体到某一个案例(即区域)的编写,又面临一个老问题,即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有效地呈现教学内容。长期以来区域地理内容的组织,大都按照地理要素的项目(如位置、地形、气候、物产等)展开。这种“条述法”组织条理清楚,体现了知识的类型化,即把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嵌入一个业已形成的结构之中。但这种方式的缺点十分明显,它使得课文变得千篇一律,不容易突出各地区的区域差异。为人所诟病的“地名加物产”就是这种方式的极端反映。在现行的人教版《地理》的区域地理部分,已经对改进这种现象做了较大的努力。编者按照一个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来组织区域地理内容。
例如,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三省大部分的我国“南方地区”,一共突出了七个特征,即“鱼米之乡”“亚热带、热带的经济林木和水果”“水运发达”“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治水和治土”“南方人民的生活”“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选学)。我国其他的区域“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也以同样的方式组织起来。
应该说,这种“特征法”的方式突出了我国主要的区域差异,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地理学科区域地理内容过多与课时有限的矛盾。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首先,区域的范围过于庞大,内部的一致性不够突出。如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无论在自然还是人文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将它们分在同一个大区“北方地区”,不利于体现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其次,区域的级别较为单一,不利于体现区域的多样化和层次性。
相比上述的“特征法”,范例式的组织方式有自身的优势,首先,它摆脱了必须使知识系统化、完整化的使命,可以较为灵活地进行内容上的取舍。当然,这也使它易受到“知识零碎”的责难;其次,不同种类的范例便于体现出区域的多样化与层次性。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编者试图找到范例法与其他几种组织方式的平衡点。
在七年级下册的世界地理部分,亚洲作为唯一的大洲范例,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条述法”组织。编者将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分六部分介绍,包括“世界第一大洲”“地形与河流”“复杂的气候”“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差异”。应该说,这几个方面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分析一个“大洲”可能涉及的分析方法,可以作为学生分析探讨其他大洲的蓝本。同时,在“亚洲”的讲述中,编者也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教材版面,见缝插针地介绍其他大洲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尽可能多的采用比较的学习方法,与其他大洲进行面积比较、人口比较、地形比较、气候比较。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范例”组织方式在资料性知识上的缺失。
与大洲的编写思路不一样,本版教材在地区和国家的内容呈现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散到各区域中,并作为重点内容加以突出。比如,在“东南亚”这一节内容里,教材用四个方面来概括本区的主要地理特征:“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这与前面提及的“特征法”类似,但体现了“范例法”选择区域更为灵活,对人地关系探讨更加深刻的优势。当然,在突出主要特征的同时,编者也考虑到如何避免学生“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隐患。在具体编写时,教材还采用了“糅合”的方法,即以《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区域内容为重点,本区域的其他内容连带写出。重点讲述自然环境的区域,从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角度,带出人文地理或经济地理的内容。例如,通过河流带出城市分布特点,通过气候带出农业生产特点,通过自然条件带出民风民俗。重点讲述人文活动的区域,从人类活动的自然背景角度,带出自然地理的内容。例如,通过经济发展特点带出自然环境背景,通过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带出自然环境背景。无疑,这种“平衡”使得范例更加丰满,也使得“人地关系”这条地理教育的主线更加突出。
三、教师应尽快适应“范例”教学形式
“范例”,作为一种教材编写的组织形式,并不仅仅适用于区域地理。事实上,在现行的人教版高中教材中,编者在经济地理、人文地理部分也较多地使用了“范例”,从生活中选择一些隐含着本质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这种案例窥一斑而知全豹,举一反三,学习认识问题的思路,然后由个别的知识向类的知识迁移,进而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
比如在讲交通运输时,重点分析了南昆铁路和上海港,说明影响铁路和港口的区位因素。还将北京西客站选址的三个方案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分析,深入理解区位选择的原理;在讲述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和工业类型时,教材分别用较多的篇幅详细地分析了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区和美国、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以此为例,分析这些类型的一般规律。
以往,这些实例性的教材内容都是作为阅读材料、附图或说明文字来呈现,更多时候是作为原理阐述的一种印证和补充。现在将所要说明的基本原理或结论结合案例分析简略地写出来,范例也直接地进入了教学过程,担当更重要的教育功能。在教材实验的初期,这种编写方式使许多教师无法适应,习惯了传统教材的他们认为,凡是教材上写出来的内容,都应让学生掌握。而案例只是用来说明问题的材料,而不需要学生记忆的。于是,当教师看到新教材上的有关内容,大量的篇幅是关于案例的描述,因而在教学上难以把握。当然,通过培训和长时间的教学实验后,尤其是近年来以“能力立意”的高考理念的确立,越来越多的教师适应了这种教材的编写形式,并因教学效果好而普遍支持。
相信刚刚投入实验阶段的初中地理教材,由于其“范例”形式的大胆应用,也会在教学、教研和评价等各个环节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它就将有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必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