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2012第一学期初三九年级思想品德(政治)上册末考试质量分析(含试卷卷面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 18:1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基本情况
2011年秋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是由县研训中心统一命题考试的;此次期末试题内容包括:九年级思想品德1—8课书的教学内容。试题涵盖知识面广,涉及到的知识点多,不仅有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学生阅读材料、综合运用知识分析事物能力的考查。总体来说试题难度不大,但要求学生理解书本知识、考查品德是否完美以及是否经常关心国内时事政治等等挂钩,致使大部分学生不容易答完整,合格率低。我校参加考试的学生有182人,人均62.6分,合格人数为152人,合格率为83.5%,优秀人数为31人,优秀率为17%。与上一届学生成绩相比,各项指标好高于上届。
   二、试卷分析
(一)时效性。
1、  题型上,本次考试按照每年中考题型的模式,让学生尽早熟知并适应中考考题环境。
2、  题目中,涉及到了2010年我国发生的国内大事,立足学生实际,从而引导学生去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这是作为九年级学生应该知晓的时事政治。这主要体现在试卷的1——5题和第21题中。
(二)、全面性。
1、  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教师应该讲授的基本知识点。试卷的6---20题,考查了九年级教材1—8课中的包括责任、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依法行政等基础知识。
2、  试卷既对基础知识进行了检查,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如:在第22-24题中既要求学生弄清楚“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又还要知道两者之间的联系,为什么要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还进一步上升到“依法行政”。这本是书本中的知识点,但要学生理解之后,对书本中的知识进行迁移。这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一种表现。还有23和24题也有体现。
三、出现的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 18:14:23 | 只看该作者
阅完2011年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试卷,感慨万千。学生的合格人数与预期的相差太远,优秀率、合格率低,低分率高。从这次考试学生的得失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记忆不牢,甚至缺失。6-----20题丢分的同学很多,能得满分的同学几乎没有,这说明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有欠缺。
2、学生的表达不准确。学生的头脑中的印象是模糊的,甚至没有印象,要把这些表述出来很难,表达准确更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即使要表达都非常牵强,根本就不能应用所学的观点来解释和表达,都是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了一大篇,就是不能说到点子上,得分也不高。
3、学生思考问题方法简单直接,不灵活。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题目结合起来运用。对于单个知识点,学生知道。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区别和利用。如”改革开放”问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学生的回答就是我国的强国之路,不能进行展开和发挥了。
四、忧虑中找对策。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万变不离其中。我们要以教材为本,扎实讲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同时我们又要在紧扣教材的同时,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用课本中的一些观点来解释,做到学以致用。
2、充分注重基础知识的简单直接的应用,避免贪多求全。教学中,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就精讲,难点内容就细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当堂记忆,然后结合相关的课堂练习,加以巩固。让学生多说,当堂理清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应避免在课堂上教师多说,课堂成为低效课堂。
3、教学过程要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上复习课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特别是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通过创设情境,提供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来学会分析材料、设计解题的策略,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拓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学习。教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梳理、归纳和系统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比如说:“民族精神”这个知识点,在九年级第五课第二框题进行了具体的讲解,但在第九课的第二框题也有其内容的体现。还比如说“创新”,这一内容在第四课,第九课和第十课分别都有相关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复习时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个清晰的认识,对书本中的内容作到心中有数、好有的放矢。
5、加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品德课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在试卷中能得到体现,而且对其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应该把这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把教“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言行一致、知行一致,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五、复习建议
(一)、多读书,会读书。对于7-9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材要熟读,要会读,能做到心中有数,信手拈来。
(二)、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论是那次考试,题目的来源都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庭生活,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又都是出自我们的教材中,所以要求我们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能灵活的运用书本中我们学过的知识点来解释和解答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 三)、加强对中考说明的研究和训练。中考说明作为我们唯一的复习资料,我们要加强研究中考出题的方向和重点,来指导我们的复习。特别是十个专项训练,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还要他们会举一反三。
(四)、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做一个事事关心的人。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的考试,更加有利于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培养。(撰稿人:张承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 18:15:24 | 只看该作者
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卷及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结构分析:

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卷考查内容为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全册内容。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共26题,其中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第二大题非选择题60分。

2、试卷特色:

(1)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试卷注重考查了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如选择题中的大部分题目,第22题第1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应坚持怎样的原则?””等,都属于课本基础知识,学生只要熟悉课本,基本都能回答正确,这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也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2)关注社会热点,特别是关注本地社会热点问题是试卷的一大特色。试卷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本地热点,从而引导学生去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如第23题简答题,根据“荆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设计2个问题;第26题抓住“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我国举办”这一国家大事,设计了三个问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我校九年级学生人数 362       人,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

    学生主要失分分析

    (1)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部分的失分主要在第14小题和第17小题。第14小题学生出错是主要选择了B;第17小题学生出错主要选择了A。以上说明部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不都全面,还不能真正理解把握教材。

(2)第二大题简答题部分,学生的错误集中在第22题第2小问题。第2小问题一部分学生没有回答全面,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从材料中获得答题的正确思路。(列出措施至少3点)26题第1小问题、第2小问题学生没有回答全面。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概括能力欠缺。

三、今后教学方法方式及其建议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讲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用思想品德课的观点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2、教学中要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特别是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来分析材料,设计解题的策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与品德。思想品德课不仅仅只是一门课程,更是思想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学生的思想、品德、觉悟、价值观不仅在试卷中都能得到体现,而且对其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牢记:“升学率”不应成为我们惟一的选择,“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才是我们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言行一致、知行一致;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21: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