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李甫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心理障碍及其咨询

  是否有心理障碍,要看心理问题是否能自我调节和是否构成健康发展的障碍,可以说,大部分的中小学生都是属于心理健康范畴的,只有当行为问题严重,并妨碍了个人的正常学习或生活,我们才应该去考虑这种问题是否应被列为是心理障碍。


  一、小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其咨询

  对于小学生来说,躯体反应往往是心理障碍的提示信号,就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来看大致分三大类,即:躯体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

  (一)躯体障碍

  一些躯体性障碍表现为器质性的问题,如神精性厌食,偏头疼,遗尿,抽动症等.也有一些躯体性障碍是由于心理的原因而出现的问题,如选择性缄默。

  对于我们常见的小学生的躯体障碍应在教师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时,就有初步的了解,然后针对个种症状的同学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如厌食障碍,可在咨询后进行系统脱敏治疗。咨询,可为他们准备一些知识性的材料,如饥饿造成的营养不良的严重性,调节饮食习惯可以改变身体状况等,咨询取得成绩后,这时就要采取系统脱敏技术来消除学生的厌食心理,帮助他们改善调节自己的饮食习惯,达到治疗的目的。

  选择性缄默,这种小学中高年级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这些学生依赖心重,独立生活能力差,或由于家庭环境的突变引起感情创伤导致性格孤僻,情感脆弱,语言较少,甚至在人多的时候拒绝讲话,只对较熟悉的人讲话,因此,在咨询时,教师一定要采取主动方式,设计开导,鼓励学生多说话,创设环境多与同学交往。同时要与家长沟通,共同改善家庭与学校的心理气氛,以消除他们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对这样的学生一定要做到在耐心,而且要避免强迫干预。

  (二)情绪障碍

  小学生的情感情绪障碍较多,如情绪激动,易激怒,过分的担心,恐怖,焦虑,胆怯,情感脆弱等。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如小学生常见的学校恐怖症,由于家庭的溺爱使孩子形成了强烈的依赖,适应能力差,不能适应学校的环境,缺乏安全感,不愿上学吃苦。对这样的学生在咨询治疗过程中应与父母积极配合,互相参与,帮助家长改善家庭气氛,改善学校环境,协调与同学间的关系,建立伙伴间的友谊,在咨询时可对他们施加暗示,使他们沿着咨询老师引导的方向去思考,去体验,以调节和改善他们和心理状态。

  又如情感脆弱,由于现代家庭结构的特点,使得独生子女在绝大部分家庭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受到娇宠,溺爱,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至上地位,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缺少应对的心理,不知所措,在心理上形成各种各样的行为偏差,或是盲目自大,或是在挫折面前自卑,这些情感意识上的脆弱在小学生群体中很常见。中日两国小同学的夏令营较量就是一个例子。如何教育学生自强,自立,坚强,勇敢既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情感教育时,一定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创造适应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环境,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在挫折面前不气馁,寻找自己的成功之处,培养自信心,让他们不仅在学校,家庭中受教育,还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着自己坚强,自立的品格。

  (三)行为障碍

  小学生的行为障碍是指在学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因适应不良,自我调节困难,缺乏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在一定的外界诱因影响下所产生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不良习惯,多动症,依赖行为,退缩行为,攻击行为,品行障碍等。

  我们最常见的小学生行为障碍是多动症,它的主要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行为冲动,是一种综合性障碍。发病年龄多在8—10岁。因为正常顽皮儿童也有好动表现,因此在判断一个学生是否是多动症时,一定不要轻易断言。一般都需要对学生观察半年以上,如发现其在学习或做某件事上不能控制或仅能控制很短时间;或在接受批评后,总是“明知故犯”;或长期有反常行为,不守纪律,好惹事,不讲礼貌,干扰他人,对自己的问题缺乏认识;或学习困难,在言语表达,思考,抽象综合能力等方面较差;或有抽搐症等等的一些问题,才应考虑该生是否具有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因此在咨询治疗时应多采用心理治疗方法。

  首先,咨询人员应以同情的态度对对待他们,因为大部分多动症的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这一不良现象,并因此受到来自家长,教师,同伴的指责而深感痛苦。所以,帮助他们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是最关键的。

  其次,要与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协调改善家庭气氛,改善教育方法,让家长认识到,责骂,惩罚只会加重他们的病症,使他们更自卑,孤僻,甚至造成反抗心理。教师不能厌弃和歧视他们,对其微小的进步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再者,要鼓励他们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改善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并注意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另外,在生活,学习,交友等其它方面,也应给予反复的指导和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六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概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来讲,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另一条是针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承担起实现第一条途径的辅导任务,成为其有效的表现形式。从学校心理辅导的形式看,近十多年来,我们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的操作模式。一种是各种形式的集体辅导活动,包括心理训练、专题辨析、情景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等;一种是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包括学科教育中的心理辅导、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辅导、团队活动中的心理辅导等等;第三种是个别咨询、团体咨询。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是从第一种模式里面的众多辅导活动发展出来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育思想进步的体现,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要,是学校端正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的积极思想。它不仅继承了传统教育,还弥补和发展了过去教育中的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是一项追求教与学和谐一致、协调学生身心发展、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1.从培养目标看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并服务于全体学生,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潜能;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见其课程目标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的。

   2.从教育模式看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教育实践模式。不仅强调全面性,还强调基础性和发展性。

   所谓“全面性”即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心理发展水平的学生,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活动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程中,在活动中体验和得到启示,从而实现自助和互助。

   所谓“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本质体现。基础教育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学生,基础教育就是要为学生的成熟、走上社会,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基本素质的提高。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学生的实践活动编排内容,针对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开展辅导活动,它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心理成熟,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同时有效的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

   所谓“发展性”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德智体等方面打好基础,这是为教育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自尊、自信,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充分开发潜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3.从教育方法来看

   素质教育既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又强调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把各年龄层次学生的群体培养目标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具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改进教育方法,实施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补充

  课程教材改革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性环节,课程教材改革要求注意学科间的相互衔接,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更加多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和成长。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恰恰是对学科课程的改革和补充。学科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将社会文化和知识传递给学生,以知识为载体、以知识传递为中介,使学生获得智慧和技能,它以社会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它的局限性在于常常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难以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的功能是促进个体身心健康,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使学生获得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它是以个体的发展为基本的出发点,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1: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形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活动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活动形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参加课程设计的活动动机为中心的课程。

   (一)主要特点

   1.兴趣性

   兴趣是产生动机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动机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参与活动采取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因此课程的设置追求贴近、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活动兴趣。

   2.启发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里面的辅导活动常常会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心理剧体验和感受扮演角色的情感。虽然设置的活动情景和角色的行为方式往往都是虚构的,但仍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自觉和不自觉地得到启发。

   3.社会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成为社会人,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和挑战。因此,通过设计一些可以反应某些真实生活的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生活、了解社会,通过体验来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情感,为走上社会做好心理上的和行为上的准备。

   (二)主要形式

   1.角色活动

   这种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辅导的目标来设定角色的,它通过学生自己去扮演角色,在角色游戏中去了解角色的感情和想法,然后自觉的改变原有的心理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品质。

   2.表演活动

   设定某一个具体的场景和情节,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进行排练表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模仿角色的心理和行为来提高自我的心理品质。

   3.游戏活动

   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参加设定的游戏。如:“人际交往扑克”游戏活动。活动有着自己的游戏规则,学生必须按照人际交往扑克的规则进行出牌,在打扑克牌的游戏里面实现和体验了人际交往。

   4.体育活动

   它是一种特定的游戏活动。一般说来,通过体育活动可以训练学生的勇敢、坚定、果断、毅力等意志品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关心他人等人际交往品质;可以提高学生的机智、灵活、敏捷等智力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1: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为目标,又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辅导活动课。它有别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的需要,按照心理辅导的原理和技术设计组织的、形式多样的、生动活泼的活动体验课程。为了能够达到其课程目标,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就要遵循一定的课程原则。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定地引导、指导、协助和服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它不能够像心理咨询那样和学生做一对一的交流和辅导,也不是象单纯的心理治疗那样, 以存在有个人无法处理的心理障碍的极少数学生为服务对象,它应面向包括正常健康的学生在内的全校的全体学生。当我们对全体学生辅导工作做得有成效时,个别学生的问题便较少发生,或更易于解决。 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制订课程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要考虑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与普遍存在的问题; 组织活动时也要努力地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特别要给那些内向、沉静、腼腆、害羞、表达能力差, 不大引人注目的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要从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协调等方面出发,让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突出做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课程的实施方法多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面向全体学生,涉及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课程的活动涉及的内容有:学生的适应问题、学习辅导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绪调节问题、自我意识问题、个性培养问题、升学就业问题、危机干预和生命教育问题、青春发育问题、休闲和消费问题等等。

  (二)整体性发展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追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从社会价值取向看,它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从满足学生自我完善的需求看,它注重学生知、情、意、行几方面协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对象是完整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人的局部、人的智能侧面或人的心理问题。因此要能够树立学生全人发展的观念,要关注学生人格整体的完整。即使是从事学习辅导,重点也不在知识的获得,而有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的改变,以及让学生能增强学习信心、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学生主体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依赖于主体的自我教育过程,即依赖于主体自身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互动,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使心理结构趋于完善化、复杂化、平衡化,从而心理机能得以提高,心理潜能得以发挥。如果学生缺乏主动精神,缺受受辅动机,辅导不但不能够到达一个好的效果,而且还很可能引起学生的抗拒、冷漠和敌意。同时,心理辅导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助人”只是手段,让学生“自助”才是目的。此外,青少年期是学生自我意识、独立倾向快速发展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渴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解决面临的问题,检验个人影响环境和控制自己的能力。他们往往会对成人的过度保护表示反感。因此以上种种都要求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切忌把这门课上成知识的灌输课,应不断发现学生身边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并借题点拨,促其自悟,使学生真正领悟问题实质,认知水平得以提高。要能够很好的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够以传授系统学科知识为目的,其设置、内容的选取与安排应充分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围绕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和存在的问题来进行。唯其如此,心理课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自觉的需求,而不是一门必须完成的功课。

  2.心理课上要让学生“唱主角”。 增加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能够多说、多想、多做,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实现自我体验、自我启发、自我教育。学生是参与、完成心理辅导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从旁协助,提供建议,因此应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发挥想象力留有余地;在辅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作为协助者,教师应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宜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我能体会”、“原来如此”、“请继续讲”、“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 ”、“请听听我的意见”、“我想作一点补充”、 “如果这样看是不是更全面”等。

  (四)参与性原则

  学生参与活动是课程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过程。比如,座位以5-6人为单位安排形成环型或半圆型,改变以往的课堂组织形式,以缩短空间距离,形成融洽的气氛,便于交流,且不会忽略个别成员;创设活动情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需要;采取积极评价,正面肯定、公正真诚等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五)灵活性原则

  由于不同学校的特色不同,同一学校的不同班级的特点不同,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情况有差异,因此要根据不同对象来设计课程活动,体现灵活性。比如,可以在春季开学之际与学生谈“春困”及克服方法,在考前与学生谈焦虑和应试策略等等。

  (六)发展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是帮助学生发展,目标也是个性发展,完善自我。课内注重发展,比如华师大附属东昌中学创设了“微笑起立法”,即学生起立不再是单一的、传统的、简单的问好,而是必须做到“三要”--一要面带微笑,二要昂首挺胸,三要注视老师。由此,学生不仅可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学习,而且久之,就会慢慢养成用这种方式去迎接挑战,去面对生活,从而形成乐观自信的性格,这就是一种自我发展。

  (七)知行并重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体验式的活动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简单的发展心理学知识,教会学生心态调适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要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重点放在行为的塑造上。行为乃是心理素质的显著标志。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是,学会自我分析、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学会排除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惑、烦恼、焦虑等不良情绪,能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心理潜能,使全体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都有一个提高。故教师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应用上。

  (八)点面结合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都得以最大可能性发展是心理素质教育课的目的。在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同时,教师要时刻把握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育原则,虽然同一年龄学生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即共性,但是,个体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教育是平等的,从不放弃任何一个能接受教育的学生。所以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授课的同时,还要针对个别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疏导,让学生共性健康发展的同时,又要使学生的个性充分施展,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1: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因为它的教学目标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的知识,而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能够从活动中懂得认识与了解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性,进而能够主动的去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因此,根据这样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有:


  一.认知法

  这类教学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它包括以下几种活动:

  (一)阅读和听故事

  教师通过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和有针对性的读物,或者自己开辟和编写心理健康教育的专栏。在课堂上安排读书讨论和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或讲述一些有意义的故事,让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与行动的态度,促进自我人格的发展。

  (二)认知改变

  教师通过质疑、暗示和说服等方法,来改变学生非理性的信念和观点,从而恢复和建立合理的、积极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1: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五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其他论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老师的要求


  (一)个性品质

  教师要自信、乐观、开朗、热情、善解人意、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等,也就是说要能够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完善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理论功底

  要能够掌握有关的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和原理;要能够比较精通心理辅导的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比如关注、倾听的沟通技术,同感、尊重、真诚等反应技术,面质等挑战技术。比如人际交互理论、情绪调节理论、行为矫治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技、游戏辅导的理论与技巧等等。

  (三)教学理念

  要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而特别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潜能,都可以在他人的帮助和引导下发生相应的积极的变化;要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成“老师说,学生听”的单纯知识性传授的误区,要坚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注重体验活动,让学生从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方案,从而获得培养健康心理品质的方法和技能。在整个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则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努力创设出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给予赞许、同感、鼓励等态度激发学生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想法,进而点拨、启发和引导。

  (四)教学技能

  1.要能够把握住各年纪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水平和相应的辅导目标,有针对性的选好合适的辅导内容和形式。

  2.要能够有效的在愉快轻松平等的前提下维持好课堂的纪律。

  3.要能够调动、组织、引导学生积极的投入和参加到课程的各种活动里面来。

  4.要能够灵活机智的应当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意外,能够及时地对学生的言行做出相应的积极的引导和反馈。

  5.要能够有一定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在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被动时可以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辅导手法和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1: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七章 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和切入点。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学生在校时间基本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我们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育人目标,都要由教师在课堂上去落实和实施。因此说,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就是抓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离开课堂教学,一切改革、任何教育都是空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最经常的最大量的也是最切合实际的做法,就是依靠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教育,即教书又育人。  

第一节 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为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化注入新的活力,也为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寻找一个新的切入点……诸如此类意义。尚需理论界从不同学科去研究总结。对于基层学校而言,在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意义主要在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师生素质。


  一、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避免了诸如班队活动、心理咨询等参与人数少的局限性,全体教师参与其中。全体教师在参与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又以良好的素质为条件去参与,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去提高学生素质,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真可谓在参与中发展,在发展中参与。

  (一)教师参与有利于增强科研意识

  当前,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已成为教育走向内涵发展道路的基本战略和策略。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努力争做科研型乃至专家型教师,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追求和奋斗目标。教育科研意识是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活动的自觉,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把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种教育科研,保证教师在参与时始终围绕其核心思想,真正抓住精神实质。无论是开设心育课还是各科教学的渗透,都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没有许多教学参考书和教案选编等资料可供借鉴,要靠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去寻找、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把思考付诸实践,选题实验,捕捉头脑中出现的新思想、新问题及经验体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总结,不仅使教育科研贯穿于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获得了科研成果,教师自身的科研意识也不断增强。


  (二)教师参与有利于提高教学才能

  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是单一能力所能胜任的,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教学才能就是为了完成教学活动任务的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教师的教学才能因其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重要,而成为教师素质结构中的必要成分。教学才能应包括:掌握和使用教材的能力、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教育机智等。开展心育,无疑会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潜心分析教材、揣摩教法,相关能力自然会提高。语言表达是教师的武器,正确掌握并熟练运用语言是执教的起码条件。历来对教师语言表达提出的要求不外乎准确、简练、流畅、生动、形象等。心育的开展使得各方面对教师语言表达提高了标准,除满足上述要求外,更要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多给学生以正面信息,积极暗示。为了尝试用亲切、平等的心灵对话去代替多年来空洞、呆板、生硬的知识传递,心育实验学校牡丹江市东苑小学的老师们,不断探索、认真实践,总结出一套《心理感悟型课堂用语》,正是心育使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生动写照。为开展心育,教师具有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尤为必要。与以往要求的情绪感染力相比,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如果说情绪感染力限于文科教学中教师以充沛、饱满的情感去影响学生,使其产生共鸣,那么,教师的情绪自我调控能力远不止于此。心育要求教师的情绪自我调控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它包括:课前调控,即保证上课时充满信心,以轻松、自信的情绪步入教室、影响学生;课中调控,是指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以爱培养良好的心理气氛,以此缩短师生距离,使课堂保持教与学的热情;课后调控,要求冷静地对待课的得失,尤其是存在问题,认真写好教后记,有利于上好下一节课。


  (三)教师参与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


  教育教学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教师良好的人格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开展心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人格健全发展是其重要内容。只有教师本身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可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教师健康的人格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又能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其健康人格。参加培训、课余自学、集体研讨等途径,都会使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联系实际的过程又能深化这些知识。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情感教育能使教师提高情绪调控能力;社会适应教育能增强教师与社会的协调程度;人际交往教育使教师善于交际,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意志教育使教师增加耐挫能力,而具有坚强的意志……逐渐形成健康人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1 21: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