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李甫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1: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凡是能改善学生心理状态、改善知情意行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内部及学校外部的教育因素,都可以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其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主要途径之一。但与学科教学不同的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实践和活动为基础,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与体验,改善现实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可以归纳在三个方面,即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辅导,面向学生个体进行心理咨询。

  1、 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家庭和学校环境直接塑造着学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的家庭与学校环境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个人的心理素质、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的人际关系、文化氛围等,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了子女心理健康发展,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是给家长提出的一个严肃的问题。每个家长,首先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其次是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的气氛,让孩子在充满亲情和充满爱的家庭生活中生动活泼地成长发展;再就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要适度,并掌握一些教育方法和技巧,关心、帮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也是学校的职责,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或举办家长学校,介绍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协助家庭营造良好环境。此外,社会环境、尤其是社区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学校要与校外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这样才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对在校学生来说,因为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环境则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学校环境中,班主任与团队工作、教师的人格特征、学科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是起影响作用的几个主要方面。

  班主任与学校团、队工作。班主任与团、队工作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队伍。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教师就是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是对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负责,班主任在关心全班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关心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事实上,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已经履行着这个职责,在班主任工作中不仅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共青团、少先队的活动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青少年在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团、队活动中,长思想、长知识,同时心理素质也能得到提高。所以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和学校团、队工作的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有完善的人格特征的教师,对工作兢兢业业、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学生关怀备至、学识渊博、兴趣广泛、举止端庄大方、语言幽默风趣、对生活充满热情。这些品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塑造有着积极的影响,因而这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科课堂教学。学科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与学科教学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艺术、教学情境及教学组织形式,有意识地施加积极的影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见:

  结合学科教材内容,渗透有关专题教育。学科教材中有很多内容能影响学生心理素质,比如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尽管我们强调不要把心理问题和政治、道德问题等同起来,但两者之间毕竟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思想品德课与政治课的某些教学内容与心理素质培养直接有关,因而在思品课和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自然就有一定的优势。又如语文课,课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中学生物课教学中的不少内容就是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体育课竞技项目教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在学科活动课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除上述以外,结合某些学科内容及社会需要,培养学生兴趣,也能有效地进行职业指导和社会适应心理方面的教育。

  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在学生的发展中,自尊与自信是自我意识中最核心的人格要素,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对学生自尊自信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比如将学生按考试分数高低排队并张榜公布,其消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它可以使低分者失去自尊、失去自信,另一方面又使高分者时刻处于担心名次下降的焦虑与恐惧之中。又如对学生课堂上的随机表现教师如何评价的问题,若动辙批评、训斥,会造成学生的自卑,若能循循善诱,情况将会大大不同。“你捣什么乱”与“你提的问题很有意思”,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对学生自尊自信的形成,其作用不可小视。“成功教育”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自尊自信来源于成功,高自尊高自信又是获得成功的重要的人格因素,因而课堂教学要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是现代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

  开展学习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着力关注的是:①优化教学情境,提供动力能源。学习内驱力是学习成功的必要的心理条件,情感因素是内驱力的核心,所以学习指导要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习兴趣与求知欲的激发和培养。②渗透学法指导,开发学生智力。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智力品质与学习效果的提高,即使对个别有智力障碍(注意障碍、思维障碍等)的学生,通过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指导,也能使他们注意力更加集中,反应更为敏捷,思路更加流畅。③加强实际训练,锻炼学习意志。顽强、刻苦的意志力也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提出合理的然而又是高要求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完成,并养成刻苦学习的精神。④抓好每个环节,培养良好习惯。学生的学习由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作业、巩固复习、应试及自我评价等环节构成,在各个环节中都可能有一些心理问题需要克服,如听讲时注意力不集中、考试前过度焦虑等。要教会学生从个人实际出发,知道自己每一步应该怎么做,并不断地予以实践和自我调适,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⑤注意个别差异,实施分类指导。在强调面向全体的前提下,必须特别注意个别“学困生”。“学困生”之所以“学困”,就是因为在情感意志品质方面与智力品质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某些障碍,帮助他们克服现实的心理障碍是使他们提高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与提高学习能力并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所以,不断给学生提供心理发展的动力能源,教会学生学习,能促进学习心理品质的提高。

  突出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课堂教学情境是一种人文情境,是师-生、生-生、群体-群体间互动的情境,这个情境对学生自我意识形成及人际交往心理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在课堂教学组织方面要突出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并在参与与互动中塑造学生心理素质。由于学生中存在个别差异,人格特征不尽相同,但在参与中能向积极方面发展。如果他是自我中心度高(即过度的高自尊)的学生,他就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尊他”,同时他也将获得“他尊”;低自尊或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他必须学会大胆的阐述及与他人交往;性格孤僻的学生,他必须学会如何融入群体之中;“学困生”在群体学习的氛围中,他要学会如何受他人的启发,从而克服自己的认知方面的障碍,因而学生参与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实现低耗高效的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学生负担过重不仅仅在反映在课业负担方面,由此而引起的心理问题或心理负担过重的问题更为突出,焦虑、恐惧、厌学等心态在少数学生身上表现明显,中小学生中所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大多与此有关。学生心理负担过重,固然有升学压力及家庭教育不当等因素影响,但毕竟是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反映出来的。现在我们很难对“合理的”负担作出某种量化的规定,但通过改进和改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由此实现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生活的轻松、和谐、生动、活泼,达到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应该是能实现的。所以确立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益观念,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突破口,实现低耗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与心理负担的重要保证。学生会学会玩,在学与玩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其心理素质也能得到提高。

  课堂教学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个客观存在。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也不管是积极的或消极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对学生心理发展都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施加积极的影响,即所有影响都应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必须变无意行为为有意行为,即有意识的渗透。由上述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班主任、团队工作辅导老师的事,也不仅是心理健康咨询师(辅导教师)的事,在学校里,这项工作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事。

  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无论是物理的,还是人文的,对人的心态有很大影响。生活和学习在整洁、卫生、绿化、美化的校园,能使人心情舒畅、愉悦;教室里张贴的科学巨匠画像,能激发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能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园广播、壁报,能使学生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反之,生活在一个恶劣的、充满视觉听觉上污染的环境,必然使人厌恶、焦虑、烦燥、紧张不安,甚至会导致行为上的偏差。所以为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2、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辅导。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是团体咨询在学校教育的扩展,它可以是以讲座的形式面对全校或某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辅导,也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以班级授课制为组织形式进行的,有利于列入学校教育工作安排,有利于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它面对的是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有计划地安排教育内容,就心理健康的知识及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指导,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又能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维护学生的健康心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具有上述优势,所以它成了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同于其它学科课程,它不是心理学的教学,掌握心理学的有关名词概念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心理学的运用,即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实际,以课堂教学的形式,直接影响和干预他们现实的心理状态。一方面要讲授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的心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惑怎样进行自我调适以及怎样维护自己心理健康;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已经遇到或可能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困惑与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既要解决学生中的现实问题,又要有效地防止新的问题产生。所以我们强调在教育实践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必须防止学科化的偏向。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人的感受与体验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心理状态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碰撞的反映,心理状态的变化和改善也只能在实践和活动中实现。所以在教学进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要以实践和活动为基础展开,除了一些必要的知识需要讲解外,主要是以群体参与性的活动形式为主。在教学内容上,一方面我们强调心理素质各个方面的水平都要呈螺旋式上升与提高,内容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另一方面每堂课的具体内容要具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典型的问题或困惑,即贴近学生实际,因为我们并不强调学生应得到什么结论,而是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在教学组织上,学生是积极参与的主体,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真正地调动起来;教师是指导者,以正面引导为原则,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通常以个案导入引发学生的内心活动,可创设某种模拟情境,让学生实际感受;也可以组织讨论,让学生充分诉说或在辩论中明理。

  以活动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必要途径,也很受学生欢迎,但如何提高其实效的问题应认真考虑。活动课上热热闹闹,课后学生一无所得,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结果。作为指导教师,准确地把握活动目的和有效组织活动进程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着眼点必须放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上,感受与体验越深,教育效果越明显。同时要营造一个群体互动的情境,就学生切身关心的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地倾诉并展开热烈的讨论,在互动的情境中沟通、分享,从而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得到调节与改善。

  在学校里,由于最熟悉最了解自己学生的人是班主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组织和教学一般由班主任承担,但也有由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承担的。一般每周一节,利用班会、思想品德课或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或活动课时间安排,课时可长可短。

  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外,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中的宣传阵地,如在校园广播、黑板报、壁报、校园期刊(学生手写小报)等,开辟心理健康园地,让关心心理健康成为全体学生自己的事。

  3、面向学生个体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面向全体,照顾差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当个别学生在自我发展、课业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碰到心理障碍,感受到强烈的心理困扰时,或个别学生因心理障碍困扰而出现行为偏差倾向时,就需要学校专门的咨询人员进行咨询和指导。

  心理咨询,一般要求由专业人员担任,他们具有必需的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知识,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育技巧,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

  在心理咨询中,教师必须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心情,体察他们内心的苦恼,协助他们解除心理困扰,解开心头的疙瘩,跨过障碍,恢复情绪上的平稳,顺利度过当前的心理危机,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心理咨询和社会医疗机构的心理治疗不同,后者的主要对象是精神性疾病患者和心理疾病患者。而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心理基本健康并关心自己心理健康的,只不过现在遇到了难题,心头的疙瘩解不开,对周围的人以及对自己又不相信,持有一种怀疑和否定的态度,故而前来寻求帮助。所以从观念上讲,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病人”,防止心理辅导医疗化的倾向,要把来访学生看成是心理基本健康的人,满腔热情地关心和接纳。反之,学生可能会心存疑虑而不会来,或者即使来访,他所抱的希望也不会多大。

  以同情、理解、体谅的态度倾听学生倾诉自己的苦恼是关心和接纳的第一步。心理咨询的指导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学生是否完全地、完整地向教师吐露心中的困惑与苦恼,如果教师能热情关注,以同情、理解和体谅求得共感后,学生的亲近感更为强烈,从而把教师当作知心人,毫无保留地敞开内心世界。有时学生的诉说不完全、不完整,或者只说了一些表面现象而未触及心灵深处,这不利于教师针对性的指导,因而又需要耐心的启发和引导。一方面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提问,广泛收集有关信息,另一方面也要作出必要的承诺,隐私保密,不向外传(对有可能出现恶性变化倾向的需要向有关方面转达或通报)。要帮助学生解除顾虑,让学生勇敢地坦诚地谈论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

  教师在心理咨询中起主导作用。为了保证咨询的方向性、实效性,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有效地把握咨询进程,即在倾听时要迅捷地思考,如采取什么方式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成因、如何设计咨询会谈过程、如何通过会谈帮助学生澄清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实际准备安排几次会谈等,并随时调控咨询进程。

  心理咨询是一种双向活动,当学生倾诉内心困惑后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困惑或苦恼的成因。学生心理困惑的成因有的比较单一、明显,有的比较复杂、隐蔽;有的是现实引起的,有的则有历史渊源。对单一的明显的成因,可直接让学生自己说出来;对比较复杂的也不明显甚至有其历史渊源的成因,教师和学生就要共同分析。教师的分析要因势利导,逐层深入。同时要掌握学生的一些背景材料,如学生是否在单亲家庭生活的、以前是否受到过伤害、家长对他的学习压力怎样、社区环境的影响如何、最近有无遇到突发事件等,这样能使成因分析透彻,使学生口服心服,有利于下一步的指导。

  指导是以会谈形式进行的。根据学生的问题,在分析成因的同时就可以提出或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澄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策略。在帮助学生作出抉择前,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抉择过程中的内心冲突,因为这个解决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反省,这种反省就是追根溯源,实际上仍然是成因的分析。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各种影响者可能是产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但作为主观方面,心理问题总是由个体的一些不合理的认识引起的,改变认识的过程就是调适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省后才能看清自己心理问题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和认识,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自己的合理的正确的认识,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所以在会谈中启发学生展开积极的思想斗争,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抉择,是心理咨询的关键所在。

  咨询效果的观察也十分重要。会谈过程中要通过对学生语言、表情和形体动作的观察来分析指导效果,控制咨询进程;同时在咨询后也要通过对学生言行举止的观察来看他的心理状态改善得如何,如果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教育成效,就要继续安排咨询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1: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是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而提出来的,它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遵循这些要求,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教育内容的安排、活动形式和教育方法的选择、以及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系统有序的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为了使学生的心理水平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呈螺旋式上升态势,系统有序地安排。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生活与社会适应等几个部份的内容,其中每一部份都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各部份之间也都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体现了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方面。中小学各阶段的安排都要涉及上述内容,但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在水平上又要体现出由低到高,不断上升的趋势,所以必须强调系统有序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

  1.全面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各部份内容,即在各个年龄阶段、小学和中学的各个年级,都要分别安排心理健康知识、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生活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内容。但在具体安排上,要体现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要求,以及各部份内容的逻辑顺序和承接关系,体现学生心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征,突出重点。即在全面安排教育内容时,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现实的心理状态,突出重点。如在涵盖自我认知、情感、情操、道德、智力、潜能和创造力、处世、交际、个性发展等各方面外,小学阶段可突出学校生活的适应性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初中阶段可突出自我意识培养方面和青春期教育方面的内容;高中阶段可突出人际关系(异性交往)和职业选择方面的内容。

  3.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中要突出计划性与系统性,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工作、家长学校以及其它教育途径的开发利用等都要列入工作议程,系统有序地展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Z 第三章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教育

  中、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个体正处于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因而对其教育,尤其是心理教育就成为一个关系他们后天发展如何的关键问题。心理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具有针对性。教育者必须了解被教育者学生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特点,科学地、规范地、适时地进行心理教育。正是基于这一点,本章拟着重阐述中小学生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自我意识、性格等几个方面的心理发展特点,以使教育者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第一节 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认知教育




  人的心理现象是一个五彩缤纷、异常复杂的系统。在众多心理现象中,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认知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以及与之相随而生的注意这一心理现象。它们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人们产生其他心理现象的基础。所谓认知发展,是指学生认知能力随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过程。了解中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是进行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与认知教育


  小学生是指6、7岁到11、2岁的儿童。小学阶段又称童年期或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的儿童身体发育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无论从骨骼、肌肉的变化,还是心肺机能的发展都比幼儿有了较大的增加。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展,兴奋、抑制两个过程日趋平衡,内抑制迅速发展,从而加强了大脑皮层对皮层下的控制,使他们对内外环境的刺激能更好地进行分析综合,为小学生认识世界,接受正规学习做好准备。小学阶段的儿童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技能,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从以游戏活动为主转为以学习活动为主,从原来受成人呵护的幼儿成为要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并承担一定社会义务的小学生。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儿童自身承受的压力随之而加大,这就促使小学生心理迅速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其中认知发展方面,小学生的变化更为明显。


  (一)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识的开端,是思维活动的基础。小学生辨色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一年级学生已能分辨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6岁以后出现了颜色爱好的性别差异。他们的视觉调节能力有了较大发展,在10岁以后这种调节能力开始降低。言语听觉能力和辨别声调高低能力发展迅速。小学生已能逐渐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通过教学,能正确说出一些几何图形和概念。对时间的延缓反应较困难。对短时间(如一分钟)和过长时间(如,纪元、世纪)的知觉估计不准确。小学生手部关节有了较大发展,但尚未成熟,肌肉力量在不断增强,这为动作的精确性和灵活性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段过程。


  (二)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但对词的抽象记忆,仍需以具体、直观的事物为基础。
小学生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一定作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常常带有情绪色彩。他们的注意不稳定、容易分散。分配能力不强,注意的范围较小,转移品质较差,这一特点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三)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不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年级的升高,思维品质逐渐完善,对概念的掌握水平逐渐提高。在言语方面,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有了较大的发展。


  (四)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想象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想象中的概括性成分不断增加,但主要属于形象的概括。其中既包含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包含事物的非本质属性。


  (五)小学生的认知教育


  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要以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基础。要照顾到他们的年龄特征,不要提出太高、太多的要求。由于他们活泼好动、易疲劳,又喜欢多问,兴趣较广,因此,要注意学生的劳逸结合,适当控制作业量。同时,要广泛开展适合他们的活动,明确活动的任务、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引导,教给他们一定的认知方法,逐步提高他们认识世界的自觉性、目的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1: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节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情感教育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情感和认识过程不同,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们需要之间的关系。它是从认知到产生行为之间的桥梁,在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动机作用、调控作用、信号作用和适应的功能。因而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规律,就成为情感教育的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与情感教育

  情绪、情感既包括与生物学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也包括与社会文化需要相联系的高级情感。小学生入学后,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教育与教学不断向其提出新的要求,他们的接触面广了,认识不断加深,从而使情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1.小学生情感表现形态在不断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情感表现形式在发现变化。小学生很重感情。他们对人对事十分热情,虽然比起幼儿来显得含蓄些了,但仍然比较外露。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热情都易受具体事物支配。大约在三、四年级以后,小学生的热情开始分化,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减少了盲目性。小学生富于表情,且比较容易变化。小学生容易激动,带有一定的易激惹性。小学生也出现心境,但持续的时间一般不太长。大约到中、高年级才逐步出现影响整个情感状态的心境。

  2.小学生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深刻

  入学后学习变成了小学生的主导活动,随着这一突出需要的出现,小学生情感的范围和内容逐步扩大并丰富。如,由学习成功或者失意,相应地产生愉快或沮丧的体验。同时其他的情感,诸如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同伴友谊感等随之发展起来,而且体验不断深刻。同是愉快,幼儿可能是由于得到好的玩具、好吃的食物,而小学生主要是得到好的分数,受到集体的表扬。在区分好、坏时,小学生不仅看表面,还能开始运用一些道德标准去评价等等。

  3.小学生情感的稳定性不断增强

  幼儿期的儿童情感稳定性较差,容易改变。这种情况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还能经常看到,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易变的情绪、情感表现有所减少。可以说,小学生的情绪、情感逐步从冲动性、易变性向平衡性、稳定性方向发展。一般来讲,小学三年级是这种转变的转折点。当然,对这种稳定性不能估计过高。总体上讲,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还是不很稳定的。

  4.小学生情绪、情感的自控力不断增强

  小学生在环境的要求与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逐步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抑制自己的冲动,这是由于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情感往往内化,不以外部表情表露出来。自控力的强弱在小学生中也表现出年龄特征,和中、高年级相比,低年级学生的自控力要差。中、高年级学生虽然也爱玩,但能够自控,一般能做好作业后再去玩,不大容易轻易被外界诱因吸引而迅速转移自己的情绪目标。

  (二)小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

  1.小学生道德感的发展

  小学生的道德感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其发展有一个从狭隘、模糊逐步发展到初步深刻和比较稳定的过程。总的来讲小学生的道德感还只是外部的、被动的、粗浅的。这种情感体验容易受具体形象事物的感染,还没有达到自觉意识的水平。

  2.小学生理智感的发展

  小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表现在学习活动上。虽然求知欲在学前儿童身上已经显现出来,但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要突出一些。如,对上课、对作业和学习成绩的态度,对学习的兴趣、对疑难问题的好奇心等等。尤其是其对学习各科的兴趣,逐步产生了分化。总的看来,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兴趣要比对抽象材料的兴趣大些。

  3.小学生美感的发展

  美感的产生是同审美需要相联系的。小学生的美感,一般来讲,主要指向于内容,指向具体人物的形象,较少注意作品的艺术评价。对事物更多地指向具体的事实,很少注意艺术的技巧。所以小学生的美感还不深刻,不细腻,有待于后天的进一步提高。

  (三)小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与个性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情感,我们应该注意针对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认识水平,要开展多种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体验积极的情绪。在进行情感教育中,要注意直观性、形象性、感染性,减少说教的成分。要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其中道德感和美感是一定不能忽视的。另外,还要培养小学生对自己不良情绪的调控能力,教给他们适当的方法,使他们的积极情感和行动紧密相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1: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中小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意志教育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的体现。意志的发展对于中小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成败,活动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和情感一样,都属于非智力因素,都关系到学生活动的进行效果和将来的社会适应是否良好。因此了解中小学生意志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良好意志品质,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小学生意志发展的一般特点与意志教育

  意志行动包括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过程。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发生了改变,因而其意志行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意志行动过程中的特点

  意志行动在采取决定阶段,一般要经过确定目的、动机斗争和制订计划几个环节。小学生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的水平在不断发展着。低年级学生还不善于自觉地、独立地确定行动动机和目的。他们行动的动机和目的多半是由家庭、教师、学校提出的。也就是说,低年级学生的控制源处于以外部控制为主的水平上。控制源是指个体在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对自己行为方式和行动结果的的责任的认知或定向。一般分为内部控制(个体认为自己行动的结果是受自己内部力量控制的)和外部控制(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结果是受外部力量控制的)两种。随着年龄的增长。动机控制源的定向在不断内化着。小学阶段,中年级以上的学生的控制源开始向内部控制转化。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自觉地、努力地约束自己行为,向自己提出动机和目的,到五、六年级,一些发展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初步的自我规划了。

  小学生行为的动机与目的是非常具体的,抽象的动机和目的对他们来讲不能理解也不起很大作用。同时动机和目的常常比较短近和狭隘,不很稳定,不能长期坚持实现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小学生也会有动机斗争,但这种动机斗争比较简单,比较短暂。他们分不清原则性与非原则性动机,不会冷静地思考问题,而且解决动机斗争带有很大的情境性。这些特点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就更为突出。

  在意志行动的执行决定阶段中,小学生的决定和执行两个环节大多是同时发生的,或者比较接近,想了就干,不善于做周密的考虑。在具体执行中,小学生还常常出现决定了不做即只说不做或说的与做的不一致的现象。但这种言行不一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一般不属于道德品质问题。小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因此比较难以较好地克服困难。不过,随着年龄的升高,中高年级生在上述这些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意志品质的特点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意志的自觉地比较低,容易独断和受暗示。果断性不强,常常表现出草率从事,鲁莽决定的特点。虽然犹豫不决的表现不太多,但这并不说明他们很果断,很可能是回避决策的自我防御。小学生的坚持性品质不强,而见异思迁,做事虎头蛇尾却是常见的。另外,自制性品质较差,任性冲动、怯懦在一些小学生身上常常表现出来。不过,观察发现,到三年级,学生的自制性会有显著的发展,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大,各种品质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

  (三)小学生的意志教育

  小学生的意志发展从总体上讲,还不很完善,为了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力。在教育时,我们要结合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在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可达到的范围内,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尽管他们可能会做不到,但不要求,不引导是不对的。要启发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律制度,并逐步让他们自己做出决定,减少他们的依赖性和被动性。还要注意坚持活动性原则。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不能只靠说教。有时还可以设置一些场景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另外,树立良好的榜样也是一个必要的措施。小学生模仿性和具体形象性较强,靠抽象道理的讲解往往不能奏效,因而应树立良好的榜样,便于他们仿效。对于他们言行不一的表现,不能单纯批评,而要小步子进行,不要一次要求太多。总之,从小事做起,由浅入深,逐渐发展小学生的意志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1: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四节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特存在的个体的认识。是主体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个性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影响一个人个性形成、发展的因素之一。它一般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形式。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与客观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不断社会化过程的产物。中小学阶段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本节拟就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点及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阐述,以便能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


  一、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一般特点与自我教育

  (一)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与一般特点

  1.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

  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此期间,小学生的自我意识随年龄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发展,但呈现的趋势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处于自我意识的上升时期,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二年级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中的主要发展期。其二,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处于自我意识的平稳发展阶段,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其三,小学五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又处于第二个上升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向深刻。

  2.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从小学生自我意识组成的各因素看,小学生能够形成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这种印象是对自己在一切方面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的自我概念是通过小学生的自我描述反映出来的。研究发现,小学生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前面一种水平的描述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更多一些。到小学高年级,学生才能开始从更为复杂的内部特征、人际关系、个性品质等比较抽象方面来描述自我。但即使如此,他们的自我概念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而且还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的印象一般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而女生则年龄越大,对自己的印象越差。

  在自我评价方面。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具体表现在:(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的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的优缺点进行评价。(3)开始具有对内心品质评价的倾向。(4)自我评价的抽象概括性有了提高。(5)自我评价的稳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方面。小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发展有很高的一致性。随着儿童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会随之而逐步加深。在自我调控方面,小学生的这方面发展,从总的看来落后于自我评价、自我体验的发展,自我调控能力还不高。

  (二)小学生的自我教育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因此进行教育时不能讲更多的抽象理论,而要从细节、从小事做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还要针对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区别对待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低年级和中年级学生要求的要具体、直观,对高年级学生,则要求他们用概括化的观点看待自我、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促使小学生自我意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对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个别学生,教师要帮助他、用事实纠正他的错误认识,告诉他评价的标准、主次方面,以提高他的自我意识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继续教育<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五节 中小学生性格的发展与性格教育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体现了一个人独特的风格。它在人的个性心理的总体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性格的结构十分复杂,一般认为,由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几方面组成。这些特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性格结构具有动力的性质。性格的形成发展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性格受情境制约阶段、稳定的内外行动形成阶段和内心制约行为阶段。中小学生的性格发展正处于后面两个阶段。因此了解学生性格发展的特点对于心理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生性格的发展与性格教育

  小学生性格的社会化过程正处于稳定的内外行动开始形成的阶段。性格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的类型发展不成熟,性格类型尚未形成。

  (一)小学生性格发展趋势

  小学生的性格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但发展速率表现出不平衡、不等速的特点。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学生的性格特征呈缓慢发展状态,处于发展的稳定时期。小学四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发展较快,处于性格的快速发展期。六年级前后是小学生性格发展的关键期。

  (二)小学生性格特征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生性格发展总趋势是随着年级升高而呈上升趋势,但在各种具体的性格特征上却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小学生性格特征的总体发展是不稳定的,从他们性格的态度特征上可以反映出来。小学生对现实的态度和观念尚未形成。在对社会、对集体、对学习、对劳动或是对自己与他人的态度上,还很容易受暗示,模仿性很强,缺乏自我分析和自我宽慰的能力。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小学生情绪特征在不断发展。研究发现,小学二年级时情绪的主导心境不是很好,这可能与其对学校生活尚未很好适应有一定关系。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情绪的强度和持久性有了较快的发展,到小学六年级达到了高峰。不过从总的发展情况看,小学生的情绪特征还是处于比较稳定发展阶段,而且在各年级之间,情绪的稳定性的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

  小学生性格的意志特征发展方面。虽然研究发现,小学生意志特征的发展曲线比较平直,差异不显著,说明性格的意志特征尚未真正发展,但在具体的意志的独立性、果断性、自制力、持久性上,又存在着差异。具体表现为小学生的独立性在低年级学生中表现得并不显著,到四年级至六年级才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并在六年级出现高峰。在自制力和坚持性发展上,小学各年级呈逐步下降趋势。在果断性发展上比较缓慢,小学生还缺乏适时、果断作出决定的能力。另外小学生性格的意志特征与其实际行为表现不协调、不一致。说明其性格尚不能对其行为起到调节、支配作用。在性格的理智特征发展上,符合总的发展趋势。其中在思维水平和权衡性发展上,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稳步发展,四年级到六年级则发展非常迅速。在灵活性发展上,小学阶段均处于较低水平,各年级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求知欲发展上,小学阶段学生均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到六年级达到高峰。

  (三)小学生性格教育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小学生的性格发展处于初步的发展时期。性格特征发展不成熟,性格类型也未形成。在对其进行心理教育中,首先要进行适度的理性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但教育要具体形象,不宜过分抽象笼统。教育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选择小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其次,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要注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第三,教师自身的言行及性格对学生的性格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人格、强烈的责任心,要做到言行一致,让这些好的品质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仿效样式。第四,进行性格教育要根据学生性格发展的特点规律,有针对性。同时,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于六年级前后的学生尤其要加强教育,认真解决他们的困惑,逐步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使性格得以健康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19: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