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7: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惯性惯性现象”教学设计

北京市大兴区礼贤中学 董海杰
科目

物理
班级
初二.2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九章 力和运动
2 惯性 惯性现象


教学

目标

知道什么是惯性。

会用惯性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


教学重点

惯性概念。
会用惯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惯性的理解。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的解释。
教学方法

启发研讨
课堂类型
讲授


教具

小车、木块、直 尺、纸条、
冲击摆、投影仪
板书设计:

本节课分析: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对惯性的理解,因为学生对“惯性”感到非常的抽象,不象有的物理量,看得着,摸得到。要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要多做几个演示和多举几个生活中的有关“惯性”的实例。
再有,学生对生活中的运动和力有着实践的经验,单凭这些建立物理概念往往会产生错误的结果,因此这节课的演示实验是很重要的。否则学生易把惯性和力的概念相混淆,造成力的无中生有。
通过行驶的汽车或火车不能立即停下来的事例及公路、交通道上对机动车辆的限速,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是怎样总结出来的?(P105
2.前面学到的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P105
3.在现实生活中能否验证牛顿第一定律?(P105
·引标(引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了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后,概括出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物理定律。
要注意的是: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归纳得出来的。
·达标(讲授新课):
通过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物体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属性。即:不愿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惰性”。不给它施加力,它就静止或不改变运动速度。我们这堂课就研究物体的这个非常重要的属性──惯性。
一、什么叫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注意惯性的定义与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是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在运动中应该遵循的规律。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千万不要混淆。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两种运动状态中的一种。
原来静止的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和不变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世界上的物体,不管它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静止不动的,都有惯性,那么它们的惯性是否都相同呢?结论是不一定相同。
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
既然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那么物体表现出的惯性现象很多很多,下面我们通过演示实验看一些惯性现象。
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1.小车遇障碍:(如图1)



1

演示1小结: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面的木块发生倾倒是小车受到外力的作用,小车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而小车上的木块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发生了翻倒。
2.快速抽出物体下纸条:(如图2)



2

演示2小结:通过第二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纸条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快由静止状态变成速度很快的运动状态,而纸条上的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它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没有同纸条一起发生运动。

3冲击摆:(如图3)



3


(此演示由学生进行解释、提问)
[学生回答中,要提到“金属球由于惯性”]
演示3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当重锤下落撞击金属片时,金属片受到外力的作用,由静止状态变成运动状态,而金属片上的金属球由于惯性,它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金属球竖直下落。
下面再看两个例子:(放投影片:1.直尺击打棋子;2.汽车紧急刹车。)
同学们再想一下:为什么行驶中的汽车突然遇到意外的情况,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来,还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学生回答)
[然后全体学生看书]P105倒数第1段)
所以我们在上学或放学回家的路上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
惯性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最后我们通过几个例子,了解一下惯性的应用。
四、惯性的应用:
1.拍打衣服上的尘土;
2.套紧松动了的锤把;
3.甩干洗手后水份;
4.用扬场机优选种子。
展标(小结):(放投影片)
1.知道什么是惯性。
2.要注意惯性定义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3.会用惯性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
布置作业:P106练习13
·检标(本课目标检测):
一、填空题:
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状态或▁▁▁▁▁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
2.在做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会落到▁▁▁,这是
因为人▁▁▁▁▁的缘故。
3.在物理学中,把物体▁▁▁▁▁▁▁▁▁▁▁▁的性质叫做惯性。
二、判断题:
1.固体有惯性,因液体和气体可以流动,它们不一定有惯性。( )
2.不受外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到外力作用的物体没有惯性。( )
3.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7: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力》的教学设计

重庆一中 张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之间的实验,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
(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
(3)体会透过众多的物理现象分析和归纳出本质的认识论的观点。
(4)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力的概念
难点: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教具
演示:两个蹄形磁铁和两个小车、一个蹄形磁铁、大头针、两根弹簧、篮球、小钢球、微小形变演示仪
学生:30把刻度尺
教材分析
1.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大量的生活、生产的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三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3.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过急,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逐步深化。
4.通过多媒体,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直观的感性材料,从而比较容易突破难点。
5.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贯穿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投影“神州五号”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神州五号”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请学生说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
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一、力是什么
1.展示并罗列现象
用课件上的图展示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中以及工农业生产中与力有关的现象:
(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左手拍右手(学生实验:左手拍右手、手拍打桌子)。人推车……(学生举例)
(2)体育运动中:足球运动员踢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员托球……(学生举例)上面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与人有关,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如果没有人是不是就没有力的作用呢?
(3)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起货物……(学生举例)以上的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并且物体是直接接触的。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呢?
演示实验:磁铁吸引大头针;地球吸引篮球。举例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地球……
2.分析罗列的现象
可以从语文的主语、谓语、宾语的角度来分析。

3.归纳总结归纳
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地方: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击、吸引、举、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4.提出施力物和受力物的概念
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也一定有受力物。学生举例: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巩固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理解。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从生活中的经验可知道,用手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水桶也同时向下拉手;用脚踢球时,脚也会感到疼。为什么我们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自己也会有受力的感觉呢?
1.实验探究
[size=+0]演示实验:

(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用投影仪演示)把两块蹄形磁铁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将两个小车在水平桌面上靠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现象。
①按住磁铁A,释放磁铁B;
②按住磁铁B,释放磁铁A;
③同时释放两个磁铁。
现象表明了,磁铁A对磁铁B施加排斥力的同时,磁铁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
(2)两只弹簧互相拉伸让两个弹簧对拉,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表明一个弹簧对另一个弹簧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弹簧的力。
学生实验:
(1)用手拍桌子。
(2)学生两只手互相拍打。问问学生的感受,分析原因。
2.归纳总结
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学生举例分析:投影“用手拍桌子”的图片,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说明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互为受力物。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实验探究演示实验篮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竖直上抛的篮球向上运动得越来越慢,向下运动得越来越快;用投影仪演示运动的小钢珠在磁铁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让学生说明其原因。
(2)用图片进一步说明用图片展示,学生描绘: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运动员A用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员B用头冲顶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而改变运动方向;运动员C伸手抱住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之后由运动变为静止。
(3)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学生举例(各种球类运动)力还有别的作用效果吗?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用手压皮球。学生实验:学生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
(2)投影图片,举例说明
①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
②射箭。
(3)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学生举例
(4)进一步理解
通过学生实验说明,用较大的力和用较小的力使刻度尺发生弯曲,弯曲的程度相同吗?
明确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形变就越大。
进一步明确,用很小很小的力,物体也会发生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小,用眼睛看不出来。
【小结】

【思考与练习】
1.“注意力”、“战斗力”、“凝聚力”是不是物理学中的力?为什么?
2.“神州5号”载人飞船和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
3.分析一个例子──“顽皮的大象向下压跷跷板,跷跷板向上弹起小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7: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长度测量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江苏省射阳县实验初中 路永宁
长度测量是初中物理的一个实验内容。有效地进行长度测量的教学,对学生学习后面的内容非常重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几点浅薄之见,愿与物理教学同仁一起探讨。
一、学生自主学习长度单位的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满堂灌,强行给学生方法、规律、技巧。本以为学生会因此学的轻松、记得牢,却又不自觉的地加重了部分学生的负担,学生因此产生了潜在的畏惧心理。新的没学会,原来会的又给搅混了。鉴于上述情况,我在教学前,布置学生进行了专项预习:单位换算,明确要求学生必须能快速地进行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以及微米、纳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并能找出其中的规律。结果,在第二天以小组竞赛形式进行的预习检查中,学生对单位换算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总结出来的各具特色的运算规律,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例如,有一个学生总结出这样一个爬楼梯的规律,如图1所示。
学生用“拾级而上”做了概括,它的解释是每上一级台阶就“乘以10”,反之,每下一级台阶就“除以10”,简洁、形象、生动。
二、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化解长度单位概念具体化的难点
长度测量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学生对实验的目的和物理学习之间没有充分的认识,这是很正常的。这就要求我们能进行恰当而又必要的引导。
我首先要求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长度:4个学生闭着眼站在讲台前面,我说一声开始,4个学生同时比划出1米的长度。然后睁开眼再互相比较。结果有一个学生比划出来的1米的长度,竟然不足20厘米,而另一个学生比划出来的1米竟是平展的两手之间的距离,足有160厘米。下面的学生哄堂大笑,我及时地进行了调控,用一根米尺向学生展示了1米的标准长度。接着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1厘米、1分米的闭眼比划比赛和标准长度展示。在学生对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这4个非常熟悉的长度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后,要求学生估测:(1)一拃的长度;(2)一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的长度;(3)教室的长、宽、高(在密度一节中,要以此估算教室内空气的质量);(4)课桌的长、宽、高;(5)课本的长、宽、厚;(6)一元硬币的直径、厚度、周长。
对这几个问题,我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在这段时间内,我也走到学生中间与部分理解、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引导他们进行正确思考、合理估测。最后用几个思考练习题“冷却”一下近乎要“散”的课堂气氛。
例1 给下面的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南京长江大桥的长约为6700____________;
(2)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为8844____________;
(3)一张普通的试卷的厚度约为70____________;
(4)估测课本封面上展示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____________。
三、精心讲解巧类比,突破读数的难点
不少学生对分度值(也称最小分度值、最小刻度值)与测量结果的关系,即怎样在分度值已知的测量中确定测量结果,或由已知的测量结果判断用的是什么样的刻度尺,存在着认识上的困难。为此,我把它与数学上数的分位思想进行类比,如某同学的身高为1.684m如图2所示。
根据测量中的读数规则,测量结果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出来的,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判断出测量该同学身高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学生也就能很容易理解分度值与测量结果的关系了。
巩固练习:
例2 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1.2002m B.0.2m C.0.2000m D.0.20m
例3 某同学测得文具盒的宽度为5.38cm,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A.1cm B.1mm C.1dm D.3mm
四、关于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教学尝试
刻度尺学生比较熟悉,也经常使用,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使用刻度尺,难以引起重视,甚至引起学生反感而减弱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着利用错误尝试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自得之时暴露出使用刻度尺的错误,并有针对性地指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如此简单的测量,也有严格的操作规则,只有严谨认真,才能做好实验,学好物理。
五、关于误差和有效数字
误差和有效数字的理论比较深,不宜多讲。仅让学生知道由于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就必然存在误差,知道估读的数字是有意义的,它能告诉我们真实值在哪个范围,它跟前面的数字都是有效的,应该告诉学生,在计算平均值时,有效数字的位数要跟测量值的位数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7: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杠杆的应用》教学设计

山东省惠民县姜楼一中 赵辉 肖宝争
  一、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身边的各种杠杆的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热爱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使知识的传承在探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从而缩短生活与物理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学生知道省力、费力、等臂等不同类型的杠杆及其特征,能从身边的物品中抽象出理想的杠杆模型──硬棒,并能指出它们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从而分辩其类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杠杆的探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人文教育。



  三、教学器材



  1.教师备用:剪刀(两种)、羊角锤(木板、钉子)、电工钳、订书机、镊子、瓶盖起子、啤酒一瓶(没开启)。



  2.学生自备:每个学生自备2~3件属于杠杆的生活用品。



  四、教学重、难点



  从具有复杂的机械外形的生活用品中抽象出理想的杠杆模型──硬棒。



  五、教学过程



  1.杠杆的识别:(板书)(复旧引新)



  教师:上次课我们了解到了杠杆的有关知识,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杠杆,请大家标出动力F1和阻力F2的力臂。




图1



  教师肯定学生正确的画法,并说明:其实,老师画的这根杠杆就是从图1(甲)中抽象出来的硬棒,去掉石头、不考虑棒的形状和粗细,得到了理想的杠杆模型──硬棒,这样我们简化了研究对象,容易识别杠杆。



     

图2              图3



  教师:大家能从图2和图3的剪刀中抽象出简单的杠杆模型吗?



  学生各自画出了带半圆形手柄剪刀的杠杆模型。



  教师:剪刀上的半圆形手柄是起什么作用的?对于我们研究杠杆是否有实际意义呢?



  学生:半圆形手柄是为操作方便设计的,对研究杠杆无实际意义。



  教师:对,这是我们研究杠杆的次要因素。我们不仅要透过复杂的机械外形找到杠杆的本质的东西──硬棒,而且还要找到其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这是认识事物、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图4                  图5



  学生不仅能画出图2(乙)、图3(乙)中的杠杆模型,而且还能正确画出图4(乙)、图5(乙)所示的杠杆模型。



  教师:观察用羊角锤拔钉子的情况,如图6(甲)所示,并画出其杠杆模型──硬棒。



  学生用自带的羊角锤进行实验,且一边实验,一边画图,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观察,发现许多学生得到了图6(乙)所示的模型。



  教师:锤头是我们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吗?



  学生:锤头部分也可忽略,它也是次要因素,完全可画成图6(丙)那样。



  教师:非常正确……



  学生:(突然提问):我在使用羊角锤时,发现拔钉子还有一种方法,如图7所示。(其他学生按这位同学提的方法进行实验,并画出了图7(乙)所示的杠杆模型,效果不错)




图6        图7        图8        图9



  教师:(高兴地)这就是创新,敢于提出与教材上不同的想法和做法,这是科学家们可贵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2.杠杆的分类(板书)



  教师:大家能通过观察和思考对以上杠杆进行分类吗?



  学生1:我认为杠杆可分两类:一是直杠杆;二是弯杠杆。



  教师:不错,这位同学观察的非常仔细。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



  学生2:我认为可把杠杆分为两类:一是有固定支点的;一类是支点可移动的。如撬石头的杠杆的支点可移动。



  教师:也不错。图1中的杠杆支点可以根据需要来移动。



  学生3:我认为按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把杠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L1>L2,二是L1<L2,三是L1=L2。



  学生4:我按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关系把杠杆分为三类:①F1>F2 ②F1<F2 ③F1=F2。



  教师:以上几位同学对杠杆的分类都不错,哪种分类对我们的应用有实际意义呢?



  学生5:后两种分类更有实际意义。如前面谈到的剪刀,作为理发用的就更注重省距离了,使用时可以方便地剪下更多的头发,毕竟剪头发并不很费力。



  学生6:后两种分类实质上是一样的,根据公式,①当L1>L2时,F1<F2省力费距离;②当L1<L2时,F1>F2费力省距离③当L1=L2时,F1=F2,既不省力,又不省距离。



  教师:这位同学对杠杆的分类已讲的十分清楚了。当生活中更需要省力时,就使用L1>L2的杠杆,当生活中更需要省距离时,就使用L1<L2的杠杆。任何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研究问题。



  教师:那既不省力又不省距离的杠杆有什么用呢?



  学生:精密的测量工具──天平就是这种杠杆。



  教师:非常正确。



  学生:(突然提问),我觉得图3并不一定是费力杠杆,我在使用时发现:剪刀刀口受力的部位往往在刀口的中部或离支点较近的部位。当然也有剪刀刀口尖端受力的情况,这属于费力杠杆。



  教师:(惊呀)是这样吗?



  大家认真地实验,果真如此。全班同学认可。



  教师:看来,我们研究问题不能单凭想象,也不能仅看表象,轻易地下结论。还是实践出真知……



  学生:(突然提问)我发现用瓶盖起子起盖时,除了图8所示的外,还有象图9那样的一种起法。



  教师:是这样吗?你来给同学们演示一下。



  这位同学稍不注意,用图9那样的方法把啤酒瓶盖起开了,全班同学都乐了。



  教师:(高兴吧)我发现你们正在走科学家的路,非常不错。你们身上巨大的潜能正在被开发……



  3.见过的杠杆:(板书)



  教师:今天,大家带来了哪些物品,你们能正确说出它们属哪一类杠杆呢?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并把自己带来的身边的物品拿出观察、实验、分析、研究,教室里五十四位同学二十七个探究小组呈现了一派热闹景象:其中,有学生带来了剪刀、瓶盖起子、镊子、电工钳、打火机、订书机、筷子、眼镜架、夹子、折叠伞等,有的说课本、课桌盖也是杠杆。更有趣的是一位学生把父亲的钓鱼杆也带来了,为了安全,教师用黑板擦换下了鱼钩。这位同学一边做着钓鱼的精彩动作一边解说:如果有了大鱼,就用不着考虑省力了,需要再大的力也使得出,关键是省距离,右手稍微向下压杆,就把鱼钓出水面并落到岸上,多爽!大家看了这位同学的表演,都捧腹大笑起来……



  教师:只要大家关注生活,物理知识的应用无处不有。现在大家带来的物品我已登记在黑板上,没有带来的或不好带的生产、生活工具但你见过的还有哪些呢?



  平静的课堂一会儿又沸腾起来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列举了许多例子:炒菜用的锅铲、跷跷板、门窗、板车、缝纫机踏板,家用垃圾筒的踏板和后臂、锄头、家用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扁担、杆秤……更有趣的是一位同学举了船桨的例子。



  教师:你乘过这种有船桨的小船吗?



  学生:乘过。



  教师:太美了,你乘船的情景一定很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情趣吧!这是勤于观察、热爱生活的表现。(全班大笑)



  师生共同探究杠杆的本质,共同挖掘生活的美,共同享受着课堂无尽的欢乐。不知不觉就要下课了……



  六、课堂教学小结和延展



  今天,我们学会了杠杆的识别和分类,了解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中处理问题的一些办法和思想,这些办法和思想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很有益处的。大家下去后,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下列任务!把你看到的或想到或做过的,记录在自己的成长档案内,备老师检查评估。



  ①参观一建设工地,工地上有哪些杠杆?



  ②仔细观察城市环卫车装卸垃圾箱的过程,哪个部分是杠杆?



  ③指甲钳上哪部分是杠杆?属哪一类?



  ④到商店观察一下案秤的结构,它是什么杠杆?



  ⑤人体的手臂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⑥用扫帚扫地时,扫帚是哪种杠杆?请试一试。



  七、板书



杠杆的应用



  1.杠杆的识别:



  不考虑复杂的机械外形,从物品中抽象出简单的杠杆模型──硬棒。



  2.杠杆的分类:



  ⑴ 省力杠杆费距离 L1>L2,F1<F2;



  ⑵ 费力杠杆省距离 L1<L2,F1>F2;



  ⑶ 等臂杠杆 L1=L2,F1=F2。



  3.见过的杠杆:(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摩擦力》说课稿  



安徽省明光市大郢中学 牛宗道



  我要讲的这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摩擦力》。本节课我从下面三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教学构思: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中对摩擦力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和弹簧测力计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能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的大小有关。



  ②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③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全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勇气、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3.教材的重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是实验的操作(让弹簧测力计拉动物块匀速运动)和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的设计。



  二、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播放一段多媒体画面:(汽车在雪地上艰难行走,而当轮胎上裹有铁链后就能前进自如了;沾了水的茶杯盖很难拧开,而用毛巾裹住时就很容易拧开了;生锈的铁锁打不开,当加了几滴油后就可以打开了;运动员赛跑时穿着带有铁钉的跑鞋等等)。



  请学生思考一下这些都是什么原因?



  (二)新课学习



  1.什么叫摩擦力



  用二个长毛刷毛对毛合在一起,并产生相对运动,让学生看到二个毛刷的毛分别产生向不同方向的弯曲。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摩擦力是在两个物体表面间产生的,这个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并且学生也会通过两个面的刷毛的弯曲方向不同进一步理解每个面受到摩擦力的方向。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摩擦的概念。



  课本中是把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合在一起的,没有具体的区分,我在这里简单地向学生解释了三种摩擦的区别。对于滚动摩擦因为其实质是一种力矩,可以一带而过;而对于静摩擦可以作一点补充:当两个物体之间相对静止且又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是静摩擦,并且也可以用二个毛刷作演示。这对学生的理解并没有什么难度,况且在“科学世界”里面也提到了“走路时要利用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如不讲一下静摩擦,学生在这里当联系课本中的摩擦的定义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没有发生“相对运动”还会有摩擦?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指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在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后,我很自然地向学生们提出了问题:同学们猜一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学生说出他们的猜想后,还要问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可以对有的猜想进行归类,比如有的同学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重力大小有关,而有的同学说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可以指导他们将这二个猜想归为压力这一类。在各种猜想都列出来后,我向同学们指出,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很复杂,对于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中。今天,我们只对四个猜想进行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是否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是否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有关?并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每组用实验探究一个猜想。



  (2)指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与设计实验



  先让同学们思考:用什么工具来测滑动摩擦力?(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是同一个力吗?(不是);那如何才能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中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那么实验中应该让木块做怎样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这时的弹簧测力计应该怎样调零?(放在水平方向然后调零)。通过这样的引导既起到了复习的效果,又为他们下面的探究做了一定的铺垫。



  再让每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那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运用怎样的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因为在八年级的学习中,研究弦振动的音调和欧姆定律时,已多次用到过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所以,这里对学生不算一个难点。



  然后请每组派一位同学到讲台前说说他们组制定出的探究计划,并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设计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引导全班同学对他们方案的理解,特别是对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对不太科学的地方引导本组或其他组同学进行补充完善。



  (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与数据记录,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并适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四个实验小组的代表公布自己的实验数据,全班同学共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与实验的结论相符,都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实验结束后,还可以鼓励学生思考:能不能固定弹簧测力计不动而只拉动木板呢?为什么?并且让学生们再简单操作一次,让他们自己发现这样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较稳定,容易读出正确数值,实验效果更好。而且这也更能帮助他们理解“相对运动”的含义。



  3.摩擦与我们



  回顾刚上课时播放的多媒体,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分别举出一些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事例;并且让他们在对“科学世界”内容的阅读和刚才实验的基础上,对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提出一些方法。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讨论,还可以采用全班抢答的形式,让他们自己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要适当地进行引导和点拨就可以了。



  4.当堂反馈



  (1)采用讨论的形式,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



  从上面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知道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摩擦力也并不总是有害的,接下来我让同学们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力会是什么样呢?并要求学生回去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4题的科学作文“没有摩擦的世界”。



  (2)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文字并配上录音,介绍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摩擦,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



  5.课后作业



  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分别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



安徽省明光市大郢中学 牛宗道



  【教材分析】



  一、本节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力;2.探究实验: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科学世界:摩擦与我们。



  二、本节教材的内容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探究性,虽然摩擦现象我们并不陌生,但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却并不熟悉,这留给我们一定的探究空间。二是实用性,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三、在讲述摩擦力时,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在教学中可以作适当的补充,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



  【学生现状分析】



  一、通过八年级物理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及物理研究方法。



  二、学生已掌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和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



  三、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且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有关这方面的生活体验。



  【设计理念】



  对于摩擦现象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加强这节课的探究性,主要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通过探究,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二个因素;并通过具体事例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一些常见的摩擦现象。



  2.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及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有关。



  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初步体会如何合理的进行科学猜想,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



  3.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认识科学知识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影响。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是实验的操作(让弹簧测力计拉动物块匀速运动)和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的设计。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讲解法、探究法和阅读指导法。



  【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选用】



  对于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相同的器材:



  一个弹簧测力计、两个钩码、一个长方体木块、一块长木板、一张砂纸、一块棉布、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先播放一段画面:(汽车在雪地上很难行走,而在轮胎上裹有铁链后就能前进自如了;沾了水的茶杯盖很难拧开,而用毛巾裹住时就很容易拧开了;生锈的铁锁打不开,当加了几滴油后就可以打开了;运动员赛跑时穿着带有铁钉的跑鞋等等。)



  请学生思考一下这些都是什么原因?



  二、进行新课



  1.摩擦力的概念及种类



  请大家观察下面的实验,思考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教师演示实验:用二个长毛刷毛对毛合在一起,并产生相对运动,让学生看到二个毛刷的毛分别产生向不同方向的弯曲。



  播放幻灯片1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



  (3)摩擦力向什么方向?



  (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5)摩擦力的概念是什么? 



  全班讨论后总结得出结论: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力,这个力就叫着摩擦力。



  播放幻灯片2



  (简介三种摩擦的概念,指出当两个物体虽相对静止但有相对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可以引导学生,猜想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不是凭空的想象,所以要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寻找。)



  学生提出猜想后,对一些同类的猜想进行归类,同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要求小组之间通过讨论各确定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一个猜想,并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完成方案后,小组派各一名代表上讲台阐述并画出记录表格。



  (1)每个小组对其所选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



  (2)实验结束后,各派代表上黑板填上实验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全班一起总结。



  播放幻灯片3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3.摩擦与我们



  提醒学生注意开始播放的媒体短片,人们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并要求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从生活中再举出一些不同的例子。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做适当的表扬和点评。



  (说明:这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对刚刚学过的知识起到了加强巩固的作用,对它们的运用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4.交流评估



  (1)摩擦力的分类及决定因素。



  (2)物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3)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办法。



  5.布置作业



  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分别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06: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杠杆》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河北献县韩村中学 赵广山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人们在生活中、劳动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同学们想一想你使用过哪些机械?或你看到别人使用过哪些机械?



  生1:我使用过铁锨、镊子、钳子、锤子。



  生2:我使用过剪刀、指甲刀、瓶盖起子、自行车。



  生3:我看见别人使用过播种机、悬耕犁、收割机、缝纫机。



  生4:我看见过农民修房时用的滑轮,看见过轧制面条的面条机。



  师:同学们想起很多人们常用的机械,这说明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在同学们说出的机械中有的比较复杂,有的比较简单。例如:镊子、钳子、锤子、剪刀、瓶盖起子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播种机、缝纫机等是复杂机械。复杂机械也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这一章我们学习几种简单机械。



  同学们在你们的桌上放着钳子、锤子、瓶盖起子分别试着用一用,看会有什么发现?



  (各小组同学分别进行操作,有的用钳子剪断铁丝,有的用锤子起木板上的钉子,有的用瓶盖起子起瓶盖,有三个小组用钳子分别把铁丝弯成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约2分钟后平静下来。)



  第五小组:我们小组发现:使用这些机械可以完成直接用手不能完成的工作。



  第六小组:我们小组发现:使用这些机械都可以用一个较小的力获得一个较大的力。



  师:同意他们说法的同学举手。



  (全体学生举手)



  师:同学们的发现很好,那么谁能针对刚才的发现提出一个问题?



  生5:我想知道:为什么使用这些机械时可以用一个较小的力获得一个较大的力呢?



  师:大家想知道吗?



  生(齐答):想知道。



  师:今天通过学习新的一节“杠杆”就可以解释这一问题。(教师板书:杠杆)



  点评:本节的引入面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过或看到过很多机械,由此引入对简单机械的研究,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接着让学生亲自体验使用钳子、锤子、起子能省力,从而提出为什么能省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学习,积极主动



  师:看课本66页图13.4-7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桔槔来提水,用舂来捣谷,把一根硬木棒中间用绳子吊在树上,棒的一端拴好一个重物,另一端用绳系水桶在井中提水。古代劳动人民聪明不聪明?



  生(齐答):聪明。



  师:这根用来提水的木棒就是杠杆。刚才同学们使用钳子剪铁丝,用锤子拔钉子,用起子起瓶盖,这时钳子、锤子、起子都可以看成杠杆。使用过程中它们有共同点吗?各小组讨论这一问题。



  (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几个小组的讨论中去,大约过了3分钟,学生分小组汇报。)



  第三小组:我们小组认为:在使用过程中这些机械都受到了力的作用,都能绕一个点转动。



  第六小组:我们小组认为:在使用时这些机械都能绕一个固定点转动,都受到一个使棒转动的力和一个阻碍棒转动的力。



  师:你们回答的都很好,那么谁能给杠杆下一个定义呢?



  生5:一根棒能绕一个点转动,这根棒就是杠杆。



  生6:我想应该是一根硬棒,也就是说棒受力时不发生形变,棒在力的作用下能转动,这根棒就是杠杆。



  生7:我认为应该是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一个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师:同学们给杠杆的定义很好。下面同学们自学杠杆的五要素即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在纸上画一画人用木棒撬石头时的杠杆五要素。



  (学生们开始阅读,一会儿后画图,教师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板演的同学把阻力画成了石头的重力,有一个学生指了出来。教师提醒学生杠杆受的动力、阻力要画在杠杆上。)



  师:同学们通过独立学习知道了杠杆的五要素,并能在图上准确的画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你们也增强了自学能力,老师为你们高兴。



  点评: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杠杆的定义和杠杆的五要素。教师采用了让学生寻找实际杠杆的共同点并抽象出杠杆的定义,这体现了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新理念。杠杆的五要素这一部分让学生独立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师:人们使用杠杆时,有时需要杠杆静止,比如用杆秤称物体时,杆秤要静止;有时需要杠杆转动,比如用锤子起钉子等。杠杆的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我们称为杠杆的平衡,人们是在杠杆平衡或非常接近平衡的条件下使用杠杆,那么杠杆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平衡呢?在那种情况下研究比较方便呢?



  生8:我认为在杠杆静止的情况下研究方便,因为在前面研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我们研究的就是物体处于静止的情况。



  师:研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研究的是两个力的关系,要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应该如何入手呢?



  生8:杠杆的五要素是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要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我想应该是在支点固定时,研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者的关系。



  师:回答的很好。(教师用杆秤称一物体,用手提起提钮,让学生观看。)用杆秤称物体时,哪一点时支点?如何测量秤砣和物体对秤杆拉力的力臂?



  生9:提钮是支点,杆秤水平静止时,用刻度尺量出提钮到挂物体细绳和挂秤砣细绳的距离就是力臂。



  师:同学们猜想一下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满足什么条件时杠杆才平衡呢?(此时教师在秤盘中又增加了一个小物体,秤砣向外拨了一小段。)



  生10:我想当秤盘中的物体增加时,杆秤要平衡秤砣要想外拨,秤砣的力臂增加。因此我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生11:我认为有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教师板书两种猜想)



  师:两位同学的猜想很好,但是只有一种猜想正确,哪一种正确呢?下面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哪一种猜想正确。利用桌上的器材,各小组进行探究,每组至少测三组不同的数据,最后总结出结论。



  (各小组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15分钟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第十小组:我们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因为这样便于测量力臂,我们做了三次实验证明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第七小组:(刚才猜想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学生)刚才我没有和同学讨论时,认为我的猜想正确,实验中也确实有两组数据满足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但是第三组数据不满足。通过讨论我知道了不同的物理量是不能相加的,并且知道了一个结论的得出是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来的。



  师:这位同学通过做实验,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很可贵。正如这位同学所说科学家们在总结某个规律时,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我们在探究问题时也要多做几次实验,对多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为这位同学的回答鼓掌。(师生共同鼓掌。)



  (教师板书实验结论。)



  点评:这一部分主要是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杆秤的平衡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然后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或否定猜想,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教学形式落实了三维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四、精彩总结,知识升华



  师: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希腊学者阿基米德首先发现的,在我们学过的物理规律中还没有我们中国科学家首先发现的规律,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争取长大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用我们刚学过的知识解释“什么情况下才能用一个很小的力获得一个很大的力呢?”



  生12:我认为要想用一个很小的力获得一个很大的力,可以用一个动力臂很长的杠杆,因为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即越省力。



  师:回答的很全面。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自己有哪些收获呢?



  生13:学习了“杠杆”这一节,我不仅懂得了有关杠杆的物理知识,而且我还知道了杠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这一节课中我经历了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问题的过程,锻炼了我探究问题的能力,增加了我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了我学好物理的信心。



  师:说的太好了。(师生共同鼓掌。)



  点评:这一部分教师引导学生用探究出的规律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这样做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进一步升华,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总评:本节课突破了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合作中、体验中学到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04: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