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08: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运用地理插图,提高教学效果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一中学 谢玉英



前苏联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会说话了。”由此足见地理图片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理图片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地理空间观念,真正做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排了大量的教学插图。这些插图和正文、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相得益彰,从而使教材图文并茂,增强了可读性和说服力。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功能,加强和改进插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发展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多种素质。

从形式上看,地理教材中的插图可分为地图(地理事物和现象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漫画和史料图等几类,它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侧重。那么,课堂上如何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以图释文,相辅相成

地图被誉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地理插图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插图。插图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插图知识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例如,在学习综合探究“认识北美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一课时,充分利用“北美地形图”“地形对北美天气变化的影响图”“北美气候图”,通过指图讲解,让学生对北美的气候形成原因能从根本上了解认识:影响气候的要素除了纬度因素和海陆因素以外,地形在某种情况下对气候的形成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样讲解,学生既掌握了北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又增强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从中又加强了辩证思维的训练。

二、以图提问,启发思维

图像是课文的再现和补充,利用图提问能起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作用。如讲“欧洲西部”一节时出示欧洲西部地形图和降水图,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河流较短,但水流量大,通过读图讨论学生很快明白:欧洲西部由于地处平原且面积小,轮廓曲折因而河流较短,但降水较多因而河流量较大。再如教材中有的地方直接用一幅图来表现和说明一个问题,而不用文字叙述。例如,在讲世界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时,迁移的原因没有文字叙述,而是用图像表示出来。图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箭头,由农村指向城市,旁边列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三个原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这幅图,开展讨论,弄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否则就遗漏了知识点。

三、指导读图,释疑解难

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原理性、规律性较强的内容,有时利用课本彩图可以在教学中收到释疑解难、帮助理解与记忆的作用。如“地球上的五带”这部分内容,初中一年级学生感到抽象,难于理解和接受。倘若利用课本中的五带分布图和图片周围的儿童的叙述,便容易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再如讲欧洲西部的人口分布时,先出示“欧洲西部人口分布图”和“欧洲西部工业区示意图”,然后提问:说出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通过引导看图,学生可以很快分析出:欧洲西部人口分布和工业发展的关系,人口稠密区沿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

四、课前引用,激发兴趣

在讲“巴西”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读彩图“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然后提问:“具有世界一流的足球队,喜欢跳桑巴舞的国家,大家知道是哪个国家吗?”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又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通过阅读课本彩图“世界上三个主要人种”,让学生观察了解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的体表特征的差别,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自然地导入新课,同时在课前学生阅读彩图的基础上,教师也能比较容易讲授上述三大人种的体表特征的差别及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

五、引导欣赏,激发感情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世界各地的美好河山和人文景观,各民族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工农业生产情况,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如讲我国的旅游业时,阅读黄山、桂林等景观图,激发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河山的感情;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时,分别阅读“罗斯一家的照片”和“纳米亚的照片”两幅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一目了然,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赶超发达国家的信心。

总之,只要课堂上充分、合理的利用课本插图,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观察、理解、记忆和形象思维,增强立体感和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08: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江苏省如皋市试验初中 秦龙春



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思想的转变应是先导。《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相应的初中《地理》新教材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才有可能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才有可能在地理活动中使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一、让学生多用图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地理离不开地图。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并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教材增加大量地图的出发点。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从而逐渐树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如在学习“七大洲和四大洋”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几个活动:第一,读图抢答:(1)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2)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南半球?(3)赤道穿过哪些大洲的大陆?第二,分组拼图比赛。学生自制各大洲轮廓图,展开拼图游戏,看哪一组拼得又快又好。这样,学生争先恐后,学习效果较好。

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可以学会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学会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让学生多观察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观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能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数量,如果再配合动感的图像,会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为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在学习“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这一问题时,我设计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软件:一个运动的云朵,遇到山地的阻挡,顺着山坡逐渐上升,到达一定的高度,形成降水;而到了背风坡,云朵逐渐下降,却没有形成降水。学生在观察中明白了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理教材中涉及的“全球变暖”问题,也是同学们已经观察到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展开讨论,有人认为是人类活动引起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地球气候周期变动导致的。这些问题具有较高的智力价值,可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材料,课堂上进行讨论或辩论,教师进行评价、概括和总结。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有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机会,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挖掘创新潜能的作用。

三、让学生多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采用讨论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展开多种形式的讨论(同桌讨论、分组讨论、全班集体讨论),进行相互交流。

如学习“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时,我选用教材中的活动内容,采用四人小组讨论的办法,学生讨论的结果很出乎我的意料。

活动题目:汽车尾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讨论结果:①回收汽车尾气。②加优质汽油。③把汽车尾气变成暖气。

可见,这种教学方法能吸引大部分学生的参与。通过讨论,学生们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让学生多动手

有些知识点,教师讲解、演示多次不如让学生亲自做一次理解得透彻,记忆得牢固。教师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悟”。下面列举两种不同类型的例子加以说明。如在讲授“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内容时,可以指导学生用乒乓球或其他球体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绘出主要的经纬线并标出世界几大城市:北京、纽约、伦敦、莫斯科等。对于没有学过立体几何、物理等知识,空间想象能力还很差的初一学生来说,像这种让他们在制作中手脑并用的方法,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认识。

如在学完“地图”这一节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组合作竞赛的活动──绘制学校平面简图。我将全班分成了六个学习小组,看哪个小组绘制得最准确、最迅速。各小组成员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分工明确,有的测量学校的长度和宽度、有的测量学校的主要房屋、有的测量学校的主要花圃、有的测量学校的主要道路……在实地测量的基础上,小组集体讨论并确定了绘图的比例尺、基本图例和地图的指向标。在绘图的过程中,每个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最后将校园平面图绘制得相当漂亮。

五、让学生多上讲台

以活动教学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在学习“人口和人种”一节时,我把“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同的人种”三个问题分别交给三位同学讲述。一位同学在讲“世界人口的增长”这一问题时,巧妙地利用毛线和纸板制成了一个“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毛线可以活动,人口的增长一目了然,效果十分明显。她还自制了一个简易小天平,让学生观察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演示时,她先在表示出生率的小盘子里放了三个小球,又在表示死亡率的小盘子里放了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这时天平是平衡的。她问同学们:这时出生率与死亡率是什么关系?自然增长率是多少?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同学们回答。然后,她找了下面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情况。这样,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演示等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另一位同学讲“世界人口的分布”时,采用了分组拼图抢答的形式,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地区。在分析人口分布不均时,她联系前面学过的世界气候知识,采用“请你来选择自己的住处”的方式,分组讨论,思考、探究。为此,她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愿意去北极地区居住吗?(2)你愿意去新疆的沙漠地区居住吗?(3)你愿意去青藏高原地区居住吗?(4)你喜欢在自己家乡居住吗?请陈述理由。一位同学讲“不同的人种“时,将搜集的不同人种的图片发到各个小组,让同学观察不同人种的外表特征,分组描述自己小组所要说明的人种的特征。这些学生的登台讲课,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也得到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

事实证明,让学生走上讲台,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大提高。

六、让学生多调查

在教学活动中,地理教师可以努力引导并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生产实际、生活实际,尝试从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或解决问题的设想,把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服务家乡,服务社会。这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理念的重要体现。

如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课后观察、调查并思考:你的家乡附近的河流(湖泊或池塘)的水质自你记事以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周围有何影响?请分析该河流(湖泊或池塘)水质变化的原因,并为其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设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8-9-27 07: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巧”设计



陈成忠 王晖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同理,无“巧”不成课。

1.巧导入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开始,是调节学生心理状态、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的首要手段。恰当的导入,在教材的章节之间、层次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使课堂一开始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将学生紧紧吸住。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灵活采用。如歌曲导入法:播放“青藏高原”、“黄河颂”、“长江之歌”分别导入“青藏地区”、“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等;广告欣赏法: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水均益2005年世界水日公益广告“……不要让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的眼泪”导入“水资源”;谜语导入法:“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别看它的个子小,载着高山和大海”导入“地图和地球仪”;历史、热点事件导入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及盟军严密封锁地中海出入大西洋的惟一门户──直布罗陀海峡,然而英国舰艇屡受德国舰艇的袭击,致使英军遭受巨大损失。德军的潜艇为什么能在英军的严密监视下出人地中海呢?”导入“洋流”。

导语,既有启发性和知识性,又符合逻辑。少而精的几分钟导入,缩短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直接影响着“45分钟”的教学效果。

2.巧过渡

教学情境的转换,教学环节的关联,知识之间的衔接,必须自然而贴切。这种过渡表现在教学过程的“关节点”上,教师凭借一两句“穿针引线”的话语,就能够将整个教学过程沟通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如“海陆的变迁”一节子目标主要有3个:一是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二是大陆漂移假说;三是板块构造学说。这3个子目标之间可以这样过渡:成语“沧海桑田”就是指海陆变迁,请同学们举几个实例来说明它的含义──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由此可知,海陆之间不断变化,那么变化过程是怎样的?1910年德国年仅30岁的科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突然发现,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非洲凸出的地方和南美洲凹进的地方非常吻合。他不由得猜想,大西洋两岸的大陆会不会本来就是一块?经过反复观察,他还发现,北美、格陵兰和欧洲大陆轮廓正好也可以嵌合在一起。魏格纳坚信这绝不是巧合,便沿着这条思路进行研究,经过实地考察,终于在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那么,大陆漂移假说的内容是什么?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你能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火山、地震、东非大裂谷、红海、喜马拉雅山等的形成吗?这种自然的过渡,保证了教学过程的紧凑性和学生思维的连续性,避免了教学过程的冷场和学生思维的中断。

3.巧设疑

当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时,教师给学生的思维之路人为铺设障碍,有意识地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于适当的时机设疑。例如,(1)思维的疑惑处:很多学生认为“凡是经度为东经度的任何地点都是在经度为西经度的任何地点的东方”,根据这个错误理解,教师可设疑:位于40°N、120°E附近的北京在40°N、120°W附近旧金山的什么地方?(2)看似无疑处:有时教材中描述的地理事物,表面似乎无疑,其实并非真正的无疑,这就要求教师对原有知识拓展、延伸。如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学生对此似乎无异议,为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台风以及台风出现于何地”,可这样设疑:①赤道附近的洋面能否形成台风或飓风?为什么?温带和寒带呢?②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的地方会不会产生气旋?③有锋面气旋,有没有锋面反气旋?④台风是热带气旋,能否改变热带气旋诞生之地的洋面性质,使其为我所用,比如用其“雨”而避其“风”?这样的问题容易击中学生的兴奋中心,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学生常跃跃欲试、争论不休,思维十分活跃,学习更为积极。

4.巧案例

案例是沟通学生与丰富多彩的真实世界和奥妙无穷的书本世界的桥梁。地理案例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选取的一些隐含地理概念和原理要素、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或“背景材料”。学生在课堂内讨论案例获取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整理,实现知识的迁移,达到知地、明理、说理、析事之目的。如学习“地球运动和太阳辐射”,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太阳能热水器”案例:某市某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为广州、济南、北京3市生产的“太阳能热水器”,在济南、北京的销售出现了问题,经过调查发现,问题出在“太阳能热水器”的支架上,设计人员由于没有考虑地理因素,为这3个城市设计了统一规格的支架。结合你学习的地理知识,你能解释产生问题的原因吗?如果你是支架设计人员,你应如何设计?如果从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的角度考虑,应该对支架作怎样的修改?这样的案例一提出来,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思维火花立刻被激发了,分析、研究、思考、论证等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合作活动成为课堂学习的中心。

5.巧练习

新课程强调训练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常规练习要适量,问题设计应有开放性,富有真实生活气息问题的解决应有效进入课堂。

如暑假将至,让学生设计一个暑期旅游计划,要求在规定的时日内完成多个旅游景区的游玩,以节省经费和路途时间为前提选择交通工具,且根据各景区的气候特征准备衣物和必备品。也可让学生不依赖向导,只利用城市交通图或旅游景区图游览陌生的城市和景区;还可让学生分析如何根据交通图选择出行路线和交通工具?如何根据旅游景区图选择游览路线?如何根据地图比例尺估算两城市间的距离等等?这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地理的用途,自觉地在生活中应用地理。

提到练习方法,不可固守传统的做练习题的方法,不妨试试选题做答:将练习题写在或印在卡片上并编号,练习时老师指定学生抽签定题号,选号后老师或学生读题,让选题的同学当即回答;回答后集体或个人评判,最后老师裁决。这种练习,真可谓练得精、练得实、练得巧。

6.巧布白

“布白”原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中的一个术语,是指画家有意在画面的某些部位不着笔墨,制造高远幽深、朦胧虚空的视觉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法。课堂教学作为独特的艺术活动,巧用“布白”手法,同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板书时故意省去关键字词,留下空白让学生补充完整;只绘出地图的大体轮廓和主要地理事物,让学生完成并标注名称;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对课堂表现欠佳的个别学生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等。

7.巧启发

在知识的重点处、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问题的卡壳处、练习错误的疑难处等选择启发点,开启学生心智,由“山重水复疑无路”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维境界。如学习“陆地环境的形成──地貌”,讲到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时,根据褶皱形成的原理,学生都能理解“背斜成岭、向斜成谷”的地貌特征,这时教师出示一张向斜山峰示意图,让学生判断是向斜还是背斜?有学生认为是背斜,因为图上的特征是一座山岭,这时教师让学生分析该山岭岩石的新旧排列次序,然后判断,这应该是什么褶皱?怎样形成的?学生在卡壳之后经教师点拨,忽有所悟:这是向斜构造,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影响,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了。

8.巧手段

好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应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将原来说不明白的问题说明白,难以观察、体验的知识或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将静态的对象变为动态发展的对象,并留给学生探究和交流的机会。如多媒体模拟“地球运动”,一束平行的太阳直射光线从同一侧照射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的地球上,交互控制这束平行光线以地心为中心、以南北回归线为界线围绕地球转动,各地亮色的昼弧与暗色的夜弧随着太阳直射光线的季节移动,同步直观地演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为学生营造一种邀游太空的直观情境,对更好地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有很强的辅助作用。

9.巧结尾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道出了收尾工作的重要性。一堂课好的结尾必须圆满有力,知识得以概括、深化,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密、紧凑、和谐、完美。结尾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提纲挈领,构建知识框架;概括总结,强调重点难点;问题讨论,引发课外探究;知识竞赛,培养竞争意识;歌诀诗词,增添知识情趣;首尾呼应,课堂浑然一体……

如学习“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公式、三种形式及如何判断它的大小;学会了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认识了常见的图例和注记。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地图是把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后绘制在平面上,但地球表面并不平坦,有高山、海洋、洼地,那么如何用平坦的地图表示高低不平的地表呢?你能想出好办法来吗?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10.巧评价

新课改倡导赏识教育,坚持评价的多元性、发展性、情感性和过程性,采用自评、同学评、师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课堂上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课件中使用“你真棒、恭喜你答对了、再想想”等卡通图画及声音,对新颖、有独到见解的同学或暂时后进生的偶尔出色表现,提议全班为之鼓掌等。对学生的不良表现不作简单的批评,而是深入了解和分析,提出恰如其分的批评和改进意见,使其他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如某教师教“地球”时,有个学生问“太阳离我们三万万里远,这里的‘万万’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听后都笑了,有的还嘀咕:“万万就是一亿呗,这还不知道,真笨!”那个提问题的学生尴尬地低下了头。这时,教师意识到这个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挫伤,于是问同学们“既然万万就是一亿,那我们为什么不说‘三亿里远’而说‘三万万里远’呢?”课堂一下子静下来。一个学生回答“教材用‘万万’是有目的的。一是琅琅上口;二是表达的感情色彩强烈,给人以格外远的感觉。”教师表扬了这个同学,借机问大家:“这个有意义的问题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同学们用羡慕的眼光去看那个提出问题的学生,而那个学生也高兴地抬起了头。

(陈成忠: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地理系  王晖: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8-9-27 07: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核心竞争力”与地理新课程教学



广州市增城市增城中学 张华梅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竞争”无疑已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无论从人的社会性到人自身的发展,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变化到国际竞争的态势及其对教育的影响;还是从我国中小学的实际需求,无不体现出实施竞争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对于地理工作者来说,如何通过地理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之间健全的人际交往、良好竞争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我在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一、“核心竞争力”的提出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出自美国经济学家普哈拉哈德哈默的《哈佛商业评论──公司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不易被对手仿效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中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和机制及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这种实力表现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力、应变能力。”核心竞争力概念提出后,因其巨大的现实意义而为社会广泛接受,对该理论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而“知识创新(教育)的水平和速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掌握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是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因此,将核心竞争力理论泛化到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有现实意义。

二、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可从课堂和课外活动两方面入手。

(一)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竞争力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展开竞争,这种竞争会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为了营造竞争的氛围,我是这样做的:

1.组织好各种各样的竞争活动,例如在上新课之前组织一场十分钟地理知识的竞赛,或者一场辩论比赛。这样,既可以调节气氛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竞争能力。同时,制定合理的规则,使学生明白竞争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的。成功与失败、机会与风险对所有人是均等的。“公平竞争”不仅是竞赛的宗旨,也是一种道德教育,使人们通过活动,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与观念。

2.竞争的重要意义还在于竞争过程中参与者得到的各种心理体验与心理调整,特别是在紧张、落后的情况下,心理承受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由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和指导各种地理活动比赛,还要对其活动比赛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既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能使学生的心理更趋成熟。

3.重视小组合作,强调学生整体参与。活动主要以小组为组织形式进行,要求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会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学会在竞争中博采众长,加强合作,同时在合作中充分发挥个性特长,进行有益的竞争,把每个学生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为增加比赛的激烈性与趣味性,可根据学生差异,采取“让分赛”等方法,使比赛在“人为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动员学生树立敢打敢拼的决心和信心。

4.活动后要认真讲评,使胜者不骄,败者不馁。特别是对一些尽了全力,但仍然失败的学生更要加以肯定,鼓其斗志。引导学生作自我总结,明白自己“为什么能胜”、“为什么会败”,从中取长补短,以其取得更大的进步。

5.在地理课成绩考核与达标测试中,也要建立不同层次的竞争机制,使学生有较为明确的奋斗目标,从而努力学习,缩短差距。如在课堂上设立A、B组分层次练习,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A组和B组练习。

(二)在课外活动中开展竞争能力的培养

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渠道,要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必须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地理教学离不开课外活动,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人数多,分到每个学生练习的时间极少,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地理课外活动的辅导。这一年的主要做法就是:在课外时间开设地理活动小组和地理选修课。如在高一年级开设地图制作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基本情况(爱好、性格、能力等)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各组的综合实力基本相当),本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围绕制作地图的任务进行搜集资料,讨论交流,分配合作等,各组的学习情况由组间的公开交流、竞赛、量化检查或教师巡视来评定,对评定的结果采用“五星级”进行记载。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学期成绩加分、减分的依据。这样做使每次开展活动既活泼生动又有趣,学生又在不知不觉中体现了合作与竞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组织能力和应用信息能力得到提高。而在同时又极大的促进了地理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乐趣。但是,要注意对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的主渠道仍是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要素质,是核心竞争力教育的主要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年来的课堂观察及综合调查显示,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多方面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如有些学生的学习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还处在初中阶段的被动学习,树立不起一种竞争的意识;学生差异大,不利于学生之间公平竞争,使到一部分后进生失去参于竞争的兴趣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1.转变观念,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

有些学生否认竞争、害怕竞争甚至反对竞争,总是幻想取消竞争。但是,竞争是客观存在的,竞争的原则是优胜劣败,竞争不以这种形式存在就必然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核心竞争力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诞生的,市场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公平竞争。因此,我们要培养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人,这就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活动,积极地参与竞争,从竞争中得到生存和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2.竞争活动安排有一定的梯度,形式多样。

首先,在具体活动的安排上,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大活动的难度。其次,活动的数量也应考虑由少到多,使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3.注重知识的现代性、趣味性、有用性。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应当是与现代科技和现代科学相适应的内容体系,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世界潮流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因此,地理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应当对教材进行筛选和补充。应注重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有兴趣学习下去,教师还需把课本中的知识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地理科学研究的内容具有广阔的空间性,而中学生所接触的空间非常有限,乡土地理的内容就显得非常有用,只有当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有用的时候,他们才有学习的兴趣。

4.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竞争力。

学习地理知识是一个终生的过程。高中地理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注重运用典型个案的讲述,让学生获得分析个案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然后再提供一些材料或设置一些地理情景,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去分析地理事物,获得地理知识。

5.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仅是客观存在、普遍的,而且表现为多方面:生理方面如性别、体力、视力、听力等差异;个体认知风格方面如场依存与场独立、冲动型与沉思型等;个体情绪和意志方面如主导情绪的不同,焦虑水平、自制力的差异等;气质性格方面如气质类型的不同、内倾与外倾等;能力水平和结构方面如智能结构上的不同;社会环境因素方面如学生家庭和经济状况的不同、家庭结构的不同(双亲、单亲、再婚重组)、家长社会地位的不同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摒弃那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一方面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另一方面要善待差异,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正视学生的独立性、可变性,为他们创设适当的教育环境,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地理教学中合理利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合理地对学生情感进行调控,克服学生学习中思维障碍和心理障碍,值得我们继续探索。教育学生要善于合作,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使自身的心理更健全,人格更完善,素质更全面,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8-9-27 07: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谈谈二十四中《自然地理》的兴趣教学



苏州市二十四中学 顾正浩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们把你们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们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您应当引以为荣的事。”我作为二十四中的一名地理教师,每当面对初一新生,常常会想起这段发人深省的话。我们学校的学生虽然入学成绩一般,但我觉得他们在自然地理方面的兴趣并不亚于其他学校的孩子,教师只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一定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真正喜欢上《自然地理》的。我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些对他们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一、巧妙的开场白

开场白指戏剧或某些文艺演出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比喻文章或讲话等开始的部分。戏要吸引观众开场白得精彩,同样课要打动学生开场白得巧妙。比如:我是这样来介绍“第八课海陆变迁”的。一上课我首先给大家展示了一张很有气势的书法作品“沧海桑田”,顿时学生们觉得很新鲜,眼光全都集中到这四个字上了,接着请一位同学站起来高声朗读这四个大字,然后请大家来说说这四个字的意思,渐渐地我们已步入学习的主题“海陆变迁”。这类开场白巧妙之处就在于一上课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要是换成普通的开场白“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第八课海陆变迁……”就要平淡得多。这类巧妙的开场白看似信手拈来,其实不然,需要教师课前作精心的准备。

二、 叠出的悬念

一部《福尔摩斯探案集》之所以赢得那么多读者的心,归结起来不外乎两个字“悬念”,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如果教师在《自然地理》课堂中时时能对学生抛出一些带有悬念的问题,那么他们学习的兴趣一定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我在介绍“外力作用”时,从灵岩山采来了两块花岗岩,形状相似,但其中一块已风化。我在课堂上面对着大家拿起一块,用手一捏,立刻成为粉末,台下不少同学非常惊讶,有的在悄悄地说老师有神功。于是我就抛出了第一个悬念──这石头是货真价实的吗?有一位同学上台来捏了一下另一块花岗石,涨红了小脸也拿它没办法,证实石头是真的。接着我就抛出第二个悬念──老师有神功吗?大家讨论下来的结果可能没有,但又不知道为什么。这时同学们的兴趣越来越浓了,我提示这是大自然的神力,趁机再抛出第三个悬念──是自然界中的什么东西使这块石头不堪一捏呢?学生们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得出结论是风和流水的作用。由此可见学生们在不断追逐悬念中兴趣是越来越大的,而一个又一个悬念的解决使他们所学习的地理知识印象也更深刻。

三、 丰富的想象

想象在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初一学生的想象力不可低估,倘若教师能给他们以足够的想象空间,他们会回报给你一个惊奇的。例如在学习“水循环”这一内容时,我尝试了一回想象教学。一上课我就对同学们说:“你们都把自己想象成小水滴吧,到世界上自由地旅行一次,可别忘了回家哦。”于是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举手要说说自己的“小水滴奇遇记”。此刻我只是在旁边因势利导,如让大家说说“小水滴现在到什么水里了?小水滴的旅行路线叫什么循环?”出人意料之外的想象情节不断出现,引得大家掌声阵阵笑声片片,我也从中得到不少的启发。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跃跃欲试,兴趣之浓可见一斑。

四、 浓厚的趣味

歌词、诗词、谜语、谚语、成语、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往往带有浓厚的趣味性,对好奇的学生来说正合胃口。如“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熟悉的歌声一起,同学仿佛身临青藏高原,对“世界屋脊”有了形象的了解。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有这样的描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对北方地区多么生动的描写啊,引得全体同学竞直腰。说到全国的省会,不妨来个有趣的谜语帮助记忆,如“法官进羊圈──沈阳(审羊的谐音)”。同学们会心一笑,记忆一定很深刻吧。我在介绍“看云识天气”时,推出了我们苏州的谚语“乌头风,白头雨。”成语精炼生动,颇得学生好感,地球上最丰富的淡水资源藏在冰川里,但它的利用对人们来说是“远水救不了近渴”。文学故事对学生们的吸引力也很大,如在介绍“大陆漂移”时,可给同学们讲述一个魏格纳在病床上产生灵感从而提出大陆漂移假想的故事,故事充满趣味,引得学生们竖起耳朵来听课。神话传说更是孩子们的最爱,讲到“太阳及其表面活动”时提一提后羿射日的故事,学生们立刻会和教师发生共鸣,他们几乎会和你一起把这个故事讲完,学习的积极性瞬间被调动起来,为下面的讲课作了良好的铺垫。

五、 直观的教具

运用直观教具对于发展学生地理形象思维,形成地理概念,获得地理感性知识具有重大作用;同时为发展学生地理抽象思维,形成地理概念,获得地理理性知识奠定了基础。与此有关的直观教具种类繁多,有地图、地理略图、地理图片、地理标本、模型、地理素描、漫画、地理图表、幻灯、电视、电影和多媒体动画等。比方说,我在给学生们介绍“恒星世界”时,特意找来了科教片《宇宙和人》,该片的视觉冲击力很强,播放之后许多学生都对我说了同样的话:“老师,我们下堂课再看一遍吧!”他们感兴趣的程度不言而喻。

六、 亲切的家乡

谁不说俺家乡好,每个人对家乡都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结合乡土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既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地理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爱乡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师如果能在教授《自然地理》的过程中联系我们苏州本地的地理情况,定能让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举个例子来说,我在介绍“外力作用”时,请同学们回忆苏州老房子屋檐下的石块,大家不约而同地记起了石块上的小坑,我告诉大家由于苏州的降水较多,屋檐水经常冲击门前的石块,使得它坑坑洼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滴水穿石呀,也就是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学生们恍然大悟,没想到外力作用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七、 炙手的热点

我们面对的是个多变的世界,热点新闻不断出现,教师若能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地联系当前的热点问题,往往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我在讲解“区时的换算”时,引入了2004年当时的热点新闻欧洲杯足球赛,我就利用这个热点事件,让同学们去查东道主希腊所在的时区,然后根据时差把球队比赛的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并拿出苏州广播电视报进行对照,果然相符,同学们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就感。我还请喜欢看足球的同学谈谈熬夜看球的体会,于是本来枯燥的内容变得有意思,时区的查找和时差的换算变成了趣味活动,我甚至让同学们想象要是中国人想舒舒服服在黄金时间(晚上七点)看球,欧洲人得几点开球,他们愿意吗?大家带着问题去计算,真可谓乐此不疲。

八、 轻松的课堂

众所周知人们要学会游泳得放松身体,而同样要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就得放松心灵,给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师生之间首先得保持平等,特别是允许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之间互相问答共同讨论,这样学生才可能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弄懂,而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会变得轻松自然。比如,针对“谁杀死了恐龙”这一内容,一位同学提出“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的灭亡,那么具体是怎么使恐龙灭亡的呢?”我请所有的同学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尽管一部分同学答不好,但求知的热情很强烈。我也提出了可能的解释──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全球气温下降,蕨类植物大量死亡,恐龙没有食物可吃而灭亡──供同学们参考。其次,教师幽默的语言也往往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我教到太阳的半径相当于地球半径的109倍时,发现学生对这么大的差距很难有准确的把握。于是我就打了个比方,太阳要是篮球的话,地球就是芝麻。同学们会心一笑,对太阳和地球的差异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学习自然处于轻松的状态。

九、 延伸的课堂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可以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让学生接触、观察地理环境,学习和研究地理环境,这是教学中最生动直观的,并且由此扩大了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获得口授笔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地理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想真正使学生们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应在课外下些功夫,多组织一些课外兴趣活动,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如,在学习“地下水”这段内容时,我就让学生们作了一个课外调查。我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分头去调查学校或自家附近的井水,要求记录下井的所在地、名称、水色、水温、井深、水深和井栏圈的形状等,然后要对水质作一个粗略的判断,最后利用课堂时间让同学们交流调查结果,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尝到了学以致用的甜头,对这样的学习方式颇感兴趣。

《自然地理》本身充满着趣味性,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激趣的方法,必定会使他们真正爱上这门课的,这也是每个地理教师最感兴趣的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08-9-27 07: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初中地理中经纬线知识的解读

灵山县陆屋中学 吴昌卫
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拐杖“,是学习和获取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工具。经纬线是地图的重要构成部分,是认识和阅读地图的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经纬线知识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是难于理解和掌握的难点内容。为了学生正确地阅读和使用地图,现对初中地理有关经纬线的知识加以解读。
一、经纬线的特点(如下表)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关系

经线

半圆

都相等

南北方向

相交于南北极

纬线

圆圈

由赤道向两极缩短

东西方向

互相平行


由上表可知:
1.两条相向的经线才能组成一个圆圈,即经线圈。
2.度数越大的纬线,其长度却越短;度数相等的纬线,其长度则相等。
3.沿某条纬线一直向东(或西)走,最后能返回到原地;而沿某条经线一直向北(或南)走,最后不能返回到原地。站在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南;而站在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北。
二、经纬度的判断
1.经纬度的特点
(1)纬度的特点(如下表)

起点范围

度数大小(度)

度数增大方向

北纬

赤道以北

0~90

向北增大

南纬

赤道以南

0~90

向南增大


(2)经度的特点(如下表)

起点范围

度数大小(度)

度数增大方向

东经

本初子午线以东

0~180

向东增大

西经

本初子午线以西

0~180

向西增大


2.纬度的判断
由上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北纬向北度数是增大的,南纬向南度数也是增大的;东经向东度数是增大的,西经向西度数也是增大的。反过来其结果也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度数向哪个方向增大就是相应的经纬度。具体地说有这样的规律:度数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度数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如上图示:A点的经度──和纬度──A到B到C的度数是向东增大的,则A点就是东经了;而C到B到A的度数是向北增大的,则A点就是北纬了。至于度数是多少度一看就知道了。

三、经纬线中的“十线”
1.赤道(即0度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北回归线(北纬23.5度):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是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3.南回归线(南纬23.5度):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短。是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4.北极圈(北纬66.5度):是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
5.南极圈(南纬66.5度):是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此线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
6.本初子午线(即0度经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也是零时区的中央经线。
7.180度经线: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这两条经线是重合在一起的,合称180度经线,因此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也相应地合而为一,其中央经线就是180度经线。所以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钟点是相同的,但日期相差24小时(也就是一天)。180经线还是著名的国际日界线,即是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此线西侧是今天,则东侧是昨天。如下图所示:假如由东十二区向东跨越日界线到西十二区,那么日期就要减去今天,由5月1日变成4月30日,但钟点9时没有变化。
8.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国际上规定,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是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准确地说,西经20度向东到东经160度的范围属于东半球,西经20度向西到东经160度的范围属于西半球。
四、半球划分的判断
1.南、北半球的判断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也是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所以,北纬一定分布在北半球,南纬一定分布在南半球。如某地(北纬40度,西经15度)就很容易判断是分布在北半球。
2.东、西半球的判断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而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所以,西经不一定分布在西半球(小于20度的西经<图中阴影>是分布在东半球),东经不一定分布在东半球(大于160度的东经<图中阴影>是分布在西半球),下图所示。例如前面所说的某地(北纬40度,西经20度)很容易判断是分布在东半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8-9-27 07: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获奖论文精选


浅谈法定时



河北省邢台学院地理系 扬乐夫 李玉平



1884年10月,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41名代表汇聚美国华盛顿,举行了著名的国际经度会议(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本次会议形成了多项决议,其中“采用以通过格林尼治(旧译‘格林威治’)的本初子午线为基准的时区制”的决议产生的影响最大。

国际经度会议所划分的标准时区,只是理论上和原则性的规定,称为理论时区。按理论时区确定的标准时,即为区时。理论时区是按经度来划分的,完全不考虑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和政治疆界。根据一日分成24小时的历史传统,全球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采用各自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的标准时间,即区时。区时同该时区东、西界线的地方时的差值,皆为半小时。这样,在每一时区内部,既消除了时间上各自为政的弊端,也不致发生钟表时刻同太阳光照严重脱节的情况。

然而,区时只是理论上的规定,世界各国实际使用的时间并非区时,而是法定时。法定时是世界各国为了自身的便利,根据具体情况对理论上的标准时即区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调整,由于这种时间及其适用范围是由各国的立法机关或行政当局以法令形式制定和颁布的,故称为法定时。那么,理论时区和法定时区之间、区时和法定时之间有何不同呢?概括地讲:①理论时区和区时仅具有理论意义;法定时区和法定时则具有实际作用。②理论时区都以经线为界,界线是规则的;法定时区在陆地上通常是以自然或政区界线为界,界线一般是不规则的。③理论时区和区时适用于海洋上,而法定时区和法定时适用于陆地上。④理论时区和区时是基础,法定时区和法定时则是对理论时区和区时的变通。

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法定时,又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1.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法定时,同其或其主体部分所处的理论时区的区时是一致的。它的标准经度都是15°的整倍数,同格林尼治时间的差值都是整时数。例如,丹麦全部处在东1区,其法定时为东1区的区时。又如,日本的主体部分在东9区,只有很少部分在东8区和东10区,日本的法定时即采用的是东9区的区时。

2.欧洲的某些国家的法定时,比它们所在理论时区的区时早1小时(这相同于夏令时,因为夏令时只限于夏半年一段时间使用),这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如法国、荷兰、比利时和西班牙等国位于中时区,但采用东1区的标准时。英国是格林尼治时间的故乡,但在历史上曾一度(1968年~1972年)不用其所在的中时区的区时,而采用东1区的标准时。

3.亚洲的某些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区时。它的标准经度同理论时区相差7.5°,它的法定时同区时相差半小时。如伊朗采用东3.5区的区时(即比格林尼治时间早3.5小时),阿富汗采用东4.5区的区时,印度和斯里兰卡采用东5.5区的区时,缅甸采用东6.5区的区时。此外,北美洲加拿大的纽芬兰岛采用西3.5区的区时。

4.澳大利亚根据本身的地理条件和人口分布的特点,同时采用两种不同形式(整区时和半区时)的标准时。其西部和东部分别采用东8区和东10区的标准时,并把这两个时区的范围略向中部扩展。中部是干旱的沙漠,人烟稀少(故时区范围缩小),为了使中部地区到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的时间不致过于突然,所以,不用东9区的标准时,而改用东9.5区的标准时。

5.世界上还有极少数国家和地区采用地方时色彩的法定时。尼泊尔是惟一这样做的国家,它的法定时比格林尼治时间早5时45分(之前曾采用比格林尼治时间早5时40分的法定时)。新西兰的查塔姆(Chatham)群岛的法定时比格林尼治时间早12时45分。可以相信,使用带有地方时色彩的标准时现象迟早会完全消失。

6.我国实行单一的法定时,即北京时间。我国领土跨5个理论时区,即东5区至东9区,本应使用5种不同的区时,但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通用惟一的法定时──北京时间。

此外,高、中纬度的许多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夏季的太阳光照,节约照明用电,在每年的夏半年把钟表拨快1小时或半小时,称为夏令时。夏令时也属于法定时。实行夏令时的日期,一般是4月~9月(北半球)或10月~3月(南半球)。具体日期不但因国家而不同,而且有的国家还逐年变化。如一些国家的夏令时起讫时间,都同星期有关,一般开始于某个星期日,终止于某个星期六。我国曾于1986年~1991年实行夏今时。

在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了解上述法定时的有关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增强使用法定时的意识,避免简单套用区时的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7-1 12: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