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复制链接]
85#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4: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运用地理插图,提高教学效果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一中学 谢玉英



前苏联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会说话了。”由此足见地理图片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理图片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地理空间观念,真正做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排了大量的教学插图。这些插图和正文、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相得益彰,从而使教材图文并茂,增强了可读性和说服力。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功能,加强和改进插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发展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多种素质。

从形式上看,地理教材中的插图可分为地图(地理事物和现象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漫画和史料图等几类,它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侧重。那么,课堂上如何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以图释文,相辅相成

地图被誉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地理插图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插图。插图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插图知识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例如,在学习综合探究“认识北美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一课时,充分利用“北美地形图”“地形对北美天气变化的影响图”“北美气候图”,通过指图讲解,让学生对北美的气候形成原因能从根本上了解认识:影响气候的要素除了纬度因素和海陆因素以外,地形在某种情况下对气候的形成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样讲解,学生既掌握了北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又增强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从中又加强了辩证思维的训练。

二、以图提问,启发思维

图像是课文的再现和补充,利用图提问能起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作用。如讲“欧洲西部”一节时出示欧洲西部地形图和降水图,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河流较短,但水流量大,通过读图讨论学生很快明白:欧洲西部由于地处平原且面积小,轮廓曲折因而河流较短,但降水较多因而河流量较大。再如教材中有的地方直接用一幅图来表现和说明一个问题,而不用文字叙述。例如,在讲世界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时,迁移的原因没有文字叙述,而是用图像表示出来。图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箭头,由农村指向城市,旁边列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三个原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这幅图,开展讨论,弄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否则就遗漏了知识点。

三、指导读图,释疑解难

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原理性、规律性较强的内容,有时利用课本彩图可以在教学中收到释疑解难、帮助理解与记忆的作用。如“地球上的五带”这部分内容,初中一年级学生感到抽象,难于理解和接受。倘若利用课本中的五带分布图和图片周围的儿童的叙述,便容易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再如讲欧洲西部的人口分布时,先出示“欧洲西部人口分布图”和“欧洲西部工业区示意图”,然后提问:说出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通过引导看图,学生可以很快分析出:欧洲西部人口分布和工业发展的关系,人口稠密区沿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

四、课前引用,激发兴趣

在讲“巴西”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读彩图“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然后提问:“具有世界一流的足球队,喜欢跳桑巴舞的国家,大家知道是哪个国家吗?”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又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通过阅读课本彩图“世界上三个主要人种”,让学生观察了解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的体表特征的差别,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自然地导入新课,同时在课前学生阅读彩图的基础上,教师也能比较容易讲授上述三大人种的体表特征的差别及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

五、引导欣赏,激发感情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世界各地的美好河山和人文景观,各民族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工农业生产情况,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如讲我国的旅游业时,阅读黄山、桂林等景观图,激发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河山的感情;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时,分别阅读“罗斯一家的照片”和“纳米亚的照片”两幅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一目了然,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赶超发达国家的信心。

总之,只要课堂上充分、合理的利用课本插图,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观察、理解、记忆和形象思维,增强立体感和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4: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江苏省如皋市试验初中 秦龙春



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思想的转变应是先导。《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相应的初中《地理》新教材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才有可能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才有可能在地理活动中使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一、让学生多用图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地理离不开地图。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并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教材增加大量地图的出发点。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从而逐渐树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如在学习“七大洲和四大洋”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几个活动:第一,读图抢答:(1)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2)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南半球?(3)赤道穿过哪些大洲的大陆?第二,分组拼图比赛。学生自制各大洲轮廓图,展开拼图游戏,看哪一组拼得又快又好。这样,学生争先恐后,学习效果较好。

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可以学会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学会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让学生多观察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观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能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数量,如果再配合动感的图像,会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为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在学习“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这一问题时,我设计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软件:一个运动的云朵,遇到山地的阻挡,顺着山坡逐渐上升,到达一定的高度,形成降水;而到了背风坡,云朵逐渐下降,却没有形成降水。学生在观察中明白了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理教材中涉及的“全球变暖”问题,也是同学们已经观察到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展开讨论,有人认为是人类活动引起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地球气候周期变动导致的。这些问题具有较高的智力价值,可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材料,课堂上进行讨论或辩论,教师进行评价、概括和总结。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有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机会,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挖掘创新潜能的作用。

三、让学生多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采用讨论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展开多种形式的讨论(同桌讨论、分组讨论、全班集体讨论),进行相互交流。

如学习“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时,我选用教材中的活动内容,采用四人小组讨论的办法,学生讨论的结果很出乎我的意料。

活动题目:汽车尾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讨论结果:①回收汽车尾气。②加优质汽油。③把汽车尾气变成暖气。

可见,这种教学方法能吸引大部分学生的参与。通过讨论,学生们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让学生多动手

有些知识点,教师讲解、演示多次不如让学生亲自做一次理解得透彻,记忆得牢固。教师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悟”。下面列举两种不同类型的例子加以说明。如在讲授“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内容时,可以指导学生用乒乓球或其他球体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绘出主要的经纬线并标出世界几大城市:北京、纽约、伦敦、莫斯科等。对于没有学过立体几何、物理等知识,空间想象能力还很差的初一学生来说,像这种让他们在制作中手脑并用的方法,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认识。

如在学完“地图”这一节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组合作竞赛的活动──绘制学校平面简图。我将全班分成了六个学习小组,看哪个小组绘制得最准确、最迅速。各小组成员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分工明确,有的测量学校的长度和宽度、有的测量学校的主要房屋、有的测量学校的主要花圃、有的测量学校的主要道路……在实地测量的基础上,小组集体讨论并确定了绘图的比例尺、基本图例和地图的指向标。在绘图的过程中,每个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最后将校园平面图绘制得相当漂亮。

五、让学生多上讲台

以活动教学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在学习“人口和人种”一节时,我把“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同的人种”三个问题分别交给三位同学讲述。一位同学在讲“世界人口的增长”这一问题时,巧妙地利用毛线和纸板制成了一个“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毛线可以活动,人口的增长一目了然,效果十分明显。她还自制了一个简易小天平,让学生观察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演示时,她先在表示出生率的小盘子里放了三个小球,又在表示死亡率的小盘子里放了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这时天平是平衡的。她问同学们:这时出生率与死亡率是什么关系?自然增长率是多少?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同学们回答。然后,她找了下面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情况。这样,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演示等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另一位同学讲“世界人口的分布”时,采用了分组拼图抢答的形式,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地区。在分析人口分布不均时,她联系前面学过的世界气候知识,采用“请你来选择自己的住处”的方式,分组讨论,思考、探究。为此,她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愿意去北极地区居住吗?(2)你愿意去新疆的沙漠地区居住吗?(3)你愿意去青藏高原地区居住吗?(4)你喜欢在自己家乡居住吗?请陈述理由。一位同学讲“不同的人种“时,将搜集的不同人种的图片发到各个小组,让同学观察不同人种的外表特征,分组描述自己小组所要说明的人种的特征。这些学生的登台讲课,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也得到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

事实证明,让学生走上讲台,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大提高。

六、让学生多调查

在教学活动中,地理教师可以努力引导并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生产实际、生活实际,尝试从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或解决问题的设想,把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服务家乡,服务社会。这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理念的重要体现。

如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课后观察、调查并思考:你的家乡附近的河流(湖泊或池塘)的水质自你记事以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周围有何影响?请分析该河流(湖泊或池塘)水质变化的原因,并为其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设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4: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新理念下地理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福建连城二中 陈立新



新课程、新理念对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要有重大转变,为此地理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眼光,用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课程观、评价观等新理念来审视课堂教学,并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和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反思和探究,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更好地贯彻新理念。

一、课堂教学缺乏对等化,应该使师生关系走向平等性。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与学术的权威,学生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只有惟师是从,处于绝对服从的被动地位,而教师过分依赖个人的知识魅力和压制的方式去影响和管理学生,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师生间不平等的观念依然还根植在一些教师的头脑中、难以挥去,在这种师生关系不平等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就喜欢学生上课时正襟危坐、规规矩矩、专心听讲,而如果在课堂上出现学生“未经允许的主动参与和所谓的插嘴”,教师就会龙颜大怒,并出现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与训斥的现象,长此与往,那学生回报教师的必然就是心灵上的隔阂、冷漠与敌视,在教师这种有形的强制或无形的压制状况下,使得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的情绪中学习,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就会受到限制和压制,从而出现课堂中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转、只能围着教材转”的局面,当然学生对课堂教学和学习也就会产生退缩心理和恐惧心理,丝毫不敢有自己独立的看法与见解,甚至还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这种师生关系不平等的课堂教学,会大大地封闭学生的视野、限制学生的思维、挫伤学习的兴趣,并可能使学生丧失学习的激情、向上的动力、创新的灵感,因此地理教师应该尽快建立“平等、合作、民主”的师生关系,要形成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风气,地理教师还应该怀有一个“宽广的胸怀、民主的心态”,要主动放下架子,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要勇于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敢于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尤其是要对学生的一些看似“奇思怪想”、“标新立异”的观点,甚至是一些看似“不可思议”、“匪夷所思”的想法,都应该采取“肯定的态度、激励的语言”来对学生的观点表示赞许,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够善于应用“积极、肯定、激励”的评价如“赞赏的点头、肯定的话语、赞许的目光”,这些对于教师来说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巨大的精神鼓励,这些微不足道的鼓励,却能够让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有成功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所蕴涵的的内能是巨大的,这些巨大的能量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愿和学习动机,能够大大地促使学生热爱课堂和热衷学习。

二、课堂教学缺乏主体化,应该使师生角色走向合作性。

新课程认为,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是“学”的主体,没有人能够代替学生本人的学习。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学生的主动性被压抑,主体性得不到尊重,那么学生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而如果学生不主动或者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那么课堂教学也就必然会缺少“对话与沟通”,缺少“生机与活力”,当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与机械化,而在现实中,还普遍存在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老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去机械地思维,学生还是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去被动地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牢牢地握在教师的手中,由于学习的主动权没有还给学生,当然也就谈不上“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主体性的发挥,要善于通过各种外部因素来诱发学生的内部因素,要善于和积极创设一些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以便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参与课堂,不断主动质疑,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认识潜能得以开发,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上课与听课”、“练习与讲评”还是“探究与研讨”,无论是哪一种课型,都难以离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实而有效的合作,都难以离开师生之间深层而多样的交流,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重要,不能被忽视,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包办得多,学生没有经过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没有思维的碰撞、论争,结论也就难以获得,知识是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现代教学论也认为,多向交流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因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这样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关于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分析,教师就可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相互合作,并让学生分组展示各自的观点,通过观点展示,可知学生对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解释和理解思路是不同的,但经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最后统一认识:要理解和掌握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就一定要熟悉热力作用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中的关键是要环环相扣,掌握两条逻辑线索:一条是沿着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另一条是沿着大气的温室效应(保温作用)即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交流、各自观点的比较、正确认识的形成,这种高情感的学习过程和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原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进而能够点燃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研讨的动力。

三、课堂教学缺乏情感化,应该使课堂氛围走向和谐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学科教材为本,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过多地重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对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层面的获得情况就很少去兼顾,当然也就容易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存在“教学气氛沉闷、课堂结构呆板、教学内容枯燥、组织形式封闭、能力培养浅显”的现象,当然就会使得“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能得到发展。其实本应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果被教师牢牢地囿于固定不化的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如果把地理课堂成为非情感性的场所,这种教学的非情感化就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而这些消极感受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厌恶情感,甚至还会引发厌学的情绪,从而这种情绪会极力阻止学生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和谐的氛围、积极的情感”本来就是成功教学的重要环节,应该值得教师们的关注,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调动情感因素,时时处处从“尊重人、爱护人、促进人”的角度,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如果以爱为出发点,必然得到的是学生爱的回应,如果能够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如果在课堂上充满“和谐的情感、心灵的沟通”,那么学生也就能够感受有趣的课堂,能够感受教师的关爱,学生也就会产生尊师情感和爱学的热情,如果能达到这一点,地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会得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激发。

四、课堂教学缺乏问题化,应该使学生思维走向探究性。

美国著名学者施瓦布指出,“学生的有效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该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去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和培养能力,同时受到价值观的教育,发展自己的个性,这就是探究性学习”。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如何让知识走向学生,如何在给定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递,地理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何种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从而忽视和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思维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其实知识掌握的过程,从实质上讲就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探究性不重视,甚至忽略了,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就难以得到真正的、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个性也就难以得到发展与解放。当然探究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与失败,同时也意味着教师要面临更多的质疑和更高的挑战,但这种智慧的交锋过程是学生思维锻炼所不可或缺的,这种智慧的交锋过程是学生学习与生存、发展与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卢梭曾经认为:不要教儿童以科学,而是要他们自己去发现科学。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看似确信无疑的,都是不存在任何对立与冲突的现成而直接的结论,那么学生经历了这种学习活动之后,只是了解和理解现成结论,并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对这些结论确信无疑的心向,这种心向的形成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制约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教学时地理教师应该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围绕地理的主干知识,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特别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如“地理区位类、措施类、意义类”、“日照图类”、“等值线类”、“地理水平分布规律类”等问题,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进行知识的梳理、方法的提炼,从而在这种质疑与探究的过程中,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培养思维的科学性,同时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五、课堂教学缺乏生活化,应该使原理分析走向实践性。

以现代教育价值和目标为出发点来构建地理新课程是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成为地理新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著名教育家陶行先生曾经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因此地理教学是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如果课堂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而且还大大地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并能够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内在动力,从而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地理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放眼世界,只有当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来理解和解释地理问题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时,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所学的地理是真正有用的地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拓展学生的世界视野,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植被破坏、土壤退化、垃圾泛滥、资源短缺、酸雨肆虐、臭氧损耗、全球变暖、生物灭绝等)、贫困问题等,并以此为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性活动,运用所学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还可借助现代多媒体及信息技术,为学生开展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在这种高水平的学习活动中,不但能够使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解决人地关系所产生的问题、来认识地理学科的价值和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念,在此过程中还能够促进学生问题研究意识的树立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新的教学理念必然给地理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在地理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到底如何构建问题研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课,这是摆在我们地理教师面前的一大问题,值得广大教师积极、不断地进行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4: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巧”设计



陈成忠 王晖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同理,无“巧”不成课。

1.巧导入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开始,是调节学生心理状态、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的首要手段。恰当的导入,在教材的章节之间、层次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使课堂一开始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将学生紧紧吸住。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灵活采用。如歌曲导入法:播放“青藏高原”、“黄河颂”、“长江之歌”分别导入“青藏地区”、“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等;广告欣赏法: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水均益2005年世界水日公益广告“……不要让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的眼泪”导入“水资源”;谜语导入法:“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别看它的个子小,载着高山和大海”导入“地图和地球仪”;历史、热点事件导入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及盟军严密封锁地中海出入大西洋的惟一门户──直布罗陀海峡,然而英国舰艇屡受德国舰艇的袭击,致使英军遭受巨大损失。德军的潜艇为什么能在英军的严密监视下出人地中海呢?”导入“洋流”。

导语,既有启发性和知识性,又符合逻辑。少而精的几分钟导入,缩短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直接影响着“45分钟”的教学效果。

2.巧过渡

教学情境的转换,教学环节的关联,知识之间的衔接,必须自然而贴切。这种过渡表现在教学过程的“关节点”上,教师凭借一两句“穿针引线”的话语,就能够将整个教学过程沟通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如“海陆的变迁”一节子目标主要有3个:一是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二是大陆漂移假说;三是板块构造学说。这3个子目标之间可以这样过渡:成语“沧海桑田”就是指海陆变迁,请同学们举几个实例来说明它的含义──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由此可知,海陆之间不断变化,那么变化过程是怎样的?1910年德国年仅30岁的科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突然发现,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非洲凸出的地方和南美洲凹进的地方非常吻合。他不由得猜想,大西洋两岸的大陆会不会本来就是一块?经过反复观察,他还发现,北美、格陵兰和欧洲大陆轮廓正好也可以嵌合在一起。魏格纳坚信这绝不是巧合,便沿着这条思路进行研究,经过实地考察,终于在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那么,大陆漂移假说的内容是什么?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你能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火山、地震、东非大裂谷、红海、喜马拉雅山等的形成吗?这种自然的过渡,保证了教学过程的紧凑性和学生思维的连续性,避免了教学过程的冷场和学生思维的中断。

3.巧设疑

当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时,教师给学生的思维之路人为铺设障碍,有意识地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于适当的时机设疑。例如,(1)思维的疑惑处:很多学生认为“凡是经度为东经度的任何地点都是在经度为西经度的任何地点的东方”,根据这个错误理解,教师可设疑:位于40°N、120°E附近的北京在40°N、120°W附近旧金山的什么地方?(2)看似无疑处:有时教材中描述的地理事物,表面似乎无疑,其实并非真正的无疑,这就要求教师对原有知识拓展、延伸。如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学生对此似乎无异议,为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台风以及台风出现于何地”,可这样设疑:①赤道附近的洋面能否形成台风或飓风?为什么?温带和寒带呢?②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的地方会不会产生气旋?③有锋面气旋,有没有锋面反气旋?④台风是热带气旋,能否改变热带气旋诞生之地的洋面性质,使其为我所用,比如用其“雨”而避其“风”?这样的问题容易击中学生的兴奋中心,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学生常跃跃欲试、争论不休,思维十分活跃,学习更为积极。

4.巧案例

案例是沟通学生与丰富多彩的真实世界和奥妙无穷的书本世界的桥梁。地理案例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选取的一些隐含地理概念和原理要素、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或“背景材料”。学生在课堂内讨论案例获取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整理,实现知识的迁移,达到知地、明理、说理、析事之目的。如学习“地球运动和太阳辐射”,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太阳能热水器”案例:某市某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为广州、济南、北京3市生产的“太阳能热水器”,在济南、北京的销售出现了问题,经过调查发现,问题出在“太阳能热水器”的支架上,设计人员由于没有考虑地理因素,为这3个城市设计了统一规格的支架。结合你学习的地理知识,你能解释产生问题的原因吗?如果你是支架设计人员,你应如何设计?如果从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的角度考虑,应该对支架作怎样的修改?这样的案例一提出来,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思维火花立刻被激发了,分析、研究、思考、论证等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合作活动成为课堂学习的中心。

5.巧练习

新课程强调训练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常规练习要适量,问题设计应有开放性,富有真实生活气息问题的解决应有效进入课堂。

如暑假将至,让学生设计一个暑期旅游计划,要求在规定的时日内完成多个旅游景区的游玩,以节省经费和路途时间为前提选择交通工具,且根据各景区的气候特征准备衣物和必备品。也可让学生不依赖向导,只利用城市交通图或旅游景区图游览陌生的城市和景区;还可让学生分析如何根据交通图选择出行路线和交通工具?如何根据旅游景区图选择游览路线?如何根据地图比例尺估算两城市间的距离等等?这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地理的用途,自觉地在生活中应用地理。

提到练习方法,不可固守传统的做练习题的方法,不妨试试选题做答:将练习题写在或印在卡片上并编号,练习时老师指定学生抽签定题号,选号后老师或学生读题,让选题的同学当即回答;回答后集体或个人评判,最后老师裁决。这种练习,真可谓练得精、练得实、练得巧。

6.巧布白

“布白”原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中的一个术语,是指画家有意在画面的某些部位不着笔墨,制造高远幽深、朦胧虚空的视觉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法。课堂教学作为独特的艺术活动,巧用“布白”手法,同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板书时故意省去关键字词,留下空白让学生补充完整;只绘出地图的大体轮廓和主要地理事物,让学生完成并标注名称;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对课堂表现欠佳的个别学生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等。

7.巧启发

在知识的重点处、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问题的卡壳处、练习错误的疑难处等选择启发点,开启学生心智,由“山重水复疑无路”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维境界。如学习“陆地环境的形成──地貌”,讲到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时,根据褶皱形成的原理,学生都能理解“背斜成岭、向斜成谷”的地貌特征,这时教师出示一张向斜山峰示意图,让学生判断是向斜还是背斜?有学生认为是背斜,因为图上的特征是一座山岭,这时教师让学生分析该山岭岩石的新旧排列次序,然后判断,这应该是什么褶皱?怎样形成的?学生在卡壳之后经教师点拨,忽有所悟:这是向斜构造,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影响,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了。

8.巧手段

好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应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将原来说不明白的问题说明白,难以观察、体验的知识或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将静态的对象变为动态发展的对象,并留给学生探究和交流的机会。如多媒体模拟“地球运动”,一束平行的太阳直射光线从同一侧照射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的地球上,交互控制这束平行光线以地心为中心、以南北回归线为界线围绕地球转动,各地亮色的昼弧与暗色的夜弧随着太阳直射光线的季节移动,同步直观地演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为学生营造一种邀游太空的直观情境,对更好地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有很强的辅助作用。

9.巧结尾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道出了收尾工作的重要性。一堂课好的结尾必须圆满有力,知识得以概括、深化,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密、紧凑、和谐、完美。结尾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提纲挈领,构建知识框架;概括总结,强调重点难点;问题讨论,引发课外探究;知识竞赛,培养竞争意识;歌诀诗词,增添知识情趣;首尾呼应,课堂浑然一体……

如学习“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公式、三种形式及如何判断它的大小;学会了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认识了常见的图例和注记。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地图是把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后绘制在平面上,但地球表面并不平坦,有高山、海洋、洼地,那么如何用平坦的地图表示高低不平的地表呢?你能想出好办法来吗?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10.巧评价

新课改倡导赏识教育,坚持评价的多元性、发展性、情感性和过程性,采用自评、同学评、师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课堂上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课件中使用“你真棒、恭喜你答对了、再想想”等卡通图画及声音,对新颖、有独到见解的同学或暂时后进生的偶尔出色表现,提议全班为之鼓掌等。对学生的不良表现不作简单的批评,而是深入了解和分析,提出恰如其分的批评和改进意见,使其他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如某教师教“地球”时,有个学生问“太阳离我们三万万里远,这里的‘万万’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听后都笑了,有的还嘀咕:“万万就是一亿呗,这还不知道,真笨!”那个提问题的学生尴尬地低下了头。这时,教师意识到这个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挫伤,于是问同学们“既然万万就是一亿,那我们为什么不说‘三亿里远’而说‘三万万里远’呢?”课堂一下子静下来。一个学生回答“教材用‘万万’是有目的的。一是琅琅上口;二是表达的感情色彩强烈,给人以格外远的感觉。”教师表扬了这个同学,借机问大家:“这个有意义的问题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同学们用羡慕的眼光去看那个提出问题的学生,而那个学生也高兴地抬起了头。

(陈成忠: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地理系  王晖: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5 10: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试论地图的空间分析功能



四川省苍溪试验中学 刘国谱



地图源于人类生活、生产实践活动。地图作为地理的特殊语言,自产生起便与地理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地理成果的重要表达形式。可以想象:远古时代,在东非大裂谷或尼罗河三角洲,非洲人用几根棍子,在地上比划着,在地图上作一个标记,今天在这里捕获到一只羚羊,于是明天又到另一个地方去寻找新的猎物。可见,在地图上确定位置、描述人的活动线路和记载物产,便成为地图最原始的功能。这些我们也可看做是最简单的空间分析,说明在人类社会早期,地图就具有了简单的空间分析功能。

地理教学接触的地理空间主要是图像空间,而地图为地理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图像空间。图像空间由距离(比例尺)、方位(方向)、高度(等高线、颜色高度表)等空间要素组成,这为利用地图进行空间分析奠定了基础,使得地图成为研究和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或手段。传统的地图空间分析功能是人运用描述、定量、综合等方法,通过对地图覆叠、拆分与随机套用等空间分析来实现的。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地图的空间分析功能显得更加强大,在地理区域比较、研究以及行业生产的区位分析中,地图的空间分析功能得以充分运用。

一、分析地理事象的空间位置,形成空间概念,揭示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别规律

当我们打开某一区域地图时,就会发现:图中所标识的不是区域内所有的地理事实。这说明地图对区域地理事物的表达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人们总是选择那些被判断为具有意义的地理事实,这是地图与照片的基本差别。因此,地图的空间功能是相对于具有意义的地理事实而言的。

对地理事物地理空间位置的确定,是利用地图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地图能表达地理事象的空间特征和空间属性。对地理事物空间概念、特征和属性的把握,离不开对地理位置的把握。地理位置是指地理事物在某区域的空间分布,是表示地理事物属性的重要内容。利用地理位置对地理事物空间概念、特征和属性的表达,大致有下列两种情形:

l.描述型

即利用重要的地理事物来描述另一事物的位置,这反映的是地理事物间一种相对关系。如中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岸、亚欧大陆的东部。不同描述型位置具有不同的地理意义。教学中要让学生认真体会其中蕴含的地理意义:海陆性质对比强烈,季风气候典型;缺少地中海气候的分布。

2.数据型
   (1)用经、纬度来描述地理位置。反映的是地理事物的绝对性,体现了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或参照物之间的空间绝对关系,能反映地理事物在宇宙空间、地球表面存在的具体地点或分布的准确范围,反映的是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性和联系性。经、纬网地图的产生,为精确地描述地理事物奠定了基础。充分利用经纬网进行空间分析,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地理事物在空间距离、方位、面积等方面的空间属性。

教学中,要求我们养成将地理事物放到经纬网中认识其空间属性的习惯。掌握经纬网组成中特殊的、重要的经纬线,因此,要比较精确的把握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必须把地理事象放到经纬网中,这是认识地理事物空间属性的重要方法。

(2)利用方位与距离相结合来表征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其中,方向与距离结合就能表征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这与数学上利用极坐标确定位置的思想相吻合。如广州的地理位置可以表述为:广州在北京的南方,距北京大约2000千米的地方。

在地图上进行空间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如分析“中国防洪工程图”,可以概括出“滞洪区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同一条河流雨量站、水文站密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大的空间变化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设置滞洪区、雨量站、水文站是泄洪、监测洪水灾情的需要,是治理大江大河的重要措施之一。

教学中通过对某地理事物地理位置的分析,可以得出该事物许多的地理空间特征和空间属性,从而为解决地理问题提供或明或暗的基础条件,在理解地理原理、探索地理规律、解决地理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学中,要求识记重要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

传统地图的空间分析是人通过读、描、推、算等过程,多种感官交替使用,在地图上“找”和“指”、“读”和“写”、“想”和“说”等方式进行的。通过空间分析,“哑图”变为“活图”,最后,“地图”变成学生“脑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地理空间概念。

二、利用地图的空间分析功能,揭示地理事象的空间关联

地理事象的空间关联可分为地理位置关联、交通和通信上的关联等,是通过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来实现的。在区域研究或行业生产发展中涉及大量的地理事象空间关联的分析。主要表现为:

1.地理要素空间关联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间是相互关联的。我们这里说的关联是指地理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将洋流分布图与世界渔场分布图对照进行空间分析,可以揭示洋流与世界主要渔场之间的关联;将等温线图与地形图对照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地形与气温间的某种关联。

2.地理事象的空间关联

地理事象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工业和农业区位选择经常涉及地理事象的空间关联。如气候与自然就具有一定空间关联,京津唐工业区就背靠山西煤炭工业基地,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空间关联。通过地理事象空间关联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握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等方面的地理信息。

复杂的空间关联则需要采用多种数学手段,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确定相关系数、建立数据模型和空间模型来进行分析。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并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三、利用地图图组进行空间分析,揭示地理事象的时空演变

对于反映同一要素的地图来讲,把不同地区的地图放在一起通过对比和联想,能反映地理事物空间演变。如对某台风进行追踪监测,通过对台风所经过的不同海域的卫星遥感图进行对比,可以预测台风的移动方向、路径、速度和暴风雨出现的范围。把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地图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如将同一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反映该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和该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的变化。如森林发生火灾时,可以将该地区不同时期关于火灾的地图进行对照分析,可以揭示火灾发生的位置、演变方向和风向,从而为灭火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四、利用地图的空间功能分析地理事象的空间结构

任何地理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结构之中,利用地图能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图示等方式,描述和说明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相互联系和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地球的内部圈层、大气的垂直结构、地壳的演变、水循环和各种天气现象、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城市化进程等,都涉及这方面的技能。如利用地形图能分析某区域的地形空间结构,“三山夹两盆”、“山环水绕”分别是对新疆、东北地区地形结构的简单表述;“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对宁夏西海固地区地理事物结构的数量表达,“一根扁担,两个谷仓”是对越南地形结构的精妙概括。通过对政区图的空间分析能掌握某行政单元处在什么样的地理空间结构之中;通过对某城市遥感图或平面图的空间分析能把握该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

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如针对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更少”的土地资源结构特征,综合分析评价,在土地利用方面有利有弊:限制了耕地业的发展,有利于林牧业的发展。把地理事物放到空间结构中去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空间智慧。

五、阐释地理事物的空间效应

在通过对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分布规律、空间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地理事象的空间效应。不同的空间位置和空间结构便产生不同的空间效应。空间地域结构对当地文化、民族心态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沿海开放地区处于一种开放的地域空间结构中,对外联系方便,与内地相比,开放意识浓,商业意识和竞争意识强。又如,河流的治理必须考虑上、中、下游之间引起的空间效应。不同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在某地点的空间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空间效应,在工业、农业区位选择中,必须对区位因素所形成的空间效应进行科学的阐释。

不同的地图具有不同的空间分析功能。经纬网地图能比较准确地分析地理位置的空间分布;等高线地形图能对地形、地势进行空间分析;专题地图能对一个或几个地理要素进行空间分析。地图的空间分析功能是日益增强的,与传统地图相比,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对地图处理与操作的强大功能,地图叠加、地图漫游、地图缩放、电子地图空间导向能力使得地图空间分析功能如虎添翼,而被称作是地图的延伸。地理信息系统将信息转化为数据,通过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来进行空间分析,大大地增强了地图空间分析的功能,进一步展现了地图的力量。特别是GIS技术中的虚拟现实技术,不仅支持数据和过程的三维表示,而且能使用户走进视听效果逼真的虚拟世界,虚拟现实技术为人类观察自然、欣赏景观、了解实体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感觉。GIS在成功地描述大量的地理现象后,已经开始进一步用于模拟地理变化过程,在虚拟世界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执行地理学规律的有力工具。可以预测,在信息时代,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日益网络化,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处理空间数据的强大功能,其海量的信息资源,为地理研究和学习大开方便之门。

随着摄影、动漫、美术、地图和数字影像、空间信息等技术的发展,地图经历了从传统地图到电子地图的进化,新世纪信息化的浪潮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多元读图的新纪元。地图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丰富的图像空间,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简约手段。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地图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充分利用地图的空间分析功能,有利于地理空间智慧的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5 10: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地理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王跃华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学地理教学的调查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如学生普遍感到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庞杂,有时虽然能知道或记住一些地理知识,但对其知识体系缺乏了解或把握不住。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不知道农作物的含义,或只罗列一些蔬菜、水果、粮食等名称,有的学生将农作物从吃的方面、穿的方面和喝的方面等来分类。有的学生只能从空间上答出我国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的降水特点,或有的学生只能从时间上答出我国夏季普遍降水的特点。只有少数学生知道农作物通常分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降水特点应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两方面来回答等等。从问卷上看出,学生大多没有建立起一个地理知识的基本结构,地理知识的概括能力较差。

二、突出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概括能力

思维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最显著的特性是概括性。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于是在大脑里生成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产生了概括行为。通过概括,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在联系,认识了事物的规律性。概括是将某种事物一般的、共同的属性和特征结合起来,即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是思维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概括的结果有利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形成迁移能力,思维之所以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关系,主要来自抽象和概括能力,因此,概括在思维发展与培养中是十分重要的。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如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呢?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笔者认为,地理教学的内容和培养教育的目标相联系形成了地理教育的学科特点,即地理科学的人地相关性、地理教学内容的区域性和广泛性,以及地理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地理思维具有形象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又由于地图是反映和研究地理环境的有效工具,所以,地理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和空间概念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等认识活动的能力。地理能力是以空间形象思维为基础,正确认识和运用辩证的人地关系的能力,是其与思维品质交互组成的统一整体。这样,地理概括能力的培养应围绕人地关系和地图(尤其是地理模式图)的教学开展。

三、培养学生地理概括能力的方法

1.“先见森林,后见树木”,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结构

调查中我们发现那些不熟悉农作物概念的学生,他们对农作物的认知只能是以水稻、萝卜、辣椒、棉花等单个作物进行。我们还发现学习了一年的地理课以后,或是学完教材的某一章节时,很多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体系把握不住,表现在学了前面的地理知识而忘记后面的,或是说不出主要内容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

系统论的原理要求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而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排列、组合的顺序、层次即系统的结构,决定着系统的功能。系统化的地理知识揭示了地理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和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不仅容易理解和牢固记忆,而且有利于举一反三,促进地理知识的迁移。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强调:教学过程中“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培养学生构建地理知识结构,把地理现象或事物、地理基本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紧密联系起来学习,从整体上感知地理知识及其关系。

在教学实验中,地理教师都比较重视绪论课或开篇的教学,给学生一个较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包括地理学习的内容构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位置和联系研究,产生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原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和途径等等。此外,当学习到某一专题内容时,教师也应注意首先从整体上让学生进行把握。如学习区域地理时,让学生明确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区域特征:何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何物(自然地理,如地形、气候、河湖、植被;人文地理,如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交通、商贸、旅游、人口、城市等)、何种状况、发展方向如何等等。

2.帮助学生处理“地→理”,提高概括地理原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处理“地→理”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处理好将众多的地理事实材料(如地名、地理数据、地理事物的演变和分布状况等)总结归纳,上升到地理基本原理(如地理特征、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演变和分布规律以及形成这些规律的原因等)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抓住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有利于学生综合概括能力的提高。在我们的实验教学中,地理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某一地区的地理事实材料,掌握地理事物的演变和分布状况,以形成具体的地理表象,对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等获得感性的、初步的认识。其次,在学生有了丰富的地理表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地图或借助实物标本、模型等,通过具体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帮助学生探究和发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演变及分布的规律,以及形成这些规律的原因。这是对地理感性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即形成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及地理事物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理性认识。通过“地←理”的教学过程,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了提高,形成一定程度的地理概括能力。

3.“画图总结”,加强地理示意图、模式图等地图教学

地理感性认识仅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某些方面,不能揭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因此必须突破感性认识的局限,上升到地理理性认识。地理理性认识包括地理形象思维和地理逻辑思维两种基本思维方式。地理形象思维是凭借各种具体地理事物的形象来思考和表达的思维活动。地理逻辑思维是借助地理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客观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思维过程。凡是思维都需有物质作为载体,在地理教学中,形象思维的物质载体主要是图像语言,它包括了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事物或现象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十分密切的。而我们在学习掌握地理知识时,一般却是一个要素接着一个要素地进行。这样就有必要在一定的时候进行总结、归纳和概括,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知识。这时利用地理联系图表的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地理联系图表是采用示意图的形式,辩证地反映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人文环境各种事物间的联系,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各种事物或现象间逻辑联系的一种图表。它能简明扼要地反映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甚至可以完整地表明整个专题单元的逻辑线索。在我们的教学实验中,教师首先带着学生一起利用课本上现成的地理图表进行教学,讲课中再利用“纲目信号”式板书进行示范教学。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概括,形成能较好反映地理知识内容和联系的图表。通过加强地理联系图表等地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概括能力。

4.从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相关性入手,归纳各地生产活动因地制宜的规律性

人类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又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地关系理论是地理学的基础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理论对中学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正确地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人与地”的关系是当前环境意识教育的实质,是地理思想教育中随时代发展变化的一项突出的任务。从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相关性入手,归纳各地生产活动因地制宜的规律性,具有很强的地理学科特点及训练、提高学生的地理概括能力的价值。例如,在讲述我国各地的农业生产时,可以结合各地的自然环境因素和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生产技术因素等,突出西北地区缺乏水分,青藏地区热量不足,东部季风区人均土地少等主要因素,帮助学生归纳概括出西北地区的灌溉和绿洲种植业、草原及高山畜牧业,青藏地区的河谷种植业、高寒畜牧业,东部地区的平原种植业、家禽家畜圈养业等区域农业生产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5 10: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转型期地理新课程实施的调查与思考
──河南省郑州市中学地理教师及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系 周红杰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目前,基础教育整体仍处于转型期,包括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旧教材向新教材的转变,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向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具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转变,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学生由消极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转变。教师是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及时了解地理教师及教学的情况,发现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有的放矢地把地理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2004年8月,河南省郑州市地理新课程教师培训在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行,笔者借此机会,对前来接受地理新课程培训的郑州市六区(中原区、金水区、管城区、二七区、惠济区、上街区)、五市一县(新密市、巩义市、荥阳市、登封市、新郑市、中牟县)共112所中学的216名初中地理教师的有关情况作了调查。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调查问卷和座谈。在发放问卷之前,首先对全体地理教师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只是了解目前的地理教师及地理教学的真实情况,作为教学研究之用,请老师如实填写。共发放问卷216份,全部收回,其中有4份无效,有效回收率为98.2%,调查对象基本上概括了郑州市初中地理教师的总体,调查是真实、有效、可信的,在我国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基本素质
(1)性别和年龄结构
性别结构

年龄结构

男教师

女教师

30岁以下

30岁~40

41岁~50

50岁以上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82

38.7

130

61.3

82

38.7

80

37.7

24

11.3

26

12.3

从表中可以看出,郑州市地理教师女性多于男性,40岁以下地理教师占76.4%,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教师平均年龄为34.2岁,说明中青年已成为地理教师的主体。因此,加强中青年教师的知识更新、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非常重要。
(2)职称结构、学历情况
中高

中一

中二

中三及以下

小教系列职称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11

5.2

86

40.6

71

33.5

22

10.4

22

10.4

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只有11人,所占比例小;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教师比重大,小教系列职称占到1/10以上,可见,地理教师职称总体较低。
教育硕士

本科

大专

中师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0

0

85

40.1

124

58.5

3

1.4

(注:表中学历情况仅为本次调查结果。)
如果按初中教师学历以大专为达标计算,中学学历达标率为98.6%,但与东部城市初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相比,教师中本科学历比例仍有待提高,特别是针对中学教师的教育硕士从1997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7年,但郑州中学地理教育专业教育硕士毕业生尚少,可见地理教师的进一步学习提高的积极性不高。
(3)教师任教情况
所学专业与所教专业是否对口

专职还是兼职

对口

不对口

专职

兼职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133

62.7

79

37.3

170

80.2

42

19.8


结果发现,有1/3的教师专业不对口,教非所学,学非所用;兼职教师近1/5。作为省会所在城市如此,可以想象其他地区这种状况应该更甚,即地理教师的非专业化问题严重,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不够,使教师素质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教学情况
(1)教具情况
地理教具情况

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情况

较完备

不完备

常用

偶尔用

没有用过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70

33

142

67

19

9.0

145

68.4

48

22.6

统计结果可见,有2/3的学校地理教具不完备,存在挂图等资料落后或不完备问题,甚至有的学校“连一个地球仪都没有”,这既是学校不重视地理教学的一个表现,同时也反映出地方教育投入的情况。通过对现代教学手段使用状况的调查发现,多数教师使用过计算机,但只有9%的教师能熟练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制作较高水准的课件;有2/3的教师只是偶尔使用;而有1/5的教师从未用过。使用过计算机的教师只是制作简单的文本和展示一些画面,在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地理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方面仍较欠缺。这说明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中部很多地方还没有真正走向地理课堂,仅仅停留在尝试层面。
(2)教学方法及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情况
教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情况

常用探究式

二者兼用

常用讲授法

经常进行

尝试过

没有进行过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32

15.1

120

56.6

60

28.3

20

9.4

149

70.3

43

20.3

探究学习是和接受学习相对的,鼓励学生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也是地理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但就调查的结果看,虽然素质教育已实施许多年了,地理教育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接受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地理研究性学习也只是处在尝试阶段,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3.科研情况
是否订有地理杂志

是否写过地理文章



写过

写过中发表或获奖

没有写过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占写过

比例

人数

比例

128

60.3

84

39.7

130

61.3

41

31.5

82

38.7


调查统计发现,60%的教师对地理教育科研有主动意识,但教研能力相对薄弱,特别是农村教师,大多没有参加过课题研究,教育教学论文的发表与获奖篇目也极少。在调查的212名教师中,有近2/5的教师既没有订阅地理杂志也没有进行过教学研究;有近2/5的地理教师没有写过地理教学方面的文章;在写过文章的教师中发表或获奖的还不足1/3,说明地理教育科研的质量相对较低,科研水平有待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有48位没写过地理文章的教师同时也没有订地理杂志,有11人订有杂志但没有写过文章,只有4人没有订杂志但写过地理文章。由此可得出,订阅地理杂志与进行教学研究之间成正相关,经常阅读地理杂志能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学研究。应以科研促课改,以课改促提高。
4.教师本人对地理的兴趣
教师个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很有兴趣

一般

没有兴趣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117

55.2

90

42.4

5

2.4

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地理教师本人对地理学科是否有兴趣或兴趣的强弱,从某些方面说决定着其在地理教学方面的付出和提高,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从结果来看,有一半以上地理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地理学科非常有兴趣,但也有近一半的地理教师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一般,甚至有个别教师没有兴趣。可以推测:如果教师本人并不真正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那么怎么能“让学生把你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同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们教的这门学科里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5.开放性问题:“你认为目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的调查
排在第一位的是:地理教具不完备,缺电脑,缺乏教学素材等(有48%的教师提到);排在第二位的是:评价方式问题,包括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仍以分数论英雄,教师对学生没有自主评价权(有46%的教师提到)。总体上说,教师急切盼望出台新的评价举措;排在第三位的是:中考不考地理,学校对地理科不重视,学生对地理学习不重视,(有38%的教师提到);排在第四位的是:教师发展问题,如制作课件有困难,渴望了解新理论、新信息,渴望交流,想知道如何写作等(有32%的教师提到);排在第五位的是:所教班级多、人数多,活动不宜开展(有28%的教师提到);其他还有:讲公开课加重教师负担、学生地理兴趣培养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7-3 10: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