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29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教案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10:3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复习建议:
突出三个特色:一是新理念,即减少头绪,加强综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是新内容,即依据大修订教科书,并适当向课外拓展,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经,以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为纬,组织复习内容;
三是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
一、复习目标:
1、主动复习巩固本册要求学会的160个生字,会认的7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的132个词语,做到书写公整、规范,不写错别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主动复习本册课文和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对阅读有较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训练,进一步掌握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
    3、能主动积极地与别人进行交际,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讨论交流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
    4、主动参与习作训练,弥补平时习作的不足,能写出内容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5、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以达到课内外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复习内容:
1、              识字、写字。
(1)听写;(2)看拼音写字、写词;(3)按要求写字;(4)选字填空;(5)改正错别字;(6)选择带点字的正确字义;(7)按要求查字典等。
2、              阅读。
语言积累:(1)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组词;(2)背诵指定和自己喜欢的内容;(3)按要求摘录词句(或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4)按课文内容或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填空;(5)默写;(6)补足词语;(7)词语搭配;(8)按要求写词语;(9)造句等。
语言感悟:(1)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2)按要求找出相关的词句、回答问题;(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4)领悟句子的表达特点;(5)理解、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6)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7)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3、              习作。
复习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的文章,能表达真情实感;复习写想象作文,能把想象的内容写具体。
4、              口语交际。
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进行一至二次的口语交际训练。
三、具体内容及分工
集体备课部分:
成语分类积累,春联、名言警句,古诗分类积累(负责人:  )
修改病句、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复习要注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训练,训练中要注意落实“互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
课内阅读:抓住重要段落和文章中心复习即可。
课外阅读:复习重点是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
作文审题选材训练:习作部分的复习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反思本学期的习作情况,针对薄弱环节,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补缺补漏。老师应就存在的共性问题及习作的基本要求(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等)多作指导,提高习作水平。(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10:35:40 | 只看该作者

期末总复习计划

复习目标:

1、  复习生字新词,做到默的出,生字会组成词语。

2、  能有感情的朗读每篇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会回答课后的思考题,背诵指定的课文和有关的段落,并能默写。

3、  复习七个“练习”,并会做所有的练习题。

4、  复习作文,会按要求写好作文。

复习重点:

1、  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的字、词、句及古诗、词。

2、  能掌握读懂课文的方法,重视课内朗读,指导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

3、  会进行作文的审题,按要求选材、组织材料等能力,注意过度,详写与略写。

复习难点:

1、  阅读分析,理解短文。

2、  进行作文训练。

复习时间:

12天

复习方法:

第一轮:分组复习

第二轮:归类复习





第一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能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课文,回答课后习作,背诵第一、三课课文,能掌握本单元中的生字词。

复习过程:

一、朗读第一课。

1、  练习背诵。

2、  回答: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

二、朗读第二课。

1、  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

2、  造句: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3、  多音字: 正

三、复习第三课。

1、  背诵课文。

2、  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意并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你知道这两首诗中的名句吗?

四、朗读第四课。

1、  理解词语:恳切、严肃。

2、  复述课文。

3、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五、复习“练习一”

1、  朗读一----五题。

2、  说说书名号的用法。

3、  背诵12个成语。

六、完成下列作业:

1、  听写本组词语。

2、  默写第一、第三课。

3、  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

(1)、李时珍写的  本草纲目  是中国医药史上的丰碑

(2)、在第一单元中  我们学了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师恩难忘  古诗两首  和  我也是普通一兵  四篇课文

(3)、难道你不觉得他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吗

4、  修改病句。

(1)、李老师拿的课本走进了教室。

(2)、战士们冒着泥泞的道路和大雨继续前进。

(3)、元旦以后,我校将举行。

(4)、今年,我不满6周岁了,可以上一年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10:35:4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能回答课后的思考题,掌握本组中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五课。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回答: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多音字:逢  济

二、复习第六课。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下列词语: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张口结舌  张牙舞爪  惊叹不已

3、造句:

   ……总是……

   不要……而要……

三、复习第七课。

1、  练习朗读课文,复述描写天鹅破冰的几段课文。

2、  回答课后第四题。

四、复习朗读第8课。

五、复习“练习2”

1、  读一读第一到三题。

2、  说说第四题中句子前后两部分的意思及关系。

3、  背诵第五题的12个成语。

六、作业。

1、  听写本组词语。

2、  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

   碧蓝碧蓝:

   飘飘悠悠:

   斤斤计较:

   兴致勃勃:

3、填关联词。

(1)、(        )美好的感情是珍贵的,(        )请你加倍的珍惜我们的友谊。

(2)、(        )他上课专心听讲,(        )他学习成绩一向很好。

(3)、(        )这几天大雨不停地下着,(        )全班同学都能准时到校。

(4)、(        )我国地大物博,(       )有永远都值得自豪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5)、(        )太阳离我们很远,(        )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很密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10:35:5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单元

复习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本组课文,回答课后问题,掌握本组生字词及“练习3”中的练习题。

复习过程:

一、复习第九课。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回答:这篇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小镇的早晨的?

3、  多音字:笼

二、复习第十课。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2、  说说文中是怎样写泉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多音字:蒙

4、  造句:

犹如----

像……一样……

三、复习第十一课。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到四自然段。

2、  说说课文自然段的意思。

3、  多音字:佛

四、复习第十二课

1、  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  说说这两首古诗的意思,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五、复习“练习三”

1、  读读第一题

2、  讲讲第二、三、四题

3、  背诵第五题的12个成语及第六题的古诗。

六、作业:

1、  听写词语。

2、  默写本组要求背诵的课文篇段。

3、  词语搭配:

维持    家务        艰苦地    学习

主持    工作        刻苦地    挣扎

保持    锻炼        辛苦地    创业

操持    秩序        痛苦地    干活

坚持    卫生        苦苦地    追求

4、修改病句:

(1)、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我估计这道题目肯定错了。

(3)、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终于克服了错误。

(4)、要搞好学校工作,首先要发挥教师。

(5)、邓亚萍大姐姐又一次夺冠的令人欣喜的喜讯传回了祖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10:35:56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单元

复习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本组课文,回答课后的问题,掌握本组生字词及“练习4”中的练习题。

复习过程:

一、复习第十三课。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你觉得文中那里写的最精彩?读一读。

3、  你也能讲一个精彩的变魔术片段。

二、复习第十四课。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说一个事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3、  造句:

启示-----

滴水穿石-----

4、多音字:给

三、复习第十五课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四、复习第十六课

1、  读课文

2、  讲讲本学期你有没有按计划读书,读了那些书?有什么收获?

五、复习“练习四”

1、  读读第一、二题

2、  交流第三题

3、  讲讲第4题中省略号的用法

4、  背诵第五题的12个成语及第六题的两句名言。

六、作业。

1、  听写词语。

2、  默写“练习四”第六题的两句名言。

3、  填上合适的提示语:

(1)、妈妈(   )说“你学习得自觉啊!”

(2)、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王华(   )说“以后我做事也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了。”

(3)、柴进(   )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4)听着听着,我(  )说:“他俩的情谊真深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10:36:01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组

复习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本组课文:回答课后问题: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词及“练习5”中的练习题。

复习过程:

一、复习第八个五年计划7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文中的“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3、造句:

尝试    提心吊胆

4、先解释带点的词语,再理解词语的意思。

 胆战心惊   惊涛骇浪    如履平地

5、多音字:

 漂      系

二、复习第18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对题。

2、回答:方博士讲了哪几个问题,然后连起来简要地说一说。

3、找出文中有引号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引号的用法。

三、复习第19课

1、读课文

2、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四、复习“练习5”

1、读一读第八个五年计划题。

2、读一读,记一记第2题中带这些部首的字。

3、读一读第3题

4、读一读第4题,并造一个拟人句。

5、背诵第5题的12个成语及第6题《三字经》节选。

五、作业:

1、听写词语。

2、词语搭配

 记录  形象  精美的  语言

 描绘  故事  精彩的  计算

 反映  生活  精炼的  壁画

 描摹  生活  精确的  演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10:36:07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单元

复习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答课后的问题;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及“练习6”中的练习题

复习过程:

一、复习第20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第2、3、4自然段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课文是怎样将它们联结在一起的?

3、造句:

振奋    昂首阔步

4、多音字:

奔      秘

二、复习第21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解释带点的词语,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说一说。

三、复习第二十二课。

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解释下列词语:

     发配   八十万禁军教头  流配  依草附木

3、多音字:

解     禁     还

    

  四、复习第二十三课:

1、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五、复习“练习6”

1、读一读第一、二题

2、读读讲讲第三题,第四题。

3、背诵第五题的十二个成语。

六、作业。

1、听写词语。

2、把下列句子写具体:

(1)、漓江的水多清啊,(        )。

(2)、这座大楼真高啊,(         )。

(3)、校园里盛开着(      )花朵。

(4)、我一直(        )参加班级各项活动。

3、默写21课《清平乐 村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10: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